美文网首页
《老子》辩证法筒义二十一:众甫

《老子》辩证法筒义二十一:众甫

作者: 一灯山人 | 来源:发表于2024-03-01 19:28 被阅读0次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一、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孔再小,道也能融入;德再大,道也能包容。道,其小无内,其大无外。所以,从最小的空间到最大的空间,从有形的空间,到无形的空间,皆统一于宇宙,统一于大自然,统一于道。

二、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道,是物质的,一方面表现清晰的局部的物质实在形式,另一方面体现模糊的整体的物质存在状态。

在这既模糊又清晰的似暗似明的现象中,仔细看又能看清道的部分实在。在这既清晰又模糊的似明似暗的状态中,仔细感觉又能感觉出道的整体存在。

从无限小的物质空间到无限大的物质空间中,从有形的物质空间到无形的物质空间中,充满了精微的能与场,空间中的能与空间中的场是物质存在的真实体现,这种体现即“信息”。

道,是物质的。物质,是一分为二的,一方面表现为局部的物质实在形式(可感知空间或者说时间)即显物质(有形),另一方面体现整体的物质存在状态(不可感知空间)即暗物质(无形)。同时,两者又是二合一的。值得注意,时间和空间(即时空)虽然也是物质存在的表现和体现的统一,但时间又仅仅是空间的另一方面体现。

空间是物质存在的表现和体现,空间从极限小到无限大,从有形的空间和无形的空间,充满了能与场,这种能与场同样是物质所体现的信息。

现代物理学中的“量子力学”和光子的“波粒二象性”有力证实了“道之为物,惟恍惟惚。”的论述。

电磁学理论认为,能量包含于与力相关而与电荷无关的场(电场和磁场)中。在万有引力理论中,能量包含于物质本身。其中,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有科学的表述,例如——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质能方程式E=mc² ,E表示能量,m代表质量,c表示光速常量。

质量和能量本质上是一个东西,是一个东西的两种表述。质量就是内敛的能量,能量就是外显的质量。

三、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从古到今,道的这种形状表象(形态)都一直存在。从这种现象里可以看到并知晓“整体与局部,集体与个体,一般与个别”的相对立统一的规律。我根据什么可以看到并知晓“整体与局部,集体与个体,一般与个别”的一分为二又由二合一的规律呢?正是根据以上现象即“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郑裕波  校注)

相关文章

  • 休道要淡泊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道德经.二十一章》 从现在的,追溯到古代的东西,...

  •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2

    第21章 孔德之容 第二节 【原文】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①。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①甫:甫与父通,...

  • 阴阳、是非、黑白……辩证法

    有人称老子的辩证法为诡辩论,这是中的的。 辩证法混淆真假的能力是巨大的,没有任何问题不能被辩证法完美解决。 “要努...

  • 经典现用

    "其名不去,以阅众甫"意思是说它的名字永远不能废除,依据它,才能观察万物的初始。这里的它,指的是老子的"道"。 小...

  • 读书社:新道家道学2

    在这个宇宙中,这就是真理,是不会变化的,是永恒的。而道学认为“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这是老子认识世界的基...

  • 老子的思想

    老子的主要思想是朴素的辩证法。 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

  • 《道德经·道中包含的辩证哲理》教案

    教学目标;1,通过七章的学习,初步了解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引导学生利用辩证法去看待问题,处理事情,提高自己...

  • 《道德经.道中包含的辩证哲理》教案

    教学目标:1、通过七章的学习,初步了解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引导学生利用辩证法去看待问题,处理事情,提高自己...

  • 也说老子:老子“大”义

    《老子》经文中关于“大”或与其相配的词很多,其中不少地方意旨深邃值得探究,下面仅就老子如何全面地以“大”示道...

  • 道德经14

    毛笔字临帖打卡Day14 第二十一章(下)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译文】 我怎么才能知道万事万物开始的情况...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子》辩证法筒义二十一:众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ibc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