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作为独树一帜的艺术形式呈现,历经岁月沧桑,风雨洗礼,依然在散发着独特的光芒。书法,书之法,法出于笔,笔落于度。重书之法要,修品德于心。书学之道,无悟静省身难为;无个性生趣难成。
书法,无论从宏观的历史规律中,还是从客观的文化传承中,都将继续保持独有的艺术魅力。这种陶冶情操,提修自我的国粹艺术,虽受社会进化的客观影响,但其生存的艺术价值永无其它类似可替,必将长远矗立在璀璨的艺术之林。
书法,不是简单的随手涂鸦,不是随心的任手挥毫。她有其自身严谨的理论体系,珍贵的历代书法佳作支持。学书,当学法,严入深出,学其法要,贵于基而敏于逸,守其道,而学悟于心。从基本的笔画横、竖、撇、捺、点、钩、提、折起始,需关注它们的形态变化,注意大小、曲、直与线条的综合变化。形是书法线条涵盖的核心部分,形与线的交织互映,所产生的多姿、神奇是书法审美高度的自然产物。从“实践出真知”的唯物主义思想探寻书法的法要,不难发现:“探索、求知、向上”是学习书法的关键所在。
书法,学与知、法与运关系密切。从浅入的点画技法,到中锋、侧锋、逆锋的合理应用;从浅条的基本流动,到赋予灵魂思想的情感创作,科学的精神指引尤显重要。字入境入法可谓书法,书法须具备作品的完整性、艺术性。这其中的刚柔并济、点画笔法到位、结构严谨无疵,重心、松紧、呼应、伸缩、自然……在作品的整体呈现上都是不可忽缺的组成部分。
书法作品的好次,直接在于字的视觉效果,同时涉及人作为主体存在的思想、品位、个性、审美观。书法作品的内涵不是简单的技巧组合,它需要高尚的品格、广博的学识、良好的修养才可能达到书法艺术的形神、意境、字韵等。不提升“胸中诗书的华美”,书法的神韵是很难表现出来的。
书法,法为本,学为基。悉法求境,得法出神。在当下社会的浮躁、急功近利等不良风气影响下,学习有时带有迫切的目的性,这显然不适合学书、学法。单纯快捷的写字求效果,忽视书法包含的自然、哲学、人文等理念,这样学书法是很难有成绩的。学,当求进;思,悟更远。书法之学,要静谧学禅,恬淡无骛,知其弊,省身善融。虽难及“于布纤浓,分疏密,霞舒云卷,无所间然”、“取片纸为文,下笔有奇气”之境,亦要不断提高自我的审美、学识、文化、艺术人文思想等。
“醉中落笔风雨惊,破壁高墙满诗草。”“竹叶蔗渣俱妙笔,米颠书法杜陵诗。”
书法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
作者书法 作者书法 作者书法 作者书法 作者书法作者简介
彭根木,男,1976年出生,安徽南陵人,现居上海。斋名:一雨雅居;笔名:一雨。中国著名书画篆刻大家韩天衡先生入室弟子,文化和旅游部注册书法教师,玉恒堂艺术品有限公司文化部部长,子伦文化合伙人、艺术总监,中国艺术研究院特邀作者,《江南作家》特约作家,书法家,诗人。
彭根木酷爱书法二十余载,作品曾在全国各类书法大赛中获奖,有多册获奖作品合集出版。书法作品曾在中国美术馆、香港中文大学艺术馆、上海刘海粟美术馆等多处展出并收藏;曾应上海电视台之邀拍摄节目,并发表书法、诗歌作品。
2017年,彭根木书法作品入选百乐雅集——韩天衡师生第十一届、十二届书画印展及作品集,并在山东博物馆、宁波博物馆展出。
2018年,彭根木书法作品入选学习强国——百乐雅集韩天衡师生第十三届书画印展及作品集,并在上海韩天衡美术馆展出。
彭根木诗歌曾发表于《国家艺术》杂志、《名家有约》《江南作家》《首都文学》《湖南写作》《华语诗典藏》《上海收藏家》报及文学平台。
彭根木诗歌、随笔,风格清新脱俗,意境意韵幽远,在圈内外颇具影响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