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个朋友,天天刷小视频。她给我说人家说,如何如何。若再问细问,她就说不出个一二三了。
越是在这样的当下,越需要个人有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如果目前没有也没有关系,可以在生活中有意练习。前一段时间和朋友一起练习思维的深度。每天拿出一个小东西,这个东西构造可以是非常简单的,也可以是复杂的。在最开始练习的时候,我们通常是用最简单的东西。比如一张A4纸。先描述它的形状,颜色,质地,再描述它是怎么来到自己手里的,以及它是怎么被造出来的,它的用途,还可以描述其他与它相关的一切。
这个练习我们持续了2个月,我感觉还是很受益的。
与其浪费时间听这个说一句,那个说一句,不如自己去深入地研究一个主题。看系列的主题片好过看杂乱的小视频。
有的小视频宣扬的观点未必是正确的。
曾经看过一个50岁的大姐,因为夫妻关系不好,一个人开车全国旅游。我最开始好羡慕,感觉她好勇敢。但今天,我更希望知道她不拍视频,不读文案时,真实的生活,真实的心境是怎样的?
她获得了很多人的点赞支持,大家都认为她很勇敢。
但今天我却觉得,她以貌似的勇敢掩盖不敢直面亲密关系的怯懦。亲密关系中的困难,归根究底是自己的困难,不直面,不化解,一味逃离,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呢?
正像一个孩子读书,他究竟是不是真爱读书,是要分析的。不是看到一个孩子在读书,就说:这个孩子好爱读书。
也许他之所以一个劲的读书是在逃避做功课的辛苦呢,用读书拖延,不去做功课,这是爱读书吗?当然有的孩子是爱读书的,一天不读,就感觉难受,必须得读,对他来说,读书是生命的需要,这是真的爱啊。
还有一次看到一个小视频,说他妈妈打他,从小打到大,当他失业了不挣钱的时候,他妈妈给他做最难吃的饭。后来他找到工作了,用自己挣来的钱买了个鸡腿,当他准备吃鸡腿儿的时候,他想起了妈妈,他说:妈妈,我爱你。
通过这个小视频,我明白了:打就是爱。。。那家暴不应被抨击。家暴是因为太爱了吗?打地越狠是爱地越厉害吗? 当孩子在外面受挫,母亲不是给予鼓励而是做最难吃的饭。奥,渴了有人给盐吃,是爱。
心中有爱,自然会有爱的语言。打怎么会是爱?这么拧巴?当孩子在外面受挫,回家有温暖的妈妈做好了可口的饭菜等着,是爱。故意做难吃的饭给孩子,怎么是爱?只能说这位母亲太拧巴,表达爱的方式有问题。不值得宣扬。这是错误的示范。爱不是这样的。
多一份思考,于乱象中,起码让自己保持中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