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思维学》第二部; 人的思维
作者 姚继勇
前言;
人的思维,是地球生命中最高级的思维。人的思维,是大脑进化出记忆之后的思维。记忆能力形成之后,可以产生回忆。回忆-----有的时候是大脑对遇到过和经历过的客观存在{物质与生命}的再现;回忆-----有的时候是大脑对客观存在的重新认识和思维;回忆-----也诞生出了人的主观意识------想象与遐想。
想象与遐想,促使了好奇思维向兴趣思维转变,促进了疑惑思维向疑问思维转化;兴趣和疑问思维,产生了求知与探索的思维。求知与探索思维形成后,一个完全摆脱了适者生存法则的大脑----人的大脑由此诞生。
人的思维,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人的大脑,随着践行中知识的积累而进化。猿人时期,大脑只能对客观事物的表象认识和思维;智人时代,大脑产生了对客观本质的认识和思维;现代人,已经形成了对客观本质的深度思维------思考;到了网络时代,大脑开始向智能思维进化。生物的人脑与物质的电脑开始融合,形成了智能思维。像围棋手‘阿尔法狗’,交流机器人‘艾丽莎’等,就是智能思维的结晶。
人的想法,是生存践行中产生的。想法像水的形状一样,随着生存践行中的客观变化而改变;人类思想,是社会践行中形成的,属于意识形态。人类思想像水的形态一样,固态的冰消失后,会形成另一种形态{水与汽}。人类迷信思想消失后,会产生科学思想。
第一章;人的大脑
人的大脑,是进化出记忆能力的大脑。人的思维,是认识和意识的纠缠。认识和意识的纠缠,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大脑的思维,也是大脑的行为。这一行为,是大脑认识和意识纠缠的行为,也是生命的客观现象。人的的意识消失了,大脑就会死亡,生命就会终止。
第一节;人的记忆;
人的大脑,经过成千上万年的饮食改变,由记性进化为记忆。记忆能力的觉醒,与人的成长、交流和知识的积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猿人时代,是记忆能力进化的时期;智人时期,记忆能力的觉醒,出生之后需要十多年的时间;现代人,记忆能力的觉醒,出生六七年后就能形成;到了网络时代,由于交流的增多,知识积累的加快,五六岁的幼儿,记忆能力已经开始觉醒。
一、记忆能力;
大脑的记忆能力,是人类改变了饮食结构的结果。人类把大自然生长的食物变为了食材,由饮毛茹血变为了熟食。人类大脑由此进化为高级思维,生命进化为统治地球的高级生命。 饮食的改变,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尝试。
例如;食草类、食肉类和杂食类等高等生命,由于食物都是大自然生长和成长出来,是大自然的奉献。食物没有经过加工和改变,所以成千上万年来,这些高等生命的大脑始终得不到进化,仍然只有记性而没有记忆。
二、记忆的觉醒;
初生的婴儿,只有记性没有记忆;记忆的觉醒,需要一定的年龄。所需的年龄,一是与父母的遗传有关,二是与人们的交流有关,三是与人们知识的积累有关。交流、增多了人们的认识和思维;交流、增加了人们的知识积累。知识的积累,反作用于人们的认识和思维,加快了大脑的回忆能力的形成。
例如;网络革命之前,幼儿记忆能力的觉醒,需要七到八岁。网络革命之后,由于电脑的普及,学习机的应用,幼儿交流开始增多,知识的积累开始加快,幼儿记忆能力的觉醒,提前到了五至六岁。
三、生存思维的形成;
生存思维是由存在思维进化出来的,所有周期性生命都进化出了生存思维。周期性生命的生存思维是各部相同的;低等生命有低等生命的生存思维,高等生命有高等生命的生存思维,人类有人类的生存思维。生存思维是在生存的践行中形成的。
例如;初生的婴儿,只有吃喝拉撒睡的本能思维。初生的婴儿如果在狼群中生长,生存的践行是狼的行为,产生的生存思维也只能与狼一样,形成的本性和狼一样的本性---狼性;天鹅如果由鸭子孵化出来,孵出的天鹅如果随着鸭子生存,天鹅的本能没有改变,天鹅的本性会发生改变。
总之,记忆、是人类思维最为基础能力,没有记忆就无法产生回忆,就无法形成人的思维。记忆能力不觉醒,思维仍然属于适者生存的思维;初生的婴儿,不在人类社会中生存,就产生不了人的思维,也就无法形成人性,这是生命科学已经证明的。‘人之初性本善’的经典,是谬误的经典。
第二节;记忆诞生的语言
人的大脑,进化出记忆能力之后,已经能够识别出声音的重声、音节和音频。经过长期对声音的识别、记住和积累,人类慢慢的由一个个发音组合成单词,由一个个单词组合成语句,再由语句组合成为语言。
一、声音的识别;
声音,是由听觉系统感知的。声音,有强弱和大小之分;声音中,存在着重声、音节和音频等。识别出声音的强弱和大小,高等生命都可以做到。识别和记住声音的强弱和大小,声音的重声、音节和音频,只有进化出记忆能力的大脑----人的大脑才能做到。
例如;动物的大脑,由于没有进化出记忆只有记性,即使是寿命相对较长的鹦鹉,与人类比较接近灵长类动物,只能区别声响的强弱和大小,不能识别和记住声音中的重声、音节和音频。所以只有模仿语言的能力,没有组合语言的功能。
二、单词与语句;
单词和语句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相对应地球上的两大客观存在{物质与生命},经过长期的识别和记住,慢慢的组合成相对应的单词;再由一个个单词,组合成相对应的语句。
例如;太阳,相对应的是日出日落;月亮,相对应的是月缺月圆。电闪雷鸣和狂风暴雨,相对应的是气候的变化无常。农耕文化传承下来的成语,对应的是一个个故事。而这些故事,都是曾经发生过的。像卧薪尝胆的故事,时刻警示着农耕社会的人们,世界上没有‘读心术’,只有行为的结果,才能验证想法。
三、语言的发展;
语言,是由语句组合而成。语句、对应的是客观存在,语言、对应的是客观现象和社会形态。语言、会随着客观现象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语言行为,是大脑思维的描述。
例如;语言,会随着生活中客观情况的改变而改变。语言,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当封建时代进入到工业时代之后,封建迷信的思维少了,迷信的语言也随着减少;科学的思维增多了,科学的语言随着增加。进入网络时代,经典的语音受到质疑;像‘人之初性本善’的原善论,‘活着需要忏悔’的原恶论,生命科学的驳斥语言多了。
语言也是一种行为,是大脑认识和想法的行为。不过语言行为是一个难以捉摸的行为,因为想法会随着人们生存的客观情况随时发生改变,像农耕文化传承下来‘孙膑与庞涓’的故事。所以一分钟三句话的‘心理咨询’,来判断人们的真实思维,是很难以让人们信服的。
总之,语言功能,只有人类的大脑才能形成。语言的形成,促进了人类之间相互的交流,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促进了经验和教训的积累,也促进了人类大脑的进化。
第三节;记忆形成的认识;
人的大脑,不仅能够认识身体以外的客观存在、能够认识身体内的生长发育,还能认识人们的行为,也就是人们的精神世界。但是,人的思维,是由行为来认识;人的想法,需要行为结果来验证。
一、客观存在的认识;
人们在生存的时候,需要适应生存环境,生存环境,是由客观存在构成的。所以,人们的生存,首先需要认识客观存在。认识了客观存在,人类才能更容易适应生存环境,更好的改变生存环境。
例如;人们在生存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狂风暴雨和洪水猛兽。通过对狂风暴雨的认识,人们归纳和整理出了天气变化的规律;通过对洪水猛兽的认识,人们改造了洪水的渠道和修建了住房。改变了生存环境和生存方式。
通过对客观存在的不停认识,人类创建了自然科学。
二、生长发育的认识;
人们在生长和发育的过程中,大脑的认识系统,会感知和体验出身体的适应能力。身体健康的时候,大脑能够意识到;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大脑能够体察到。身体不舒服,说明身体出了问题,已经不能适应生存。
例如;生死衰老,是生命的客观现象,人们已经能够认识;但头疼脑热,是身体的不适应现象,大脑能够认识,身体能够体验。头疼脑热,是生存环境造成的,不属于生命的客观规律。所以对头疼脑热的不适应现象,大脑会不断的认识和思维。
通过对生长和发育的不断认识,人类组建了生命科学。
三、精神面貌的认识;
行为,是思维的描述。行为的目标,是想法的目的;要想认识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也就是真实想法,只能从行为开始。对行为结果的认知,是对想法结束的认知。只有行为,才能检验思维;只有行为目标实现了,目标才是真实的想法。
例如;2017年,在央视‘挑战不可能’的节目中,有几个挑战大脑思维的节目。心理学者是通过不停提问和不断的问话,达到刺激说谎者的潜意识,从而引起说谎者紧张情绪。情绪产生了,会从说谎者的眼神行为、表情行为和肌肉绷紧的行上表现出来。挑战者的成功,是从说谎者的行为上验证的。如果说谎者能够掌控情绪,心理学者是无法挑战成功。卧薪尝胆的成语和孙膑与庞涓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
通过对精神的认识和认知,人类社会建立了社会科学。
总之,人的认识增加了,人的思维会增多。人的大脑不仅有生存的思维,还有精神的思考;人的思维,不仅能够对事物的表象认识和思维,还可以对事物的本质认知和思考。
第四节;人的意识
意识,是与感觉一起诞生的。感觉和意识的纠缠,就像物质中的量子纠缠一样,无法分开和分离。所以,把意识作为思维和想法,是完全能够被人们认可的。实际上, 意识是大脑认识和思维的处理系统,就像电脑的处理器一样,处理器损坏了,电脑就死机了。意识消失了,大脑就死亡了,生命就终止了。
一、意识对信息的传递;
大脑认识到的信息,意识会通过神经系统,传递给大脑。大脑接受到信息之后,才会进行思维和思考。大脑没有接受到信息,是不会进行思维和思考的。
例如;人们在紧张和恐惧的时候,大脑会一片空白。大脑一片空白,说明意识没有把紧张和恐惧的信息传递给大脑,大脑也就无法进行思维和思考。大脑一片空白的时候,说明大脑停止了思维和思考。大脑停止了思维和思考,会给心脏增加负担,心脏像跳出来一样。心脏的剧烈波动,就是前人误认的‘心理活动’。等紧张和恐惧的情绪消失,大脑开始思维和思考,心脏才能恢复平静。所以‘心理活动’,只是前人对大脑思维和思考的误解。
二、意识对想法的传达;
思维和思考后的想法,意识会通过神经系统,传达给身体的生存器官。生存器官,会依据大脑产生的想法,采取具体的行为。
例如;思维和思考后的想法,需要语言表述的,会用语言表达出来;需要表情描述的,会用表情描述出来;需要肢体行动的,会采取肢体行为。不论是语言行为、表情行为和肢体行为,都是想法的结果。所以,行为的结果,是验证大脑思维的唯一方法。
三、大脑的潜意识;
某个信息不停和不断的刺激大脑,会激发出大脑的潜意识行为。大熊猫由杂食改变为食竹子,就是难以生存信息,不停和不断的刺激大熊猫的大脑。在无可奈何下,只好向竹子多的地方迁移。大熊猫的迁移行为,就属于潜意识行为。人类生活中经常出现潜意识行为。
例如;催眠行为,就是刺激潜意识的做法。催眠,就是把放松、依赖和相信的信息,不停和不断传递给被催眠者。紧张的时候不能被催眠,兴奋的时候不能被催眠,饥饿的时候不能被催眠。只有在放松、依赖和相信的情况下才能被催眠。
犯罪分子遇到警察,恐惧情绪会不停的刺激大脑的潜意识,引起眼神和面部表情行为;说谎者遇到长时间的提问,紧张情绪会不断的刺激大脑的潜意识,引发眼神游移不定和面部肌肉绷紧行为。这些行为,都属于潜意识行为。
四、意识与思维;
意识,像电脑的处理器一样,不参与大脑的认识和思考。但在人们的习惯用语中,仍然习惯于把意识作为想法和思想,这与意识在思维和思考中所起的作用是分不开的,这也与认识和意识的纠缠现象有关。
例如;感觉到,可以称做意识到;意识到,也可以叫做想到;意识,可以称谓想法和思想。又有谁能把认识、意识和思维分开和分离。认识和意识消失了,思维就会消失,大脑就会死亡。所以,意识在大脑思维中的作用就不难理解了。
总之,意识与感觉是同时诞生在同一个生命体中。意识与感觉纠缠在一起,形成了思维现象。感觉和意识,无法分开、也无法分离。意识消失了,思维就会停止,大脑就死亡了,生命就会终止。
第五节;人的情绪
情绪、是随着大脑的形成而产生的,随着大脑的进化而增多的。情绪、看不见也摸不着,时刻伴随着大脑,影响着大脑的认识和思考。话不投机半句多的俗语,充分说明了情绪对思维和思考的影响。
一、情绪与性格;
人的性格,来自于遗传。性格,大致可分为内向型与外向型、易怒型和温和型。外向型和易怒型性格的人,情绪向外表现的多一些;内向型和温和型性格的人,情绪向外展现的少一些,但是不能不表明没有情绪。
例如;外向型和易怒型性格的人,遇到喜怒哀乐的事情,产生的情绪会多一些,情绪表现的也会剧烈一些;内向型与温和型性格的人,遇到喜怒哀乐的事情,虽然也有情绪产生,但表现出来的情绪,相对少一些和温和一些。
二、情绪与个性;
个性是从小习惯养成的,形成的个性是大脑习惯性的思维方式。良好的个性,是家长从小培养出来的,会产生良好的行为;不良的个性,是家长从小娇惯出来的,会形成许多不良的行为。良好个性的人,产生的情绪会少一些;不良个性的人,形成的情绪会多一些。
例如;良好个性的人,生活习惯得到了很好的规范,在社会的生存活动中,能够适应各种道德规范要求,所以产生的情绪会少一些;不良个性的人,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能适应社会上的各种道德规范,所以产生的情绪会多一些。
三、情绪与思维;
个性,是从惯养成的思维模式。俗语讲的‘百人百姓百脾气’,就是对个性化思维最好的表述。俗语讲的‘话不投机半句多’,就是对情绪产生最好的解释。所以人的思维,经常受到情绪的影响。
例如;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大脑就会产生焦虑的情绪;遇到难以调和的矛盾,大脑会产生烦躁的情绪;遇到可怕的事情,大脑会产生恐惧的情绪。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情绪随时可以产生,形成情绪参与的思维。
四、情绪与生理;
情绪产生的时候,不仅影响着大脑思维,还会影响人的生理机能。好情绪会产生好心情,好心情生存的意愿大;孬情绪会形成坏心情,坏心情厌世的想法多。
例如;紧张和恐惧情绪产生的时候,大脑会出现一片空白。大脑的空白,会导致心脏像跳了出来一样,这就是心理学认为的‘心理活动’。空白的大脑,会增加心脑血管的负荷,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影响正常的生理机能。
总之,情绪、随时可以产生;情绪、影响着大脑的思维。掌控情绪大脑是难以做到的。控制情绪,人们通过学习和修养是能够缓解的。情绪产生之后,不仅影响着大脑的思维,还影响着人的生理机能。
第六节;情绪与心情
心情、是形容情绪波动的代名词。情绪产生的时候,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引起心脏的异常波动,也就是心理学讲的‘心理活动’,也是‘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的主要依据。情绪紧张的时候会引起一些行为;像眼神行为、表情行为和肌肉紧绷行为等。情绪紧张也会引发一些生理变化;像发音加快、心跳加速等。
一、情绪与行为
好情绪,会形成喜悦的心情,表情行为是愉快的,语言行为是欢乐的。不好的情绪,会形成沮丧的心情,表情行为苦涩的,语言行为是沙哑的。紧张和恐惧的情绪,不断和不停的刺激大脑,还会引发潜意识行为,像肌肉绷紧行为和肢体颤抖行为等。通过这些潜意识行为,可以假设和假想大脑的思维。如果没有潜意识行为,即使是圣人和神仙也无法假想出大脑的真实思维。
例如;2017年以来,央视在‘挑战不可能’的节目中,几次出现了心理学者对大脑思维的挑战。挑战者通过不停的询问被挑战者,会使说谎者产生紧张情绪。紧张情绪会引发潜意识行为;语言发涩、眼神犹疑、表情肌肉紧绷等不自然行为,挑战者经过不断的提问,反复验证这些行为成功的。心理学者挑战的依然是大脑潜意识行为,即情绪和心情引起的行为,而不是所谓的心理活动。
几百年来,‘心理学’始终没有研究出让人信服的‘心理活动’规律,只能转向对大脑意识、情绪和心情的研究。 世界上没有‘读心术’,也没有‘心理咨询’。‘读心术’之所以没有在农耕社会盛行,是人们对农耕文化的自信。农耕文化传承下来的卧薪尝胆的成语和孙膑与庞涓的故事,始终警示着农耕社会的人们;只有行为的结果,才能检验真正的想法。
一代伟人讲;古为今用,需要去其糟粕;洋为中用,需要批判借鉴。用‘心情’形容思维和思考是可以的,把‘心理活动’当作认识和思考,显然是不科学的。认识和思考来自于大脑,生命科学已经给予了验证。
二、情绪与心情;
好情绪引起的好心情,生存下来的意愿会多一些;焦虑情绪会导致心情烦躁,烦躁的心情厌世的想法多一些。焦虑情绪导致的烦躁心情需要梳理,也是心理学讲的’心理疏导‘。
焦虑情绪导致的心情烦躁的原因的多种多样的,一些原因是不能讲也不愿讲,所以’心理疏导‘只是依据病人的讲述来疏导,针对性是不强的。古老厚重的农耕文化对烦躁心情的梳理不仅针对性强,还总结出了经验。
例如;农耕文化传承下来的听人劝吃饱饭的俗语,是在烦躁心情产生的时候开始梳理,针对性即强还实用。博大精深农耕文化对情绪导致的烦躁心情的梳理办法,比西方提出的’心理疏导‘不知早出来多少年。所以洋为中用需要批判借鉴,不能全面照搬。
其实一些学者和名人早已知道’心理疏导‘的不切合性,在心情烦躁的时候会到大自然中,让和煦的清风吹走焦虑和烦恼;到安详平和的地方聆听悠长悦耳的颂音,让烦躁的心情得到安抚。
总之,情绪产生之后会引起心情波动。情绪不仅影响着大脑的认识和思维,心情波动也会给心脏增加负担,影响心脑血管的供血,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情绪和心情的波动,还会影响人们的生存想法。
第七节;记忆与回忆
回忆,是大脑进化出记忆能力的标志。大脑回忆的是;在生存活动中,认识和意识对客观物质和生命现象的纠缠。认识和意识没有纠缠过的客观物质和生命现象,大脑是不会形成回忆的。
一、对客观物质的回忆;
人类在生存活动中,客观物质主要表现在天体运行和天气变化等方面。日出日落、月缺月圆、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时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也是人们经常遇到的客观物质现象。经常遇到的事情,人们再遇到的时候,会产生回忆和重新深度思维。
例如;人们在生存践行中,通过对天气变化的回忆,农耕社会的人们总结和归纳出了,一年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的农历计时方法。
大脑的认识和意识,通过对客观物质现象的纠缠,形成了人们的‘世界观’。
二、对生命现象的回忆;
人们的食物,来自于一些低等生命的付出{粮食蔬菜瓜果等},一些高等生命的牺牲{水禽飞禽走兽等}。这些食物,是人们生存的必须。人类初期,会经常对食物的获取办法产生回忆。也就是对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成长产生回忆。
例如;人们通过对植物生长的回忆,整理出了粮食蔬菜瓜果的种植技术;通过对动物成长的回忆,归纳出了水禽飞禽走兽的养殖技能。通过对技巧和技能的回忆,总结出了技术思想。
大脑的认识和意识,通过对生命现象的纠缠,形成了人们的‘人生观’。
三、对自身行为的回忆
回忆,也会对自身的生长和成长、想法与行为进行回忆。对生长和成长的回忆,属于自身方面的回忆;对想法与行为的回忆,属于自省方面的回忆。
例如;生长和成长,每天都在进行;思维与行为,时刻都在发生;回忆思维,随时都会产生。而这些回忆,是总结、归纳和整理的回忆,是对人生的惊醒和警示回忆。
人生警示回忆,也是博大精深农耕文化提倡的‘一日三省’。属于精神的回忆,也是‘价值观’的思维。
四、回忆思维
记忆,只是能力不是思维,回忆,是记忆的体现。回忆,某些时候只是回想、某个时候会重新思维。回忆思维需要大脑进化出记忆,没有进化出记忆的大脑是无法形成回忆思维的。
例如;动物因为没有改变饮食结构,没能进化出记忆,只有表象的记性思维,无法产生本质的记忆思考。‘搁爪就忘’的俗语,虽然讲的是老鼠的行为,但也说明了老鼠没有记忆能力。
总之,回忆是人类的大脑,进化出记忆的标志。回忆,也成为了大脑最初的思维。有了记忆和回忆,人们的大脑才能在生存活动中,把经验、教训和技能形成知识。知识经过的一代一代的传承,人的大脑才能得到进化。有了记忆和回忆,人们的大脑才能进化出联想与想象的思维,才能进化出主观意识和探索思维。
第八节;人的主观意识
人的主观意识,是大脑对客观现象主动的无限遐想。‘夜思千条路,起来还是卖豆腐’的俗语,就是对主观意识的释疑。
主观意识进化初期,只能对地球上的客观现象{物质与生命}无限的遐想。主观意识后期,已经可以对宇宙奥秘和精神现象无限的遐想。
一、主观意识与物质现象;
人的大脑,通过主动对物质现象无限的遐想,能够发现一些物质现象的客观规律,能够认识一些物质现象的各种功能。
例如;通过对电子现象的认识和思考,人们了解了电子的导电规律;通过对量子现象的认识和思考,人们知道了量子纠缠的一些功能。
对一些客观现象和规律,主观意识不能认识的,只能是假想和猜想。像地震的客观规律,虽然地震学家多次的无限的遐想,依然没有归纳和整理出来。地震的发生,只能是主观的假想和猜想。
二、主观意识与生命现象;
大脑意识,会主动的对一些生命现象无限的遐想。通过对生命现象的认识和思考,生命的起源和生命进化的规律,已经被人们认知。
例如;通过对生命怎么形成的无限遐想,人们认识到;物质适应了外因水、温度和空气之后,内因发生了质变,诞生了具有感觉和意识的生命。通过对生命生长和成长行为无限遐想,人们认识到,生命的生长和成长,来自于生命的生存思维。
三、主观意识与宇宙奥秘;
人的大脑始终在进化,地球上的客观现象已经无法满足大脑的无限遐想,无限遐想开始对宇宙的奥秘进行想象。
例如;通过对太阳系无限遐想,人们归纳和整理出了太阳系各大行星的运行规律;通过对宇宙起源的无限遐想,人们给出了宇宙形成的解释。
四、主观意识与精神思维;
精神思维属于人生意义的思维。看一个人的人品、品德和精神现象,主观意识需要了解这个人的行为和行为结果。
例如;农耕文化传承下来‘卧薪尝胆’成语,就是从勾践的行为中,了解到勾践的所思所想,认识到勾践复国的决心和信念。农耕文化流传下来孙膑和庞涓的故事,就是从孙膑复仇的行为中,认识到孙膑的复仇决心和信心。
‘读心术’和‘心理咨询’,是无法认识一个人的人品、品德和精神想法。读心术’和‘心理咨询’,对人的真实想法,只能是主观的假想和猜想。人的潜意识;像害怕和恐惧是自我保护意识,不是‘心理意识’而是情绪参与的意识。
总之,主观意识的进化,使人的思维插上了翅膀,意识开始在广袤无际脑海中进行无限的遨游和遐。思维的频率开始加快,大脑的进化开始加速。
小结;人的大脑是可以研究的,像思维的形成、思维过程和思维进化等。人的思维是无穷尽也是无规律可循的,因为浩瀚宇宙来自于人的思维,宇宙再大也容纳不下人的思维;时间概念是思维的结晶,再快捷的时间说明不了思维的速度。
第二章;大脑的进化
动物的大脑,因为没有进化出记忆,只能随着环境的改变进化。成千上万年来,不论是食草类、食肉类和杂食类动物,大脑都没有进化;而人的大脑,因为进化出了记忆能力,已经摆脱了适者生存法则的束缚,大脑在生存践行中由知识的积累而进化。
人的思维,由好奇思维进化为兴趣、由疑惑思维进化为疑问、由回忆思维进化为联想、由联想思维进化出无限想象、由表象思维进化出本质思考、最终进化出了发现与探索思维。
第一节;对火认知
人的思维,是从火的认识开始的;大脑进化,也需要从认识火的时候开始。所以人的大脑形成,首先得感谢火;是火提供了人类熟食,人类进化出了记忆;在对火的认知中,大脑就得到了进化。
在认知火的过程中,人们从对火的畏惧到对火的喜欢、从对火的无知到对火的发明,人类经历了几百万年的时间。在这几百万年的践行中,人的大脑进化出了探索意识的萌芽。
一、火的认识
地球上的动物,没有不怕火的,因为动物没有进化出记忆只有记性。记性思维只有好奇没有兴趣、只有疑惑没有疑问。
例如;再强大的动物遇到火的时候,就会远离和逃避。就是因为对火的强大只有恐惧和害怕、只有疑惑没有疑问。人的大脑进化出记忆后,已经能够认识火。
二、火的使用
认识火的目的就是应用。人们可以使用火的时候,人的大脑已经进化出联想的萌芽。联想是发明和创造的思维,属于科学思维范畴。
例如;人们知道火可以烧烤食物和猎物,在人们发现猛兽也怕火的时候,火开始成为人们驱赶猛兽的有力工具;在发现火的光可以在晚上照明的时候,人们联想到了夜里行动时的照明火把。
三、火的发明
火的发明,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人类由此进入了火的时代,造就了火的文明。火的发明,说明人的大脑探索意识萌芽已经诞生。
例如;人类社会后来的冶炼技术和烧制技能,都离不开火的发明。可以讲,在工业革命之前的所有文明,大多数自于火的发明。
总之,大脑的进化,是从对火的认识和认知开始的。通过对火的认识和认知,人的大脑进化出了联想思维的萌芽、进化出了探索意识的萌芽。
第二节;好奇进化为兴趣
好奇思维,凡是寿命相对较长的高等生命都具有。不过动物大脑,好奇之后就会忘记;人的大脑,好奇之后不会忘记,经常的好奇会产生兴趣。
一、好奇与兴趣;
好奇,是新生命对生存环境的认识,经常的好奇会产生兴趣,所以兴趣的培养,应该从小开始。幼小生命的大脑只有吃喝拉撒睡的本能意识,大脑基本上是空白,是发现和培养子女兴趣的最好时机。
例如;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从小对一些客观现象都感到好奇,爱迪生的怪异行为,被学校排斥。母亲发现之后,没有批评呵斥,而是给了爱迪生一本科普书。最终,发明成为爱迪生一生中最多的兴趣。
由此可以看出,子女的兴趣,是家长发现和培养的。子女的个性,是家长良好的教育养成的;不良的行为,是家长娇惯出来的。孩子的起跑线,是掌握在家长手中。
二、好奇与知识;
好奇思维,会随着知识的增加而逐渐的减少。而兴趣在目的没有达到的时候,会始终伴随着人们的大脑,进行不断的认知和思考。
例如;在数学领域中,距离数论皇冠上明珠最近的中国人----陈景润,一直到病死也没有减少对数论的兴趣。因为陈景润的研究,距离皇冠上的明珠仅有一步之遥。
三、好奇与年龄;
好奇意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经验和教训的增多而慢慢的减少。好奇意识虽然是慢慢的减少,但是会伴随着人的一生。
例如;人在临近死亡的时候,会产生死后到哪里去,灵魂是否还存在的好奇思维。有些人这种弥留的好奇意识,会一直持续到意识的消失。
总之,好奇意识进化为兴趣思维,只有进化出记忆的大脑才能形成;只有幼儿记忆觉醒的情况下才能产生;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可以发生。
第三节;疑惑进化为疑问
疑惑意识,是大脑对客观现象的思维。动物的大脑只有疑惑没有疑问,人的大脑进化出记忆后,疑惑会形成回忆,不断的疑惑会转化为疑问。
一、动物的疑惑;
动物的疑惑,是在生存的经验和教训中产生的。动物在生存活动中,遇到危险和受到过伤害,再一次遇到的情况下,会产生疑惑思维。疑惑意识是一种自我保护意识。 农耕社会的人们早已掌握了动物的这一特性,并在生存活动中进行了应用。
例如;加雀既是益鸟,也会伤害庄稼。农民在庄稼到了成熟的时候,会在庄稼地里竖起稻草人,以达到迷惑加雀的目的。加雀看到稻草人,会产生疑惑的思维。老鼠出外觅食的时候,遇到曾经伤害过的物体,会产生疑惑思维,会采取绕着走的行为。
疑惑思维,是不知所以然的思维;疑惑思维,是不知求知的思维。动物的疑惑思维,是一种记性思维,动物的疑惑没有回忆不会形成疑问。
二、人的疑问;
疑问思维是求知的思维。疑问思维有些是疑惑久了产生了疑问,有些是遇到问题之后就能产生。产生了疑问就需要释疑,要释疑就需要求知。
例如;日出日落和月缺月圆,是人们每天遇到的事情。久而久之的疑惑,使人们产生了疑问。疑问产生之后,有些智者就开始了给予解答。农耕社会的智者,给出了一年365天、24节气、12个月的农历计时办法。
三、疑问与知识;
疑问思维,随着知识的增多而增加。无知者无畏,因为无知才没有疑问;因为没有疑问,无知者才能无畏。
例如;违法者,多是没有受到普法教育者,没有违法时的疑问;品德恶劣者,多是没有品德修养过的,没有恶劣行为后的疑问。
总之,疑问思维,是需要释疑和解疑的思维;释疑和解疑的思维需要求知,而求知需要大脑的记忆。所以疑问思维,只能人的大脑才能产生。
第四节;进化出的求知意识
人类的发展史,也是思维的进化史。人类进入到了社会形态之后,随着交流的增多,信息的增加,疑问也随着增多。疑问越来越多,求知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
一、疑问的增多;
人类在族群时期,光忙于生存,没有多余的时间对疑惑产生疑问。进入到氏族社会,也是人类由智人跨入现代人的时期。一是交流范围开始增大,二是信息交流开始增多,三是生产力得到了释放。人们有了一定的闲余时间进行认识和思考。
例如;进入氏族社会之后,一些长者和智者脱离了生产活动,可以对原来的疑惑进行思维,交流来的疑问进行思考。由于生存中的经验和教训还没有形成知识,大脑进入了混沌状态。一些智者对疑问的释疑和解惑未免会出现主观的臆想和猜想。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知识积累的不够,农耕社会对刮风下雨和电闪雷鸣的认识,出现了‘雷公公和风婆婆’的猜想。西方社会对飓风和海啸的认识,出现了上帝的假想。万能的上帝创造了世界万物。
二、求知欲望的增加;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交流的增加,人们的疑问越来越多,人们的求知欲望越来越强烈。因为许多疑问需要释疑和解惑。如果不能释疑和解惑会影响社会的发展。
例如;生存在农耕社会的人们,如果不能解决什么季节播种,什么时候除草,就难以获得丰收。会影响人们的生活,给生存增加难度。
三、求知意识;
求知意识不是潜意识,潜意识是自我保护意识,属于情绪意识范畴;求知意识不是生存意识,生存意识是生命存在的意识;求知意识是主动意识、是增长知识的意识。知识的增加和积累,在人类初期只能在生存践行和交流中做到。
例如;与长者的交流,会获得生存的经验和教训;与孩童交流,会增加一些孩子的奇思妙想;与智者的交流,会增长自己的才干。在生存中践行,可以得到生存技巧和技能。
总之,进化出的求知欲望,加快了知识的积累,加快了大脑的进化。大脑的进化,又反作用于社会的发展。
第五节;探索意识的形成
探索意识,不同于生存意识,生存意识是被动的认识和思维;像饥饿的时候,才会被动的想到进食;探索意识,不同于潜意识。潜意识需要刺激情绪,形成情绪参与的潜意识行为意识。像牛马甩动尾巴驱赶蚊虫,就是自我保护的潜意识行为。探索意识是主动意识。
一、探索意识的主动性;
探索意识,是主动对客观现象无限的遐想。虽然遐想中会出现一些假想、猜想和梦想,但是依然是探索的认识和思维。
例如;万有引力定律,就是牛顿对掉下苹果的客观现象,主动的进行了无限的遐想,在无限的遐想和猜想中形成的,并得到了科学的验证;相对论是光的客观现象,进行无限的遐想和假想中产生的,后来得到了科学的认可。
二、探索意识的假定性;
探索意识因为是主动意识,在对客观现象探索的时候,离不开对客观现象的假设、假想和猜想。所以探索意识具有假定性。
例如;警察追查犯罪分子,会依据犯罪现场和犯罪分子遗留下来的蛛丝马迹,依靠证人对犯罪分子的回忆,不断的刻画和假定犯罪分子,直到确定了犯罪分子。
三、探索意识的客观性;
探索意识虽然具有假定性,但依然是对客观现象的假定,仍然属于科学思维的范畴,仍然具有客观性,依然可以进行本质的认知。
例如;在探索一个人的真实思维,只能从这个人语言行为、眼神行为和表情行为的客观现象上,进行分析和认知;如果这个人没有客观语言行为和不产生客观情绪行为,即使是圣人好神仙也无法探索出人的真实思维。所以人的思维和想法,只能在人的客观行为中认识,在行为结果中认知。
所谓的’读心术‘和’心理咨询‘,是不能够认识大脑的思维,不能够认知人的真实想法。’读心术‘和’心理咨询‘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
总之,进化出探索意识之后,人的大脑开始主动的探索生存环境和生存方式。人们在不断的探索中,改造着生存环境改变着生存方式;在人们不停的探索中,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
第六节;进化出的科学大脑
科学大脑是探索思维产生的,属于现代人中期的大脑。社会进入工业革命之后,现代人初期形成的混沌大脑,产生的许多迷信思想被宗教利用,成为阻碍人们思和想的工具,很有必要梳理和整理。
一、自然科学的梳理;
工业革命之前,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认识,由于历史和知识积累的原因,许多带有迷信的色彩。有些被宗教利用,成为束缚人们思和想的枷锁。
例如;月亮绕着地球转,地球绕着太阳转,这是人们现在的认知。当哥白尼提出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时候,一些宣传‘日心说’的人遭到了宗教的无情迫害。
二、生命科学的整理;
生老病死是生命的客观现象。现代人初期对生老病死的客观现象,特别是流传的疾病,感到十分恐惧,产生了许多迷信思想。
例如;农耕社会产生了‘生死轮回’说;西方社会形成了‘天堂地狱’说。掌权者利用宗教,开始宣扬‘生死轮回’说和‘天堂地狱’说,以达到控制人们的思和想。
三、精神思维的引导;
精神思维,是从品德和道德行为上体现的。而精神面貌,是精神思维的反映。良好的精神面貌,是社会稳定的保障。通过对精神思维的引导,会产生积极向上的精神。积极向上的精神,会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造就稳定的社会形态。
例如;一个社会形态是否稳定,来自于人们的精神面貌。通过精神思维的引导,通过社会道德体系的建立,会产生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良好的道德行为;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良好的道德行为,成就良好的社会氛围,造就稳定的社会形态。
四、行为的科学规范;
有所思必有所行,行为是思维的描述。通过对想法产生的行为,进行道德和品行、法规和规则的规范,社会就会成为讲法制和讲文明的社会。
例如;文明社会是建立在道德和品行基础上的。法制社会是建立在各种法规和法律基础之上的。而这些道德和品行、法规和规则是科学大脑产生的,是科学思维的结晶。
总之,进化出来的科学大脑,对人们行为做了科学规范,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又反作用于人的思维变化,促进大脑的进化。
第七节;进化出的智慧大脑
智慧大脑的形成,是因为信息的来源发生了变化。原来信息来自于社会践行和相互交流。进入到无线通信时代之后,也是现代人后期的时候,人们的信息来自于广播、电视和收音机等现代媒体。信息经过了现代媒体的编辑,通过第三者传递。
一、现代媒体的信息;
现代媒体的广播、电视和收音机,无时无刻的不在传播各种信息。虽然这些信息经过了编辑,但是这些信息依然能够引起认识和意识的纠缠,引发思维频率的加快。
例如;现代媒体播发的信息,在大量涌入人的大脑之后,不论什么样的信息,都会引起大脑认识和意识的纠缠,纠缠的是一些有用的信息。甄别出有用的信息以后,大脑会进一步深度思维----思考。
二、现代媒体的知识;
现代媒体不仅传播信息也传播知识。人的大脑进化,一是依赖于思维频率的加快,二是依靠于知识的积累。现代媒体播出的知识类节目,会快速增加知识的积累,加快大脑进化。
例如;不懂京剧的人,通过现代媒体的宣传,能够懂得京剧;不懂音乐欣赏,通过现代媒体的介绍,可以欣赏音乐;不了解人情世故,通过现代媒体的讲解,能够处理好人际关系。
三、智慧大脑的形成
随着现代媒体信息的增加,认识和意识的纠缠随之增多;随着现代媒体知识播出的增多,知识的积累快速增加。人的大脑在思维频率加快知识积累增多的情况下,大脑进化出了智慧思维。
例如;通过现代媒体的科学普及,经过几百年的认识和思维,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开始主导大脑的思维和思考,唯心主义只剩下了’读心术’和‘心理咨询’。’读心术‘依据因果的方法、’心理咨询‘依赖逻辑方式依然在蒙骗一些人。虽然‘读心术’和‘心理咨询’依然在影响着一些人的认识和思维,但是迷信的人在逐渐减少。
总之,智慧大脑的进化,得益于广播、电视和收音机的发明,得益于现代媒体发布的信息,得益于现代媒体播出的知识。
第八节;进化中的智能大脑
智能思维,是生物的人脑与物质的电脑融合在一起的思维。到了网络时代,大脑的认识和思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多数信息不再是被动的接受,可以自主的在虚拟网络上选择;知道的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大脑的信息来自于虚拟网络,大脑的思维需要虚拟网络来协助,思维后的想法可以在网络上发布。人的大脑正在一步步的与网络融合,逐渐进化为智能大脑。
一、信息的获取;
在人类历史上,信息获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工业革命之前,信息的获取是主动的多被动的少;第二阶段是现代媒体出现时期,信息的获取是被动的多主动的少;第三个阶段是网络时代,信息的获取是自主的多被动的少。
获取信息的方式不一样,信息的来源不相同,信息的数量逐渐增多,大脑的认识会随着变化,思维会随着改变。猿人的思维不会与智人一样,智人的想法不会和现代人相同。这是思维进化的规律。
二、知识的获得;
人的知识获得,最初的时候依赖于生存践行和语言交流;发明出来文字之后,知识的获得又增加了文字交流;发明出来广播、电视和收音机以后,知识的获得更加容易,可以随时随地的通过收音机获得;社会进入网络时代之后,网络带来了信息大爆发和知识大爆炸,知识可以从随身携带的智能手机网上随时获取。
获得知识的方法不一样,知识的范围不断的扩大,知识的数量不停的增多,大脑的认识和思维随着发生改变,大脑随之开始进化。猿人的大脑不会与智人一样;智人的大脑不会和现代人相同。
三、智能手机的作用;
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人的交流,可以通过智能手机,进行网络上的视频交流;人们的交易,可以通过智能手机,依靠于网络上的交易系统。交流与交易,是人们生存活动中最多的行为。现在人们已经可以利用第三者----智能手机来完成。
例如;利用智能手机,进行视频通话和视频讲座,已经成为现实;采用智能手机,进行网上购物和网上支付已经成为常态;在智能手机上游戏和阅读已经成为习惯。
四、智能手机的功能;
智能手机不仅是人们生活中的工具,也是人们随身携带的一部百科全书和辅助大脑。人们不了解的问题,可以借助于智能手机来查询;人们解决不了的矛盾,可以寻求智能手机来帮助。智能手机的功能,已经融入了大脑的认识和思维中。
例如;天上掉馅饼的信息会产生疑问,大脑会借助于智能手机来验证;难以治疗的疾病会成为难题,大脑会求助于智能手机来帮助。一些老年人之所以容易上当受骗,就是这些老年人的认识和思维,没有适应虚拟的网络时代。没有形成参照物的相对认识和发散性思维。
总之,现在人的认识和思维,越来越离不开智能手机,越来越依赖于智能手机。人脑与网络信息的融合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快捷。人的大脑正在进化为智能大脑。
小结;
人的大脑进化,是随着认识的增加,知识的增多进化的。随着信息的快速增加,知识的加快增多,大脑进化的速率越来越快。猿人大脑的进化,是蜗牛式的慢爬,用了几百万年的时间;智人大脑的进化,是老牛式的慢行,用了几十万年的时间;现代人初期大脑的进化,用了几万年的时间。现代人中期大脑的进化,只用了几千年时间;现代人后期大脑的进化,仅用了几百年时间。网络时代仅有几十年的时间,大脑的认识和思维,已经离不开智能手机和电脑。大脑进化的速度已经进入几何级的速率。
第三章;人的思维方法
思维方法,是随着大脑的进化增多。猿人的思维方式,不会比智人的多;智人的思维方法,不会多于现代人,这是大脑进化的必然规律。
第一节;逻辑思维
动物大脑,具备对比和比较思维技巧;寿命较长的动物,增加了记性逻辑思维方法。人的思维,因为进化出了记忆,不仅具有记性逻辑,又增加了记忆逻辑思维方法。
一、记性逻辑;
记性逻辑思维,是没有回忆只有记性的思维。思维的时候,会把需要思维的对象,放在一个固定的位置,确定在一定时空中,不去回想也没有回忆。然后对需要思维的对象,不断和不停的假定、假设和假想。
例如;西方一些精英人士,对中国南海的仲裁,就是把思维对象南海,放在一个固定的位置,确定一定的时空中。不去回想南海的历史,没有回忆南海的过去。开始不断和不停的假定、假设和假想。最后得出出一个不伦不类的南海仲裁。
西方社会的潜意识烙印是危机和竞争,很容易形成没有回忆的现实逻辑思维。现在西方一些精英人士,依然传承着危机和霸权的现实逻辑思维。
二、记忆逻辑;
记忆逻辑思维,是带着记忆的逻辑思维。思维的时候,会把需要思维的对象,放在历史和现在的位置上,放入历史和现实的时空中。不断的回想历史,不停的回忆过去,然后在进行假定、假设和假想的思维方式。
例如;在培育良种的时候,科学家会把需要思维的对象良种,放在一个不固定的位置上,不断的回想和总结经验;放在不确定的时空中,不停的回忆和吸取教训。每一次的实验,不会与原来的相同;每一次的培养,不会与上一次一样,直到培育出优良种子。
记忆逻辑,是发现和探索的思维,是螺旋式渐进思维方法。一个假定不成功会重新假设,假设不是机械的重复,是在回想和回忆的基础上再假设。记忆逻辑是科学家经常使用的思维方法,也是警察确定犯罪分子经常运用的思维方式。
西方学者二百年前,曾经主观的认为东方人不具备逻辑思维,其实逻辑在语言形成就已经产生。因为没有逻辑的语言是羞涩难懂的语言,寿命较长的动物已经具备记性逻辑思维。
总之,逻辑思维,是人们常用的思维方法。西方社会记性逻辑多记忆逻辑少。东方人原来逻辑思维少辩证思维多,现在记性逻辑已经成为一些年轻人的时髦,年轻人忘记了博大精深农耕文化传承下来的辩证思考。
第二节;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需要大脑的记忆。辩证思维是东方人的主要思维方法,因为东方人的潜意识烙印是辩证思维模式产生的。农耕文化是辩证思维形成的。东方人的潜意识烙印是包容与和谐,包容与和谐意识烙印、是经过猿人时期几百万年的锤炼才形成的。
一、辩证思维与记忆;
在农耕文化中,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医理论就是辩证思维的结晶。学习和掌握中医理论,没有一定的记忆能力是不可以的。
例如;学习中医,需要背诵各种药方;需要记住各种药材的性能;需要认识各类药材的名字;需要掌握各类脉像的表象形式等。然后才能依旧病人的各种表象,辩证的诊治。所以,学习中医,只有到孩子记忆能力觉醒的时候才可以。
辩证思维,是需要记忆参与的思维。没有记忆的大脑,像动物的大脑,哪怕是灵长类动物的大脑,也不会产生辩证思维。
二、辩证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是把需要思维的对象,放在历史与现在的位置上,放在过去和未来的时空中。依据历史的原因,现在的过程和未来的预想,一分为二、不断切换和不停渐进认识和思维。直到认知思维对象的本质。
例如;警察在确定犯罪分子作案动机的时候,会依旧犯罪分子的性格和个性、道德和人品、过去的表现和现在的行为、犯罪现场和犯罪分子遗留下的痕迹、结合一些证人的描述等具体情况,从而确定出犯罪分子的作案动机。
三、辩证与因果
辩证思维不是因果关系的思维。因果关系思维的对象是确定的、思维方式是不变和机械的。即把思维的对象放在一个固定和不变的时空中,机械的进行因为与所以的认识和认知。
例如;养儿防老、投资回报和付出获得等,都属于因果思维不是辩证思考。但是养儿未必能防老、投资不一定有回报、付出不可能有获得,这是辩证的思考。因果关系思维往往会出现假想和猜想,成为唯心主义的工具。
总之,辩证思维需要记忆,幼儿的大脑记忆没有觉醒,不会产生辩证思维;少儿的大脑记忆刚刚觉醒,只能产生因果关系的思维。只有成人的大脑,才能形成辩证思维。
第三节;内因与外因
内因与外因思维方法,是人们在生存实践中发现的。人们在发豆芽的时候,需要适应温度、湿度和空气的外因。温度过高,豆芽会疯长,没有空气,豆子会发霉。有了适合的外因,如果豆子的内因出现了问题,仍然难以发出豆芽。
一、内因的因素;
客观事物的改变与客观现象的变化,即需要外因的引发和引导,也需要内因因素的配合。如果没有内因因素的配合,在强大的外因引发和引导,也不会导致客观事物的改变,也不会引起客观现象的变化。
例如;人们在发豆芽的时候,会精选生长比较好的豆子。因为人们早已知道,生长不好的豆子,豆子的内因不会起作用。即使外因条件再好,也难以生出好的豆芽。
二、外因的作用;
外因对客观事物的改变和客观现象的变化,能够起到引发和引导的作用。如果没有外因的引发和引导作用,再完好的内因,也不会导致客观事物的改变,引起客观现象的变化。
例如;豆芽是在良好的外因所用下生长出来的;小鸡是在适宜的外因中孵化出来的。品质不好的豆子,没有受精的鸡蛋,不论外因再适宜再好,豆子和鸡蛋都难以改变和变化。
三、内因与外因
内因与外因之间,内因主导着外因,内因的因素起决定作用。即使外因再好、再适宜和再强大,如果内因的因素不配合,客观事物依然不会改变,客观现象仍然不会变化。
例如;中国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台独意识形态是从小灌输进大脑的很难以改变。即使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蔡英文的民调已经到了最低点,但是蔡英文仍然坚守台独意识,坚持文化台独和渐近台独。
总之,内因与外因的思维方法,是人们在生存实践中发现的,是表象认识到本质认知的思维。也是人们在生存活动中经常运用的思维方法。
第四节;量变到质变
量变到质变现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遇到。刮风和下雨是气流和云彩,从积聚到释放的过程,也是量变到质变的客观现象。
一、量变的过程;
量变需要一个过程,也就是量的积累过程。不论积累什么样的量,最终积累的都会是能量。因为只有能量,才能改变客观事物,才能促使客观现象变化。
例如;下雪的时候,雪花虽然是飘落下来的,但是雪花是由不断积累的湿润空气,不停积聚的冷空气,在地球引力的牵引下飘落下来的。
二、质变的形容;
质变是客观事物的改变,客观现象的变化。质变也是改变和变化后的形容。如果客观事物没有发生改变,客观现象没有发生变化,就无法形容客观事物与客观现象发生了质变。
例如;地震是能量积累和释放的客观现象。强烈地震过后会造成巨大的损害;建筑物倒塌人员死亡,停水、停电和停液化气。这是地震后的现象,也是质变的形容。
三、量变与质变;
量变是一个量的积累,质变是客观事物和现象的形容。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是质变主导着量变,即使是量积累的再多和能量再大。没有质的反应也是不会发生质变。
例如;武士道精神与军国主义思想,主导了一些日本精英人士几百年。社会已经进入到了网络时代,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的许多认识来自于智能手机,人的一些想法需要智能手机帮助。人脑与电脑融合在一起的智能思维已经开始,而日本一些精英人士,依然死抱着武士道精神与军国主义思想不放,更不会改变。
总之,量变到质变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像刮风下雨,就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量变到质变的思维方法,人们也经常运用;像生豆芽的过程,就属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第五节;相对与绝对
相对与绝对,是认识方式的差异引起思维方法的差别。相对与绝对的认识,经常会引发现谬论和悖论方面的争论。
西方社会潜意识烙印是危机和竞争,危机与现实想法多。西方社会容易形成危机和第一的意识形态;像大国竞争和亚太再平衡战略,就属于西方意识形态的产物。
东方社会潜意识烙印是包容与和谐,和谐与未来思维多。东方社会容易产生包容与多样性的意识形态。像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思想,就是东方意识形态的结晶。
一、相对认识;
世界万物都是相对的,没有单一存在的客观。明白的讲;思维相对的是生命,没有生命的存在,就没有思维存在的地方;地球相对的是太阳,没有太阳的存在,地球就会消失。抽象的讲;意识相对的是思维和想法。时间相对的是过程和岁月。
相对认识是科学的认知,也是东方社会对客观事物与客观现象的认识。相对认识产生的意识形态是包容与多样性。
二、绝对想法;
绝对想法是局限在某段时期,某个位置和某一时空的思维。局限在太阳系,地球绝对是唯一的;固定在某个比赛中,冠军绝对是第一的。绝对的认识方法是僵化和机械的,不是辩证和发展的。
绝对想法,是唯心主义的认识,也是西方社会对客观事物与客观现象的认识。绝对想法形成的意识形态是唯一与霸权。
三、 相对与绝对;
绝对在某个历史阶段、某一时期和某一时空可以讲是绝对和唯一;过了某个历史阶段、某一时期和某一时空,就只有相对没有绝对。相对是主流,多样性是趋势。
例如;人类历史,就是一个发展和进化的历史,不是绝对和僵化的历史。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证明,‘万有引力定律’只能适用于一定的区域,超出了这一区域就不能适应。
总之,人的认识和思维,东方社会与西方社会有差别,这个差别是东方人与西方人潜意识烙印差异造成的。东方社会相对认识的多,西方社会绝对想法的多。
第六节;发散与跨越
发散型思维,是丰厚的知识产生的多个维度和不同时空上的思维;跨越式思维,是渊博的知识形成多个界面和不同时空中的思维。虽然思维方式有所不同,但都需要丰厚和渊博知识储备。
一、发散型思维;
发散型思维,是把需要思维的对象,放在多个维度和不同时空上,以掌握和储存的知识进行无限的遐想和想象。这些遐想有过去和未来,历史和现实,联想与想象。许多发散型思维是触景而生,感触而来的。
例如;毛泽东《沁园春-雪》,就是发散型思维创作出来的。在长征途中,毛泽东看到了大雪后的北国风光,无比绚丽的北国风光,使毛泽东忘记了长征的危机和劳累,触景生情创作出了脍灸人口的壮丽诗篇《沁园春-雪》。
现在读起《沁园春-雪》,一付北国风光的绚丽画面会迎面扑来,给人以心灵的震撼。《沁园春-雪》对景色的描绘;原驰蜡象与红装素裹,充满了无限的遐想和想象。从景色描写一下发散到历史人物;秦皇汉武。《沁园春-雪》不仅是情感的流漏,也是理想和梦想的展示。
二、跨越式思维;
跨越式思维,是把需要思维的对象,放在多个界面和不同的时空中,以掌握和储存的专业知识进行无限的联想和想象。这些联想和想象,是在一定的区域中和一定的范围内,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例如;创客的思维,就是跨越式思维。针对某个需要创新的领域,思维会在掌握和储备的专业知识的海洋中无限的联想和想象。
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就是网络领域跨越式思维的佼佼者。马云接触到互联网之后,马上联想和想象到;利用互联网可以进行网上交易,可以进行网上支付。马云的跨越式思维不但成功了,也做到了。
总之,发散型与跨越式思维,都需要丰厚和渊博的知识。社会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网络时代是信息大爆发和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人脑与电脑融合在一起形成的智能思维,已经具有发散型和跨越式思维功能。
小结;人的大脑始终在进化,人的思维方法也会随着增多。思维方法的增加,和促进大脑的进化,大脑的进化又会反作用与思维方法的增多。人类社会随着大脑的进化而不断的进步。
第四章;人的思维历程
人的思维,是猿人对火的认识开始的。因为是‘火’改变了人类的食物结构,是‘火’使人们进化出了记忆。对火的认识,人类经历了几百万年。几百万年来猿人从对火的认识、火的掌握、火的应用和火的发明,经历了艰辛万苦和受尽磨难。
第一节;猿人对火的认识
猿人初期,在吃过一些经过‘天火’烧烤过的猎物和果实后,烧烤后食物的味道久久难忘。在遇到电闪雷鸣的时候,虽然会感到害怕和恐惧,在烧烤后猎物和果实香味的诱因下,猿人还会不断的去寻找烧烤后的食物。不知过了多少万年,猿人不再害怕电闪雷鸣。
一、火的认识;
猿人对火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对火不再害怕,但是仍然不敢近距离接近火。直到某个猿人经不住烤熟食物的诱惑,近距离接触火之后没有受到伤害,猿人才慢慢的接触火,开始认识火。
二、火的掌握;
猿人对火的认识,最初的时候比动物强一些,也仅仅是敢于接触火,并不能留住和保住火。直到一个敢于冒险,勇于实验的猿人,把一些易燃的物体加入到火上,快要熄灭的火可以重新燃烧起来。猿人发现火的这一特性以后,想方设法把余火搬移到猿人居住的地方,由年长者和留在家的猿人负责添柴保火。
三、火的运用;
火的用途,是猿人在生存践行中发现的。火烧烤食物,是猿人对火最早认识;火的照明功能,是猿人在晚上发现的;火可以驱赶猛兽,是猿人发现猛兽不敢接近火。火的熔炼、火的冶炼等其他用途,是猿人之后的发现。
四、火的发明;
随着火用途增多,使用的频繁。依靠于原来保存火种的办法,越来越不适用。发明一种可以随身携带,就地取材就能生火的方法,已经成为猿人的主要思维。
猿人闲暇的时候,会对一些物体相互摩擦,摩擦久了物体之间会发热。猿人联想到火可以产生热,于是猿人开始了摩擦起火的实验。经过不断的实验,猿人终于发明了钻木取火的方法。
总之,猿人对火的认识,持续了几百万年。东方猿人与西方猿人,对火的认识是大同小异,基本上是一致的。只是生存环境造成了东方猿人与西方猿人潜意识烙印不同,产生了认识和思维上的差别。
第二节;东西方思维差别
猿人的认识和思维,来自于生存环境。有什么样的生存环境,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思维方法,产生什么样的潜意识烙印。地球上东方与西方的生存环境不同,东方猿人与西方猿人的形成的思维方法不同,进化出的潜意识烙印也不一样。
潜意识是自我保护意识,生与死的情况下会淬炼和刺激出来的潜意识烙印。潜意识烙印形成的思维模式,会影响以后智人和现代人的认识和思维。
一、潜意识烙印的区别;
生存在地球东方的猿人,生活和劳动是在广袤的陆地上,威胁东方猿人生存的是洪水猛兽,遇到洪水猛兽的时候可以躲避和避让。所以东方人遇到洪水猛兽的思维是;过去是怎么躲避、现在如何避让和避让后的结果的辩证思维。躲避和避让蕴涵着着宽容与和解意思。宽容与和解的认识和思维方法,经过几百万年不断的锤炼,东方人们的潜意识中烙下了包容与和谐的烙印。
包容与和谐潜意识烙印,随着东方人的基因遗传了下来,随着农耕文化传承了下来。包容与和谐潜意识烙印是辩证思维模式产生的,所以东方社会的人文精神是;敢于反抗和甘愿牺牲的辩证精神。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思想的提出,是对博大精深农耕文化的发扬光大,是唯物辩证思维的结晶。
生存在地球西方的猿人,周围多是大海。生活虽然是在陆地上,在采摘不能维持生存的情况下,会到大海上渔猎。在大海上劳作时遇到飓风海啸是无法躲避和避让,在这生死攸关的危急时刻只有假设、假定和假想。如何拼搏能够得以生存那就拼搏吧。经过几百万年不停的危急和拼搏刺激,西方人的潜意识中,打下了危机与竞争的烙印。
危机和竞争潜意识烙印,随着西方人的基因遗传了下来,随着海洋文化传承了下来。危机与竞争潜意识烙印,是假设、假定和假想逻辑推理形成的。在危机与竞争潜意识烙印的引导下,西方社会形成了敢于冒险和甘愿妥协的人文精神。西方精英人士对中国‘南海的仲裁’,是没有记忆只有记性的逻辑推理。‘亚太再平衡’战略是西方危机和强权意识的再现。
二、思维方法的差别;
东方人们遇到洪水猛兽,在躲避和避让的时候,会思考怎么躲和躲到哪里去是辩证思维。经过几百万年和几千万次的辩证思维实践,养成了东方人‘辩证为主逻辑为辅’的思维模式。
西方人们在遇到飓风海啸,在无法躲避和避让的情况下,思维是危机和现实的。经过几百万年和经常性面对危急和拼搏的现实,西方人们习惯了‘逻辑为主辩证为辅’的现实思维方法。
三、潜意识烙印与思维
东方社会包容与和谐潜意识烙印和西方社会危机与竞争潜意识烙印,不是几万年和几十万年形成的,而是经过了几百万年的不断锤炼和不停刺激进化出来的。由于潜意识烙印形成的方法不同,造成了思维方法不一样。不一样的思维方法会形成不同的思想。
例如;东方社会在潜意识烙印的影响下,以辩证思维方法产生了过去、现实和未来的思维体系,形成了敢于抗争和甘于牺牲精神;西方社会在潜意识烙印的作用下,以逻辑思维方法形成了假定、假设和假想的现实主义思维体系,产生了敢于冒险和甘愿霸权精神。
潜意识是保护存在意识。能够影响大脑思维的潜意识,是经过成千上万次生与死不断淬炼和刺激出来的潜意识烙印。像东方包容与和谐,西方危机和竞争。
总之,西方文化需要批判借鉴,不能全面的照搬。否则会影响东方文化的传承,影响国家意识形态。现在一些年轻人,只会逻辑思维不知道辩证思考,只有现实想法没有理想和梦想。是受到西方文化入侵造成的。
第三节;智人的生存思维
智人时期,生存方式是家族与族群共存的形式。从人类石器文明中的石碾、石磨和石臼上可以发现,东方智人是以采择为主狩猎为辅的生存方式。以家族与族群形式的生存,需要家长和族长,家长和族长已经不是强者而是长者。
一、采择劳动;
采择果实,是智人主要生存活动之一,也是智人时期的主要思维。果实成熟的季节,多数是在秋季。秋季也是智人最为繁忙的季节,思维最多的季节。
例如;采择季节到来的时候,家族或族群会全体出动,因为采择果实的多少,会影响智人一年的食物,影响智人的生存。家长和族长生存经验丰富,成为了采择活动的指挥者。
采择劳动是由生存环境决定的,生存在东方的智人,是在陆地是生存,采择劳动会多一些。西方智人,生存在大海周围,采择劳动会少一些。
二、狩猎活动;
狩猎活动,是智人经常性的活动,也是智人时期经常性的思维。怎么捕获到更多的猎物,是智人之间经常交流的事情。
例如;为了能够捕获到更多的猎物,智人想到了人多力量大。为了更加容易捕获到猎物,智人想到了用火驱赶。最后智人开始想方设法改造狩猎工具。
狩猎只能在各自的生存环境中进行。生存在西方的智人,因为周边是大海,所以多数是下海渔猎。
三、语言形成;
猿人时期,是记忆进化时期。许多交流依赖于眼神行为、肢体行为和简单的语句行为就可以实现。到了智人时期,语句交流已经不能适应生存活动的需要,语言在记忆能力的作用下,在持久语句交流中慢慢形成语言。
例如;在采择和狩猎的生产劳动中,智人之间需要交流采择的经验和狩猎的教训;在生存活动中,智人之间需要交流生活中的常识。经过持续和漫长的交流,语句逐渐形成了语言。
四、生存思维;
智人的生存思维,在潜意识烙印的引导下,依靠于潜意识烙印形成的思维模式和方法,东方智人以过去、现在和未来辩证思维模式,形成与大陆环境相适应的生存思维;西方智人以假设、假定和假想的逻辑思维方法,形成了与海洋环境相适应的生存思维。
例如;生存在地球东方的智人,在包容与和谐潜意识烙印的引导下,在过去、现实与未来辩证思维下,经过几十万年的生存实践,东方智人产生了农耕文明;西方智人,在危机与竞争潜意识烙印指导下,在假定、假设和假想逻辑思维,经过几十万年劳作实践形成了海洋文化;玛雅人的生存思维,没有适应存在环境,玛雅文明就消失了。
总之,智人时期的思维,是与存在环境相关的。存在决定意识,离开了存在环境,就产生不了智人的思维,形成不了智人的想法。智人的思维,也会受到潜意识烙印的影响。
第四节;智人的联想思维;
智人的生存思维,虽然取决于存在环境,也受潜意识烙印形成的思维方法影响,但是东方与西方智人的联想思维是大同小异的。大同是都可以进行联想,小异是东方智人联想大陆客观现象,西方智人联想海洋客观现象。
一、联想思维;
大脑的进化是随着知识的积累而进化的。到了智人时期生存活动越来越多,智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智人的知识积累逐渐增多,大脑逐渐进化出了联想思维。
例如;随着生存活动的增多,增加了认识和意识的纠缠;交流的增加,促进了知识的积累;智人的大脑也随着进化,最终进化出了联想思维。
二、劳动的联想;
智人时期的生产活动,主要采择和狩猎{渔猎}。采择和狩猎是为了获得食材,在采择和狩猎的劳动中,智人之间会相互交流。交流的时候会产生如何获得更多食材的话题。
例如;为了获得更多的食材,智人开始了联想。智人在生存践行中,经常遇到尖锐的石头可以容易的刺入皮肉,尖利的石块可以轻松的划开皮肤。于是智人就发明了石斧、石刀和石镰等劳动工具。
智人时期的联想,只能联想生存践行中遇到和经历过的客观事物和客观现象。没有遇到过和经历过的客观事物和客观现象,智人是无法联想的。
三、生活的联想;
智人时期的生存活动,是简单而艰难的。生活用具和用品,是依据生存活动的需要来制作。制作这些生活用具和用品,需要联想思维。
例如;智人后期,为了更容易的加工谷物等食材,智人联想到了用石头敲打谷物的现象,于是智人发明出了石臼。石磨的发明是智人揉搓谷物联想出来的。
智人的联想思维,许多情况下是生存需要的时候才会产生。生存不需要是很少产生联想思维。联想也只能是遇到过和经历过的客观事物和客观现象。
总之,联想思维是发明和创造的思维。智人时期,生存在世界各地的智人,各自都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明。不过一些文明不能向石器文明一样一直保存到现在。玛雅石器虽然保存到现在,但玛雅文化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第五节;现代人初期的思维
人类的进化,考古界已经证明为三个阶段;猿人、智人和现代人。现代人的思维与猿人和智人的思维大不相同。由于现代人的生存进入到了社会形态,生产力得到了发展,解放出了一些智者开始从事思维领域的工作,现代人的大脑开始向无限遐想----想象思维进化。
一、祭师与巫师;
人类的生存形式,由族群形式进入社会形态之后,人多力量大的思想开始主导社会。众人一起活动和集体一起行动的几率多了起来,这就给祭师和巫师的存在提供了便捷。一些智者开始进入了统治阶层,成为统治阶层的祭师和巫师。
例如;祭师与巫师,参与的都人类重大和重要的活动。这些活动不是巫师预测就是祭拜祈祷,预测的是生存祈祷的是精神。祭师和巫师最初的思维过程是联想,后来慢慢进化出想象。祭师与巫师在无限遐想中,产生了许多假想、猜想和臆想。
二、现代人初期认识;
现代人初期,随着交流范围的增大,交流信息的增多,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时代的关系,知识的积累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现代人初期只能随着祭师和巫师的说教来认识。
例如;每一次举行的重大祭拜活动,所有参加的人都要跟随者祭师所作所为;每一次举办的重要的预测活动,参与者和统治者都要听从于大巫师说教。
现代人已经进入了社会后,生存在地球各地的人类,伴随着各自的思维方法,各自的潜意识烙印,形成与存在环境相适应的文化。东方社会在潜意识烙印引导下,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辩证思维模式产生了农耕文化;西方社会在潜意识烙印引导下,以假设、假定和假想的现实思维方法,形成了海洋文化。
三、现代人初期大脑;
进入社会形态之后,劳动信息、生活信息、人际关系的处理等各种不同信息,开始大量涌入大脑,而现代人的社会实践才刚刚开始,经验和教训还没有归纳和总结成为知识。所以大脑也不会储存那么多的知识来认知社会。
例如;电闪雷鸣和刮风下雨是人们经常遇到的客观现象,由于时代和知识的原因不能认识,一些智者给出了雷公公风婆婆’的假想。在相互交流中‘雷公公风婆婆’成为了人们的迷信认识。
现代人初期刚刚步入社会,社会践行刚刚起步,经验和教训还没有归纳成知识,大脑无法适应新情况带来的众多问题,大脑意识出现许多假想、猜想和臆想。所以现代人初期是一个混沌期的大脑。
四、现代人初期生存思维;
现代人初期的生存思维,由生存环境决定变为社会形态决定。人类初期的社会形态是氏族社会,现代人初期生存思维,是由氏族社会决定的,人们适应了氏族社会就能生存下来。
例如;氏族社会没有剩余价值的社会,是人多力量大思想主导的社会。人类是群居性生命,现代人初期适应了人多力量大思想,就能形成与氏族社会相适应的生存思维。
总之,猿人的大脑,像婴幼儿时期的大脑,能够学习和模仿;智人的大脑,像少儿时期的大脑,可以简单的联想;现代人初期的大脑,像少年时期的大脑,已经产生了自主意识,但不是主观意识。
第六节;现代人中期思维
现代人中期是创造文字的时期。知识的获得不仅可以从语言上又增加了文字中。由于知识积累的加快,大脑意识逐渐明朗而不再混沌。现代人开始走出各自的生存领域,文明与文化开始了相互碰撞和交融。
一、海洋与游牧文明的碰撞;
由于自我保护意识的不同,思维模式和方法的不一样,导致了文明和文化上的差别,造成了意识形态的差异。不同的意识形态会相互碰撞。
例如;地球上的海洋和高山,虽然隔绝了现代人初期的交往和交流,随着大脑意识的逐渐明朗,到了现代人中期开始走出各自生存的区域。海洋文化遇到游牧文明和文化后,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开始了相互碰撞。
海洋文化是危机和竞争意识主导的,海洋文化是假定、假设和假想现实思维形成的。西方的意识形态与中东的意识形态碰撞,到了网络时代依然没有结束的迹象。
二、农耕与海洋文化的交流;
农耕文明是包容与和谐意识引领的,农耕文化是由过去、现在和未来辩证思维模式产生的。农耕文化与海洋文化存在着一些差别。到了现代人中期,人类社会不仅开始了物质上的交易,也开始了文化方面的交流。
例如;东方社会进入封建社会中期,开始了物质的交易;到了封建社会末期,许多东方精英人士远赴西方寻求救国的理论和思想。诞生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因为是唯物辩证法产生的,没有被西方意识形态接受,反而被同样有着辩证思维的农耕文化接收。
农耕社会接收的西方文化,是辩证思维产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而不是西方现实主义理论和冒险精神。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西方,西方危机意识和现实思维形成的文化无法接受,只能是相同思维模式的东方文化接收。
三、现代人中期的生存思维;
经过几千年的社会实践,社会的生产已经划分为三个产业,人们的交流已经跨过了种群和国界。原来社会形态主导生存思维,开始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例如;封建社会的生存思维,是由贵族阶层指导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生存思维,是由资本的力量决定的。即使是美国的两党制,依然是由资本的力量决定着美国人的生存想法。而到了现代人中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开始影响世界人们的生存思维。
总之,现代人中期的大脑,走出了混沌状态进入了梳理时期。人们的交流范围跨过了种族跨域了国界,知识的获得不仅有交流也可以有阅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存思维已经开始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第七节;现代人后期的思维
现代人后期是无线革命时期。无线革命导致人们的认识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来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主动认识,被科技发明出来的广播、电视和收音机的被动认识取代。虽然被动的认识增多了,被动接收的知识也随之增加。认识和意识纠缠更加频繁,大脑进化更为快捷。
人的大脑在广播、电视和收音机等现代媒体的影响下,认识和思维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随着现代媒体对科学的普及,人们迷信想法慢慢的减少,科学思维逐渐增多。
一、现代媒体的信息;
过去人们得到的信息,不是眼见就是耳听。到了现代媒体时代,信息可以从广播、电视和收音机第三方随时可以得到。虽然信息是编辑出来的,依然影响大脑的认识和思维。
例如;现代媒体的广告,会影响人们的消费思维和行为;现代媒体的娱乐,会影响人们审美思维和行为;不论现代媒体发出什么样的信息,都会引领人们的认识和思维。
现代人后期的思维,许多情况下受现代媒体的左右和影响。某些情况下会引领和主导人们的认识和思维。
二、现代媒体的作用;
现代媒体不仅传播信息,还会传播知识。传播的知识,人们可以在现代媒体上自主选择,以达到增长知识的目的。
例如;原来不了解和不懂得京剧的人,通过观看电视上的京剧表演,收听京剧讲座,人们会逐渐的认识京剧懂得京剧,增长了京剧的知识。
当然了,现代媒体不播出的知识,人们是无法收听和观看,也无法学习。
三、现代人后期的生存思维;
到了现代人后期,世界各地出现了许多社会形态。不论什么样的社会形态,现代人后期的思维,都需要适应各自社会形态,也都受到现代媒体的影响。
例如;生存在伊斯兰主导的社会形态中,人们的思维需要适应伊斯兰文化;生存在佛教社会形态中,人们的思维需要适应佛教文化;社会形态主导现代人后期的思维,但也受现代媒体的影响。
总之,现代人后期的思维,虽然生存思维受社会形态的主导,受现代媒体的影响,但是传承的文化依然左右着人们的思维。
小结;
人的思维历程,是随着大脑的进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形成的。大脑的进化,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又反作用于大脑的进化。人类的历史是在思维历程中书写的。在人类思维历程中,东方以辩证思维模式产生的农耕文化,始终是走在世界前列。只是近几百年来,受半封建半殖民思想的影响,西方现实推理方法形成的海洋文化才入侵到东方,但是东方文化底蕴仍然强于西方,这是东方人文化自信的来源。
第五章;网络时期的思维
大脑进化,一是需要知识的积累,二是需要思维频率的加快。网络时代,是信息大爆发和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知识大爆炸促进了知识的积累,信息大爆发加快了思维的频率。
网络革命爆发以来,已经影响到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原来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认识和思考,已经不能适应网络时代,因为网络时代是信息大爆发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而信息大爆发和知识大爆炸,引发了思维领域变革,人们的认识开始向参照物的相对进化,思维随着认识需要参照物的相对进化开始发散。
工业革命,把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了出来。参照物的相对认识和形成的发散性思维,引发的智能思维。智能思维,开始把人类从危险和繁琐的工作中解救出来。而引领思维领域变革的,是智能思维。
第一节;网上认识和思维
网络时代,是信息大爆发和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信息爆发,加快了思维频率;知识爆炸,促进了知识积累。思维频率的加快和知识积累的加速,大脑加快了进化速率。
一、网络信息的认识
进入网络时代,大脑的认识和思维,多数来自于智能手机网上的信息。网络是虚拟的世界,网上信息是可以虚拟的,也是真假难辨的。需要参照物的相对认识才能辨别,因为参照物是经过实践检验和验证的。
例如;对虚拟网络信息的认识,需要参照物相对认识。参照物是自己的知识和经历、外人网上的经验和教训、媒体对网上信息的警示、智能手机网上查询等。
网络诈骗之所以成功,就是诈骗分子让受害者始终不要放下手机,不让受害者形成第三方参与的相对认识。而原来的认识和思维,已经不能适应虚拟的网络世界。
二、网上形成的思维
世界万物都是相对的。思维、相对的是生命,参照物是客观世界。进入网络时代,由于信息多数来自于第三方的智能手机网,原来的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已经不能适应,参照于个人知识和阅历、参考于智能手机网来查证各类信息已经成为现实。
例如;对虚拟网络信息的认识、是参照物形成的多层次和多界面的相对认识。思维为了与相对认识相适应,就会形成多维度和多时空的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与相对认识是对应的,是网络时代思维领域变革形成的。相对认识和发散性思维,产生了融合思维方法和共享思维方式。
总之,相对认识和发散性思维是网络时代形成的。人们在现实的生活中,已经离不开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相对认识的有力工具。
第二节;网上交流
人们的交流,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文字发明后,是面对面的交流和文字的交流;工业革命之后,多出了无线交流;网络革命爆发以来,交流已经发展到第三方参与的虚拟网络的交流。交流的对象,经过网络虚拟之后是无法认识的,要认识需要参照于第三方的相对认识。某些时候还需要智能手机的帮助。所以交流不是面对面的直接交流,而是成为相对虚拟网络的交流。
一、网上陌生人的交流;
在虚拟的网络上与陌生人交流,对于交流的内容是难辨别真假的。电信诈骗分子往往会编造出一些虚假的逻辑故事,以逻辑的语言引诱交流的对方。这个时候需要用相对认识。交流的时候参照于自己的知识和经历、外人上网的经验和媒体的警示、也可以借助智能手机网。才能甄别诈骗分子所讲的逻辑故事。如果随着诈骗分子虚拟的逻辑故事思维下去,就会上当受骗。
例如;电信诈骗分子,在与受害者交流的时候,不让受害者放下手机,不让受害者与亲人接触。就是为了让受害者没有时间让第三方参与的相对认识,从而达到诈骗的目的。自己认识和思考是无法辨别网上信息,只有参照于第三方才能认知网上信息,也就是相对认识。
在虚拟网络上交流,由于第三方网络的介入,与陌生人的交流只能短暂而不能长久,交流的对象需要借助于其他方式来验证,不然的话就会上当受骗。
二、网上亲朋的交流;
与亲朋的交流,原来的交流方式是不容易上当受骗的。由于网络的介入,诈骗分子会模拟出亲朋好友的影像进行视频,让受害者难以识别出真伪。诈骗分子会事先编造出一个虚假的故事,利用受害者的亲情和友情进行诈骗。
例如;在虚拟的网络上收到亲朋好友的求助,从视频上看和听是无法判断出真假的,只能参照于亲朋好友的个性和习惯来认识和甄别。如果求助人的个性是习惯于求助别人,求助也可能是真实的;如果求助人的个性,是不习惯于求助别人,有可能是诈骗分子的行为。在为亲朋好友担心和忧虑的情况下,可以借助于生活中的工具----智能手机,用手机联系一下其他的亲朋好友进行甄别。
在虚拟的网络上,与亲朋好友的交流是真实的;亲朋好友的求助,就不一定是真实的。需要参照物的相对认识,参照物是对亲朋好友的了解和智能手机网上的验证。
总之,网上交流需要相对认识,相对认识是从虚拟网络形成开始的。随着网络化的不断深入,虚拟的影响人们生活也越来越广。人们的相对认识也越来越多,相对意识也会随之进化,形成发散性思维。
第三节;网上交易思维
网络革命的爆发,不但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交易模式。原来面对面和手对手的交易模式,变成了在虚拟网上的交易。商品的形状、大小、质量和规格等,只能在虚拟的网上看到和在虚拟的网络中购买;购买时候的支付,需要虚拟网络第三方介入;商品的取得需要物联网第三方的参与。所以在网上交易更加需要参照物的相对认识。
一、网上购物的认识;
在网上购买商品的时候,对商品的形状、质量、规格和价格等,是无法给予真实的认识。购买者只能参照于电商的诚信和信用来做出决定。虚拟网络电商的诚信和信誉,是构建网络交易的基石。虚拟网络上的诚信和信用也会有水分。这需要购物者参照于网络消费时的经验、其他人在网上消费时的教训、媒体对消费者的警示等进行相对认识。
例如;有些不良的电商为了提高信誉,会让水客点击商品的销量量进行虚假的买卖,把诚信和信誉抬高,以引诱购买者的眼球增加商品的销量。在诚信和信用上作假,已经成为虚拟网络上的癌症。在虚拟网络上消费,需要参照于在网络消费时的经验、其他消费者的教训和媒体的提醒来认识,以相对认识的过程进行发散性思考。
二、网上支付时的想法;
在网络上消费,支付的办法越来越多。因为是经过第三方来支付,所以支付的时候更加需要参照物的相对认识。因为支付完成说明交完成,只剩下商品是否能够送到。
例如;支付之前,需要核对电商的真假;支付过程,需要验证商品和电商信誉;支付完成,还需要思考电商是否收到货款。这些思维和思考,都需要参照于网络上消费的经验和教训进行相对认识;利用网络上的经历和掌握的知识进行发散性思考。
三、电商交付商品时的思维;
获得商品,网上交易才算完成。而获得商品不是取决于消费者,而是取决于电商。交付商品时电商也需要相对认识和发散性思考,去寻找信用高的物流公司。只有保质保量的把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电商的诚信和信用才能提高,网店才能生存。
例如;如果没有选择好物流公司,商品虽然质量和数量没有问题,而在运输途中受到了损失和损坏,电商的信誉也会受到伤害,电商也会遭受损失。
现在的网上交易,已经不仅仅是商品。信息、情报、技术、合同、毒品、武器、嫖娼等,都可以在虚拟网络上交易。网上交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方式。
总之,在网上交易,不但消费者需要相对认识和发散性思考,销售者也需要相对认识和发散性思考。诚信和信用是网上交易的思想支柱。
第四节;网上的交往的想法
虚拟网络世界,不仅可以交流和交易,也可以人际之间的相互交往。而这些交往都是借助于虚拟网络平台。所以网上交往是利益多,亲情和友情少。网上交朋友和谈恋爱,朋友的好坏难以识别,恋爱对象的真假难以辨别。
一、网上交友;
网上交友是虚拟的朋友。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视频,不一定是对方的;只有语言和文字,是对方的所思所想。所以网上交友多数是为了利益,有了利益才能产生共同的想法,才能具有相同的语言,才会成为网上朋友。
例如;在网上交的朋友,不论是在网上一起共事还是在现实生活中一起做事,如果做了违法的事情,政府追究起来的时候,朋友之间是无法说明对方真实身份的。就是因为虚拟网络第三方的参与,网上朋友成为虚拟的而不是真实的。
网上交友需要参照于生活中的经历和媒体的警示来认识。网上交友需要参照于生存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发散性的思考。在虚拟网络上单纯为了利益的交友,更加需要慎之又慎。
二、网上恋爱;
互联网上不但有许多交友网站,还有许多婚介网站,也有短信聊天和QQ视频等。这些都成为年轻人在网络上谈情说爱和寻找异性伴侣的好地方。
谈情说爱是情感的交流。现实生活中第一印象十分重要。而在虚拟网络上第一印象是虚拟出来的,往往很容易交谈起来。而这些交谈是虚拟的,这就需要相对认识和发散性思考。因为印象和交谈都是虚拟的。
例如;网络上见到的视频不一定是真实的,因为视频是虚拟出来的;网上的交谈不一定是真实的想法,或许是为了取悦于对方。媒体上经常报导一些无德的男性,利用互联网与女性交往,达到骗钱骗色的目的。一些不良的女性,会在互联网上与男性交往,达到骗情骗钱的目的。
谈情说爱时期,是自我保护想法最为脆弱的时期。在互联网上谈情说爱,最好参照于亲朋好友的提醒和家长的告诫。不然的话就会上当受骗。
总之,网络上的交往是第三方介入的交往。交友的时候,需要参照个人交友的经历、其他人交友的教训和媒体的警示;网上寻找异性,需要参照于第三方的意见和建议。有了参照物的相对认识和发散性思考,在互联网上交往才会少犯错误。
第五节;网上的生存思维
虚拟的网络,已经具有社会属性。不仅可以网上交流、网上交易和网上交往,还可以在网上工作和生活。网络上的生存方式,已经十分丰富多彩。在虚拟的网络上;可以读书学习、可以上网聊天、可以访亲交友、可以观看文艺节目和收听各种音乐、可以随时随地的了解天下大事和浏览世界各地风光等,可以讲;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另一个世界。
一、网上文化生活;
网络上的文化生活,是从网络游戏开始,发展到网络音乐、网络电视、网络表演到网络直播等。不过网络上的文化生活,还是以网络游戏、网络音乐和网络直播为主。
1、网络游戏,是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瘾、都是网络游戏造成的。网瘾、不是烟瘾和毒瘾,烟瘾和毒瘾是生理上的瘾。而网瘾是大脑‘思辩’的上瘾,也可以讲是大脑竞技的上瘾。所以上网的许多年轻人,在网上娱乐许多都是在玩网络游戏。
2、网络音乐,也是网络文化的一部分。一些喜欢音乐的人,会在网络上收听和创作出一些音乐,在虚拟的网络上试播和演唱,这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3、网络视频、网络表演无法吸引网民的眼球的时候,网络直播应运而生。网络直播适应了一些无聊人的兴趣,俨然已经成为网络文化的一种生态。
网络上的文化生活还有许多,流行的也就是以上几种。网上文化生活也会与时俱进,不断的进行变换。但是网络游戏是不会改变,网络游戏只会想办法越来越吸引网民。
二、网上学习生活;
网上学习已经成为趋势。在互联网上学习,不但可以读书写作还可以求问解答。智能手机,把虚拟的网络世界链接起来以后,手机已经成为一部随身携带的百科全书。
1、网上读书学习。虚拟的网络上不仅有许多的网上学校,还有许多网上培训机构。不但教知识,还能教技能。所以网上学习已经成为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而网上学习也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2、网上求解问答。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疑问和问题,第一想法是到网上查一查和看一看。在互联网上查一查和看一看,也是一种网上学习的方法。在网上学习时候遇到问题,也可以在网上寻找解答。智能手机网已经成为人们手中的百科全书,人们的认识和思考许多情况下,会参照于智能手机网,这就是相对认识形成的过程。
网上的生活还有许多,像访亲交友和了解天下大事等,这些都属于网上生活。在虚拟网络上生活,已经成为人类生存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在虚拟的网络上生活,需要参照物的相对认识和发散性思考,即参照于个人经历和掌握知识、参考于外人上网的经验和教训、媒体对网民的警示和提醒。因为虚拟的网络是第三方,认识和思考也需参照物的第三方。
第六节;网上竞争思维
人的生存需要竞争,不论是现实社会还是虚拟网上。虚拟的网络世界,不仅可以提供电商工作,还可以提供教育、培训、咨询、写作、水客和黑客等方面的工作。但是这些网上提供的工作依然存在着竞争。
一、电商的竞争思维
在虚拟网络上开网店,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当电商需要诚信和信誉,没有诚信和信誉是无法开好网店的。而诚信和信誉需要慢慢在经营累积,不能一蹴而就。
例如;一些电商为了尽快的取得信用和信誉,就雇请了网上水客刷交易量,弄虚作假。这种竞争思维只能一时成功不会一世成功。
电商与网络平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网络平台没有诚信和信誉,会直接影响电商的诚信和信誉。
二、网上作家竞争思维;
依赖于写作的网上作家,大多数是喜欢网络游戏的年轻一代。在玩网络游戏的过程中,获得了灵感,学会了写作的逻辑语言和写作技巧,开始在网上发表科幻和虚幻出来的小说。小说网站会依据作品的浏览量,付给网上作家报酬。所以网上作家也需要竞争。
例如;网上作者写好一部作品,在网络上发表之后,浏览者多了会成为小说网站的签约作家。所以网上作者会拼命构思、拼命写作和拼命发表。网上作家,实际上是小说网站的打工者。
网上作家,可以放开无尽的遐想和尽情的想象,去创作出一些科幻和虚幻的作品来。而现实的作家是难以创作出来的。
三、网上水客的生存;
网上水客,是寄生于网络上的客观现象。水客是虚拟网络世界的需求形成的,在虚拟的网络上,有些客户需要点赞,有些客户需要删帖,有些客户需要发布一些虚假信息等,这就给水客提供了生存的可能。
例如;有些电商为了增加信誉,在水客的蛊惑下,大脑会主观的臆想出让水客点赞的办法。于是水客帮助电商虚拟出许多交易现象,借以增加信誉与影响。电商增加了信誉扩大了销售,水客也得到了报酬得以生存,电商与水客皆大欢喜,苦的是消费者。
网民讲诚信守信用意识形成的时候,也就是虚拟网络上水客消失的时候。只有网上水客消失了,网络才能发展的好进展的快,虚拟的网络才能运行好。
总之,网上生存还有许多方式和方法;网上咨询和网上培训等。网上生存因为是在虚拟的社会中,需要参照物的相对认识和发散性思考,才能在网上生存好。
第七节;网络对生活的影响
人们的认识,多数来自于智能手机网上的信息;大脑的思维,多数需要智能手机网的协助。思维领域的变革,随着网络革命的深入而深刻。
一、认识的变化
人们的认识由原来的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方式,在虚拟的网络促使下,已经改变为相对认识。没有参照物的相对认识,在虚拟的网络时代是难以生存的。
二、交流的变化
人们原来的交流是面对面,进入网络时代之后,虚拟的智能手机网成为人们交流的主要工具。在智能手机网上的语言、微信、微博和视频,都属于第三方参与的交流。
二、交易的变化
人类最初的交易是以物换物,后来形成货币购物。到了网络时代,由于网络的介入,交易行为发生了巨变,形成了在虚拟网上交易行为。
网上交易,需要诚信和信誉来保证。所以人们的认识和思维向着诚信和信誉方面进化。
三、生活的变化
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信息的获得需要智能手机;生活上的购物需要智能手机;不了解的事情可以借助智能手机来查询;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依靠智能手机来协助。智能手机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四、思维的变革
网络革命爆发几十年后,人们已经不愿意被动的从电视和报纸上获得编辑过的信息,愿意从虚拟网络上自主的获取需要的信息。自主的意愿,是人们最初的意愿。从美国总统特朗普竞选成功和英国脱欧,就说明网络对思维的影响,网络引发的思维变革的结果。
总之,网络时代,信息大爆发,引起思维频率的加快;知识大爆炸,促进知识积累的增加。从而促进了人类大脑进化,大脑开始向相对认识和发散性思维进化。
第八节;认识和思维的变革
虚拟的网络,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智能手机,不仅是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也是人们生活上必不可少的生活工具。虚拟网络的影响,最关键的是对思维领域的影响,也就是认识和思维的影响。
一、大脑进化的变化
大脑进化,一是践行中知识的积累,二是思维频率的加快。网络革命,是信息大爆发和知识大爆炸的革命。信息大爆发,加快了思维频率;知识大爆炸,增加知识的积累。思维频率的加快和知识积累的加速,促进了大脑进化的速率。
例如;人的大脑进化,不是依靠于环境的改变进化,而是依赖于知识积累和思维频率加快进化。人的记忆进化,猿人时期用了几百万年的时间;人的联想的进化,智人用了几十万年的时间;探索意识的进化,现代人用了几万年的时间;人脑与电脑融合一体的思维,人类仅仅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所以信息爆发和知识爆炸,加快了大脑进化的速率。
二、认识上的改变
虚拟网络上的信息,许多是经过编辑的,也是真假难辨的。对网上信息的认识,需要参照物相对认识。这些参照物是自己的知识和经历、外人上网的经验和教训、媒体对网上诈骗行为的警示、智能手机网上查询等。
例如;经验和教训,是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经历和阅历,是经过社会践行的验证;媒体的警示,是对诈骗行为的总结。所以这些都能成为认识网络信息的参照物。
三、思维方法的变革
由于对网上信息是参照物相对认识,参照物是多个层次和多个界面,所以会大脑就形成了多维度和多时空的思维,多维度和多时空的思维属于发散性思维。
例如;在虚拟的网络上收到诈骗信息,上当受骗的多是老年人。虽老年人阅历丰富,但是仍然遵循着传统的认识方式和思考方法。不会采用参照物的相对认识和不会运用发散性思考。所以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上,上当受骗多数是老年人。
总之,虚拟网络时代,影响了人们的认识和思维,强化了大脑进化,大脑开始由现实认识和思维,向相对认识和发散性思维进化。
第九节;网民思维的进化
思维的进化是生存环境决定的。虚拟的网络社会,是建立在诚信和信用基础上的;虚拟网络的运行,需要诚信和信誉来保障。网民想在虚拟的网络中生存,需要适应网上的存在环境,就必须讲诚信守信用。所以网民思维的进化,是讲诚信守信用。
一、诚信与交流
网上交流需要讲诚信,撒谎和欺骗的交流只能是一时和一次性的。所以虚拟的网络社会,交流需要诚信来支撑,没有诚信再高超的技术也无法维持网络运行。
例如;网络诈骗虽然上当受骗的多,但是都是一个模式一次性,上当受骗的多是一些只有原来认识和思维,没有参照物相对认识和发散性思维的老年人。
二、信誉与交易
网上交易需要讲信用,没有信誉的电商是无法在虚拟的网络中生存的,即使是让水客通过造假提高信誉也只能解一时之急,解决不了真正的信用问题。信用和信誉依靠于电商自己的交易积累。
例如;每一次网上交易完成,电商都会让购买者留下网评。良好的评论会增加电商的信用和信誉,不良的评论会降低电商的诚信和信誉。信誉没有了,网店就关门了。
三、网民习惯性思维
经常上网和在网上生存的网民,会慢慢的适应网络社会诚信和信誉环境,逐渐形成习惯性的讲诚信和守信用思维方式,大脑开始进化出诚信和信誉意识。
例如;政府打击网络诈骗,一是为了维护广大人民利益,二是为了净化网络环境。网民讲诚信和守信用思维形成之后,虚拟的网络才能更好的运行,网民才能共享网络社会资源。
四、共享思想的产生
虚拟的网络,是建立在诚信和信誉思想上的。虚拟网络运行,依靠于诚信和信誉;网络社会的存在,依赖于诚信和信誉;网络社会的生存环境,是讲诚信守信用。所以在虚拟网络社会中,是能够形成共享的文明思想。
总之,网民的思维进化,是虚拟网络社会的生存环境决定的。虚拟网络的生存环境是诚信和信誉,网民都形成讲诚信和守信用的思维,虚拟网络才能更好运行,网民才可以共享网络资源。
第十节;智能思维的形成
智能手机不仅是人们生活上的工具,还是人们认识和思维上的助手。人们的认识和认知,离不开智能手机网的协助;大脑的思维和思考,离不开智能手机网的帮助。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随身携带的百科全书和手中电脑。
一、百科全书
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必不获取的工具。智能手机,随时随地可以上网,无时无刻可以查询所需的信息和知识。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随身携带的百科全书。
例如;不知道的事情可以上网查找,不了解的问题可以上网了解;不懂得词汇可以上网查询,不会书写的文字可以上网查找。总之,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随身携带的百科全书。
二、手中电脑
智能手机就像一部微型电脑,当人们需要计算和解决问题的时候,智能手机都能随时提供服务,帮助人们解决一些矛盾和问题。
例如;购物时复杂一些的计算,智能手机随时可以服务;家庭装修问题,可以到智能手机网上寻求帮助;看不懂的疑难杂症,也可以在智能手机网上求助。总之,智能手机就是一个随时携带的微型电脑。
三、人脑与电脑
进入网络时代后,人脑的认识和思考经常会与电脑的计算和分析融合在一起进行,形成‘人机融合的认识和思维’。这种认识和思维属于智能思维。
例如;第一台围棋手阿尔法狗,就是人脑与电脑融合一起编辑出来的思维程序,从而形成了一台只有围棋棋谱程序思维的智能阿尔法狗。所有的智能机器,都是人脑与电脑融合为一体的智能思维创造的。
总之,网络时代,引发了思维领域的变革。人的思维需要相对认识和发散性思考,相对认识和发散性思考产生了融合的智能思维。人类开始把人脑思维与电脑运算融合一体,形成了智能思维。智能围棋手阿尔法狗就是融合思维的结晶。
小结;
人的思维,进入网络时代后,原来的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认识和思维,已经不能适应虚拟的网络,认识和思维随着虚拟网络发生了变革。认识方式向有参照物相对方面进化,思维方法向发散性思维进化。在大脑进化的时期,融合思维开始形成,在融合思想的主导下,人脑与电脑融合为一体形成了智能思维,智能思维引发了智能革命,智能革命又加快了思维领域的变革。人类社会开始迈向智能化时代。
第六章;婴儿的思维
婴儿的意识是从父母基因上遗传下来的,基因在重新排序组合为新生命的同时,会把父母生命的特征和意识能力保留下来。生命特征;像容貌、体型和发声等特征;意识能力;像记忆、性格和分析等能力。父母的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在基因重新排序组合的时候会过滤掉。
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
初生的婴儿,来自于父母的遗传。父母遗传下来的是生命的特征和意识能力,不是对生命和意识的全面复制,全面复制是唯心主义的血统论。
一、新生命的形成
新生命是基因重新排序形成的,不是基因序列的复制。基因重新排序过程中,父母的意识过程和思维结果,组合成新生命之后会消失。 所以新生命的思维,需要在生存实践中重新学习。
例如;剧烈的噪音会引起胎儿翻动,胎儿的翻动是自我保护意识引发的烦躁情绪,烦躁情绪引发胎儿焦虑不安,焦虑不安形成了胎儿的翻动。这是新生命在践行中,学习到的自我保护思维。
二、新生命的诞生
新生命初生的时候,只有吃喝拉撒睡的本能思维,没有如何生存的本性思维。本能思维是存在思维,是潜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形成的。而本性思维需要在生存践行中重新学习。
例如;初生的婴儿哭闹的时候,要么饥饿造成的、要么是身体不适和惊吓形成的。初生婴儿的哭闹行为,来自于婴儿的自我保护意识,也是婴儿在践行中学习如何生存办法。
三、人之初意识特征
人之初的思维只有存在意识、也是自我保护意识形成的吃喝拉撒睡的本能思维。生存的本性思维还没有经过践行中学习,所以人之初没有善恶之分。
例如;父母的善恶,不能代表子女的善恶。父母遗传的只是生命的特征和意识的能力,不是生命的复制,不会遗传下意识的过程和结果。人之初的生存思维,需要重新在生存的实践中学习。人的善恶,是生存践行中学习决定的。人之初性本善是人们良好的意愿。
总之,人之初只有吃喝拉撒睡的存在思维,存在思维来自于自我保护的潜意识。人的善恶,是由生存践行中学习决定的,不是生来就有的。
第二节;婴儿初期思维
初生的婴儿经过10个月的孕育,由感觉和意识的生命进化为具有大脑认识和意识的生命,而这个生命具备了人的特征和人的意识。虽然认识系统还需要几个月来完善,但是在存在意识的作用下,新生命已经具备了吃喝拉撒睡的本能思维。
一、婴儿的本能意识;
初生的婴儿的本能是存在思维。婴儿哭闹的时候,不是饥饿就是不舒服。饥饿和不舒服会影响到婴儿的存在,所以婴儿才会哭闹。某些情况下婴儿也会出现哭闹的情况。
例如;婴儿在受到惊吓的时候,会意识到生存受到了威胁,无法表示的情况下只能采取哭闹的办法。婴儿的哭闹都是生存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产生的本能意识。
二、婴儿的好奇思维;
初生的婴儿来到一个新的世界,对什么都会感到好奇。听到声响,婴儿会扭动脖子寻找声音的来源;看到活动的物体,眼睛会追随着物体移动。婴儿的好奇思维,是为了学习生存经验和教训。
例如;初生的婴儿,对色彩艳丽的物体容易产生好奇;对活蹦乱跳的生物容易形成好奇。好奇思维,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少。
三、婴儿的表象认识;
婴儿在好奇思维的驱动下,慢慢的产生了表象的认识,也只是简单的表象认识;像对家长和亲人的认识。大小、上下和高低的表象,婴儿时期还无法做到认识。
例如;婴儿和幼儿时期,爬高还没有恐高意识,只有摔过几次才能产生恐高意识。就像初生牛犊不怕虎一样。人之初的时候,更不会产生善与恶的认知。‘人之初性本善’的经典说教,是前人对人之初的美好愿望。
总之,婴儿的意识,只能遗传下父母意识的能力;像记忆能力、发音能力和分析能力。不会遗传下父母意识的过程和思维的结果。婴儿的生存意识、探索和唯美等意识,只能在人类社会的生存实践中学习。
第三节;婴儿性格
百日抓生,这是农耕社会在婴儿出生一百天后,对婴儿人生的预测。婴儿一百天之后,婴儿的性格已经能够表现出来。
一、婴儿的性格
婴儿的性格来自于遗传。是由自私、好奇、占有、孤独、崇拜、破坏、创造、警觉、依赖、表现、善良、懒惰、恐惧、嫉妒等基因因子,重新排序组合形成的。
例如;遗传的基因因子,会携带着好奇、占有、孤独、崇拜、破坏、创造、警觉、依赖、表现、善良、懒惰、恐惧、嫉妒等意识基因,经过重新排列组合后,形成新生命的意识。新生命意识中包含着性格与情绪。
二、性格的差异
人的性格的不同,在于遗传的各种基因因子的显性不同。就如人的血型一样,在人的血液中,有A型因子、B型因子、O型因子等各种因子。A型因子占了主导地位,那这个人就是A型血;B 型因子占主导地位,那这个人就是 B型血。同样,在人的遗传过程中,各种因子会同时遗传下来。如果好奇、表现、创造、警觉等因子在遗传中占了主导地位,就显性出是一个性格活泼开朗、外向型性格的婴儿;如果孤独、依赖、懒惰、恐惧等本性因子在遗传中占了主导地位,就显性出一个孤僻冷漠、内向型性格的婴儿。
例如;婴儿在成长的过程中,细心的家长能发现婴儿的性格。活泼开朗、外向型性格的婴儿,在家长的引逗下,眼睛是放光的,是笑脸相迎的,有时还会发出欢快的笑声;孤僻冷漠、内向型性格的婴儿,在家长的引逗下,眼光是迟疑的,表情是木然的;自我封闭、超然型性格的婴儿,即使家长再用力引逗,目光是痴呆的,面目是毫无表情的。引逗婴儿,实际上是家长与婴儿之间的情感交流。因为婴儿只能用情感交流,没有其他交流办法。
三、婴儿性格的判断
婴儿三个月后,婴儿的性格基本上可以展现出来。农耕社会的人们,也就有了为婴儿百日抓生的习俗。通过抓生,细心的家长此时已经能够判断出婴儿的性格。
总之,性格因为与遗传有关,所以性格是难以改变的。就像俗语讲的;山能移性难改;性格只有在幼儿时期,通过矫正幼儿过度任性才能改变一些。
第四节、婴儿性格的矫正
人的性格有极度内向型的和极端暴躁型的,极度内向型的趋向于自闭症,极端暴躁型是有戾气存在。这两种性格都不是良好的性格,需要缓和与矫正。细心的家长在婴儿时期,就能发现婴儿性格的特殊性,会进行干预和矫正。
.音乐可以矫正婴儿的性格,音乐是人情感的流淌。伟大的音乐和传世的作品不是创作出来的,而是从作曲家的情感中流淌出来的。就如《黄河大合唱》,如果不在抗日战争年代,就激发不出作曲家冼星海的激情和情感,也就流淌不出《黄河大合唱》的传世作品。所以音乐是人的性情之窗、情感之窗。只有音乐才能翘开婴儿幼小的情感大门;也只有音乐,才能陶冶婴儿的性情和情感。
一、极度内向型性格的矫正
婴儿很少哭闹和寡言少语。那就表明婴儿是一个孤僻和内向型性格。可以选择一些欢乐的、节奏明快的和优美动听的音乐,经常播放给婴儿听,以达到矫正婴儿极度内向型性格的目的。
例如:园舞曲、交响曲等,让婴儿经常的听。听这些音乐,虽然不能改变婴儿的性格。但可以缓解婴儿性格中的不良因素;可以陶冶婴儿的情操,为今后婴儿的个性和情商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极端暴躁型性格的缓和
婴儿在哭闹的时候,如果发现不知疼痛地猛拍桌子和乱碰头,说明婴儿性情中有一些戾气而不是心中有戾气。此时就可以择一些舒缓的和优美悦耳的音乐,经常放给婴儿听。
例如:优美悦耳的音乐,诵经之音和摇篮曲等,经常播放给婴儿听,婴儿的情绪会慢慢的缓和,婴儿性情中的戾气会逐渐的释放。
三、性格矫正的时期性
性格矫正只能在婴儿时期,过了这一时期是无法矫正的。性格矫正之所以只能在婴儿时期,是因为婴儿大脑相对空白,没有形成其他意识和习惯意识。
例如;婴儿成长到幼儿的时候,一些生存思维已经形成,习惯形成的任性已经开始。再矫正不良性格会难上加难。
总之,性格的矫正与缓和只能在婴儿时期。婴儿时期的大脑相对空白,比较容易接受音乐的信息。过了婴儿时期性格就难以改变了。所以就有了‘山能移性难改’的俗语。
第五节 ;婴儿六个多月的思维
婴儿六个多月了,生理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认识系统和意识方面已经基本健全。周边的小天地,已经不能满足婴儿的好奇思维。家庭成员的言谈举止,也不能满足婴儿的模仿行为。婴儿要爬出去,婴儿要走出去,寻求更广阔的天地,这就是六个多月大的婴儿的主要思维。
一、婴儿的模仿思维。
婴儿的好奇意识促进了模仿思维,模仿思维也就是技能思维。就如石器时代的第一把石斧是发明出来的,以后的石斧都是模仿出来的。婴儿的模仿思维,可以提高婴儿的思维和理解能力、动手和求知欲望,这也是对婴儿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家长的言行举止,是婴儿最初的老师,六个月的婴儿会跟着学习和跟着模仿。
例如:几张塑料卡片,只有一个角度可以放进一个透明的容器中,也只有一个角度可以取出。这是婴儿的一种益智玩具。当家长对玩具做完示范后,六七个月大的婴儿好奇思维大增。就会抢过玩具,自己动手去模仿,试着将卡通片放进透明的容器中。由于只有一个角度才能把卡通片放进和取出。婴儿会不断地转动透明容器,不断地扭动卡通片,直到把卡通片全部放进去,并能成功地取出为止。这个时候,婴儿会流露出自豪感。在婴儿试着将卡通片放进和取出透明容器的过程中,也就是婴儿的思考过程——想办法。经过多次玩耍,婴儿终于明白了(理解了),放进和取出卡通片,需要一定的角度。
通过对玩具的玩耍,婴儿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婴儿的眼、手、脚的协调性得到了提高,婴儿的求知欲望得到了加强。所以讲,模仿也是一项对婴儿智力方面和技能方面的培养、兴趣方面和求知上的教育。
二、婴儿的感性认知。
六七个月大的婴儿,由于感知方面的神经系统已经健全。所以感性认知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提高。在家长的提醒和教育下,对高低、大小、冷热等有了感性的认知。
例如:六七个月大的婴儿,在家长提醒和教育过冷热之后,会对冒着热气的物品远离。因为家长提醒和教育过,并且在吃饭和喝水的时候,有些婴儿也体验过。
家长没有提醒和教育过的事情,婴儿就不会产生感性认知思维。像把一个六七个月大的婴儿放在桌子上面。婴儿毫不在意桌子高低,仍然爬着和滚着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根本不怕从桌子上掉下来。
三、婴儿的唯美意识
六个多月的婴儿,在唯美思维方面也有了一定的表现。唯美思维在人的思维中是一个单独的领域,不同于其他思维,是由基因遗传下来的。婴儿展示的唯美思维,主要体现在视觉和听觉方面。
例如;看到漂亮的东西和艳丽的色彩,婴儿会流露出喜悦的表情;看到丑陋的东西和灰暗的色彩,婴儿会流露出厌恶的表情;听到欢快的和悦耳的音乐,婴儿会手舞足蹈;听到悲伤的和刺耳的音乐,婴儿会吓得躲在家长的怀里。
总之。六个多月的婴儿,已经慢慢地适应了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
第六节; 婴儿十个多月的思维
经过十个月的孕育,胎儿具备了人的特征;经过十个月的养育,婴儿具备人了的特性。即直立和发音的特性。特征和特性虽然一字之差,但有着质的区别。十个月的孕育,使一个初级生命进化为高等生命;十个月养育,促使一个高等生命的婴儿进化为具有高级生命的人类。这不能不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也只有人类才能做到。
一、十个月婴儿的直立和行走
十个多月的婴儿,在生理方面,不但能坐起来还能爬行,有的开始学着直立行走了。行走能力与语言能力,是区别人和其他高等生命的特征之一。行走可以解放人的上肢,解放出的上肢,可以做一些其他高等生命不能做的事情。十个多月大的婴儿,大多数已经能够双手扶着物体横着行走;如 茶几、床沿等。也有一些少数的婴儿,在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可以向前迈行几步。十个多月的婴儿,不论是扶着物体横着走还是向前行走,都是向着婴儿好奇的和喜欢的东西而去。也就是讲好奇是婴儿行走的驱动力。
例如:当家长有其他事情要做的时候,就会把婴儿放在一个稳妥的地方,像婴儿床和婴儿室等,即婴儿不容易摔倒的地方。当家长做完事情回来后,就会发现婴儿已不在原来的位置,婴儿已经到了他(她)好奇和喜欢东西的地方。当婴儿能够独立迈出第一步,并稳稳地站住的时候,有的婴儿也会感到惊奇,低下头看着自己的脚发一会儿呆。
二、十个月婴儿的语言行为
十个多月的婴儿,不仅生理方面变化很大,在大脑思维方面变化更大。在父母的培养下和教育,婴儿已经能够正确发出语言。
例如;在家长的培养和教育下,十个多月的婴儿多数已经能够发出爸爸和妈妈的声音。虽然婴儿不知道爸爸和妈妈是谁,不了解爸爸妈妈和含义,但是正确的发声是真实的。
三、十个月婴儿记性认识
十个多月的婴儿,对父母、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等亲近的人;对简单的数字一、二、三、四等;对常见动物的图画鸡、狗、猫、兔等;对常用的物品桌、椅、板、凳等;对常讲的语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经过一段时间对婴儿的培养和教育,十个多月的婴儿会产生清晰的认知。
例如:当家长带着十个多月大的婴儿遇到一个宠物狗时,虽然宠物狗不一定和图画中的一样,但婴儿仍然会用眼看着和用手指着,会喊出“狗狗”的来。有些婴儿在卡通片上、包装盒上看到幼儿的图像,当家长教育他(她)这是娃娃的时候,十个多月大的婴儿,只要见到怀中抱的、小车中推的婴儿,就会喊娃娃。从婴儿的这些表现来看,十个多月大的婴儿不仅仅是认知思维能力的扩大,还具有一定的联想思维。
总之,十个多月的婴儿,人的特征和特性已经完全具备。
第七节 ;周岁婴儿的思维
在家长的呵护下,婴儿很快就到了周岁。一年来婴儿大脑除了本能思维以外,主要是围绕着好奇思维和模仿行为在活动。到了周岁以后,从生理上讲婴儿已经转变成了幼儿;从婴儿的大脑思维上讲,婴儿的一个重要思维自我思维,在大脑的内因(性格和性情)及外因(请求和要求)的作用下开始慢慢地形成。
一、婴儿的自我思维
周岁的婴儿,潜意识的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形成更多的思维。遇到危险的时候会寻找亲人庇护,遭到蚊虫叮咬的时候会自己挠痒痒和请求家长帮助等。
1、周岁的婴儿已经产生了认知的思考,这在婴儿思维学中,是一种很少见的表现行为。就如一些学者认为,婴儿没有恐惧思维一样,婴儿不会有思考。但恰恰相反,婴儿十个多月后不但有思考,还能思考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例如:周岁的婴儿,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婴儿身上经常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损伤,究其原因竟然是婴儿自己造成的。这是因为婴儿感知到身体某地方痒痒的时候,不会用语言告知家长,只能自己思考解决办法,于是婴儿自己开始抓挠,这就是婴儿自我思维的具体体现,这种抓挠行为就是婴儿思考解决痒痒问题的办法。虽然思考来自于潜意识的自我保护,但仍然属于婴儿的思考。
2、周岁的婴儿已经有了自我思考的能力。心理学家在对婴儿心理活动的研究,采用的多是“跟踪平均法”和‘概率统计法’。不是以婴儿行为来验证婴儿的思维。行为是什么?——行为是思维的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周岁的婴儿,具有“自我思考”的实例,恰恰证明了十个多月后的婴儿,已经由被动思维向主动思维的转变。即感知到的痒痒问题,自我想办法解决——挠痒痒。这是人们记忆能力没有觉醒之前,最初的自我思维。
二、婴儿的感性意识
感性思维具体表现在谁对婴儿好婴儿就亲近谁。此时的婴儿不顾亲情、不问原因、只求结果。即使杀父仇人对婴儿好,婴儿也亲近。这就是十个多月后的婴儿感性思维。感性思维此时也体现在婴儿的意识方面,意识是思维的处理系统。婴儿十个多月了,意识也要开始表现了。
例如:十个多月后大的婴儿,把一个自己喜欢又比较贵重的玩具摔坏的时候,就会意识到自己犯错了。婴儿会看向家长,当家长脸上有怒意的时候,婴儿马上会感觉到家长生气了,要开始训斥自己了,此时婴儿会向家长撒娇,以讨得家长的谅解。从摔坏玩具到讨好家长,在整个思维过程,就是十个多月婴儿的意识过程,意识在思维的过程中起到了许多作用。
三、婴儿的记性
婴儿还没有记忆能力,有的只是记性。十个多月后婴儿的记性快速进化。对亲近人的记性、对周边事物的记性、对熟知事情的记性时间更持久。
例如:婴儿不小心损坏了自己喜欢的玩具。过了一段时间,家长重新买回来一个基本相同的玩具。婴儿拿过来后,仍然能够十分熟练地玩起来。还有一些婴儿,即使几个月不见自己熟知的人,再次见到后,仍然能够相认出来。这就是十个多月后婴儿记性能力的提高。
四、周岁婴儿性格开始表现
经过十个多月的成长,婴儿性格越来越明显(个性还没有养成,个性是由习惯养成的),外向型性格的婴儿和内向型性格的婴儿一目了然很好区分。
例如:当家长带着十个多月大的婴儿到附近超市坐过电动玩具车后,再带婴儿出去的时候,活泼好动的外向型性格的婴儿,会吵着闹着要再去坐电动玩具车。少言寡语的内向型婴儿,只会挣着身子要去坐电动玩具车。不过此时婴儿自我思维还比较弱小,性格仍然在发育之中。家长稍加干预,婴儿不会再强求。
总之,周岁婴儿已经完全适应了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
小结;
婴儿时期,是身体和大脑变化最快的时期。在婴儿时期,完善了所有的认识系统,完成了直立和语言。也可以讲,婴儿是一天一个样一月一变化。婴儿时期结束后进入了人生又一个重要时期----幼儿时期。
第七章;幼儿的思维
幼儿、是具备行走能力和语言功能婴儿成长过来的。虽然行走能力和语言功能是模仿成功的,在模仿过程中进化出了自我意识。幼儿时期的自我意识是以任性的方式表现出来的。
第一节;幼儿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潜意识保护意识一种,婴儿十个月就有所展现。婴儿成长时期,家长都是围绕着婴儿的需求和要求做事。所以到了幼儿时期,自我思维表现的更加突出。
一、自我思维的形成
思维、相对的是生命。自我思维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思维,它伴随着人的一生。这里讲的自我思维的形成,是有一定条件的;一是大脑中必须存在有自我思维的因子,二是在外因不断刺激。内因和外因缺一不可。外因对自我意识刺激多了,就可能形成极端自我意识,即个人主义。
例如:人的基因遗传中,自私、占有、贪欲、表现、虚荣等,“自我”因子都有,这也是人的共性因子。也是组成自我思维的因子,这是大脑中的内因。婴儿在十个多月的时候,已经有了自我思维的萌芽。即我要什么、我要做什么。当然了,对于十个多月的婴儿提出的要求,作为家长来说不能不答应。因为这个时候的婴儿提出的要求,既简单又容易办到。
二、自我思维是人的存在思维
自我思维是生存思维。不论人的性格如何,都有自我思维,自我思维是人的共性思维。人生中的一些重要思维都是围绕着自我思维而展开的。自我思维也是培养人的个性的基础思维。
例如:俗语讲: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讲的就是人可以为财富而搏命。搏来的财富就是为了自我,就是为了生存。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原来的褒义词,现在流行为贬义词}。这句话讲得更为明确。所以讲,自我思维是人的本能思维,是为了生存的思维。
三、自我思维是很难改变的
自我思维,是大脑内因和现实外因共同作用形成的,与基因的遗传有很多的联系。所以自我思维是很难改变的。就如俗话讲的“山能移性难改”一样。要想改变自我思维,只能从基因的存续上着手。就像转基因植物一样,要想改变植物的特性,就必须在植物的基因上做文章。只有通过基因的改变才能改变性格。但是自我思维在幼儿时期,通过幼儿习惯是可以矫正的。
例如:自我思维在幼儿时期,将会与人的个性相融合。个性就是习惯形成的,习惯可以矫正人的性格,也可以矫正自我思维。如果幼儿时期能够培养出良好的生活习惯,就会形成良好的个性。良好的个性,自我思维就是良性的正常的。反之就会成为极端的自我思维,形成个人主义。
总之,自我意识是存在意识,也是自我保护潜意识一个分支。即使到了少儿时期记忆觉醒,产生了自主意识,自我意识依然影响着大脑的认识和思维。
第二节;幼儿任性的形成
幼儿的任性,是在幼儿自我意识下形成的我要什么、我要做什么,也是幼儿自我思维的表现。如果家长都满足了幼儿的需求,慢慢的幼儿的任性就形成了。
一、幼儿我要什么
我要什么,是刚学会说话幼儿经常用语。刚学会说话的幼儿要什么的要求不高,幼儿还小家长会尽量满足幼儿的要求。
例如;一周岁的幼儿经常会让家长陪着玩耍,需要家长帮助拿东拿西,需要家长帮助吃饭和穿衣,而这些都是家长能够做也必须做的。有些时候幼儿会要求家长买糖果和玩具。久而久之,我要什么就成为幼儿的习惯,习惯成自然,幼儿的要什么的任性开始形成。
二、幼儿要做什么
幼儿要做什么,是刚学会行走的幼儿经常的发生的事情。一周岁的幼儿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家长的协助和帮忙,不然的话幼儿是无法做到的。
例如;爬高上底幼儿不知害怕,高处上不去会让家长协助,底处下不来会让家长帮忙。时间久了幼儿要做什么会形成习惯,家长反对的时候幼儿会闹情绪,幼儿任性开始形成。
三、任性与自我
任性来自于自我的性格和情绪,性格暴躁情绪激烈的幼儿,形成的任性会强烈,任性时哭闹的力度会更大;性格温和情绪柔弱的幼儿,形成的任性会弱小,任性时哭闹的力度相对较小。
例如;由于任性来自于自我思维,任性时的思维会有情绪参与,情绪又与性格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任性的时候,情绪和性格也会参于进去。
总之,幼儿的任性来自于自我思维,性格和情绪也会参于。幼儿的任性只是针对家长,因为任性是习惯养成的、家长培养出来的,对外人幼儿不敢也不会任性。
第三节、过度任性的矫正。
幼儿两岁时候,任性就开始了。幼儿的任性只是针对家长,对外人幼儿是不能也不敢任性的。幼儿过度都任性需要矫正,不对幼儿过度任性的矫正是不负责任的家长。
幼儿过度任性表现在;不需要的东西强要,不能做的事情强做。这些强要和强做的事情,就属于过度任性。幼儿过度任性需要家长给予矫正。
一、要什么的过度
许多家长在培养幼儿的时候,往往依据心理学教育方式,只注重亲情的培养不注重意识的教育,只注重满足幼儿所有的要求不注意过度任性的矫正。即使是幼儿要天,有些家长也会许半个。
例如;一些成长起来的少年,之所以具有骄横跋扈的个性,就是家长从小培养的结果。幼儿时期,幼儿要什么就满足什么,要天无法做到也会许半个。家长从亲情上过度娇惯幼儿,不从幼儿意识上教育,只能伤害子女。
骄横跋扈的个性,是无法在社会上生存的,社会也不会容忍的,只有家长能够容忍子女的骄横跋扈的个性。
二、要做什么的过度
幼儿打老骂少的做法,是世人最为反感的做法。少年的打老骂少行为,都是家长从小娇惯出来的。幼儿时期,家长听到幼儿骂人不去教育,觉得幼儿还小长大后就好了;家长看到幼儿打人不去制止,认为幼儿以后不会受欺负。时间久了幼儿的骂人打人就成为习惯,习惯久了就成为任性。
例如;打人骂人任性能够在社会上生存,但是在生存的过程中,打人骂人虽然不违法,但是有悖于社会的道德和伦理,在社会中生存会处处受到限制和制约。
打人骂人的习惯是从小娇惯出来的,打人骂人的任性很难以在社会中交往,有悖于社会的伦理和道德。在社会上生存是困难重重的。
总之,幼儿的任性不需要矫正,过度的任性需要矫正。矫正的时期应该在幼儿四岁前后。过了四岁以后,过度的任性就成了幼儿的个性。
第四节;幼儿个性的培养
任性矫正完后,才能进行个性培养。个性培养是从生活习惯开始的,良好的生活习惯,来自于良好的个性;良好的个性出自于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个性,也就是培养幼儿的思维模式。
一、良好卫生习惯;
卫生习惯,是幼儿最基本的生活习惯。一个香臭不分、好坏不明、不讲卫生习惯的幼儿,其他良好习惯是难以培养出来的。
例如;幼儿早上起来不会自己刷牙洗脸、拉屎撒尿随地乱撒乱拉的幼儿,很难以想象是一个有着良好品行的幼儿。
二、良好礼貌习惯;
良好礼貌习惯,是接人待物的习惯,是人生主要的生存习惯。良好礼貌习惯,也是幼儿成人之后处世哲学的预演。
例如;家里来客人的时候,让幼儿知道问候语;你好、欢迎你。客人走的时候让幼儿懂得再见语;再见、欢迎再来。帮助过幼儿的,让幼儿懂得感恩,先说声谢谢。有着良好礼貌习惯的幼儿都喜欢。
三、良好道德习惯;
幼儿还不能认识抽象道德说法,但是可以从幼儿的行为上培养。那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那些事情做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例如;再好的玩具,不是家长买的不能拿。再好的东西,不是自己的不能要。强拿硬要的结果,讲给三四岁的幼儿听,幼儿是能够明白的。有了良好道德,幼儿成人之后有利于交友。
四、良好求知习惯;
求知是不需要培养的,求知是大脑的主观意愿。但是知识存在着好坏和良莠之分,在幼儿还不能区分知识好坏和良莠的时候,全靠家长来引导。
例如;孟子母亲三次搬家,就是因为周边的生存环境不利于孟子获得良好的知识,影响孟子的生长和成长。跟着小偷会做贼、跟着巫婆学下神,这就是物以类聚的道理。
五、兴趣发现和培养;
幼儿兴趣,来自于幼儿不断和不停的好奇。好奇久了就会产生兴趣。兴趣不是学校发现,也不是老师发现,而是家长发现的。
例如;世界著名发明家爱迪生,从小对什么都好奇,好奇的做法引起了学校的不满和老师的反感,于是爱迪生回到了家里。爱迪生的母亲没有抱怨,而是送给了爱迪生一本科普书,从而造就了一个伟大的发明家。
总之,幼儿的个性,不仅仅是习惯性行为,而是习惯性思维,是幼儿一生的思维模式。良好的个性具有理想和梦想,会有助于幼儿的一生;不良的个性是家长的娇惯和受到西方现实主义影响,只有现实想法没有理想和梦想,这样的个性会有害于幼儿的一生。
第五节;幼儿的潜意识烙印
父母是东方人,幼儿潜意识烙印是包容与和谐;父母是西方人,幼儿潜意识烙印是危机和竞争;混血儿的潜意识烙印,在于践行中的刺激。幼儿的教育只能适应各自潜意识烙印,因为幼儿的大脑相对是空白的。
一、幼儿的潜意识烙印;
潜意识烙印,是人类最初形成的自我保护的意识烙印。潜意识烙印是经过几百万年的淬炼形成的。潜意识烙印与人类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东方人类与西方人类生存环境不同,形成的潜意识烙印是有差别的。
1、东方幼儿潜意识烙印;
东方人类生存在广袤的陆地上,威胁东方人类生存的是洪水猛兽。遇到洪水猛兽东方人是可以躲避和避让的。所以东方人遇到洪水猛兽的思考;过去怎么做的、现在应该怎样做和做后的效果。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辩证思维模式。躲避和避让有着宽容与和解的意思,经过几百万年的思考实践,在东方人的潜意识中,烙下了包容与和谐的印记。包容与和谐潜意识烙印的辩证思维模式,产生了东方文化。包容与和谐潜意识烙印,随着东方人的基因遗传下来,随着东方文化传承下来。东方幼儿的潜意识烙印是包容与和谐。
2、西方幼儿潜意识;
西方人类劳作是在大海上,威胁生命是飓风海啸。遇到飓风海啸在无法躲避和避让的危急时刻,只能假设、假定和假想。假设和假想拼搏后是否还能存在。经过几百万年面对危机的现实假设、假定和假想的逻辑推理实践,西方人的潜意识中打下来危机和竞争印痕。危机和竞争潜意识烙印的逻辑推理方法形成了西方文化。危机和竞争潜意识烙印,随着西方人的基因遗传下来,随着西方文化传承下来。西方幼儿的潜意识中烙印是危机和竞争。
二、潜意识烙印的作用;
潜意识烙印形成的是思维模式和方法,辩证思维需要回忆,逻辑推理不需要回忆。所以潜意识烙印会影响着人们的认识和思维。幼儿大脑相对是空白的,但是潜意识烙印已经存在,潜意识烙印会影响幼儿的认识和思维。
例如;包容与和谐潜意识烙印的幼儿,因为潜意识烙印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辩证思维模式形成的,所以容易接受博大精深的农耕文化的教育。改为西方文化教育,幼儿成长起来后思维会发生紊乱。像啃老现象。
总之,东西方幼儿的潜意识烙印是有差别的。东方幼儿的潜意识烙印是包容与和谐,思维是辩证模式;西方幼儿的潜意识烙印是危机和竞争,思维是逻辑方法。思维差别来自于东西方人类最初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方式,由父母的基因遗传给幼儿。所以幼儿教育需要遵循幼儿的潜意识烙印。
第六节;幼儿个性的形成
幼儿的个性来自于习惯性思维,幼儿个性形成标志着幼儿思维模式已经确定。幼儿个性形成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幼儿三岁左右,是幼儿过度任性矫正的阶段;二是幼儿记忆觉醒前后,是幼儿践行思维模式阶段。这两个阶段也是博大精深的农耕文化传承下来’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在幼儿教育方面的经验总结。
一、三岁左右的任性矫正
任性是习惯养成的,过度任性是家长娇惯的。一切满足于幼儿,一切顺从于幼儿,这不是培养幼儿,这是娇惯幼儿。
例如;幼儿要什么,家长不问所以然的尽力满足;幼儿要做什么,家长不管对错完全顺从。久而久之,幼儿的任性越来越大,幼儿的个性化思维越来越强。
幼儿过度任性形成后,如果不在三岁左右,过度任性还没有强大起来的时候矫正,等到幼儿成长起来,过度任性就会成为习惯性任性和个性化思维,思维模式一旦形成是很难以改变。
二、记忆觉醒前的个性践行
个性在形成之前,会在生存践行中磨练。过度任性矫正好的幼儿,在生存的践行中知道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不能做的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过度任性没有得到矫正的幼儿,在习惯任性的驱使下,是什么都能做什么都敢做。做后反正有家长在后面撑着。
例如;媒体上经常报导五六岁的幼儿在父母身上撒尿,打骂比他小的幼儿。五六岁幼儿的这些行为,是家长娇惯出来的。幼儿只有在家长面前可以任意所为,离开了家长就不敢了。
幼儿不良个性形成后,家长已经无能为力,只能依赖于外力。任何一个成人都可以成为外力,只有陌生人才能矫正幼儿不良的个性。
总之,幼儿良好的个性来自于幼儿好的习惯,是家长培养教育出来的;幼儿不良的个性来自于幼儿的坏习惯,是家长放纵娇惯出来的。极端个性来自于极度自我思维,极度自我思维中包含着我要什么和我要做什么的过度任性。幼儿记忆觉醒后个性化思维难以改变,个性会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着人生和未来。
第七节;网络对幼儿的影响
大脑进化主要依靠于知识的积累。知识积累一是生存践行中获得,二是相互交流取得。幼儿知识主要来自于交流。虚拟网络给幼儿获取知识提供了一个无限平台,促进了幼儿知识的迅速获得。
一、平板电脑的交流
一般情况下家长都会给幼儿买一个平板电脑。平板大脑中下载了各种幼儿游戏和生活节目,家长忙于家务不能与幼儿交流,幼儿会与平板电脑上的卡通人物交流。
例如;家长开始忙于家务的时候,幼儿会携着平板,自己在电脑上与卡通人物一起玩游戏做家务。幼儿与卡通人物的交流,扩大了幼儿的视野、增加了幼儿的知识、促进了幼儿大脑进化。
二、智能手机网上交流
经常忙于工作的家长,会忙里偷闲用智能手机网和幼儿视频交流。经常的视频交流不但增长了幼儿的知识,还增加了相互之间的亲情,也让幼儿了解了更多的事情。
例如;幼儿通过与家长视频交流,了解了家长工作的特性,也知道了家长为什么忙于工作。有些时候会起到对幼儿的教育作用。
三、幼儿大脑进化
虚拟网络带来了信息的爆发和知识的爆炸,信息的爆发、促进了思维频率的加快。知识的爆炸、促使了知识积累的加速。思维频率的加快和知识积累的加速,又促进了大脑进化速率。
例如;网络形成之前,幼儿记忆觉醒的年龄平均在七岁左右。网络形成后,幼儿记忆觉醒的年龄平均在六岁左右,整整提前了一年。
总之,虚拟的网络世界不仅影响到了幼儿大脑的进化,还引起了思维领域的变革。人们的认识和思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变化的越来越快。
小结;
幼儿时期是人生最为重要的一个时期,人生的思维模式-----个性是在这一时期形成;人的记忆是在这一时期觉醒;人的自主意识在这一时期产生。幼儿时期是人生的转折时期。
第八章;少儿的思维
少儿的大脑记忆已经觉醒,大脑的意识能力;记忆和分析能力等,来自于父母的遗传。但是少儿的思维能力,不仅需要父母的遗传,还需要少儿后天的学习。
第一节;少儿的大脑
少儿大脑在记忆觉醒的时候,幼儿时期遇到过和经历过的事情会慢慢的忘记。在幼儿脑海深处打下的烙印,会伴随幼儿的一生。
一、记忆的觉醒;
过去幼儿记忆觉醒,是在六至七岁之间。进入网络时代以后,幼儿记忆觉醒,已经提前到了五至六岁之间。在记忆觉醒的时候,会慢慢的忘记幼儿时期的事情。记忆觉醒是幼儿时期的结束,少儿时期到来。
例如;不论是圣人还是伟人,回忆录中从来没有幼儿时期的回忆。有一些回忆也只是脑海深处的烙印。作者幼儿时期的烙印,是一个午休大房间中有一个四个风叶的电风扇,那时作者十分想到电风扇下午休打下的烙印。
二、大脑意识的能力;
大脑意识的能力,是父母的基因重新排序组合起来产生的。有些少儿记忆觉醒之后记忆能力和分析能力强于父母,有些少儿记忆觉醒之后记忆能力和分析能力弱于父母。血统不会遗传大脑意识能力,只会遗传生命特征。
例如;圣人和伟人有着强大的思维能力,强大思维能力是建立在强大的意识能力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上的。没有强大的意识能力和求知的欲望,很难以想象会有强大的思维能力。圣人和伟人强大的思维能力是不会遗传给子女的。
三、大脑思维的能力;
思维能力是建立在意识能力基础上的。有了良好的意识能力,后天不再努力学习,照样产生不了良好的思维能力。以勤补拙说明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例如;中国著名数学大师华罗庚,少儿的时候算术都没有考试及格,于是华罗庚下决心要学好数学。学习之前先预习,学完之后勤练习,以勤补拙。最后华罗庚成为中国一代数学大师。
总之,意识能力虽然来自于父母的遗传,但是意识能力的强弱来自于基因的重新排序组合。思维能力的强弱,不仅需要意识能力,更需要后天学习。
第二节;少儿的自主意识
幼儿的想法是模仿和学习形成的,时间一久就会忘记;少儿想法是自主意识产生的,有些想法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一、少儿的攀比意识;
少儿的攀比思维有许多,家庭的攀比、用具的攀比、学习的攀比和小朋友的攀比等。这些攀比都是少儿自主意识产生的,有些攀比想法会记住一辈子。
例如;少儿时候的攀比要求,成人之后还会经常向家长提起;许多回忆录,写了许多少儿时期的事情。这些足以说明,少儿自主想法很难以忘记。
二、少儿的嫉妒意识;
少儿的嫉妒思维也有一些。有些攀比不了,没有产生想法就会慢慢忘记,有些攀比不成,形成想法就会产生嫉妒。少儿的嫉妒不会持久,很少产生行为。
例如;少儿朋友之间的好坏与亲疏,会产生少儿的嫉妒思维;少儿学习的优劣,也会导致少儿嫉妒想法。但是这些嫉妒想法,随着少儿的成长会慢慢的消失。
三、攀比与嫉妒;
攀比与嫉妒,都是少儿对比与比较的思维产生的。对比和比较思维,是大脑最基础的思维,也是少儿记忆觉醒之后,最初自主意识产生的想法。
例如;少儿的记忆刚刚觉醒,记忆逻辑和辩证思考需要知识的积累。所以少儿的大脑只能进行对比和比较的暂时思维。
总之,少儿时期,自主意识已经产生,自主想法正在形成。所以讲,少儿时期是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科普教育的最佳时期。
第三节;少儿的撒谎意识
幼儿的说谎,是明白的说谎;像空手送家长礼物。少儿的撒谎;有些时候是闹着玩的,有些情况下是有意的。
一、闹着玩的撒谎;
闹着玩的撒谎,少儿之间经常发生。像少儿之间闹着玩的时候,经常出现你骗我我哄你的现象,撒谎揭穿之后哈哈一笑。与成人之间闹着玩的撒谎很少发生,因为少儿的撒谎经不起成人记忆逻辑和辩证思维的推敲。
例如;少儿闹着玩的撒谎,都会联想到撒谎之后的后果。过去小学课本上‘说谎的孩子’讲的是对成人的撒谎,对成人的撒谎少儿会联想到后果,像‘说谎的孩子’属于闹着玩的撒谎,一般情况下少儿是不会做的。编辑成课文目的是为了警示少儿。
二、有意识的撒谎;
有意识的撒谎,属于少儿不愿让家长和老师知道的撒谎。像少儿在外面打架斗殴了,回到家里和学校,害怕家长的数落和老师的批评,少儿会有意识的撒谎。
例如;少儿与别的小朋友一起出去玩耍,别的小朋友出了意外,少儿会集体商量如何隐,如何向家长和学校老师撒谎。这就是有少儿自主意识的撒谎。
三、撒谎思维;
少儿的撒谎思维,许多谎言是因果关系和记性逻辑推理和假想出来的。这些谎言经不住成人记忆逻辑和辩证思维的推敲。
例如;少儿打架斗殴后弄得一身泥土,为了隐瞒一身泥土的事实,少儿会假设和假想出家长和老师的许多询问,会虚构和假想一个谎言来隐瞒。而虚构和假想出来的谎言往往经不住家长和老师的询问和推敲。
总之,少儿的撒谎,多数是为了闹着玩和隐瞒错误,很少有欺骗想法,是自主意识产生后的常见行为,所以称谓少儿撒谎,与欺骗性的说谎行为有着质的区别。少儿的大脑是简单的,是学习知识的最佳时期。少儿时期也是人生快乐的时期。
第四节 ;男女少儿思维差异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男女之间的责任是不一样的,生命遗传是不相同的。男性在情感上主动进取的多,女性在感情上被动迟缓的多。男性在异性面前表现意愿大,女性在异性前面展现意愿强。这些思维上的差别是从少儿开始的。
一、男女之间思维的差异:
多数女性在感情思维方面,是多愁善感和被动的;多数男性在情感思维方面,是热情奔放和主动的。在女性思维中、主动探索和发散思维不如男性的多;而男性思维中、逻辑思维和情感思维不如女性细致。
例如:诺贝尔奖已经颁发了一百多年,截止到二零一零年,女性占了百分之四多一点,其中还有一些是和平奖和文学奖。如果单就诺贝尔科学奖来讲的话,女性占比可能更少。因为科学研究主要依赖于主动探索和发散性思维。
二、男性少儿的表现欲
幼儿时期,男女幼儿之间思维虽然有了一些差异,但那仅仅是幼儿时期自我思维方面的认识差异。到了少儿时期有了自己的想法,男女之间的思维差异是自主意识上的差别。自主意识促使少儿在异性面前产生了表现的欲望。
例如:在学校里,男性少儿在对女性少儿的观察中,发现漂亮、活泼的外向型女性少儿的周围,总是有许多男女少儿。自己想表现一下参与进去,又怕别的小朋友说闲话。男性少儿的这些想法来自于自主意识。
三、女性少儿的展现欲
女性少儿记忆觉醒后,自主意识会产生在异性前面展现自己优秀的一面。优秀方面不仅仅是长得好看穿的漂亮,还有学习、唱歌和舞蹈等方面。
例如;长得好看的女性少儿还会打扮的更漂亮,有歌唱天赋的女性少儿会经常哼唱,没有天赋的女性少儿会把学习搞好。女性少儿会尽力在异性前面展现最优美的一面。
总之,男女之间思维差异是从少儿开始的。思维的差异来自于生命的差别,生命的差别来自于承担的责任不同。雄性性只负责生不负责孕,一些雄性养也不承担,所以才造成了思维上的差异。
第五节;少儿的竞争意识
幼小的生命都需要家长照看,没有竞争意识,竞争意识是在成长践行中逐渐形成的。少儿记忆觉醒后,竞争意识在践行中会逐渐形成。少儿竞争意识首先形成的是表现和进取意识。
一、表现意识
表现是为了获得,不是为了获得利益就是为了获取赞誉。如果表现形成了强烈的欲望,说明少儿的竞争意识萌芽已经开始形成。
例如;少儿在异性面前表现的欲望就十分强烈,虽然不是爱恋但是来自于对异性爱慕,强烈的表现是为了得到异性的赞誉和青睐。
男性少儿在异性面前表现的是勇敢潇洒,女性少儿在异性面前展现的是美丽动人。不论男女少儿都会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现和展现在异性面前。
二、进取意识
幼儿时期的攀比不是进取意识,是自我意识形成的相互攀比思维。少儿记忆觉醒后的自主意识,会产生进取意识。少儿的进取意识主要反映在学习方面。
例如;少儿学习成绩没有取得满分,少儿会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学习提高上去。多数少儿都具有这种进取意识,也可以讲是进取精神。
少儿这学习上的进取、实际上也是少儿在学习方面的相互竞争。至于能否在学习方面竞争成功,就在于少儿的进取精神和进取毅力。
总之,虽然少儿依然在家长的呵护下成长,不需要为生存竞争。但是少儿的竞争意识萌芽已经开始形成,并在生存践行中会逐渐形成为竞争意识。
第六节;网络对少儿成长的影响
现在许多学校已经开展了电化教学,智能手机已经普及,上网已经成为少儿的常态,只有网络游戏依然吸引着少儿,影响着少儿的成长。
一、初期的少儿上网
初期的少儿上网,许多情况下是与父母交流、浏览和玩耍等。少儿上网已经成为常态,有些家长为了方便与少儿联系,还为少儿配备了手机,少儿随时随地和无时无刻都可以上网。
例如;少儿初期记忆刚刚觉醒,少儿玩耍和好奇的意愿大,兴趣在生存进行中慢慢的寻找。少儿在一边玩耍一边上网的同时,一边在寻找兴趣。
兴趣来自于好奇,不断的好奇会形成兴趣。兴趣是专一和不停的认识和思维,具有一定的痴迷性,也就是上瘾。
二、后期的少儿上网
少儿在玩耍和上网的过程中,会对某些事物产生好奇后演变为兴趣。少儿对产生兴趣的事物会痴迷和上瘾。最为引起少儿兴趣的是网络上的晋级游戏、黄色播放和网络直播。
例如;媒体上经常报导,家长的钱被少儿通过智能手机网支付出去了。支付的不是网络游戏就是网络直播。少儿打钱是因为少儿对这些事物产生了兴趣,也可以讲上瘾。
少儿兴趣是少儿成长过程形成的,是由好奇转变的。少儿没有了好奇就无法形成兴趣,后期的少儿家长应该多关注上网的情况。
总之,少儿一些认识来自于网络,一些认识来自于现实。在网上的认识和思维方式会带到现实中,少儿的个性依然会影响着少儿网上网下的认识和思维。
小结;少儿时期是快乐的时期,所以也把少儿时期称谓快乐的童年。因为少儿大脑刚刚觉醒记忆,没有发育过程的焦虑、对异性只好奇没兴趣焦躁、没有爱恋的烦恼等情绪,少儿时期是快乐时期。少儿大脑记忆刚刚觉醒,也是学习知识的最好时期。
第九章;少年的思维
少年时期是人生的转折期。生命的第二特征繁育功能逐渐成熟,伴随着性功能的成熟,各种思维纷至沓来,情绪不断产生,所以也把少年时期称谓烦恼时期。
第一节;少年的烦恼
少年时期,生理的急速变化引起了少年意识上的不适应,意识不适应会经常产生不稳定的情绪,不稳定的情绪会引起少年烦恼,烦恼成为了少年时期的常态。
一、自尊的烦恼;
到了少年时期,原来喜欢与家长交流的少儿,不再愿意听家长的唠叨了。家长唠叨多了少年会烦恼、个子不长了少年会烦恼,这些都涉及到少年的自尊,所以少年会烦恼。
二、相貌的烦恼;
到了少年,开始关注异性并对异性产生兴趣,也开始关注自身仪表和相貌。仪表可以自己做到,相貌自身无法做到。相貌不好的少年也会烦恼,烦恼久了会自卑。
三、交友的烦恼;
男性少年都会有关系不错的朋友,女性少年会有关系很好的闺蜜。这些朋友和闺蜜一旦出现了裂痕少年会烦恼,烦恼那些闹事的朋友和闺蜜。
四、学习的烦恼;
学习是少年最为攀比的事情。再努力、再勤奋、再刻苦和再积极努力学习就是上不去。少年也会烦恼。烦恼来烦恼去少年会产生厌学思想。
五、在家的烦恼;
少年在家时候,望儿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会不断唠叨少年抓紧学习和抓紧做作业,正在学习做作业的少年会产生烦恼。
六、上学的烦恼;
学习不好烦恼、老师不待见烦恼,老师偏向烦恼,同学误会了烦恼,得不到学校重视烦恼,烦恼来烦恼去,少年会形成逃学的想法。
七、与异性交流的烦恼;
关注和喜爱异性,就产生了与异性交流的想法。遇到喜欢的异性,想去交流又怕对方不理睬,也怕同学笑话。少年不能告诉家长,不能讲给朋友,只能偷偷烦恼。
总之,少年的烦恼来自于人生第二特征的显现。男性少年会出现喉结、胡须和阴茎变大等;女性少年会出现月经、乳房和臀部变化等。
第二节;少年的梦幻意识
少年由原来对异性的好奇变为兴趣。兴趣会形成不断的想象和遐想,在不断对意中情人想象和遐想中,会在梦中产生梦幻思维。
一、梦幻思维针对是异性;
少年的梦幻意识是对异性的梦幻,也是对意中情人的想象和遐想思维。在梦幻的时候只会梦幻到自己的意中人,不会梦幻到其他人。梦幻需要一定的氛围。
例如;【红楼梦】中,贾宝玉在秦可卿卧室休息的时候,在特殊的温情氛围中,贾宝玉产生了人生第一次的梦幻思维。云雨之后的梦幻私密,被贾宝玉大丫鬟袭人发现,贾宝玉的梦幻意识最终在袭人身上得到了体现。
二、梦幻意识的私密性;
梦幻思维是对异性的无限遐想,无限遐想带着占有欲望和带着交配过程。这种梦幻思维只针对钟意和喜欢的异性,也就是梦中情人。
例如;男少年梦幻思维,是自己喜欢的白雪公主;女少年梦幻思维,是自己喜爱的白马王子。不论是男少年还是女少年,都不会把梦幻意识过程告诉外人,哪怕是父母。
三、梦幻意识的情绪性;
少年的梦幻虽然是在梦中思维,但的确是大脑意识的真实反映。少年醒来之后,不像其他的做梦,留下的是做梦的片段,而梦幻留下是整个过程。
例如;梦幻醒来之后,少年依然会沉吟在梦幻时的遐想过程中,在无限遐想的时候会产生亢奋的情绪,引起亢奋的行为。
总之,梦幻思维是少年时期的特殊思维,是一种私密性极强的思维,也是少年不愿与家长交流的原因之一。梦幻意识不论男女都具备,不论男女都经历过,只是少年不愿告诉外人,外人不知道罢了。
第三节;少年的个性
少年时期是人生情绪波动最大的时期。良好个性的少年来自于良好家庭教育,会在家长的引导下顺利的度过这一时期;不良个性的少年,没有得到家庭的良好培养,家长会继续宠惯着少年很难以度过少年这一特殊时期。
一、良好个性的少年
良好个性的少年来自于良好家教,有着良好家教的家长在少年情绪产生和行为不当的时候,会积极的引导少年,缓和少年情绪和改正不当行为。
例如;少年学习的时候用功了、努力了也刻苦了,成绩就是上不去。理智的家长不是去抱怨和埋怨,而是引导少年改变一下学习方法。学习之前先预习,学完之后勤练习。
当然了,良好个性的少年情绪产生的少,一些不好的情绪产生的会更少。
二、不良个性的少年
不良个性少年情绪产生的不但多而且还强,在强烈情绪的刺激下,少年容易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来。即使是经常宠惯孩子的家长也无能为力。
例如:二零一二年四月,三联生活周刊、腾讯网,分别报道了湖南省衡阳县一个十多岁的男性少年小龙(化名)。在姑姑家里把他六岁的表妹、四岁的表弟残忍的杀害,随后又把刚回到家里的姑姑,追到大门口,又拖进家里,连捅二十多刀将其杀害。
小龙就是从小被父母娇惯起来的。宠爱不是爱孩子是害孩子,娇惯既得不到亲情孩子也不会有出息。
总之,个性是从小习惯养成的。良好的个性是家长培养和教育出来的;不良的个性是家长宠爱和娇惯出来的。个性不仅伴随着少年在现实中生存,也会伴随着少年在网络上生活。
第四节;少年的易怒与冲动
易怒与冲动,是少年烦恼产生的情绪波动。少年时期的烦恼与其他时期烦恼区别在于,家长都不知道子女为什么会烦恼,什么时候会恼怒和冲动。
一、少年的易怒;
易怒不是少年的意愿,是少年发育时期的必然,当少年在恼怒中平静下来的时候,少年会有一些后悔。少年易怒的事情很多,主要诱因是少年自己认为受到了不公平、不合理的对待而引起的;其次是自己所做的事情不被老师、家长、同学认可而引发的。
例如:在学校,老师安排几个少年共同做一件事情。少年绞尽脑汁顺利地完成了老师安排的事情,而且还完成的不错。当老师只表扬几个参与少年的时候,少年会感到老师做的不合理,是对自己的不公平,很容易动怒;在家里,当少年正在做某件事情,少年自己认为,这件事情做好后,有利于自己的学习、有利于自己的成长;这个时候,家长喊少年去做作业,家长嫌少年做闲撇子的事,少年认为家长对他(她)做的事情不认可,也容易发怒。少年易怒的因素有许多,大事上易怒,小事上也易怒,这大概是少年的性情上的变化,不仅仅是情绪上的波动。
二、少年的冲动;
少年时期,思维是简单的,思考是肤浅的,没有思维方式和技巧。冲动是常见的行为,特别是少年遇到误解、不理解的时候。不论是别人误解自己,还是自己误解别人;别人不理解自己,还是自己不理解别人,少年都会冲动。
例如;例如:当少年不是因为自己的原因而迟到的时候,老师不让进教室。老师以为这是在教育少年,并给其他学生以警示;而少年认为,老师不去了解原因,不理解自己,是在找自己的麻烦。很容易产生冲动的行为,硬闯着进教室。这是老师不去了解少年迟到的原因,少年误解了老师处罚的动机,造成的少年的冲动行为。当少年在学校有些事情,晚回家的时候,家长以为少年在外面玩耍,免不得多唠叨几句。少年认为家长不理解自己,自己已经很努力学习了,还要唠叨。很容易发生冲动的行为,对着家长大吼几声。当少年大脑中的异性偶像与另外一个少年交往密切的时候,也会引起少年的冲动。冲动过激的时候,会把另一个少年臭骂或者暴打一顿。误会和不理解,是引发少年冲动的重要因素。
在虚拟的网络时代,少年许多时间是在网络是虚度。虚拟网络世界,对少年情绪波动会起到一定的推破破波助澜作用。
总之,少年时期,带着理想和梦想的少年,产生的情绪会少一些;只有现实追求的少年,形成的情绪多一些。被现实主义主导的少年,很容易被社会上的事情所迷惑,很容易受到坏人的诱导和蛊惑。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情况下,家长又经常外出打工,一些少年往往会做出一些让老师和家长后悔一生的事情来。
第七节;少年的残忍与怨恨
少年的残忍思维,是现实主义教育引起的隐晦意识形成的。假设、假定和假想的现实推理,很容易引发少年的残忍行为。
一、少年的残忍;
少年残忍思维的形成,大多数是因为自己现实需求得不到满足。特别是少年极为渴求的事情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为了得到满足,少年就会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地去寻求,不惜使用暴力手段。这个时候,少年开始有了残忍思维的萌芽,一旦假设、假定和假想的机会出现,就会采取行动。还有一些少年,是偶发的事件中引起残忍行为。
例如:二零一三年十一月,江西省《临川晚报》报道了一起两个少年杀害一名八十多岁老妪的恶性案件,起因就是两个少年,邹甲男十五岁,邹乙男十六岁。因为渴求去网吧,没有资金怎么办,思来想去,想到了同学的奶奶。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太,身上始终带有钱。于是二人打起了老人的主意,趁老太太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残忍地把老太太杀害,抢走钱财。
虚拟网络世界,已经成为少年躲避烦恼的最佳选择。为了能够上网玩游戏,一些少年不惜残忍地杀害亲人,这是现实主义教育的结果,也是现实生活中最大的痛。
二、少年的怨恨;
怨恨思维,主要发生在亲情之间、邻里之间、同事之间等。怨恨思维发展到极端,就会形成对社会的怨恨。只所以把怨恨思维作为一个章节来讲述,就是因为怨恨思维是在少年时期形成的;在众多的误解、不理解的烦恼中;在攀比、嫉妒的怨气中慢慢地形成的。
怨恨意识是一种情绪化的、隐蔽性的、不容易察觉的消极思维。怨恨极具爆发性,一旦爆发起来,会对亲情、同事、社会造成巨大的破坏。
例如:二零一四年七月十五日,广东省广州市一辆三零一公交车发生爆炸事件,就是因为案犯欧长生对社会产生了极端的怨恨,为了报复社会采取的极端行为。造成了两死、三十二伤的惨案。欧长生对社会的不满,已经有了多年,始终隐藏在他的大脑中,隐而不发,直到惨剧发生了,人们才知道他对社会的怨恨。
三、怨恨的区别;
少年的怨恨是有区别的。对外人的怨恨,随着时间和生活的变迁会逐渐的淡化;对亲人的怨恨,某些怨恨会怨恨一辈子。
1、对外人的怨恨; 少年还没有进入社会,生活和生存的圈子比较狭小,形成的怨恨思维,主要是在学习方面的竞争、家庭方面的攀比等;老师方面的认可、同学方面的交流等;而这些因素产生的怨恨,会随着时间和生活的变迁逐渐的消失。
2、对亲人的怨恨; 少年对亲人的怨恨,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家长对少年的管教方面;二是少年认为亲人偏心方面;三是少年在外面冤屈转移给了亲人。第一和第三方面的怨恨,随着少年的成长会慢慢的淡化。第二方面家长偏心的怨恨,有些少年可以保留到亲人去世。
在网络时代,一些少年把网络上的认识和思维带入现实生活中,从虚拟的残忍变为现实的残忍,从虚拟的杀人到现实的杀人。
总之,少年的残忍现象,过去社会上出现的少现今社会发现得多,是因为幼儿的教育受到西化入侵。幼儿成长为少年以后,已经成为没有了理想和梦想,只有现实渴求的遐想少年。
第八节;少年的叛异行为
少年的怨恨思维是隐性的,多数是以叛异的行为表现出来的。叛异行为,是怨恨思维的发泄窗口和通道。少年的许多怨恨,都是以叛异的行为发泄出来的。少年是生长发育的快速时期,情绪极不稳定。烦恼多、怨恨多,所以叛异行为也多。
一、叛异不存在交流的必然
许多研究少年“心理”的专家、学者认为,少年的叛异行为是家长与少年沟通的少。其实是误解家长了,家长每天都在与少年沟通,而少年在网络游戏、影视剧等的影响下,不愿意与家长沟通。很多‘心理’专家和学者,认为少年的叛异行为,是缺少了父母的爱。其实从原始社会到网络时代,子女的成长多数是在长者的培养和教育下。与父母的交流没有必然的关系。少年叛异事情的增多,恰恰是娇生惯养和现实教育形成的。
例如:少年在网络游戏、影视剧、交友方面的时间,远远大于和家长的沟通时间。而家长的时间总是有限的。看到少年的玩耍,家长还要督促少年学习。少年远离家长监督的时间总是很多的,等家长发现少年的叛异行为的时候再来管教,为时已晚。再请专家、学者也解决不了问题,还得受专家、学者的一番褒贬。诸不知,网络游戏的现实说教对少年大脑思维有多么大的影响,对少年叛异思维的形成起多么大的作用。
二、网络游戏与少年叛异思维
网络游戏,是少年解除烦恼的最佳选择。一个个网络游戏,在带给少年无尽快乐的同时,少年也把大好的青春消耗在虚拟的世界中。同时也开始影响着少年的正常思维,让少年不成熟的大脑,把虚拟的社会和现实的社会相连接,把一些不健康的虚拟思维,挪用到现实生活中。而一些游戏制作商,为了吸引更多人的眼球,不惜制作一些带有恐怖的、暴力和色情的游戏,这对大脑思维还不是那么健全的少年来讲,影响更大。
例如:少年的思维是单纯的,思考是简单的。一旦现实生活中遇到了矛盾和冲突,在众多可以选择的方案中,少年有可能选择他最为熟悉的,网络游戏中的恐怖、暴力方式来解决。在网络游戏中,少年已经失去了好坏、对错的识别能力。回到现实的生活,少年仍然沉浸在网络游戏中。即使是亲人之间的简单口角,也能引起少年的怨恨。会采用网络游戏中的暴力手段来解决问题,造成无法挽回的事情来。
子女的网瘾,已经是家长心中最大的痛。家长一想到子女的网瘾,情绪就会激动起来,心中会感到无比的痛。这不是一些“心理”专家、学者所能感受到的。当少年有了网瘾的时候,一味地指责家长,特别是当着子女的面指责家长沟通不够是不妥的,这是对一些网瘾子女的怂容。当家长知道子女有了网瘾的时候,已经晚了,因为网络游戏对于少年来讲,是玩过一次就能上瘾的精神鸦片。电脑成为了少年的高级玩具,很多少年不愿意撒手。少年时期,玩耍的想法并没有减少,所以很容易上瘾。在子女已经有了网瘾的情况下,家长再想与子女沟通,已经成为奢侈的想法。即使把子女送到戒毒学校,也是很难以改变。许多有叛异行为的少年,多数都有网瘾,网络游戏已经成为少年叛异思维的元凶。
三、影视剧与少年的叛异
影视剧对少年叛异思维的影响:在没有电脑的情况下,少年只要一有时间,就会看影视剧。而少年一般还比较喜欢武打的、打仗的等影视剧。在这些热闹的场景中,少年感受着刺激。一些恐怖的镜头,暴力的场面,更加促进了少年的暴力倾向。
例如:二零零六年十一月,广东省广州市番禹区,一个十六岁男性少年施某,受暴力影视剧的影响,为了寻求刺激,产生了杀人的恶念。在一天晚上,看到林某一个人在店铺中,手拿菜刀走过去,把林某砍了数刀,将林某残忍地砍死。警方问起作案动机,施某讲:没有动机,就是想杀人。
四、交友引发的叛异
少年交友,会影响少年的思维。跟着好人做好事,跟着坏人去做贼的俗语,并不是危言耸听。少年交友是比较随意的,只要有好听的话,只要能够说得来,就可以成为好朋友。能够说到一块的,说明他(她)们已经有了共同的想法。有了共同的想法,他(她)们的行为才可能一致。少年许多叛异事件:打斗、出走、抢劫等,都是团伙做下的。
例如:二零一四年十二月,广东省广州市发生了一起七人抢劫摩托车案件,这七人当中,只有一个十八岁,其余六人都是少年,在抢劫过程中,导致了多名受害者身受重伤。这七个人之所以能够聚在一起,就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思维,相同的语言。才能做出一致的抢劫事情来。还有一些少年,因为对家长产生了怨恨,准备离家出走,往往几个少年会一起商量,搭伙一起出走。这些叛异行为,许多都是发生在朋友之间。交友不慎,也是影响少年叛异思维的一个方面。
五、叛异行为与少年个性
个性是形成叛异思维的主要因素,特别是一些有着特立个性的少年。个性是培养出来的,每一个人的个性都是不一样的。有着从小当家、极端自我个性的少年,再加上现实主义教育,少年已经没有了理想和梦想,不发生叛异才是怪事。
例如:二零一三年二月, 北京发生的以李XX为首的一起轮奸案,就是与李XX的个性有关。家长把李XX培养成了从小当家,天不怕、地不怕、有事家长兜着的个性。在酒后乱性的欲望下,引发了他的叛异思维,引领一伙青年犯下了不可饶恕的轮奸行为。
总之,少年的叛异思维,许多是由外因形成的,内因引发的。在遇到矛盾和冲突的时候(这是外因),情绪会发生变化(这是内因),个性(自我思维形成的)强的少年,会把矛盾和冲突扩大;个性弱的少年,会把矛盾和冲突慢慢地弱化。
小结;
少年的烦恼,是与个性有关的。良好个性的少年有理想有梦想,烦恼的想法少一些;受西方现实主义影响形成的个性,现实追求多一些,没有理想和梦想,少年烦恼想法会多一些。
第十章;人的普遍思维
人类的思维形成之初,由于所处环境不同和生存方式的不一样,导致了认识方式的差别和思维方法的不一样。东方人有东方人的思维模式,西方人有西方人的思维方法,但是依然存在着思维的普遍性。世界进入网络时代后,虚拟网络引起的智能思维,正在改变着人的认识和思维。
第一节;人的生存思维
人的生存思维,是人的本能思维,也是一种普遍思维。在人的认知和思考中,失去了生命就失去了一切。其他如地位、荣誉、财富等,都无从谈起。所以生存思维是人的第一思维,生存思维始终放在第一位。
一、人的生存想法
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在这短暂的一生中,大部分时间和大多数思维,都是围绕着如何生存而进行的。不论是精英还是成功人士,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生存的想法都是一样的。
例如:精英在感觉到饥渴的时候,也会想到吃饭和饮水。差异的是所吃的饭和所饮的水,与平民有所不同罢了;成功人士在感觉到冷暖的时候,也会想着增减衣服。差别的是衣服质量和裁剪的水平,与平民有所区别罢了。
二、人的生存是需要竞争的。
人的生存竞争和高等生命的生存竞争,是完全不一样的。高等生命的生存竞争,靠的是强壮的体能。人的生存竞争,依赖于强大的思维能力。高等生命的生存竞争,是简单的和单调的。人的生存竞争是复杂和多方面的。
例如:人的生存竞争,有财富的竞争、地位的竞争,还有荣誉的和异性的竞争等。虽然没有高等生命为了生存竞争的那么残酷,但是也是相当激烈的。这些竞争,在于人的各自思维能力。意识能力和智力好一些的,生存就容易一些。意识能力和思维智力差的,生存就会艰难许多。
三、生存思维的差别
人的思维是有差别的。这些差别来自于意识能力-----智商。意识能力强的,智商会高一些。意识能力虽然是遗传的,但是新生命重新组合的。意识是大脑思维的内因。智力是认知和思考的能力,是大脑思维的外因,智力是学习和培养出来的。大脑思维的能力,是与智商和勤奋学习有关联的。不高的智商,可以通过勤奋的学习以勤补拙。所以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是由思维内因----智商和思维的外因----智力决定的,血统论是唯心的。
例如:为了生存人们从事的工作各不相同,所做的事情也不一样。有当老板的、也有做员工的,有当将军的、也有做士兵的等。这就是每个人思维能力的差别,也是智商和智力上的差异。但是不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做什么样的事情,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生存。
四、生存思维的必需性。
有了生存的思维,并且能够生存下去,才会有其他的想法。人的一生如果所有时间都忙于生存上,就没有时间去思考其他的事情。包括一些厌世人的思维,厌世人的“厌世想法”,就是生存思维的一种表现。
说来讲去,人的生存思维,也是一种竞争思维。竞争来自于思维差别。人的思维差别是永恒的。思维上有了差别,才会形成势能。这是一种“生物势能”。有了这个势能,大脑的进化才会有动能、人的生存才会有竞争、社会发展才能向前进。
人的生存思维,是以两种方式进行的。一种是表象认识思维,依赖于认识和意识纠缠。对事物表象认识和思维,多数是被动性的;另一种是本质认知思考,依靠于认知和意识纠缠,对某些事物的本质认知和思考往往是主动的,像探索思维 。
总之,人的生存思维,是普遍性的思维,是一种竞争的思维,也是人的生存欲望。生存质量的好坏,完全取决于大脑的思维能力,即内因的智商与外因的智力。
第二节; 人的欲望和恐惧
人的欲望,来自于生命的生存和延续。人的恐惧,是害怕生命消失而无法延续生命。所以欲望和恐惧思维,都是相对于一个主题,那就是“生命”。
一、人的欲望思维
生存欲望得到保障之后,人的其他欲望随之产生。而且是无止境的,是多方位的。当一个欲望得到满足之后,会产生另一个欲望。欲望思维还与年龄、认知、生存环境等因素有关,并随着年龄和认知而变化。
1、无止境的欲望思维。人的欲望思维在生存无保障的情况下,欲望是有止境的。在生命有保障的情况下,许多欲望都是无止境的。
例如:清朝的最大贪官和珅就是一个例子。在得到皇帝的宠爱后,生存得到了保障。其他的欲望开始产生:财富、异性、官位等。当和珅的官位坐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时候认知到,做官已经坐到顶了,再往上,生存就无法保障了。在做官的欲望得到满足以后,和珅依赖于官位,开始大量地掠夺财富、追逐美女。在财富的欲望方面,和珅可以讲,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在追求美女方面,和珅也可以讲,已经做到了极致完美。和珅倒台的时候,家中的财富可以抵得上皇家,妻妾的漂亮,可以与后宫相比。
2、人的欲望想法是与年龄有关的,随着年龄而变化的,随着认知而发展的,随着个性而改变的。
例如:人在童年的时候,主要欲望就是好吃的和好玩的;人到青年的时候,又多出了异性、明星等欲望;人到中年的时候,欲望思维又发生了变化,主要欲望是财富和子女幸福等;到了老年的时候,欲望思维开始减少,什么名利已经不是欲望,欲望变成了“百年”之后的名声。所以,人的欲望思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年龄、随着认知、随着个性而变化的。
3、人的欲望思维是与人的生存方式密切相关的。生存方式决定了人的欲望。在不改变生存方式的情况下,只能产生与生存方式相关的欲望。
例如:生存在帝王家的人与生存在百姓家的人,欲望显然是不会一样的。生存在帝王家的人,主要欲望是如何取悦于皇上,以谋得最大利益。生存在清贫家的人,主要欲望是如何做好工作,以改变家庭的生存环境。所以,生存方式影响着欲望思维。
欲望思维来自于生存和生命延续,是一种自私和本性思维。衍生出来的占有欲望、地位欲望等,都是一些自私的欲望。自私欲望产生多了,有些人会成为“极端主义者”。极端主义思想,会对社会造成危害。
二、人的恐惧思维
生命都有恐惧的一面。恐惧是害怕生命的消失。所谓的“初生牛犊不怕虎”,那是初生牛犊没有认知到老虎的厉害。初生牛犊的父母,不会教育初生牛犊对危险的认知,只能让初生牛犊自己去体验。
人的恐惧思维,一是本身具有的本能自我保护意识产生的,二是家长教育的了解的恐惧。本能恐惧思维许多形成于突发,在人不知道的情况下受到的惊吓。了解的恐惧,是已经认识到的危险所感觉到的恐惧。这些恐惧都是因为生命的存在受到危险而引发的。
1、人的本能恐惧。是大脑没有意识到、身体没有准备好的情况,突然受到的惊吓。这种惊吓,会使人感到万分的恐惧。情绪马上紧张起来,生理立即做出反应,心脏像是要跳了出来。心脏跳出来的感觉,就是前人误认为思维来自于心脏而不是大脑。有的时候,这种惊吓还会闹出人命来。因为恐惧的本身就是为了生命。
例如:一个人在漆黑的晚上行走的时候,本身就有些害怕。当一个巨大的生物龇牙咧嘴地出现在面前的时候,胆小的人会吓得魂飞魄散,思维会骤然停止,大脑会一片空白当,心脏会受到剧烈的收缩,像跳出来一样,这也是人们误解的‘心理活动’。胆大的人也会吓得扭头就跑。晕倒的人情绪波动大一点,生理反应多一点,生命就会有危险。因为生命与认识和意识是共生死的,认识和意识消失了,大脑一片空白了,生命也就终止了。
2、人的认知恐惧。在遇到大型的食肉类生命的时候(老虎、狮子等),不论是胆大的人还是胆小的人,都会感到恐惧。虽然没有经历过老虎和狮子的撕咬,但是对大型食肉类动物对生命形成的威胁,是人们在知识中学到的。还有一些爬高上低、尖锐利器等的危险,这是家长小时候就教育过的,是认知方面的恐惧。
例如:在登高的时候,登的越高,感觉的危险越大,恐惧的思维越多。虽然已经知道危险,但是,仍然会产生恐惧的思维。再往上攀登的时候,生理会发生反应,下腹会产生欲坠的感觉,小腿会产生发抖的现象。即使有保护措施,这些恐惧还会产生。
总之,人的欲望和恐惧思维是与生命同时形成的,也是人的普遍思维,都是为了生存和存在的思维。
第三节 人的懒惰和享乐
生命的生存,需要吃喝拉撒,吃喝拉撒就需要做事情,做事情就有竞争,竞争需要大脑的思维。如果不用做事情、不用竞争,就能够生存得很好,是任何生命都愿意的,这就是懒惰思维。所以讲,懒惰思维是与生存有联系的,是一种本性思维。
享乐思维,是不需要考虑如何生存的时候所产生的想法。生存都不需要大脑思考了,大脑只有考虑如何享受了。所以,享乐思维也与生存有一定的关联,也是一种本性思维。
一、人的懒惰思维
人的懒惰思维,可以讲是生来就有的。如果真的有“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事情,任何人都会产生懒惰思维。
1、懒惰思维是个人的。
懒惰思维与家庭的环境没有直接的关系,与人的贵贱没有直接的联系,而是与从小在家庭中所受到的教育有很大的关联。
例如:华人首富李嘉诚的两个儿子,家庭环境是没有可比的,身份的高贵也是无法可说的。但是,他们两人既没有懒惰的思维,也没有懒惰的想法。在其父母的培养教育下,形成了勤奋思维和勤劳想法。而湖南省长沙市的匡X X,一个二十九岁的大男人,家庭环境贫寒,本应该有勤奋的思维和勤劳的想法,以改变家庭的贫穷环境,但是他却产生了懒惰思维,懒惰思维还发展到了极致,竟然状告已经五六十岁父母不养他的罪过。
2、懒惰思维是个性的。
是一种不愿意付出的思维,不愿付出的思维是有害的思维。发展下去,会危害社会,破坏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例如:有懒惰思维的人,不愿付出还要生存,怎么办?只有少付出,多获得。能够少付出、多获取的办法并不多。胆小的,只有去乞讨、去捡破烂;胆大的,就会去偷,去抢。这就给社会造成了不稳定的隐患。
3、懒惰思维与好逸恶劳是有差异的。
虽然都是一个“懒”字的想法,但是好逸恶劳主要讲的是体力上的“懒”。是传统的思想教育来的,也有后天形成的。
例如:儒家的传统思想中就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学而优则仕等观念。人们在这种思想的教育下,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厌恶体力的劳动,喜欢脑力劳动的想法。人的劳动本身只有两种:一种是体力劳动,一种是脑力劳动。厌恶体力劳动,是只用嘴说,没有行动的思维,也好不到哪里去。
懒惰思维是生存中产生的不是生来就有的,属于本性思维,也是一种有害的思维。懒惰思维虽然是本性思维,但是,通过教育和培养,是可以得到矫正的。
二、人的享乐思维
享乐思维是不需要考虑生存、生存得到保障后的思维。也是一种追求思维。好吃的食品、好看的服饰、好听的音乐、漂亮的异性等,都是人们喜爱的,也是人们追求的。
享乐思维是多样性的,有物质方面的、有生理方面的,还有精神方面的。享乐思维,有些是自身产生的,有些是攀比形成的。
1、自身产生的享乐思维。自身的享乐思维,是直接的本性思维。不需要学习,不需要攀比,是人人都喜欢、都追求的完美思维。
例如:好听的音乐、漂亮的异性,没有哪一个人不喜欢、不追求的。这是一种直接的本性思维,不需要学习,不需要攀比。君子喜欢好听的音乐,追求漂亮的异性,即使是小人,对音乐的感知不同,但是也会追求漂亮的异性。这就是人的本性。
2、攀比形成的享乐思维。这是一种经过相互攀比,才了解了什么是享乐的思维。多数出现在饮食、服饰、汽车等方面。也多数发生在暴富的“土豪”身上。因为“土豪”已经不需要考虑生存的问题,而是要思考如何享受的事情。
例如:2011年,借着红十字会的名字,打着干爹的旗号,在网络上大肆炫耀豪车、豪宅、奢侈提包的郭XX,一夜之间成为网络红人。郭XX就是一个通过攀比形成的享乐思维,是非理性的享乐思维。成为名人之后,郭XX以她青春、容貌开始敛财。当暗娼、开赌场。最后享乐到了铁窗里。
知足常乐是一种精神方面的享乐思维。是许多人无法理解的,算是一种精神方面的思维。但是,不思进取的想法也存在于里面。
总之,懒惰和享乐思维,都是本性思维,也是人的普遍思维。经过学习和教育,这些思维是可以得到矫正的。
第四节;人的维美思维
唯美思维是一项复杂的思维。不是以生存为目标的思维。是对艺术、工艺、形态等感知和认知以后,产生的欣赏和赞叹。感知和认知;是客观存在。欣赏和赞叹;是艺术、工艺和形态。唯美思维虽然不是以生存为目标,但也是人的普遍思维。
一、唯美思维的形成
唯美思维,有些是随着大脑一起形成的,有些是后天学来的。有本性的唯美思维,还有理性的唯美思考。有感知的、还有认知的。有生理的、还有精神的。
1、随着大脑形成的唯美思维;优美舒缓的音乐,对胎儿、对婴儿的大脑,都是慰藉和安抚;铿锵激昂的音乐会引起胎儿和婴儿大脑的焦虑和烦躁;振聋发聩的噪音,会使胎儿和婴儿受到惊吓。这说明,大脑形成的时候就已经产生了唯美思维,也是本性的感知思维。
2、后天学习来的唯美思维;对优美音乐和噪音,虽然在大脑形成的时候就已经能够区别,但是对音乐的优劣、好坏,是需要经过后天的学习,才能够分辨出来。好的音乐会传承下来。不好的音乐会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中。
二、人的本性唯美思维
好听的音乐、好吃的食物、好看的服饰、漂亮的异性等,都是人们喜欢和追求的。这是人的普遍思维,是人的本性,也是人的唯美思维。人的想法都是向往着完美和美好,生活如此、找对象如此、生孩子也如此。这就是人的本性,本性的唯美思维。
例如:年轻漂亮的异性,即使是在人群中,也会引起人们的注目。喜欢年轻漂亮的异性、欣赏年轻漂亮的异性,这是人的本性。不仅仅是君子喜欢,小人也喜欢;不仅仅是老年人喜欢,尚不懂“人事”的小孩子也喜欢。这就是本性的唯美思维。
三、人的理性唯美思维
理性的唯美思维,是一种欣赏型的唯美思维。许多理性的唯美思维者,会被精湛的艺术所陶醉;会被巧夺天工的技巧所震撼;会被奇思妙想的工艺所折服。没有占有,只有欣赏和赞叹的想法,这就是理性的唯美思维。
例如:京剧和交响乐,是比较高雅的艺术。有许多人喜欢和欣赏。在欣赏京剧的时候,京剧迷会被演员精湛的做、念、唱、打的技巧所折服,会在锣鼓的敲打中获得享受。在欣赏交响乐的时候,交响乐的喜欢者,会被悦耳动听的旋律所打动,思维会沉浸在优美的旋律中。
四、文化传承对唯美思维的影响
理性的唯美思维,是受文化传承影响的。东方和西方的文化传承不一样,所以,形成的唯美思维就会有一些差别。
例如:东方人,以红色为喜庆之色,白色为悲伤之色,经常会用在婚嫁和丧葬方面。而西方人,以白色为喜庆之色,经常会用在婚嫁上面。这就是东方和西方在唯美思维方面的差异。
五、唯美思维的区别
人的本性唯美思维,是基本相同的。理性唯美思维,是有差别的。所以才有了欣赏和鉴赏。对艺术的欣赏,对艺术品的鉴赏,人们会有不同的想法和观点。由于想法和观点的不一样,有的时候会在学术界引起争论。
例如:歌曲、戏曲、交响曲,都是音乐。哪些是高雅的、哪些是通俗的、哪些是低俗的。由于立场、观念和受教育的不同。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的想法,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的观点。这就是理性唯美思维的差别。
六、高等生命也有唯美思维
好吃的食物、好看的羽毛、健壮身体,都是高等生命喜欢和追求的。差别的是,高等生命只有本性的唯美思维,没有理性的唯美思考。
例如:狮群在捕获到猎物的时候,好消化的、好吃的猎物内脏都被雄狮抢走。雄性的孔雀经常会在众多的异性前面,打开它美丽的羽屏。这就是高等生命的唯美思维。
总之,唯美思维,不是以生存为主的思维,但也是生来就有的。人的唯美思维,又有了许多后天学习的,所以唯美思维是综合的、复杂的思维。是思维领域的一个主要分支,分为“美学”。
第五节 人的忽悠与欺骗
忽悠和欺骗,相对于一个主题,就是把自己想法变为别人的思维。忽悠者和被忽悠者是矛盾的共同体;如何解决矛盾,在于忽悠者和被忽悠者掌握的知识。欺骗者和被欺骗者,是对立的双方。如何使对立的双方达到统一,就需要欺骗者和被欺骗者双方的思维能力。
人的一生,许多时间是在忽悠和被忽悠中度过的。有些时间是在欺骗和被欺骗中消耗的。忽悠与欺骗之间的一个显著特点:被忽悠的人,不认为自己被忽悠,有些还终身相信。被欺骗的人只是一时的相信,过一定的时间马上会知道。
一、人的忽悠和被忽悠思维
忽悠和被忽悠思维,可以分为:思想方面的、精神方面的、生活方面的、财富方面的等。不论分多少个方面,最终的目的就是把自己的想法装进被忽悠者的大脑中,让被忽悠者没有自己的思维,没有自己的想法。
1、思想方面的忽悠和被忽悠:在思想方面,最成功的忽悠是各种宗教中的邪教思想。邪教思想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忽悠出许多的信仰者和崇拜者。
例如:2014年8月,广东破获的邪教组织“华藏宗门”,就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忽悠了一大批信仰者和崇拜者,这些信仰者和崇拜者已经没有了自己的思维和想法,自己的想法完全被教主吴泽恒的想法所替代。吴泽恒在20世纪90年代,为组织邪教“华藏功”,被判刑十年。2000年出狱后,不思悔改,继续组织邪教,还忽悠了一些女大学生、研究生。这些信徒对吴泽恒信仰的是顶礼膜拜。与他“双修”女信徒,许多还是一些大学生和研究生。男信徒向他供奉自己的所有财富。
2、精神方面的忽悠和被忽悠:精神方面的忽悠,不是改变人的想法,而是改变人的信念。信念形成后,是很难以改变的。因为这是一种追求,有时候会伴随着人的一生。
例如:从小当家,就是一种精神上的忽悠。每一个国家的法律都有明确的规定,子女到了一定的年龄,父母的监护权才能够解除。在没有到达一定年龄的时候,子女做出的任何事情,一律由家长承担。法律都做了这样的明确规定,而有些家长,为炫耀子女的聪明,仍然到处讲:“孩子从小当家”。‘从小当家’,就是一种精神忽悠。被忽悠的对象,恰恰是自己的子女。
3、生活方面的忽悠和被忽悠:在生活方面,最成功的忽悠是各种保健品的营销。在保健品的营销中,会无限地夸大保健品在各个方面的作用。
例如:保健品在针对孩子的时候,就会在大脑的智力上大做文章。岂不知,大脑的智力一是遗传的,二是后天学习的。世界最聪明的大脑——爱因斯坦的大脑,绝不是喝保健品喝出来的。而被忽悠的人,是年轻的父母。保健品在针对老年人的时候,就会在身体保健上大做文章。广告媒体上,后铺天盖地的大肆宣扬保健品能够治疗许多老年病。岂不知,老年病是衰老带来的,能够维持住,让衰退的慢一点就不错了。而被忽悠的人,多数是一些老年人。
4、财富方面的忽悠和被忽悠:在财富方面,最成功的忽悠是传销。传销组织者会把自己的想法灌输给学员。学员没有了自己的思维和思考能力,只相信组织者。到了最后,被忽悠的传销者,会把亲人、朋友的财富,放进组织者口袋里。
忽悠和被忽悠是经常发生的。夫妻之间、交易的时候,都会发生忽悠和被忽悠的事情。人的一生,三个年龄段最容易被忽悠。一是幼儿时期,大脑是一片空白,容易被忽悠。像从小当家、日本的武士道精神等,都是在幼儿时期被忽悠进去的。二是青少年的叛逆时期,这个时期,青少年的大脑思维经常有情绪产生,也容易被忽悠。三是老年时期,老年人的大脑开始衰退,反应迟钝,很容易被忽悠。所以讲,忽悠和被忽悠的思维,是人的普遍思维。
二、人的欺骗和被欺骗思维
欺骗的想法,是有针对性的。有些针对的是财富、有些针对的是异性、有些针对的是敌人等。不论多少个针对面,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对方相信。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对立的统一。
1、针对财富的欺骗:针对财富的欺骗,现在最为流行的是电信和网络欺骗,也就是诈骗。这些诈骗,事前就已经有了计划,设计好了方案。有些是利用亲情的、有些是利用事故的,还有一些是利用威胁的,等等不一。
例如:利用威胁的欺骗。往往会把被欺骗者与贩毒、洗钱和停水、停电话等事情联系起来。使被骗者感到恐惧,没有思维和思考的时间。这些诈骗事情,多数是针对的老年人。趁着老人的子女上班的时候打电话、发信息。讲老人的信息让犯罪集团掌握,警察正在调查,让抓紧将家中的存款转到公安部门。所以,经常见到匆匆忙忙的老人,到银行去转账。工作人员再劝也不行,警察赶来才能缓解。
2、针对异性的欺骗:需要的是随机应变、能说会道和不知廉耻的人。没有预案,也没有方案。遇到什么样的异性,就顺着异性的思维来随机应变。
例如:2015年4月,湖南长沙一名已婚男子。因为出了车祸,有十多名女子前来探望。都称出车祸的袁XX是自己的男朋友。并且,都有证据——借条。后来,这些女子才明白,袁XX就是一个大骗子。他所有的炫耀和自夸,除了他的父母是真实的,其余都是编造出来的,是用来欺骗她们的,用来骗色、骗钱、骗感情。于是,这十多名女子愤怒了,联合起来,向警方报案。警方以诈骗罪,开始对袁XX调查取证。
3、针对敌人的欺骗:针对敌人的欺骗是十分困难的。因为敌对双方相互戒备、相互提防,不用一些计谋是很难以实现的。需要精密的策划、细致的准备,制订出预案和方案。
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诺曼底登陆战役就是一场经过周密策划的欺骗。同盟国军队登陆的地点,骗过了希特勒的军队,才赢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从而奠定了迅速打败法西斯德国的基础。
总之,忽悠和被忽悠,欺骗和被欺骗,在人的生存中,是不得不进行的一种思维。
第六节 人的脑残思维和行为
大脑的思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思维,是对表象的认识;一种是思考,是对本质的认知。思考孕育在思维之中。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往往不假思考地顺嘴一说。语言也是描述思维的一种行为,是一种最难以确定和最难以琢磨的行为。顺嘴一说,是没有经过思考的,没有经过意识处理的行为,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是缺少了思考的脑残思维。
一、无意识的脑残思维和行为
人们在交流的时候,往往因为某些事情情绪会激动起来。开始口无遮拦,满嘴胡吣。意识还没有来得及进行处理,话已经说出来。祸从口出,就是对不经过思考说出的话一个提醒和警示。这就是不经过思考的,意识来不及处理的脑残思维。这种无意识的脑残思维,大多是以语言形式表现出来。不会以其他行为再表现了,也就是说完就完了的思维。
例如:从小当家,这是许多家长在与外人交流的时候,为了夸赞自己的孩子聪明、懂事的顺嘴一说。家长没有思考自己应该承担责任和义务,意识还没有来得及处理,话已经说出来了,语言行为已经表现完了。这是一种典型的脑残思维和行为。岂不知,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已经能够理解家长说话意思的少儿,就会赞赞自喜,自以为已经是聪明的孩子了,可以不用好好学习了,可以今后当家了。
二、有意识的脑残思维和行为
有意识的脑残思维,想法是经过思考的,行为是经过意识处理的。有些时候,想法还会继续下去。因为这是一种不缺少智力的、以我为中心的思维。
1、有意识的脑残语言:有一些脑残想法,许多是经过大脑的认识和思考,也经过意识处理,由语言行为表达出来的。
例如:男女在恋爱的时候,女方总会提出“先救谁”的问题。这是一个相对的问题。第一个提出的女性,不是顺嘴一说,是经过大脑的认识和思考,意识处理后,用语言表达出来。这个提问,是把亲情和爱情,放在了同一个界面的提问。就像问:早上的太阳大,还是中午的太阳大的提法一样的愚蠢,一样的无知。以后女性的提问,不过是不假思考的模仿罢了。所以讲:先救谁是一种有意识的脑残思维。试问;一个没有了亲情的男人,有几个女子愿意嫁他。所以提出问题的女子,是有意识的脑残思维。模仿的女子,是没有经过大脑思考的脑残思维。
2、有意识的脑残行为:有意识的脑残行为不缺少有智力的人。思维和思考经过意识处理后,毅然决然地采取行动。
例如:2010年10月,陕西省西安市发生的一起交通肇事,最后演变成为杀人惨案。就是因为肇事者药XX,极端的自我思维,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在作祟。肇事后的药XX,不是想着先救人,而是思考着我该怎么办?我的前途怎么办?伤者的家庭讹我的家庭怎么办…….经过一系列的逻辑思维,在情绪紧张的情况下,意识很快地做出了决定。不能让伤者活下去,于是杀人的行为就开始了,悲剧也就发生了。一个普通的交通肇事案,在意识处理后的脑残思维下,演变成为故意杀人惨案。
三、传承下来的脑残思想
一些旧思想、旧观念许多已经被科学证明是虚假的和臆想的。像天堂、地狱、轮回等。还有一些经典,也已经被科学证明是错误的,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在沿用。
例如:人之初性本善的经典;这是达尔文几百年前就已经解决的问题。现实生活中仍然在幼儿的教科书中出现。初生的婴幼儿,只有本能的思维,没有本性的思维。幼儿在羊群中生活,长大后就是羊性的思维;在狼群中生存下来,长大后就是狼的个性;幼儿只有在人类社会中生存,才能够成为人性。而一些大师级的学者,依然在媒体上大肆的忽悠,人之初性本善的所谓经典。
总之,脑残的想法,只是以语音的形式来表达。脑残的行为大多来自于脑残的想法。因为脑残思维是以极端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发展到极致,会形成没有理想、没有道德、没有亲情的思维。
第七节 人的亲情和爱情
亲情思维是认知思维。只要认知了,是很难以改变的。亲情思维,多是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思维,对于父母来说是一种奉献,因为不论子女做出怎样的事情,父母的亲情思维总会原谅子女(除非做出了忤逆的事情,不认爹娘,打骂父母)。子女在父母身上大多是索取。等到父母需要反哺的时候,子女又有了自己的孩子。所以亲情思维也是一种不对等的思维。
一、亲情思维
亲情思维,父母在子女身上有许多表现形式:奋不顾身、不图回报、不计前嫌、无私奉献等,这些都是父母对子女的亲情思维。
1、父母对子女奋不顾身的亲情思维;奋不顾身、不顾一切地救助子女,是一种本性思维。是在两种情况下产生的思维;一是确定是自己的子女,二是子女遇到威胁和危险的时候。不论子女是因为什么遇到了威胁和危险,也不管子女过去做过什么,父母都会去救助。
例如:2013年2月,北京发生的一起未成年人轮奸案。轮奸案主犯李XX,其父母为了救助子女,可以讲是费尽脑汁、千方百计。不论子女因为什么事情,不管子女以前做过什么事情,眼前的一切,就是救出子女。这是人的本性所在,也是亲情的使然。即使让父母放弃生命,许多父母也在所不惜。
2、父母对子女不图回报的亲情思维;父母对子女不图回报的亲情,过去有,现实社会更有。过去的父母图的回报,仅仅是养老的一点想法。等到子女有了孩子的时候,这一点想法也会淡下去。现在的父母图的回报是,子女生活的比自己好,比自己有出息。盼儿成龙盼女成凤,已经成为社会现实。这也是教育领域,西方文化不断入侵的结果。
例如:2014年8月,湖南长沙市一个二十九岁的大男人——匡XX,状告自己的父母不养之罪。闹出了全国性的八卦新闻。父母不养我,我就要告他们。假设、假定和假想的现实逻辑推理,形成的极端自我思维,已经占据了匡XX的大脑。一个没有了理想、没有了梦想、丧失了道德、丧失了人格、丧失了人性,也没有了亲情的大脑。
匡XX的行为,可以讲,是西方文化入侵教育领域之后出现的社会现象。农耕文化是由儒家、法家和道家等融合为一起的文化。农耕文化提倡的‘孝道’,已经被西方基督教主导的海洋文化的‘自我’所取代。
亲情思维是一种认知思维,子女在知道和自己一起生活的是养父母的时候,性情会发生变化,不再与父母撒娇,会更加的懂事。就像匡XX,绝对不会去状告把他养大的养父母,而是去状告遗弃他的亲生父母了。这就是亲情思维,不对等的思维。
二、爱情思维;
爱情思维是相对思维。一个伟人曾经讲过: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著名文学名著《红楼梦》中也提到: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临各自飞。都讲明了爱情思维的原因性和多变性。
爱情思维,是相互示爱的、相互尊敬的、相互体谅的、相互付出的思维。爱情思维中,包含着欲望思维、占有思维、共同信念思维等,所以爱情思维是一种自私的思维,由各种原因引发的,受情绪影响的,以各种形式表现的思维。
1、一见钟情的思维;一见钟情,一是双方身体的相互吸引,二是有共同的语言,能够说得来。一见并不能够形成爱情,即使形成了,爱情也是短暂的。因为没有共同的想法,就不会有共同的语言。想法的不同,是无法在一起生活的。所以,一见钟情是由相同的思维在后面支撑的。
2、欲望的爱情思维;欲望的爱情思维,是以欲望为主的爱情思维。在现实社会男女比例失调的情况下,欲望的爱情,大多是发生在男性身上。即使是残疾的女性,也不愁嫁不出去。愁的是嫁不到一个金龟婿。这种畸形的爱情思维,即使是得到了,也是以男方的付出为代价的。如果能够长期地生活下去,男方就需要不断地付出。
例如:2014年10月1日,是放假旅游的好季节。在济南动物园,就发生了一件八卦事情。一个女汉子骑在男朋友的脖子上游览。男女双方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个视频一上网,马上疯传了起来。女方单方面的索取,男方自甘情愿的当马,这就是现实中的畸形爱情。即使男方获得了女方的爱情,也维持不了多久。这也是离婚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3、占有的爱情思维;占有的爱情思维,包括双方对家庭地位的主导和家庭财富的占有等。现实生活中,产生这些爱情思维的,多数是一些女性。宁愿坐在豪车中哭,也不愿坐在脚踏车上笑,这是许多女性的现实想法。男怕干错行、女怕嫁错郎。这也是传统的思想。
例如:最有名的追星女,兰州的杨XX。逼其父母动用媒体,就是为了得到香港某个明星的爱情。当然了,其中不乏个人的暗恋,但是这种大动干戈的炒作,没有杨XX的默许,也是炒作不起的。最后炒的父亲跳海自杀。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这是年轻人情绪下的一种想法。许多男女青年,在爱情受到挫折的时候,在情绪的影响下,抛弃了理想、抛弃了亲情,选择了自杀和殉情。
总之,最伟大的亲情是父母无私的奉献,最感伤的亲情是子女的忤逆行为;最伟大的爱情是相互的付出,最卑鄙的爱情是相互的欺骗。忤逆的行为应该受到舆论的鞭挞,抛弃亲情的殉情最好不要出现。
第八节: 人的固执思维
人的思维本身是灵活的,想法是随时可以改变的。许多固执思维,是小时候的习惯形成的个性。这些个性,会对某些事和物,会产生一些固执的想法。随着年龄的增长,固执思维也随着增多。所以讲,固执思维是分时期的。与大脑的认知、知识、修养有很多关联。
一、幼儿时期的固执思维;
幼儿时期,就已经有了固执思维。好吃的食物,好玩的玩具。幼儿都喜欢,这是幼儿天性。只要不是坏习惯,父母都会尽量满足,这是父母的本性。久而久之,幼儿的习惯也就养成了,个性也就形成了。
例如:幼儿时期,如果对幼儿对某种玩具十分感兴趣,就会让家长帮助他得到,如果不能得到,就会又哭又闹,这种哭闹的行为,就是幼儿的固执思维。幼儿的固执思维是很短暂的,在父母的引导下,很快就可以解决的。
二、青少年时期的固执思维;
固执思维,到了青少年时期,会变的更加激进。因为这个时期,生理发生了变化,情绪影响了思维,即使是伟人也不例外;特别是青春期的年轻人,会做出一些叛逆的事情。
例如:毛泽东在少年时期,因某件事情与家长有了分歧,就曾跳进门前的池塘中以示不妥协;有的年轻人,在谈恋爱时候,失恋的一方,不顾亲情,会选择自杀;有些失恋的一方,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不管对方怎么想的,都会选择威胁和加害对方。还有一些恋爱中的年轻人,不顾亲友的意见,私奔和殉情。这就是青少年时期的固执思维,极端的固执思维。
三、中年时期的固执思维;
固执思维到了中年时期,因为生存的压力,现实思维比较成熟。有了‘相对思维’、‘换位思维’、‘推理思维’等思维方式和方法,所以固执思维相对较为弱化一些。
四、老年时期的固执思维;
固执思维到了老年时期,因为阅历越来越多,经验越来越丰富,固执思维也就越来越执着。所以才有了‘越老越固执’的俗语。
例如:二零一四年七月,南京市一位六十多岁的妇女,到银行坚持将家里八十多万的存款汇出去。银行工作人员劝解无用,公安民警全劝解无效,至亲好友劝解不听,一直劝了四个多小时,直到证明对方是‘电信骗子’,才放弃她的固执行为。
五、固执思维与认知、知识和修养的关系;
固执思维每一个人都有,掌握了参照物相对认识的人,了解了参照系发散性思考的人。固执思维就少一些,反之就多一些。掌控情绪、有较高修养、认知能力强大的人,固执思维就会少一些,反之就会多一些。
六、固执思维是有害的思维;
固执思维发展到了极致,就属于病态思维,也就是‘固执己见’的思维。固执己见是一种激进的思维,有了激进的思维就会有激进的行为。
例如:‘圣战殉教进天堂’,就是一种固执己见的激进思维。这种固执己见的激进思维,会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二零一四年五月二十二日,发生在新疆的暴力恐怖事件,造成了三十一人死亡,九十多人受伤的惨案,就是这些固执己见的极端分子干的。圣战了、也殉教了。伤害了那么多的无辜生命,还能进天堂?下地狱差不多。可见固执己见的激进思维是多么的可怕、多么的荒唐。
总之,固执思维,总是认为自已的认知、自己的分析、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根本不考虑其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是属于自我思维的范畴。
第九节:人的舍得思维
舍、即为付出。是自身东西的付出。如身体、力气、智慧、财富等;得、即为回报。是自身付出东西的回报。但不一定是自己需要的回报,如:悔恨、牢笼等。人的一生,就是在舍与得、存在和消失的矛盾中度过的。
舍得、作为思维上的词组,出现在思维学中。与天地、阴阳是不一样的。天地、阴阳没有不确定性。‘舍与得’ 不确定性,才有了舍得思维。舍得是本性思维,也是一种人生哲理。有些时候,还是很多人的精神追求。如果能掌握舍得思维的尺度,把握舍得思维的机理,就是理智的舍得思维,就有了打开人生成功大门。
一、理性的舍得思维;
当生存受到威胁的时候,该放弃的就必须放弃。高等生命如此,高级生命也是一样。因为没有了存在,就丧失了一切,即使过去是拼命获取的。
例如;高等生命的壁虎,在生存受到威胁的时候,会主动的舍弃尾巴,得到的是生命的继续存在。人们也是一样,生存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也会断肢求存。这就是舍得的理性思维,为了生存的思维。
二、理智的舍得思维;
理智的舍得思维,是在‘舍’之前。对‘舍’经过周密的分析、细致的思考,才做出的决定。虽然还有一些不确定因素,但是成功的概率要大许多。
例如:‘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就是对舍得思维,尺度和机理掌握到一定程度的理智思维。虽然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如果;天时、地利、人和都能达到一致,成功的大门就可能打开。每一次朝代的更换都是如此。
三、人生哲理的思维;
舍得思维是一种处事的思维。有时是人生的抉择,带有一定的赌博性。如:‘舍不得孩子套不得狼’,就是舍得思维中的一种赌徒式的思维方式。
例如: 中国许多老股民,有一些就带着赌徒式的思维方式,进入股市的。舍得投入,舍得大手笔投入,不去思考经济的走向,不去总结世界发达国家股市的规律,‘穿着皮袄进股市,光着身子走出来’,得到的是一生的懊悔。
四、精神方面的舍得思维;
舍得思维是一种精神,是一种领悟,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悟透人生的思维。像很多慈善基金的创始人,舍弃的是物质财富,获得的是精神财富。
例如:二零一四年十月十六日,中央电视台‘十大最美村官’的评选中,陕西省西阳县三都乡井沟村 村主任 马怀兰和丈夫周银柱,就是悟透了人生,舍得思维走向了更高的境界。二零零二年马怀兰、周银柱都被查出了癌。,二零零四年返乡养病,回到家乡后,看到三百多户乡亲,仍然过着贫穷的生活时。就拿出了一生积蓄的五百多万元,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经过十多年的操劳,乡亲们富裕了,俩位老人的身体也康复了。经检查,癌细胞没有了。舍弃了万贯家产,富裕了乡亲乡邻,得到了健康的身体,也获得了众乡亲的赞誉。
五、舍得思维的不确定性;
舍得思维是人人都有的思维,也是启迪人生的思维禅。并不是只要有 ‘舍’,就能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回报。这是舍得思维不确定性所决定的。像养儿防老,这就是一个不确定的付出思维。娶了媳妇忘了娘,就是对这个不确定付出,最巧妙解释。所以,舍得的不确定性,在现实生活中,是经常发生的。
例如:只要舍得下力气,就有好日子过。这是许多农民工,在舍得思维方面的良好愿望。但是,事情并不能事事如愿。有一些农民工,工作做完了,力气也付出完了,并没得到应有的回报,只是得到了社会的同情和怜悯。
六、舍得思维与年龄的关系;
舍得思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年轻人的舍得思维,是向着激进方面发展;中年人的舍得思维,是向着智慧方面发展;老年人地舍得思维,是向着境界方面发展。
例如;人在年轻的时候,为了获得异性的喜爱,哪怕是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人到中年的时候,为了地位和财富,会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地来获得。人到老年的时候,名利已经不是追求,所有的付出,都是为了健康和存在。
七、舍得思维与利益关系;
舍、就是为了得,舍去的少、回报得多。这是人的本性思维,也是一种好逸恶劳的思维。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人们往往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
例如:非法集资者,往往以高回报吸引投资者。当投资者,在高回报的引诱下,舍得投入,舍得大投入。到最后,非法集资者跑了,舍得投资者得到的是无限地懊悔。
总之,舍得思维也是一种算计思维。人的一生都是在算计中度过的。算计着如何得到异性、算计着如何得到财富、算计着如何获取权力等。到最后是‘赤条条的来,赤条条的去’。留得有个好名声,这也算是最后的舍得思维吧!
第十节:人的精神思维
精神思维,在人的大脑中有二种存在形式。,一种是思想上的,如:理想、信念、信仰等;一种是生理上的{感官受到刺激引发的},如:发狂、恐惧、喜极等。
一、人的精神思维;
思想上的精神思维,只有人类才能具有,其他生命都不会具有。思想上的精神思维,也只有学会了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以后才能具有。
例如:婴幼儿时期是没有精神思维的,有的只是好奇和恐惧思维。因为幼儿时期,还没有接受技能和知识的教育,大脑中没有形成想法,所以没有精神思维。
思想上的精神思维来自与二个方面。一是外面传授的,如:各种宗教在传教士鼓动下,信徒们才有宗教思维;上帝、天堂、地狱、末日等,成为信徒们的精神支柱。二是发自本身大脑中的精神思维,如: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的主人公阿Q ,就是发自本身大脑中的精神胜利者。不论外界怎么对待他,阿Q 永远是精神胜利者,这也是阿Q的精神思维。
1、传授给大脑的精神思维;
精神思维是一种追求。人活着要有一点精神,这点精神就是追求。理想、梦想、信念、信仰等,这都属于思想上的精神追求。思想上的精神追求,如果从小被灌输进大脑中,就会形成‘格式化得思维’个性,很难改变,成为一生的追求。
例如:日本大和民族中有一些人,大脑从小就被灌输效忠天皇的武士道精神。效忠天皇就成为一生的追求,长大后,剖腹自杀时也要高呼‘天皇万岁’!
2、忽悠进大脑中的精神追求;
许多精神思维,是被忽悠进大脑中的。特别是一些少数极端主义分子,为了个人利益,不惜编造出一些奇谈怪论。在这些奇谈怪论的驱动、引诱和煽动下,一些大脑思维尚不成熟的年轻人,做出一些损害大多数人利益的事情来。
例如:二零一四年九月二十八日,发生了香港‘占中’事件。就是一些少数极端主义分子,为了追求他们个人的想法,煽动了一些‘大脑思维尚不成熟’的青年人,不顾大多数香港人的福祉。占领闹市中心,阻断交通。而这些青年人精神上的追求,都是被少数极端主义分子忽悠进大脑中的,哪有他们自己的精神追求!
3、本身形成的精神思维;
本身形成的精神思维。多数是通过学习、效仿过来的。经过大脑的思维和思考形成的。像理想、梦想、名人、明星等。这些理想和梦想是多方面的,有些人会成为一生的追求。有些人追求达不到的时候,是会改变的。
例如:大庆油田王进喜,追求活着就要拼命干的‘铁人 精神’;雷锋生前追求,帮扶他人就是幸福的助人为乐精神等。这都是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的精神思维。当然了,还有许多人追求的是名人、明星。
二、生理是的精神思维;
生理上的精神思维,是人的感官受到强烈刺激后诱发出来的思维,如:突然面对死亡,会诱发出精神的高度紧张,我该怎么办的思维。听到优美的音乐,精神会感到放松,随着音乐的节拍,有一种享受的精神思维。
例如:一九三九年四月十三日,【黄河大合唱】首次在延安公演,那慷慨激昂的旋律,强烈的刺激着每一个在坐人的听觉系统,震撼着人的大脑;如泣如述的演唱,痛诉了日本侵略者的暴行,高亢激昂的歌声,显示出中国人民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在慷慨激昂的演唱中,每一个人的大脑中,展现出一幅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画面。人们在思维,人们在思考,在人们的大脑中。形成了统一的追求:誓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去。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大无为革命精神,随之形成。
生理上的精神刺激,是多方面的。看到恐怖的画面,精神上会受到惊吓;遇到惊喜的事情,精神上会感到振奋;见到漂亮的异性,就会打起精神来等。这都属于生理上的精神刺激,刺激越重,引发的精神思维越激烈。要么惊吓而死,要么喜极而亡。思维不通、想不开时,还会导致忧郁症等精神方面的疾病。
总之,思想上的精神追求,是主动的思维{虽然有许多追求是被忽悠进大脑中的};生理上的精神刺激是被动的思维{虽然有许多刺激是主动寻找的}。但这都属于人的精神思维。有时这二种思维形式会达到完美的统一。如:【黄河大合唱】就是生理上的精神刺激{激情高昂的音乐演唱}和大脑中的精神追求{将侵略者赶出去的大无为牺牲精神}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第十一节:人的自私和毫不利己
人的自私想法,来自于生存的需要,这是任何生存的必须。因为有了存在,才能够做其他任何事情。所以自私的思维,是生命的重要思维。低等生命,没有自私思维就不能生存;高等生命,没有自私思维也不能生存;高级生命{人类},没有自私思维就不能进化。人类进化过程,就是自私思维过程。所以讲:人的自私思维,是随着生命进化而来的,是生存的思维,是本性的思维。也就是产生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俗语。
自私思维,每一个人都有,特别是人类有了认识和思考之后。有的人为了名、有的人为了利、有的人为了异性等。虽然自私思维是本性思维。但是在人类社会中,也要有个度。这个度就是人类的普世法则:公正、平等、自由、和谐、民主、法制等。
一、人的自私思维
人的自私,可以分为正常的自私和极端的自私。正常的自私是遵循了普世法则的自私。在考虑自己的利益的时候,也会兼顾着他人的利益。极端的自私,是不为他人着想的自私,是社会不能容忍的自私。
1、普世法则的自私;尊重普世法则的自私,是一种正常的自私。也是多数人所遵守的法制、遵循的道德。自私不要紧,起码不要伤害他人的利益,最好要兼顾他人的利益。
例如;清朝康熙时代的宰相张英。安徽老家要扩充院子,与邻居吴家发生争执。张宰相以一首打油诗‘千里来信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减当年秦始皇’来解决争执。自己的利益需要考虑,同时也要考虑别人的感受。
2、极端自我的自私;极端自我的自私,是个人主义。是一种极为有害的思维,往往是小时候的个性形成的。是一种脑残思维,是社会不能容忍的思维,这种思维的人也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例如:西安市二零一零年十月,发生的一起简单的交通事故,最后演变成杀人刑事案。肇事者药某某 ,就是一个极端自私利己主义者。交通肇事后,在情绪波动的下。大脑中的极端自我思维占了上风,一切都是为了‘我’而思考。而不是想着,如何去救助被撞者。所以造成了杀人灭口,不可挽回的后果。
3、极端自我思维,是一种少付出,多回报的思维。这是世人不能认同的思维,是可怕的思维。也是不符合普世法则的思维。可以引人走向犯罪、走向不归之路。
例如 ;许多贪官,付出的不多。却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的贪污受贿,获取很多很多回报,引起了世人怨气和怨恨。偷盗抢劫的、贩卖毒品的,付出的不多。确获得巨额利益。引起社会的愤怒。世人不允许,社会也容不下他们。
4、自私思维,是人的正常思维。在西方‘心理学’悄无声息地占领教育领域之后,农耕文明的辩证思考没有了,逻辑思维流行了。
例如;社会出现了老人跌倒,无人敢扶的奇怪现象,就是因为;谁扶起老人,和受到老
子女一系列的逻辑质问。一些‘八零’后子女,不论遇到什么难事、不顺心得事,在无法怨恨别人的时候,就开始怨恨自己父母,而且怨气冲天。这种怨气和怨恨思维,也是自私思维的延续。
二、人的毫不利己思维
毫不利己思维。是精神思维,是生存有了保障后的思维。
1、毫不利己的思维,其它生命都不具被,只有人类才能形成。是不图名、不为利的精神方面的思维,也是一种精神追求。
例如:雷锋请假外出办事,路过一个工地,看到热火朝天地搞建设,就积极的参加了进去。虽然付出了许多气力,但不求回报,悄悄地离开了工地。雷锋的这种不图名、不为利的行为,就是对毫不利己思维的最好解释。
2、毫不利己思维,是为他人着想的思维。即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社会需要倡导的精神。
例如:每逢遇到大的灾难和灾害的时候。一些公义人士,就会挺身而出,伸出援助之手。向受灾地区的人们奉献自己的财物、体力和智慧。这些奉献的人,就是具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思维。
总之,成功人士之所以取得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在思考自身利益的同时,还要思考其他人的利益。并且能紧紧的抓住机遇,这也叫做自私并为他人着想的思维吧。这也符合人类的普世法则,所以成功人士才能取得成功。
小结;
社会进入了网络时代,人们的认识和思维正在发生着深入变革。人们最为基本的交流和交易思维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人们的普遍思维也会随着虚拟网络发生变化。人的思维是变动和进化的而不是静止和僵化的,是无规律可循的。这是网络时代的相对认识和发散性思维的结果。
结束语;
人的思维随着知识的积累而进化,思维进化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又反作用于思维的进化。人类历史就是在思维不断进化,社会不停进步的循环中形成的。《思维学》第二部普及的是人的思维、思维的进化、思维与网络的关系等方面知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