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说阳产这个古村落,并且看到了发来的照片,我就被吸引住了。
中国还有这样的村落!一个个白色和黄色的方块,仿佛童话绘本里用故意用拙拙的笔触画的房子。
圣托里尼岛和伊德拉岛上那种童话般的房子,居然在中国的一个山间也有!
到过很多的村庄,现在新农村建设,每个村庄的房字和道路都修得很好,但是觉得审美还没有跟得上,很多村庄,房子越来越高大,越来越精致,但是美还没跟得上。
中国古代也有用色极简的建筑风格,比如徽派建筑和苏派建筑的白墙灰瓦。但像这种用了彩色而又有极简主义的风格的整个村落,却很少见。
我想这样一个古村落,当时的人们肯定不是为了审美而建成这种样子的,他们肯定是就地取材,讲究实用,适应山里的生活,不知不觉中形成了这样一种风格。而这种不知不觉就造成了一种童话意境的村落,才是最值得去看的。
不知道这个村落为什么叫阳产。但是有意思的是,这个名字,让我总是想起最初看到的阳产的照片。 那是一幅秋天的照片,明媚的秋阳下,两个圆簸箩中晒着秋天的物产,与村里的黄色的土楼相得益彰。秋阳下的物产,正好对应了阳产二字。虽然知道这是一种误解,但却再也挥之不去。
因此和朋友们约好了深秋去阳产。
大家只有这个周末能够凑上几个人。我们分别从南京和溧阳驾车前往。
让我稍有点沮丧的事,查看天气预报,这几天是阴天,还有小雨。 我原先想象着,在土楼前,找个太阳明丽的地方靠墙坐着,望着满山已经变黄的树叶,望着到处都晾晒着山间所产的各种收成,明亮却不太炽热的秋阳照在身上,唤醒身心中的慢灵魂。
但,这一下雨,所有预设的美好都将失去。甚至,山上下雨后很容易雾气腾腾,可能连土楼都看不清。
我甚至想着先取消这次出行,等天气好的时候再出发,可惜大家的空闲时间不一致,也只有这周才正好都有空。
那就出发吧,我想,下雨也行,正好看看山里的雨。住在哪里的人们,建筑这样的土楼,不就是为了抵御来自山野的风雨、酷暑、严寒和野兽吗?正好在雨中,去体验一回山民雨中的生活。
什么时候雨最美?我认为是当你有了一个最好的避雨的地方的时候。我可以站在山民们避雨的地方,欣赏山间的雨。
这样想着,就驾车和朋友们向阳产驶去。 路上果然下起了雨,高速公路就是在山间穿过,山间云雾腾腾,景色倒是十分美,如同水墨画一般。
阳产属于深渡镇。下了高速,去深渡镇住宿,往山里开了好久才到了镇子。这个镇子就两条街道,但和干净整洁。两旁是现代徽派建筑,大概是来旅游的人很多,整条街的建筑都是为了旅游而建的,几乎全是宾馆、民宿、农家乐、饭店。我们在一家灯火通明的饭店吃了晚饭,又在这条街上认可了一家宾馆,住下。
条件还不错,卫浴两全,可以洗上热水澡。 雨下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开车向阳产去。沿着湿湿的山路蜿蜒着向山上开去,山路十八弯,再加上云雾缭绕,就仿佛进了很深很深的山,但景色很美。
开了很久,甚至穿过了几个小村字子,终于来到了一个小停车场。停下车子,买了去阳产村子的车票,30人一张,坐他们的车来到了山上的村子。我想这也是合理的,因为山上的村子不可能停下这么多车子,用他们的车子上山,几辆车子来回的“摆渡”,既可以创收,又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山路十分陡峭,还要拐上好多之字形的急弯,坐在上面如同过山车一般惊心动魄,就这么上去,仿佛这个村子在云端一般。
终于到了,下了车,一个瘦瘦的中年妇女来问我们要不要带路,30元一趟。我们想了一下,觉得有个当地人带着可能会更深度一点吧,于是就请她带我们一圈。这个瘦瘦的中年妇女看不出年龄,我们一行的人当中有的喊她大姐,有的喊她阿姨。我们跟着她,沿着山上的石台阶上去。果然这个村子没有经过太多的改建,原汁原味的保留的建筑还很多,现在车都要开这么久才能上来,在古代交通不发达的时候,到这个村子来或者走出这个村子,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导游”的普通话说的不是太好,把土楼总是说成“土流”,有的时候要反复确认几遍才能听得懂,但大体上没有问题。我们上了一些台阶,果然看到了这个童话般的村落,还真的是很美的,只可惜由于刚才下了雨,山上的雾笼罩了过来,一会儿就把整个阳产给盖住了,只能隐隐约约的看到。
这位导游的家的位置,恰恰是一个观看和拍照的极佳的位置,可以看到整个阳产村。导游问我们中午要不要在她家吃饭,如果吃饭的话,她就叫她家老头子开始准备了。我们一问价格不算贵,菜也不错,于是就决定在他们家吃午饭。她通知她的老头去准备午餐,我们继续跟着她往上走。
我们跟着这个“导游”的路线走走停停。我们看到那种红色的墙应该就是用山里的土“塑”成的,里边夹杂着碎的山石,摸上去很结实,可以算得上是一种古代的混凝土。这个导游走到一座房子前,墙里露出了几根木头,导游就说这个就是先用木头搭了架子,然后用这种土,把木头包起来的。这和现在用钢筋混凝土的原理是一样的,只不过用的不是钢筋,是木条,这算得上是原始的混凝土。这种混凝土就是用的山上的泥土和碎山石,山上的木棒,他们把山中的材料,用人工重塑了一遍,文明“加于”自然,所以这个村子在形态上才与自然这么相融吧。
整个村子的道路是相通的。石头砌成的台阶还保留着原来的风貌,也有少量的人家,前面用水泥平了地面,但整体上不影响这个村子的原汁原味。
沿着山路上到村子的最高点,有一个亭子,是现在建成的,亭子的下面是一片平地,平地底下是一个个石头砌成的洞穴一般的“石室”,用木板档上。游说这里原来是一个地主家,上面是住人的房子,下面这一个个的洞是猪圈。近来猪肉大涨价,当然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很多地方不让散养猪了,为了环保。所以看到这个猪圈,就想起了这回事。有很多人认为不让散养猪是个错误的决策,但是我想这种决策可能也有一定的道理吧。古代的自然经济,是生产场所与居住场所不分的,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倾向于把居住场所和生产场所分开。很多新农村建设,房子是好了,但是又产生了很多的弊端,就是没有考虑到农村居住与生产原先不是截然分开的,现在想人为的将其分开,有很多的不现实之处。
村子里有不少房子早已无人居住,室内已经坍塌。但是由于外部的泥土塑成的墙体的坚固,外面看起来还是好的。找一座土楼进去看了看,里边是木质结构,有好几层,楼梯也已经腐烂,木质的板材耷拉下来。这里的土楼窗户都不大,里面应该采光不会太好。
我想他们之所以在木质的房屋外面再包上一层厚厚的山石与黄土混合而成的“混凝土”,可能会起到比较好的防御和防火的功能,还会冬暖夏凉。他们就地取材,最朴实的功用,反而形成了一种很独特的风格。
到村子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看来我们算是来得早的。下起了雨,游客们都打起了伞,就像一朵朵花开放在村子的路上。
沿途很多家都开始在切菜炒菜,看来这里的旅游生意真不错,炊烟袅袅升起,和雨雾混在一起,很有意境。
我们还去看了村子取水的水洞。说是水洞而不说水井,是因为很浅,而且是一个石洞形的,里面蓄满了水,导游说上面还有一个。现在都不用挑水了,家家户户都用管子抽水了,果然,这个水洞里,密集的插入了好多的水管,应该是通到各家各户的。
转了整整一圈,我们又回到了导游的家,她家里厨房前建了一个水泥平台,撑起一个很大的遮阳棚,坐在这里吃饭,正好对着整个的阳产,可以一边吃饭一边欣赏阳产的风景。去厨房看了看,里面用的是土灶,烧得是柴火。好久没有吃到用柴火做的饭了。
雨下的大了起来,一下雨雾反而退了,于是整个阳产便清晰的呈现在面前,过了一会儿雨停了,雾又渐渐的从两边的山侵袭了过来,把对面的土楼又全部遮住了。再过一会儿又下了一场雨,把雾驱散了,就这样,阳产土楼一会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一会儿又隐藏在雾里去,仿佛在闭幕和开幕一般。让我们觉得来这一趟真的不亏。
这里好像产枇杷,因为在深渡镇的时候,饭店里就有出售批把膏的。这村里也有很多家在卖自制的枇杷膏,说是纯手工做的。同伴之一本来想买,后来犹豫了很久好像也没买。她可能是被“纯手工制作”所打动了。于是有一段山路上,我们便讨论起手工制作和机器生产的问题来。黄认为不论是衣服还是食品,手工的肯定不如大工业生产的,纯手工制作,这种说法只是一种情怀而已。手工织的布的舒适度远不如大工业生产的布,纯手工做的食品,在卫生条件上和配料标准上也远达不到大工业生产的那种标准。
我对此还是深以为然的。有很多时候,我们对某些方面的过度赞扬和单向强调,往往不是出于理性而是出于一种情感。
就像这山中的村落,很多人一定说哇好美啊,好原生态呀,好接地气呀,好想在这里生活一辈子呀。一定不要信他的。 这里的美,它只适于游,适于观,而不适于居了,它的存在,也越来越会倾向于是一个旅游的胜地而不是一个居住的胜地。或许就像生产与生活会越来越分开一样,居住与游玩也越来越分开。
但,也或许在今后人类的居住中,生产与生活、人文与自然、居住与游玩会用另外一种方式重新融合。
这个村落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美的类型,一种历史的深度,一种“治愈”的选择,这就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