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给我讲个笑话”早读送闺女时,我对她说。
她看了我一眼,说:“你是一个傻X”,
我哑口无言,她窃喜,诡异
“没大没小,不懂一点礼貌,这是笑话吗?你才是傻X”
“你不是让我讲一个笑话吗?”
“我笑了吗?我现在气的要死!”
女儿吐了一下舌头
“你这句话前面那一句说的是什么?”
“我什么话也没说,你说让我给你讲一个笑话。”
“滚一边去!”
我也毫不客气的对她说一句脏话,两个人陷入僵局,谁也不想在说话。
沉默了一会儿,女儿说:“爸,傻X是好朋友之间才说的话,这叫怼!你这老人家接受不了!”
“怼?”我实在不想再和她说话,是这些高中生根本就不懂“怼”的真正含义。
“你不是说你和我亦父亦女,亦师亦友吗?既然咱们是好朋友,就可以这样说,难道非得正人君子般彬彬有礼的说话吗?我们现在高中生说话都这样啊!何错之有?”
我彻底无语,我知道,此时我若给她讲弟子规,她一定又会说我老思想,难道新思想就是这样说话吗?
反思“这句话何错之有?”,此时,我也蒙圈了。
弟子规上讲:“对大人,勿见能。”“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如此说来,女儿的言语是极其非礼的。
但是,有时候,书上是帝王将相,生活是柴米油盐。书上是书上的,生活是生活中的,“话太雅,反而假”是这个社会的变态现象。
我不知道别人家的孩子是不是“对大人,勿见能!”,但是,我的孩子却是经常“对我见能。”难道是我平时不够严肃,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对吗?
当我第二天再次问女儿,这句话说的对不对时,她说:“我说错了,收回这句话,你这老人家也不懂!”女儿对我的称呼曾经用过“哥”、“这位大叔”,如今又出来个“你老人家”。
今天看了李镇西老师的《恕我直言》,在不平则鸣中有一篇文章《我们正在毁灭,我们本来追求的美好》。
在这本书中,李振西老师说道:入侵校园的不仅仅是“牛逼”,还有“傻逼”、“逗逼”等词语,还有“你妈”、“我操”、“我靠”、“哇塞”等网络语。似乎对此不用大惊小怪,放眼社会包括网络社会这些词都很正常,许多名人包括我真心尊敬的文人学者也都这样说。比如我看见过某著名画家接受采访的视频,“牛逼”时不时从他嘴里冒出来,的确很显个性。还有我刚刚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内容相当不错,但题目是《谁有问题最牛逼》。
过去不能明说,最多私下朋友间在口语里说出的词,现在也堂而皇之的登上了公共平台。“屌丝”和“牛逼”本来指的是男性的生殖器的阴毛和牛的生殖器,但是,现在无论男女都喜欢大大方方的自称“屌丝”或者理直气壮的说“牛逼”。常见到某电视台的著名主持人和一些选秀节目的资深评委竟然也毫不羞涩的谈到“屌丝”、“牛逼”。
如果一个诗书之国,礼仪之邦的百姓,甚至文人对语言粗鄙认为是正常,这绝不是正常的。复旦大学中文系严锋教授说:“今天好像你要做好人也得带着脏字,因为脏字眼好像代表你是一个性情中人,反而说话像我们以前这样文雅的感觉有点假,人家就觉得你做作,可能是伪君子。”
五彩缤纷的语言泡沫淹没了我们庄严的思想和纯真的情感。有人说“官方语言无权替代更无权逼迫强奸民间语言”,甚至还有朋友说“如果动用文化权利压制民间语言,包括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这不担忧关于民主自由的理念,而且是赤裸裸的文化专制。”
第一,我批评的是只是粗鄙的语言形式,而非具体词汇所表达的内容,在表达某种思想情感的时候,最好避开不雅词汇。而不能把民间语言与粗鄙语言等号,民间语言其实并不全是鄙陋不堪的,正所谓官方语言未必都是纯洁高雅一样。对网络语言的流行我一概不反对,诸如“颜值”、“点赞”、“高大上”、“你懂得”、“也是醉了”,“吓死宝宝了”等等,或简洁或幽默或含蓄,丰富的语言表达不也挺好吗?完全可以广泛采用。
我反对鄙陋语言在公共场合流行,也只是我个人的观点,没有半点文化权利。对于这种现象,我也无计可施,但是我是教师,我所能觉得我所能做到的是不说这些词。同时,让我的学生也不说这个词,走入我们的课堂和校园,就像守城士兵保卫城堡一样,自然而神,对教育而言,没有教师的优雅就没有学生的优雅,而没有学生的优雅就不会有中国未来中国的优雅。
今天早上,我送女儿,再次提到这个问题,我说:“我今天早上看到了很多“不雅”网络词语,如:“牛逼”、“傻逼”、“逗逼”等“逼”字词语,还有“你妈”、“我操”、“我靠”、“哇塞”等“鄙陋”词语。不过也有很多高大尚的网络词语如:“颜值”、“点赞”、“高大上”、“你懂得”、“也是醉了”,“吓死宝宝了”等等。你以后少说不雅词语,多说这些高雅的词语不好吗?”
没想到,女儿一听来了劲:“你这老头子,这些早落后了,现在流行“盘他”、“了解一下”,比如王者荣耀里……这叫“污”!”
呵呵,昨天叫“怼”,今天叫“污”,升级了,我汗颜……
女儿接着说:“污,分等级,“真污”是最低等,其次是“污王”,还有“污神”,连初中生都知道!”
“原来如此,污字我还真的知道,前天在网上看费玉清在唱《一剪梅》,她仰着脖子唱这首歌,那声音真是余音绕梁。但是,我看到下面粉丝对他有一条评论:“仰头代圣如佛一代歌王,低下嘿嘿嘿段子界污王。”
我突然想到,费玉清的段子,算了,我也不讲“三纲五常、儒雅君子、节操牌坊”了,我对女儿也讲各段子,看看现在高中生到底啥反应。
“闺女,我给你讲一个很“污”的段子。说,英语的四六级考试对中国学生很难,你知道外国人考试汉语四六级更难。有一道题是这样出的。”
小红:“小强,去把玻璃擦干净。”小强回答到:“我擦!”请问,小强擦了玻璃没有?A.擦了 B.没擦,请选择。
“这个我们都懂,我们学生就喜欢这个,有意思,你接着说。”我看出,女儿非常高兴,从女儿的言语表情中可以看出,此时,女儿是发自内心的放松,快乐。接着我又给女儿讲了两个段子,下车后,我发现女儿笑嘻嘻手指顶着鼻子走进学校。
女儿是高兴了,我陷入了沉思,心如打翻了的五味瓶,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教育孩子?
我感觉,我们真的正在毁灭语言的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