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如是笔记
图 | 网络
自2017年9月“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公布之后,众多高校刚刚出炉的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可谓是“双一流”建设实施以来高校的第一份就业成绩单。在种种压力之下,这份“成绩单”顿显格外亮眼。
1
普通人好好学习才是正道
此次公布的“双一流”高校就业报告,华为、京东、腾讯、阿里巴巴等大型民营企业成为名校毕业生最为青睐的工作选择,同样的,这些巨无霸公司,也极为青睐这群名校毕业生。
东南大学2018届毕业生任职于世界500强企业人数最多的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就业人数263人,武汉大学2018届毕业生就业人数排名第一的也是华为,为211人。
而根据此前的《第十六届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研综合报告》显示,国内大学生的平均薪资期望值是8431元/月,年薪约为10W元,而在这份就业报告中显示,一流高校毕业生,大部分人年薪均可以达到10W元以上。
如果当初能可以努力一点,就不是我想要10W,而是我可以拿10W。
其实无论是期望值,还是报告所表现出来的一流大学毕业生的实际薪资,都是一个普通大学生在普通城市所难以达到的高度。
报告的数值很有代表性,却不具有普遍性。
身边更多的普通毕业生还是拿着5000左右的薪水,过着狗一样的生活。
并不是说像狗一样累,而是像狗一样“不紧不慢,无忧无虑”。
他们没有忧虑,却在不断的焦虑。
或许上一秒还在焦虑,下一秒就可以懒散在沙发上继续追剧。
每天朝三暮四,每天轻言放弃,总是不肯去努力。
作家方莹有这样一句话来形容:
贫穷对一个人来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贫穷而不自知,穷而不思变,穷而安于现状,甚至认命。这样的人,往往被贫穷一生捆绑和纠缠,最后只剩下抱怨、不满和麻木。
今天刚看到这份就业报告时,有一条评论很亮眼,他说:“牛X的永远只有这么一小部分人,大部分人还是很普通。”
虽然和这群人比,我们似乎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但是这群人里,也不乏通过自身努力而逆袭的年轻人。
清华和北大每年录取生中,农村人口约占20%,贫困农村人口为5%。
这些人可能受着和我们一样的教育,甚至远不如我们的教育,但他们却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逆袭成为“我可以拿10W”的那批人。
我们总是轻易的放过自己,却不肯放过别人。
我们按照“成长轨迹”一点点努力上学,毕业努力工作的普通人,总也也会去议论那些中途辍学或者成绩并不不如我们的,如今却混的一个比一个我们好的同学。
可是我们却不曾想,他们在社会里的摸爬滚打,不也是他们的一种“成长轨迹”,并不见得比我们容易的多,或许还需要一点天分。
我们总是选择性看到别人过得好,选择性的忽略别人受的罪。
我们没有可以给我们百万身家的爸爸,也没有察言观色游刃于人情场的天分,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逼自己再努力一点,好好学习,不仅为了自己,也为了如今在你最低谷时,陪伴在你身边的那些人。
2
随着世界变革越来越快,带给我们的使更多的机会,也是更多的不确定
在半年前清华大学2018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该校公布该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5.1%,签约民营企业的毕业生人数首次超过了国有企业,这引起了不少媒体的关注。名校毕业生就一定要去“体制内的铁饭碗”吗?这些90后、95后的毕业生“用脚投票”告诉社会,答案是不一定的。
市场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开出越来越高昂的经济条件吸引人才。
传统的观念总以为,国企十分稳定,是一个“铁饭碗”。虽不能大富大贵,却也足以衣食无忧。
市场人才供需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优质人才,并不满足于大部分企业“浑浑噩噩”的稳定状态,既不能饿死,也不能成长。
经济社会的发展,无论是房价,还是交友,越来越高昂的生存成本,让更多的年轻人开始有了新的观念。
“我不想听什么狗屁爱情故事,我现在只想搞钱。”
而资本市场逐利的本质,使优质的年轻人开始趋之若鹜,民营企业不断壮大,即便其具有所有“不稳定"的属性。
而这里的“不稳定”只是相对于普通人的“浑浑噩噩”来说的。
如今的”铁饭碗“并不是你得到一份别人愿意赏你一口饭并懒得去辞退你的工作,而应该是我们凭自己的本事,在哪都可以有一口饭吃,别人不是懒得辞退我,而是根本不能离开我。
《黑天鹅》一书讲述了这样一个道理:
我们一直有个可怕的错觉,就是认为波动性、随机性、不确定性是一桩坏事,于是想方设法要去消除它们,但正是这些我们想消除它们的举动,让我们更容易遭到“黑天鹅”的攻击。
社会的进步,社会的构成要素只会越来越多,随之来的便是更多的机会。
这些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时刻准备着的人,抓到了便是机会,抓不到便是“黑天鹅”的攻击。
我们总讲一句话:“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在社会高速进步的阶段,生活同样是如此。
浑浑噩噩,得过且过的过一天是生存;努力奋斗,只想搞钱的过一天也是生存。
后者还能更好的生活,何乐而不为呢?
3
高昂的生存成本,正使无数年轻人"逃离北上广",而生存成本只会越来越高昂
一直以来,“北上广”是高校毕业生心中的“白月光”,即使没户口,去一线城市闯一闯也是不少大学生的共识。然而记者梳理后发现,一流高校毕业生的京外就业率普遍超过50%。
北京的8所一流高校中,共有6所公布了京外就业率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包括北大、清华这样的顶尖学校在内,其京外就业率逼近甚至超过50%。其中,北京大学为60.53%,清华大学为59.8%,中国人民大学为54.09%,中国农业大学为54.68%,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最低,为48.02%。
随着大学生留京的难度越来越大,不少京内高校的在京就业率连年下降。截至2017年,清华大学京外就业率逐年提高并连续6年超过50%。北京理工大学2018届本科生在京就业率47.55%,较去年下降5.55%;研究生在京就业比例为58.87%,较去年下降1.36%。
无论是只升不降房价还是遥遥无期的户籍,都是阻碍这群高等人才入京的“拦路虎”。
“北上广”高等人才的饱和,如果不是顶尖的引进人才,不仅拿不到户籍,更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承担高昂的房价,似乎衣食住行,除了穿衣,其他都成了问题。
为了以后可以有更好的发展,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更多的选择深造,努力使自己成为顶尖的人才。
在31所公布具体数据的高校中,比例较高的高校有:清华大学本科生深造率为78.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生深造率为74.86%,复旦大学本科生深造率为69.22%,电子科技大学升学率为66.94%,中国农业大学本科毕业生深造率为57.78%等。
虽然如今高学历人才,从我国总人口来看依然是稀缺资源,但放眼近几年,无数高校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的话题,在每年的校招季都是炙手可热的话题。
高校不断的扩招,在年轻一代里,普通本科并不是不可或缺的人才。
这样的发展趋势,对于我们来说,是可怕的。
普通人才已经渐渐沦为普通人,顶尖人才群体,也由一片蓝海,在这个时代转为红海,顶尖人才逐渐的增多,甚至未来的饱和。
社会更多最优质的服务将由他们来承担,无论是教育,亦或是医疗,还是其他所有行业。
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的同时,社会整体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只是基础水平。
顶尖人才只会是资本的宠儿,在他们的影响下,社会的铁蹄只会越来越快的往前奔跑。
来不及闪躲,就只会死在社会的铁蹄之下。
近几年各种培训机构、私立学校发展趋势迅猛,高昂的补习费用更是水涨船高。
幼儿园的学费从几百到几万甚至十几万的都有,全在于父母的能力。
培训机构从网课到大班面授到小班针对性全程辅导,价格也是让普通家庭瞋目结舌。
不知不觉中,我们所赚的钱似乎并没有增多,而获得更优质的资源的成本却在不断上升。
这不仅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危机,对我们的下一代也是一种危机。
一道无形的隔阂,就在我们是否愿意努力这一念之间,隔开了人与人之间的阶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