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7.20发布的《曾有一处楼阁,可以倚楼听风雨(1)》】

听雨,听出来的其实是人生的跌宕起伏。
潇潇雨歇之时,时而“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时而,今朝“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时而思之良久,泣不成声;时而“瞋目而视”,言:“无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时而休憩玩乐,不知东方之既白;时而“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有失意,有激动,有闲趣,有愤慨,更有悲伤。
当年,苏东坡来到西湖,看到暴风雨到来时西湖的前前后后,亲手写下“白雨跳珠乱入船”的佳句。十五年后,当他又一次来到西湖,“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就又写了出来。苏东坡对雨,对人生更是品味到了闲趣。
民国时期,诗人戴望舒写出了《雨巷》,他在长诗中写的丁香姑娘,更是成为一代青年人心中的向往。
诗中结尾处写道: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作者也因为这首诗被称为“雨巷诗人”,而戴望舒本人感受到的可能就是理想。
听雨,听出来的是生活百态,更是人生淡然的情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