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的一生,再好也是桃花扇,撞破了头,血溅到扇子上,就这上面略加点染成一枝桃花。 ——张爱玲
张爱玲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的一幢仿西式豪宅里——麦根路313号,位于现在泰兴路(当时叫麦德赫司脱路)和泰安路(当时叫麦根路)的转角上。这座大房子的气魄肯定是不一般的,是李鸿章女儿李菊耦的陪嫁品之一。二十多间宽敞明亮的大房间,配有独立一排的佣人房,可谓贵族人家的典范。在这里度过幼年时期的张爱玲,是否有些许印象,或某些记忆呢?
其实,对于新婚燕尔的孙用蕃来说,现有新房的布置再豪华、气派,也远不及张家这座大院子的势头,无法相提并论。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孙用蕃一生最靓丽的年华已然耗耗而去,必会梦想人生总该会出现一道雨后的彩虹,照亮人到中年的华章。享受生活,享用最好,这是她真实地想法。
于是,她想起了如今在张爱玲二伯父名下的这套老房子,租赁人刚好搬走了。便起了心思盘算着搬过去,也没好好计划这会给家庭带来的负担和开支。孙用蕃顾得上眼前,顾得上面子,是不顾“票子”的补给如何的。这是每个时代贵族哥儿和小姐们的通病,几乎不例外地都有享乐主义的意识,当然付诸行动的就举不胜举了。于是,枕头风吹着吹着,慢慢就吹热了,耳根子自然软了的张廷重答应回到曾经辉煌而又响亮的“祖屋”里,也是门楣光耀的一个大举措吧。这媳妇,之前不是说特别能干精明,会打理、会盘算的吗?事实上,耳听不如眼见,眼见只有相处后才能得以真实的答案。
当然,有些传闻没带半分虚假的。谁说孙用蕃不能干,不精明了?
从另一个侧面寻去,便一目了然。她是非常有手腕的,也是善于算计和为自己打算的人。
到了张家后,孙用蕃这位后母的作风和气派是拿捏好了的。正风肃纪,严格开支,合理分配。不但紧抓家庭的日常用度,对于张家的佣人也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整和变动,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力,原先跟随了张家的一些男佣人和女佣人,也择了由头和想法都打发了去,于是,顺理成章地,孙家那些合她自己胃口的男女佣人就填充进来了。
一面是享用大房子的豪华奢侈,一面是精打细算的节约日子。当然这节约不会针对自己而已。四个主人,无数个佣人,二十多间房屋,这样的队形,不知是会过日子,还是不会生活了?反正,事实如此,该高调的地方,孙用蕃绝不会委屈着低调。
好马配好鞍!家具、摆设、点缀、什么物件都得重新来过吧?搁现下,有些人搬个新房子,都得好好地配置装扮一下,即使手头再紧,再缺银两,这个钱是不能少了的,预先储备着,借也必须借来抹上脸贴了金。这是人性,这是心理,再正常不过了。所以,孙用蕃是绝不会让新家低了格调,总得陪衬些匹配的家什,加上张廷重40岁生日在即,更是别样的喜庆了,添了富贵,好事一桩。
至此,张家搬回老根据地大院后,与舅舅家的几步之遥变成了遥遥缈缈。那些个表兄弟姐妹们,越发与张爱玲姐弟俩说不上话了,两家自是越来越疏远。
或许,大家心里都有数吧。不用猜忌,为什么孙用蕃会强烈要求搬走呢,与黄逸梵弟弟家离得远远的?
张爱玲读高中了,不时常回家、所以,与家庭、与后母之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疏离着招呼,距离着谈话,自是没有太大的冲突和激烈的阻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