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里的小城

作者: 齐滇大圣 | 来源:发表于2016-12-10 13:53 被阅读68次
    皮囊

    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阿太,我记住了。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

    前言

    这是蔡崇达《皮囊》开篇里关于阿太的生活思考的一段话。阿太是个硬朗或者说无情的人,外婆走时阿太一声没哭,阿太甚至把舅公直接扔水里差点淹死。在蔡崇达眼里阿太可能就是个超脱于人世间的神婆,终究是要抛弃肉体神游于世间的,所以阿太最喜欢讲的一句话就是:是真的啊,如果你整天伺候你这个皮囊,不会有出息的,只有会用肉体的人才能成材。

    虽然看了《皮囊》这本书,但是我还是不理解什么是皮囊。是肉体、是面子、还是我们虚伪的伪装?所以我没把这篇文章也叫做皮囊,我只是简单的叫做《皮囊里的小城》,因为我能看到的是整本书里蔡崇达对小城的回忆,关于父母、神明朋友、张美丽、阿小等等的在小城里的记忆。也许这就是蔡崇达想要抛弃在城市中的那副臭皮囊所要找回的生活吧。

    关于父母

    《皮囊》中前面几章都是写关于蔡崇达父亲的病的,无论是母亲在父亲生病后还坚持要花家里仅有的钱盖房子,还是那个重症病房里的圣诞节,以及我的那些神明朋友。都表现了一种母亲对父亲,我对这个家深深的爱。

    从这几章的描写当中能看到母亲以及我对于疾病的那种无助感,就像书中父亲残疾的那一章中,父亲总以为能够通过不断的锻炼能恢复自己对于身体的掌控感,这是父亲一直坚信的那套逻辑。但是正如蔡崇达说的:我还知道,这套逻辑父亲实践越久,越努力坚持,最后触礁的那个烈度就越大。但我不敢拆解父亲这套逻辑,因为,我实在找不到其他办法。 总得有个人提供一套希望的逻辑,让全家进行下去。

    这或许才是一种真正的无助,明知道没有希望,但还是努力着去找到一个让所有人能够坚持下去的理由。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充满着无助,但是我们很多时候根本不自知,就像文中的父亲所坚信的那样。社会,电影,名人自传一直给我们灌输着一种叫做梦想的东西。但是生活,从来就不是个太好的观看者,它像一个苛刻的导演,用一个个现实对我们指手画脚,甚至加进很多戏码,似乎想帮助我们找到各自对的状态。

    这里最让我感触的是蔡崇达游走于医院各个角落的时候,那种对于疾病,痛苦,希望简单而又直接的描述。他说:医院一楼是门诊大厅和停尸房。可以随意打发的疾病,和已经被疾病废弃的身体,比邻而居。生和死同时在这层盛放。就像那个圣诞节的夜晚,父亲顺利的通过了手术,而跟“我“一起的那个年轻人所能做的就是为他父亲放生命中最后一次绚烂的烟花。

    可能我现在还比较年轻,对于这种亲人的离世没有现实的体会。但是当文中母亲在祈求神明让丈夫死在自己面前,不要让他拖累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并对蔡崇达说:“你呢,好好读书,考个好大学,赚自己的钱,娶自己的老婆,过自己的日子,你父亲就交给我,他活一年,我肯定会硬扛着多活一年,我会伺候他吃穿起居。”

    我感觉到就像是我母亲在对我说这样的话,可能很多小城市的父母都是这样一辈子在为孩子们活。就像我父母辛辛苦苦的干活赚钱,但是自己又不舍得花钱,每年过年都舍不得穿新衣服。现在我自己赚钱了,给家里买一些东西的时候,他们也总说不要花这个冤枉钱,反正他们也用不到。而我希望他们不用那么辛苦工作,有时间去打打麻将,跳跳广场舞也可以的,他们又说,现在还能做,给你攒点钱到时候买房用。

    我们总说等孩子毕业工作了就能享清福了,但是之后在大城市生活的我们还面临着买房买成,生自己的小孩,自己的小孩又因为没空带,需要爷爷奶奶来带。我能看到在小城市生活的父母一辈子的路,不是为自己而活,而是为孩子们在活。

    我是个自私的人,我希望我以后不会为我的孩子们做太多事,甚至我都不希望有小孩,我希望我能走自己的路,不想背负那么多责任。所以我也希望我的父母能够自私一点,不要那么辛辛苦苦的赚钱了,把自己攒的那些钱去买新衣服,去旅游,去享清福。一辈子那么短,该是孩子们自己受苦,自己走路的时候了。

    小城的奋斗

    蔡崇达在文中描述了几个儿时小伙伴的记忆,关于两个阿小,天才文展还有厚朴的故事。他们是一个个想要逃脱这个小城命运的人,但是结局都是无法逃脱。

    特别是厚朴,他有一个关于“世界”的音乐梦,他希望自己叛逆,希望自己不一样,但是他终归不是自己所希望的那样。在被学校开除之后,不是别人眼中的牛逼闪闪,而是自己私底下的低身下气。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是不属于小城的年轻人的,是属于那些自以为辛苦而奋斗在大城市的精英人士的。阶级的跃层不像电影描绘的那么简单,偶尔的成功也只是乐透彩票般的幸运。

    蔡崇达是这样描述厚朴的:他不是假装,他只不过不知道怎么处理自己身上的各种渴求,只是找不到和他热爱的这个世界相处的办法。每个人身上都有太多相互冲突却又浑然一体的想法,他只是幼稚,还没搞清楚自己到底是谁。

    但是现实中又有多少人能搞清楚自己是谁呢,我们都只不过是厚朴在现实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厚朴因为他无处安放的一直躁动着的渴望而自杀了,而多少个“厚朴”还真真实实的活在这个世界上。

    或许我们能在这几章中看到蔡崇达和这些小镇青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或许蔡崇达是成功了,但是可能他自己也不认为比别人高明多少,自己也一直被自己的皮囊所束缚。就像厚朴死后他说:一种难以形容的悲伤,迅速在胸口膨胀。张了张口,试图想发出点什么,却始终没有一点声音。我这才意识到,这几来年,对自己的管控太成功了,以至于在这个极度难过的时候,还顾虑着大声宣泄会惹来邻居的非议。

    摘录

    最后几章其实是蔡崇达写自己对于这个城市,对于自己的思考。或许是他自己已经写的很简单直白了吧,我也没有资格再帮他补充点什么。所以这里就简单的放入几段文中的摘录,也留给各位一点自己的遐想空间。

    每片海,沉浮着不同的景致,也翻滚着各自的危险。生活也是,人的欲望也是。以前以为节制或者自我用逻辑框住,甚至掩耳盗铃地掩藏住,是最好的方法,然而,无论如何,它终究永远在那躁动起伏。 我期许自己要活得更真实也更诚实,要更接受甚至喜欢自己身上起伏的每部分,才能更喜欢这世界。我希望自己懂得处理、欣赏各种欲求,各种人性的丑陋与美妙,找到和它们相处的最好方式。我也希望自己能把这一路看到的风景,最终能全部用审美的笔触表达出来。


    在不知道怎么生活的情况下,我会采用的是一种现成的、狭隘的、充满功利而且市侩的逻辑——怎么能尽快挣钱以及怎么能尽量成名,用好听的词汇就是所谓“梦想”和“责任”。


    我根本不敢去判断自己的人生,也把握不住自己的人生。我逃避了,我躲在所谓对家庭的责任后,躲在所谓对新闻的追求和梦想中。于是,任何一点生活的压力或者工作的变动都让我脆弱,把生活的节奏寄托在工作上,所以任何一点波动都会让我不安让我恐慌。


    我真想好好和你聊聊,关于我们要怎么享受生活,而不是如何让虚妄的梦想膨胀自己。我真的太想和你谈谈,什么才是我们最应该珍惜和最珍贵的。


    累死累活地奔波,就是为了体面地回家。


    虽然我反复告诉自己,既然人生真是个旅途,就要学会看风景的心情和能力。但我始终接受不了,活得这么轻盈,轻盈到似乎没活过。其实我并不愿意旅行,其实我更愿意待在一个地方,守着我爱着的人,生根发芽。


    我不相信成熟能让我们所谓接受任何东西,成熟只是让我们更能自欺欺人


    我应该看见更多的人。这是对路过生命的所有人最好的尊重,这也是和时间抗衡、试图挽留住每个人唯一可行的努力。还是理解自己最好的方式——路过我们生命的每个人,都参与了我们,并最终构成了我们本身。


    写作不仅仅是种技能,是表达,而更是让自己和他人“看见”更多人、看见“世界”的更多可能、让每个人的人生体验尽可能完整的路径。


    人各有异,这是一种幸运:一个个风格迥异的人,构成了我们所能体会到的丰富的世界。但人本质上又那么一致,这也是一种幸运:如果有心,便能通过这共通的部分,最终看见彼此,映照出彼此,温暖彼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皮囊里的小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jgy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