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难过几天,心里想想自己确实也没有去建立人际关系,也并没有在上面花费任何时间。想想那个位置不是我的也很正常。"亮绿色条格里,回荡着她理智而清冽的声音。
"我觉得我工作上,无论从能力和处理事件上都没有问题,唯独一点,我并不愿意建立人际关系。"又一条亮绿色条格传过来。我在高脚杯里倒入西班牙红酒,摇晃着听她的声音,夜已深,我们的境遇如此相似。
"我有好几天独自调整,才从那种状态中走出来。"我没有告诉她,我们之所以成为闺蜜,是因为我们大体都是相似的一种人,对专业能力深信不疑,却忘了要深度建立人际关系网。
这大概是学生时代建立的思维模式,认为个人素质好便可得到认可。"很多人提醒我,为什么这次职位提升没有我?"她语言里没有懊恼,作为我们这类耿直的人,让我们变得八面玲珑有多难?
改变是需要"由外而内",先行动后反思,反思了又怎么样?如果不采取任何行动,反思也不过都停留在理论上。聊到这里,我竟不知如何和她说,就像找到了知音一样,我们聊到后半夜1点,从未有过的酣畅。
我们就像找到了对方的镜子,在对方的经历中投射出了自己的影子。我们都陷入了自嗨式的工作模式,而唯一缺失的就是适时建立人际关系网。而把工作只局限完成手头的工作。
我便是在工作中,言语最少的,不愿与人交流,甚至讨厌办公室闲聊,到底我们该不该与他人建立链接关系?答案是肯定的。应该尽可能多的向专业以外的地方求助力量,比如拥有各种兴趣爱好,这些会给工作的进展带来灵感。
她是那种极为理智冷静的女孩,我也是那种勤奋肯干的人。从小我们的父母都会发出这样的断言:"多干活,少说话。"可这往往是理想状态,我俩也按照父母的希望去做了。
可我们要通过什么来建立我们的人际关系网呢?不过是推进工作进展的一件又一件事,甚至是和工作无关的一件又一件事,也许无意间的一次闲聊就会带来巨大的信息量。
通过信息,我们得到启迪,有所精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可以促进彼此的进步。可往往很多人喜欢闷头做事,我和闺蜜曾经花费大量时间用在闷头做事上,只要我个人努力了,大家都看得见,我便会得到认可。
事情有时并不是这样发展的。个人在集体里的作用其实并没有那么大,我们都会过于高估自我的能力。研究曾表明,大多数人都不会太在意你,所以你大可自信随意一点。
我按住语音,倾诉了我内心对批评的焦虑,我为什么会对批评焦虑?大概自尊心强的人都会批评焦虑吧,根本原因不过是这样一套话辞:"我都做了这么多,都这么努力了,你却还在说我。"我想不仅仅是我自己吧,全人类都有批评焦虑。
批评为何会产生?批评者想要控制被批评者,通过负罪感和内疚让被批评者被自己所控制,从而答到自我满足。
中国有句古话叫"闻过则喜",可其实大多数人其实并不会愿意耳朵听到这些话语,宁可在事件上碰钉子,撞南墙!被批评者就会产生焦虑,批评会伴随任何人的一生,父母之于孩子,领导之于下属,大多会出现批评现象。
夜已深,我和她似乎都明白了,可是要怎样采取行动呢?要想真的改变,非要采取行动不可。
(未完待续……)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44698/0a8c68a625a5f90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