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知融合的概念来自于ACT治疗模型。
ACT模型本身具有乐观主义倾向。ACT假设即使是某人正在遭受巨大的痛苦的时候,仍旧是一个可以从中发现意义、目标、生机的机遇。
在ACT的理论中,我们不仅仅致力于减少人们的痛苦遭遇,同时还想帮助人们从痛苦中学习与成长,并且把痛苦作为跳板,创造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这种乐观积极的态度在ACT中常常被描述为:“我们没有被击垮,只是被卡住了。”
并且,是什么让普通民众如此受苦,以致沮丧、上瘾、孤立、恐惧,甚至自杀?“正常人”的两种“普遍”思维过程:认知融合和经验性回避。
什么是认知融合?
认知融合(cognitive fusion)基本上意味着我们的思想支配着我们的行为。在认知融合的状态,我们没有从我们的想法中分离:我们与想法“焊接”在一起,与想法混合,从而沉迷其中,以至于我们不能意识到我们此刻的所思所想。因此,认知解离(cognitive defusion)意味着隔离、分开,或者与我们的想法保持距离:退后一步,看到它们的本来面目——除了文字和图画,什么也没有。
人们居住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中。刚出生时,我们只是居住在一个“直接经验的世界里”,我们直接通过五种感觉来认识这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我们能看、听、触碰、尝和闻。但是随着长大,我们学会了思考,并且随着这种能力的增长,我们开始花越来越多的时间在第二个世界里,即“语言的世界”。融合意味着我们在语言的世界中停滞不前:我们被那些充斥于头脑中的文字和画面紧紧抓住,以致我们失去了跟世界接触的直接经验。
解离的目的是:完全依据我们的经验,促进有效的行动。当人们从痛苦的想法和记忆中摆脱出来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感到更舒服,但是在ACT中,我们会认为这只是一个红利或者是副产品,而不是我们的方向和目标。(请记住,我们不是要试图减少或者消除我们的症状,我们是要试图从根本上改变我们与痛苦的想法和感受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不再把它们当作“症状”。)因此,解离不是控制感受的利器:它意味着活在当下,并且采取有效行动。我们需要明确这一点,因为如果我们开始使用解离技术去尝试控制我们的感受,我们将会感到失望。
什么是认知解离?
认知解离指的是将自我从思维内容、记忆感觉、语言规则中分离,客观地注视思想活动如同观察外在事物,将想法看作是语言和文字本身,而不是它所代表的事物,所以认知和行为不要受其直接控制。心理学家海斯指出,认知解离可以使个体和自己的想法、主观经验保持一定的距离,只需要看着它们,不需要“相信”或者“不相信”,不需要“评价”或者“不评价”,只是观察它们就是。
看着它们就好。
传统认知行为疗法强调改变想法本身,而认知解离重视的是想法、情绪、体验和个体的关系,通过改变这种关系来改变其功能——也就是通过改变“想法”发生的语境,从而改变“想法”的功能。根据接纳承诺疗法的理论,若能改变语言和情境的错误连接、削弱语言的影响力,个体会更好地处理好自己和思维之间的关系,更好地调节当下的行为,因此得以减少由僵化的思维或行为规则带来的问题。而从更长远来看,认知解离的目标是采纳认知灵活性的态度,应避免单纯受想法、情绪、主观经验驱动的行为,而应该进行基于自我价值观的选择的行为。
如何做到认知解离?
认知解离技术之:“快速词语重复训练”。
最早的认知解离技术早在约100年前便由心理学先驱铁钦纳提出,即“快速词语重复训练”。近年来多位学者通过实验验证了这一技术的有效性。
快速词语重复训练的原理:人们在使用语言表达时通常都有一定的语境,词语的含义也需要一定的使用背景方可传达。快速词语重复训练的原理就是通过快速地、机械地、无意义地重复某些造成心理痛苦的核心词汇,使词汇仅保留语音的特性,变成无意义的单纯“词汇“而存在,从而脱离语境和内在含义。通过这种技术可以降低来访者对消极想法的确信程度,减轻消极想法带来的心理不适感。
举例来说,来访者可能被“我很笨”的想法困扰着,这种情况下治疗师可以采用快速词语重复训练的技术,指导来访者大声地多次重复“笨”这个字:“笨笨笨笨笨……”。慢慢地,“笨”就仅是一种声音而已了。有来访者是这样描述做这个训练后的真实感受的:“大概在第40次的时候他们就消失了,我可以听到的只是声音。听起来很奇怪,事实上,我有一个特别有趣的感觉,有一段时间我甚至不知道我在说什么词。它听起来更像是鸟的声音而不是词。”也就是说,在认知解离状态下,想法,思想,都跟客观事物一样,只是文字符号本身,而不是它们原本代表的事物。
遇到各种评判,我们都可以大喊一声:只是一句话而已。也许各种嘲笑会像利剑一样射过来,但人家只看到眼前飘来五个字:这都不是事。
有关解离和融合的简单概括
在融合的状态下,我们的念头看起来仿佛就像:
·绝对真理;
·存在一个命令让你必须去服从,或者存在一个原则让你不得不去遵守;
·存在一个威胁让我们觉得必须要尽快地摆脱;
·有一些事情,此时此刻正在发生,尽管实际上它们都已经过去或者其实还没有发生;
·有一些事情非常重要,以至于吸引了你的全部注意力;
·有一些事情你不会放手,尽管它们让你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糟。
在解离的状态下,你可以看到想法本来的样子:“在你的头脑中”,除了一组词语或者一些图片之外,什么都不存在。在解离的状态,你会意识到某个想法:
·也许是真实的,也许不是真实的;
·绝不是你必须要服从的命令,或者你必须去遵守的规则;
·对你来说绝不是威胁;
·绝不是一些在物质世界真实发生的事情——它只是你头脑中的一些文字和画面罢了;
·它们或者重要或者不重要,也就是你可以选择给它们分配多少注意力;
·可以允许它们来去自由,你不需要对它们有任何的执着或者排斥。
2.什么是“觉察”?
佛法所认为的自由,也是建立在觉察的基础之上,能充分地认识自己、驾驭内心。没有觉察就没有自由。没有觉察的人,会被自己内心的各种冲动所裹挟而浑然不知。
卡尔荣格也曾说:唯一改变自己命运的方式,就是让你的潜意识进入你的意识。当你有意识地去聆听自己的固有心智模式,观察思维与情绪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时,才会明白自己那些不受控制的强迫性思考和负面情绪并不是无迹可寻、一成不变的。若不去觉察,人会被自己的无意识习惯反应推动,进入一种"自动驾驶"的状态,像机器人一样重复旧的行为模式,深陷过去的痛苦无法自拔。
因此,一切心理疗愈,必须以觉察为原点展开。
觉察有其表层的意义与深层的意义。表层的意义即,意识到自己的思维/心智已经开始掌控自己,自己已经陷入了无意义的强迫性思考,需要在思维、情绪、行动层面做出一定的调整。深层意义即,全方位审视、观察自己的心理过程(思维、感受以及两者的因果关系),像旁观者一样明晰自己的思维模式、情绪反应与行为模式,要么进行理性的驳斥,要么如其所是、任其自己消失。对于神经症患者来讲,能达成第一层目的即可实现痊愈;但对于迈向觉醒开悟的修行者而言,必须进阶到第二层。
具体来讲,觉察能力是对于思维、情绪、躯体症状感知后,抽身观察、不与它们混同的能力。它与单纯的“感受”力差别很大,感受能力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并且神经症患者的感受能力往往比普通人还要更细腻与敏感。感受能力强调的对于思维、情绪、躯体感受的关注度与敏锐程度,而觉察能力强调的是虽然察觉到了自己的症状,但能和它们保持一定的距离,不与其产生融合的过程。
很多神经症患者说自己对想法、情绪、躯体感受很敏锐,经常喜欢自省,他们会误认为这是觉察,事实上这只是感受,是深陷在症状中无法自拔而已。由于疑病素质与精神交互作用的影响,神经症患者对于症状的主观感受都是夸大化的、不客观的。感受与觉察是相互拮抗的。若你在症状的漩涡之中无法抽身,被情绪冲撞的七零八散,那肯定不会拥有仅仅观察、不被带入的能力,会不断地与想法产生“认知融合”,去认同念头、认同情绪、认同痛苦。因此,觉察是仅仅察觉到念头的产生,但不去跟随,仅仅察觉到情绪的感受,却不排斥、不对抗。
这里打两个很形象的比喻,感受就像是跳入河水之中,随波逐浪,而觉察就像是站在岸边,客观、清楚地看潮起潮落;感受就像成为朵朵的白云,随风飘荡,而觉察就像成为白云后面的蓝天,岿然不动。
觉察练习的关键在于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从思维、情绪、感受的漩涡之中抽身出来,允许症状产生,但不去融入、跟随它们。对感受、情绪的觉察是觉察练习的线索,对念头的觉察是觉察练习的目的。一方面,是因为情绪只是念头在身体上的反应,念头是情绪的根源,另一方面,是因为情绪、躯体感受的体验是直接的、显而易见的,相较念头更容易捕捉。觉察念头对于初学者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大部分神经症患者是对思考上瘾的,往往沉浸在思维带来的痛苦中却毫不自知,同时,我们的思维不仅包括表层意识中的“想法”,还包括潜意识中的功能失调性假设与核心信念,这两者很多时候是无意识、一闪而过、稍纵即逝的,所以觉察到并仔细看清会有一些难度。
不要期待觉察会给你带来什么一蹴而就的效果,因为一旦怀有目的的觉察便不再是接纳,而是控制。念头永远不会停滞,情绪永远不会止息,觉察的目的仅仅是觉察,不是泯灭症状。
事实上,任何疗法,无论是森田疗法、接纳与承诺疗法还是认知行为疗法都无可避免地会以"觉察"为出发点。森田疗法中的"顺其自然"(抑或"忍受痛苦")所强调的对于痛苦的允许、对于主观情感规律的认可与服从在本质上也是对于症状的觉察;接纳与承诺疗法的"认知解离"与"扩展"更是形象、具体地展示了对于思维与情绪的观察;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基础就是对于扭曲认知的觉察与扭转。
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觉察。
觉察久了之后,你会愈发清晰地看到自己起心动念、情绪发作的全部过程,甚至每一个细节,进而意识到原来的自己一直在扮演一个"受害者",现在的自己则是一个全新的维度,看待问题会有一个全新的"上帝视角"。念头的来来去去,情绪的起起伏伏无非只是"观察者"这个投影源所投射在剧幕上的一出出戏码。
3.什么是“上帝视角”?
“上帝视角”是指一种想象或视觉角度,可以俯瞰整个场景或情境,并从全局的角度来观察和分析。这种视角通常被比喻为神或上帝的视角,因为它能够看到整个场景的每一个细节和角落,而不受任何限制或局限。
在不同的领域和情境中,上帝视角具有不同的含义和应用,例如:
在电子游戏中,上帝视角通常指的是玩家可以俯视整个游戏地图并控制游戏中的各种元素和角色的一种游戏模式。
在电影和电视制作中,上帝视角通常指的是导演或镜头师使用的一种拍摄手法,可以从高空或远处拍摄场景,以展现整个场景的气势和格局。
在哲学和宗教中,上帝视角通常被比喻为神或上帝的视角,可以看到整个宇宙和人类历史的全局,以及每个人的行为和命运。
总的来说,上帝视角是一种能够从全局角度来观察和理解事物的能力和视角,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掌握复杂的情境和问题,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你们觉得这三个概念有什么神似的地方呢?马斯克说无论玫瑰叫什么都不能影响它的芬芳,那么“认知融合(解离)、觉察、上帝视角”代表的本质是什么呢?
我概括为一种“抽离”的视角和能力,你又是怎么理解的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