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之美
——你不知道她的好,便不知道她的美
感谢简书,感谢简书谈写作版块的主编、编辑,各位作家、老师、文友们,抽空来听我唠叨一个古老的话题的文学之美。
个人简介就不说了,吃鸡蛋,何必关心是哪一只母鸡呢。
文学之美
——你不知道她的好,便不知道她的美
文学之美,乍看起来好像是谈文学鉴赏,实际上并非如此,今天可能没时间谈名著。而是有两层意味,一是文学的美是什么,二是文学有多么美。
因为内容实在有一些庞大,包括第四部分的美学简史可能只能大略谈一点,余下的大家可以抽空看一看。
文学之美,
通常我们会说山美水美人美,文学之美中所说的美,是艺术美,绝对的美,艺术本质意义上的美,而不是日常说的美,也就是说是一个哲学概念美学概念,这美那美,美的共性是什么,这个概念到底是什么。
文学作为艺术的一种,其最核心的价值就是美,或者审美(价值),而文之学作为一门学问,它追求的是美,区别于其他活动,哲学的真,道德的善,宗教的信仰。美让文学成为文学,而不是实用文或者宣传工具。
但是给美下一个定义,是徒劳的,美学家们大部分也放弃了这一点。那么谈美,是空谈吗,也不是,正所谓我们已经先行有所领会。
第一部分
文学的美是绝对美
每个写作者都考虑过,什么作品才叫好作品,作品的价值体现在什么地方呢?价值怎么形成的呢?这就关系到美,你可以叫它别的名字,美好像容易混淆,但它就是它,美就是价值,我们要探索一下价值,探索美。
在古希腊,柏拉图提出“美本身”的问题,即美的本质的问题。从此西方学术界几千年来一直延续着对美的本质的探讨和争论。
这种情况到了20世纪开始转变。美的本质的研究逐渐转变为审美活动的研究。
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学术界的美学大讨论中,对“美是什么”的问题形成了四派不同的观点。
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外在于人的“美”。柳宗元提出的命题:“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美不能离开人的审美活动。美是照亮,美是创造,美是生成。
美在意象。朱光潜说:“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宗白华说:“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就是美。
美,最终落实到审美。审美成了美的代名词。
从经验层面来说
所有的作品都不是为了说几个人几件事,更不是说教抒情。林黛玉贾宝玉有什么说的必要?要说的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也就是曹雪芹内心的小世界,世界是那个样子的,他表现出来。比如三角恋爱,哪怕是八角恋爱,本身不值得写,并非说这种无聊。红楼梦也可以看做是三角恋爱。关键是写它是为了什么?表现。表现什么?体验。
是体验让作品凸显了价值,体验表现出来了,具象了,完美了(这就涉及到美的特征,整一、和谐),作品的独特价值才出现,真理发生了,成为有生命力的艺术品,审美品,而不是消费品。美,我们有了初步的把握,美是完美的意思。但是这还不够。
经验层面毕竟不可靠,作品成千上万,还有古代的未来的,不可能研究透,总结也是众说纷纭。这样我们必须从具体的作品抽出美的共性,从特殊到普遍,经验毕竟是有限的。要抓住本质抓住共性,还必须有更好的办法。
人类有个厉害的武器,理性,理性用来研究本质,是一个可靠的工具,我们经常说的逻辑,就是哲学的分支门类。
这就涉及到,我们说文学的美,是哲学的研究人物,啊,太难了。不怕,哲学家们划分了一个部分,美学,专门研究,这就好办了,轻松一点了。但是好像还是很深奥,毕竟还是哲学,我们怎么去了解学习呢?一点也不难,朱光潜的谈美大家熟知,它就是美学的入门书。哦,如此。那么是不是很简单呢,多读朱光潜的书就可以呢?不是。美学的历史有2000多年,东西方都有论述,很复杂。它不提供答案,只提高思考。和文学一样,美学指导文学,如果说文学指导人生的话。美学和文学创作是一种指导关系。朱光潜写的谈美,目的就是普及提高,写得也很亲切,深受读者们的喜爱。
这里提一句,我们说的文学,实际上是文学作品的意思,是翻译的问题。文学作为文之学,却是美学的意思,很多人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做一个提醒。
这种绝对的美,美的概念,这么抽象,有专门的研究,对我们来说是方便了,不再众说纷纭,起码有一个体系来探讨,而不是各执一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说到抽象的东西很不习惯,很容易将抽象的东西当做具象的东西来思考。
好,在第一部分我们树立一个观念,美,是一个概念,我们谈的不是某一个文学艺术作品的美,而是共性,本质的美的概念,或者说美的理想,理想的美是什么。
它到底是什么呢?这是美学史要说的,暂且放一放。
第二部分
学习美学,了解美,我们需要入门。
美学如何入门,或者说如何认识文学之美
美学入门比较难,概念术语晦涩难懂,学习需要较长的过程,因为它不是一套知识,更不是日常经验的总结,它是抽象思维的过程,是一整套思维方式,绝大多数人没有经过哲学训练,学习起来比较辛苦。但是美学又太重要,可以说是唯一的指导文学艺术鉴赏与创作的指南,一切不谈美学的文学理论最多只是一种经验总结,缺乏本质性的把握。为了好入门,我常说一个简单的规定——美是整一和谐,但不仅如此。鉴赏和写作,离不开美学知识。
因为难,我不准备将这堂分享当成是美学史来说,大家可以读美学史。
简单办法:整一和谐,有利于爱好文学的朋友们把握美的属性,但它不是答案,答案要自己在阅读美学相关书籍中去寻找。那么整一和谐如何理解呢,是不是字面的意思呢?不全是。
整一
整一不是整齐划一,而是完整一体,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因此,它的“完整”并不是有头有尾,也不是逻辑严密,亦不是有条有理层次分明,而是内在的生命气息充盈。他的“完整”不代表完整的故事,也不代表完整的线索,而是“营造完整的小世界”,在作品的小世界中,它是一种图式一种示意图,一种结构(不是结构框架)而不是图画。
什么又是图式呢?这是哲学上的概念,不说那么复杂,更简单一点说,图式是一种类似网格一样的东西,类似模型一样的东西。很多时候,我们也只能循环解释。看到的作品,本身是零散的,但是在心灵的模子里成形,这就是“图式”。稍微复杂一点的解释,见附录。
和谐
和谐,中国人很好理解,但是它也不完全是字面意思或者字典上的意思。
它意味着在读者的心灵中契合,它有“完美”的意思,它让精神获得愉悦,它无功利性,也即是不说教不抒情不剧透。
它不是日常情感的喜悦,可能是悲伤的,激愤的,忧伤的,愤怒的,荒诞的,它是滋养生命的愉悦,情感之前的情感,理解之前的理解,一种源始的,源于始基的愉悦,完美圆满。
一切知识只是渡船,到了对岸,船不必随身携带。我写这篇就是一条渡船,它并不是答案,但是能帮助大家理解美和审美,进入美学理论的天地,对文学艺术有更深的理解。美是整一和谐,不会让大家理解跑偏,可以消除常见的不准确的说法,譬如“美在客观”“ 美是人的意识、情感活动的产物或外射表现”“ 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自然的人化,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真与善的统一,是自由的形式。”“美,是指能引起人们美感的客观事物的一种共同的本质属性。”同时提醒大家在进一步学习美学的过程中,升级换代,更深刻地把握美。
附录:
康德的图式说在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是十分重要的理论。这一理论提出了感性与知性、个别与一般、直观与概念的联结需要一个“中介”,主客体的统一需要一个结构和途径的问题。康德通过这一理论,说明了直观如何被包摄于概念之下的问题。康德找到了人类不同质或不同类的认识的联结方式,把主客体的统一置于一种具有内在结构和内在机制的必然联系之中,呈现出主体对客体的建构具有一种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过程和方式,并力图说明和解决认识过程中的能动飞跃和主体价值实现方式等问题。尽管它包裹在唯心主义的形式之下,但由于它的重要性,才不断引起世人的关注与研究,推进了哲学和科学事业的发展。
第三部分
文学作品的美和文学的美。文学多么美。
文学的美是艺术美是绝对美,文学作品中的美是相对美,小美,追求的是大美。道德经有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很有名,可知道他早期写的短篇小说《萤》却不多,如果你对比一下,会发现,前者是后者的加长版升级版。
纳博科夫的《洛丽塔》蜚声世界,可他的短篇小说《魔法师》几乎没人看过。前者同样是后者的升级版。
卡夫卡的日记里有后来小说的草稿;舒尔茨的书信,甚至直接变为作品的开篇……他们不练笔,他们在实战。
怎么会这样?
一个立志成为作家的人,不会练笔,而是不断往心灵深处挖掘,分阶段,但每一次都是全力以赴。他们追求什么呢?追求接近美,大美,绝对的美。
每一个有雄心壮志的作家,他不会短视,而是朝着既定的目前前进。他们内心的体验,始终是自己观照的目标,这个目标是自己的母题,他要完美地表现出来。他所有的写作都是围绕这个母题,像剥洋葱一般,一层一层又一层,他干了一辈子,其实在为一本书而努力。他可能会偶尔脱离这个母题来写作,但也绝不是练笔,而是打磨。我们也知道写作为了表现内心,而不是表达,需要一些全新的手法,内容就是形式,形式就是内容,为了应对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况,一定的打磨是需要的,但是绝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的练笔。模拟如何捕捉内心的闪念,如何让语言和意象贴合,能够传情达意,大作家在早期会进行打磨,比如乔伊斯早期写的《都柏林人》,和后期的意识流巨著乍看差别很大,其实内在是有脉络的,《都柏林人》里的人物,很多都出现在后期作品中。福克纳更是如此,他早期的短篇小说,几乎就是后期作品的仓库,就像一幅大地图中的小地图。还有莫言,他的小县城,福克纳的小县城。
打磨并是打磨自己成为“心灵捕手”。他们似乎有法魔,能抓住人心,殊不知,他们这是在一个地方挖得足够深。
同样在写作,差别怎么这么大呢?
大作家在小白的时候,和普通作者没有什么不同,不同的是他不练笔,而是挖掘,一次次在同一个地方挖。而普通作者到处乱挖,美其名曰练笔,始终是小白,心里还纳闷“我怎么运气不好,没有挖到矿?”
很多年后,一个平庸的写作者面对内心大陆,看到的伤痕累累的垃圾堆,而大作家在地下挖出的是一颗颗钻石。同样的付出,不同的结果。
走心是不断走心,而不是作为点缀,这里挖挖,那里挖挖,不如不挖。最终几近完美的作品诞生了。
所以那种绝对的美,不是有形的实体,找到了纳进作品,而是作品中提现出对大美的指向。
阅读也是如此,审美训练少,读不出味道,训练多了,读到了味道,体会到了美,看到了美的光晕,审美就有了一种圆满的精神愉悦。所以说审美愉悦是一种特殊的愉悦,是天人合一的圆满感,而不是一般的愉悦或者美感。审美是一种融合。
第四部分
美学简史
见PPT
第五部分
语言
语言为什么不是工具?
这个话题很大,只能简单说一下。
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园。这是大语言,纯语言,无形的语言,绝对的语言。我们用的是小语言,来自于大语言,所以它不是工具。
海德格尔说,不是人说语言,而是语言说我。
好,可能还是有点蒙,觉得神秘。
维特根斯坦说,人有着这种感觉,即他心里说出的话,比他以言词说出的更为清楚。
这叫茶壶煮饺子,有口说不出。
那说不出的是什么呢?大语言。
好,可能还是不明白。
德勒兹说;
言说不涉及一个主体。并不存在正在表达的主体,即言说主体,仅仅存在着装置。
也就是说,人说:这是桌子。但是这句话不是自己发明的,是父母老师教的,是大爷大叔教的。那么父母是谁教的呢?爷爷奶奶,老祖宗。老祖宗呢?
这一切是存在道说出来,人,此在承接到的。天籁到人籁。
还有。
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的语言是纯粹语言了,无限接近大语言。
还是德勒兹。他谁啊?百度。
德勒兹说:
文学是一种与平衡相去甚远的写作,是像“在一种外语中”(普鲁斯特和法语,卡夫卡和德语,等等)一样去在自己的母语中进行的写作。
在母语中用外语写作?但同时它又是母语?怎么回事?一脸蒙。这就是文学语言,艺术的语言,归依存在的天籁,存在道说的语言。
是的,它是发现的语言,不是创造性语言(语文老师好像说过创造行语言吧?哈)。发现了大语言,并且说出来,所以是母语中的外语,母语的母语,语言之母,那就是纯语言。
啊,我们想到了什么?诗。诗歌是语言之母。
到这里,如果你还是不信,那么向后转,翻开高中语文课堂笔记,那里有一个舒适区。遣词造句摘抄模仿……那是一条走向平庸写作的道路。何去何从,任你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