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能够给人带来很多好处,能让人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坚持做一些对自己有益的事情,比如读书、健身、早起、正常吃饭……但是形成自律的过程并不简单。
形成自律的过程与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有点相似: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但是也有不同:我觉得做一件好事也是做,只要做了就能帮助到一个人,起码能让受帮助的人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好人;但是自律不同,只有一两次的“自律”不是真正的自律,那是一时兴起。肯定有人要说了,谁不想自律啊,但是“21天习惯养成法”、“30天自律之道”我都尝试过了,根本没有成功,我可能一辈子都无法自律了。
如何才能在日常生活中逐渐自律,并通过自律让我们的生活更加高效、自由呢?我觉得大家可以尝试从微习惯开始。
我想大家一定很好奇,到底什么是微习惯呢?“微习惯”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一个稍微有一些陌生的概念,我也是在阅读完《微习惯》这本书开始才了解这个概念的。在出版《微习惯》之前,这本书的作者斯蒂芬·盖斯是一个十足的天生懒虫,为了改变自己的状况,他才开始着手研究各种习惯养成策略,力求找到普通人都能做到的习惯养成方法。斯蒂芬·盖斯2004年起在美国各大自我成长类网站上发布相关文章;2011年,他开始运营自己的博客Deep Existence,为读者提供自我成长策略方面的建议。
《微习惯》就是斯蒂芬·盖斯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和多年研究成果的一个作品集,书中共有7章内容,详细地介绍了微习惯的理念、微习惯的自我养成等内容。从小处着手,一点点养成良好习惯,最终将微习惯变成长久习惯,在建立微小的习惯过程中,最终实现自律。
1、 微习惯是什么?
要想通过微习惯改变自己,那么我们就要了解微习惯的概念。在《微习惯》这本书中是这样定义的:微习惯就是你强迫自己每天做的微不足道的积极行为。微步骤每次都能有效果,而习惯来自坚持,所以它俩注定要在一起,这个爱情故事要比《暮光之城》好上许多。
![](https://img.haomeiwen.com/i1727833/4a6c96cf3cca668a.png)
举例来讲,微习惯就是每天读2页书,做1个俯卧撑,写50字的文章等诸如此类的简单的事情,在日复一日中养成好的习惯。当然你也可以每天多做,但是但有一天没有做到平时的数量,你只要做到你当初设定好的目标就可以。
2、 为什么微习惯的成功率高呢?
① 习惯的养成平均为66天,微习惯更容易坚持;
养成习惯需要的时间既不是21天,也不是30天,一个行为变成习惯所需要的时间平均为66天。根据行为的不同所需要的时间也有很大的差异,从18天到254天不等,这就说明:人们养成习惯所要花费的时间根据个体各有不同。
所以火遍全球的“21天习惯养成”、“30天习惯养成”都不科学。尤其是设立的目标过高,短时间还可以坚持,但是如果21天或30天无法养成,很容易让人产生挫败感;但是微习惯则不同:微习惯小到无法失败。
② 微习惯只是广义的目标
微习惯虽然容易操作,但是微习惯同时做的数量尽量不要超过4个,因为过多也会占用我们过多精力,反而适得其反。
想要尝试微习惯可以考虑试用微习惯策略一周,然后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然后再决定是否将这个习惯培养成一个长期的习惯。
3、 微习惯策略的八大规则
绝不要自欺欺人
满意每一个进步
经常回报自己,尤其在完成微习惯之后
保持头脑清醒
感到强烈抵触时,退并缩小目标
提醒自己这件事很轻松
绝不要小看微步骤
用多余精力超额完成任务,而不是制定更大目标
微习惯就像是借用杠杆的力量一样,用对了就能以小博大,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养成好习惯,实现自律。
自律为什么那么重要,《微习惯》中有一句话我觉得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坏习惯有多可怕,好习惯就有多神奇。
但是无论微习惯多么简单,要实践才能得到好的结果。还是那句话: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