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0本阅读计划-6】
一、前言
初次听到《好好学习》 这本书是2019年在一位教授的讲座上,教授年近花甲,依然精神矍铄,有着很强的气场但又平易近人。在1个半小时的讲座中,他数次提到了这本书,于是我在2019年底的时候开始了这本书的阅读之旅……
又因为这本书实在太过于优秀,2020年初我开始了第2遍的阅读,并且想认认真真的写一篇笔记来记录可能稍纵即逝的一些想法。
作者成甲,本职工作是一位景区规划设计师,一直觉得能够做规划设计的人都是特别牛的。 与我现单位的一位规划师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懂政治、经济、环境设计,能够与政务领导保持友好的沟通、能够全面统筹所有的设计模块。
最佩服作者的一个习惯是:连续6年,每年读书超过100本,坚持写读书笔记,每天晨修反思2小时。也正是通过大量的阅读、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有了这本指导如何提高认知深度的书。当然这是我°第1遍的时候的直观感受,当我近几日读完了第2遍,又觉得这本书像是作者读过的600多本书的精炼提要。无论本质如何,能够读到这本书,总归是我这个而立之年仍然未有建树的小女子的荣幸。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大家都耳熟能详,然而在现今这个时代,改变命运的不再是知识数量这一维度,更重要的是认知的深度。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我们必须对知识进行管理,而管理知识最重要的并不是大多数人以为的对知识进行收集、分类、保存。知识管理的核心实际是通过管理知识提升我们的认知深度,进而改变我们的行为模式。因此,对我们最重要的问题便是:如何提升我们的认知深度?
二、几个例子
1、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老鼠在赛道里面跑,很努力很辛苦但是却永远也到不了终点。就像大多数人一样,看起来很努力,热爱读书,热爱学习,但其实一直在原地打转。这句话对我来说,应该是最精准的用户画像了!呵呵,自己书房里的书不少,在朋友圈晒过的书更是不少,但是所有的图片都是封皮,没有一张是封底。可想而知:看过那么多书的我,竟然都是浅尝辄止,很多看过的没有超过一章。说到这里,甚是惭愧!以后,要坚决做一个只晒封底的人!
2、斜杠是结果,不是原因
斜杠青年应该更加深入探索,而不是简单追求多元的结果。 经历不是能力,多元的经历如果不能帮助我们提升认知深度,从长期来看,那也是低效的。呆过互联网、呆过出版业、呆过设计行业,看起来很丰富的职业经历,个中事情,只有自己能懂吧!人的经历是有限的,专注才是最大的生产力。自己要改变的还是太多……
3、专业不应该仅是专业而已
我们所谓的专业,比如市场营销、法律、政治、历史、文学,其实只是人为制造的分类标签罢了。拿市场营销这个专业举例子:学好4P(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市场细分等概念,不代表就可以毕业了。市场营销的问题,背后往往涉及法律、政治、历史和文化的因素。 这种认识,会极大地阻碍我们学习真正应该学的知识。
4、尊严不是面子,而是成为更好的自己
聪明人知道尊严不是在别人驳倒自己时去维护面子。真正的尊严是发现改进和成长的机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5、小事真的不重要吗?
比较重要的大事发生后,当然应该反思,但是,决定你在关键时刻表现的,却是一个个小事的积累——临场的发挥、沟通的技巧、心态的调整。所以把生活的点滴细节管理好,就是在管理我们自己的人生啊!
6、细节和表象会蒙蔽你的双眼
我们在考虑得失时,很容易陷入细节的问题或表象的问题里。前段时间去一家公司学习,他们有个企业文化是:允许有小问题存在,只要目前来看,这些小问题不影响整体的战略计划就不应该花精力去处理。而是应该把精力放在不处理就会对公司造成巨大损失的一级问题上。本质的问题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点,拨开迷雾才能看到阳光,工作如此,生活、感情亦是如此……
7、工作日志只能记流水账吗?
我现单位有一个企业文化:所有新入职的员工,前2个月必须每天在系统里提交工作日志。说实话,2个月,44天,写到后面很多员工都会开始抱怨。我刚刚入职时工作日志算是比较详细,每天都会写3项内容:今日工作内容、今日不足之处、明日工作计划。直到我看到了作者公司的员工,在训练了反思能力之后的工作日志……
三、经典中的经典
所谓认知,就是人在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下意识的思考方式以及处理方法。人生就是在不断的选择,不同的认知深度下所做的决策,这些决策共同构成一个人的人生。
在这里不得不搬出一本超级经典的书《穷查理宝典》,作者查理.芒格,股神巴菲特的亲密伙伴、导师。里面罗列了几个思考问题的模型、临界知识点(可代入多种情境的底层知识,比如数学、物理、生物等学科的基本概念),在读完《好好学习》第1遍之后,我曾尝试着读这本经典,奈何悟力有限,并不能很好的吸收。《好好学习》这本书里对其中几个临界知识做了比较详细的解读。
四、可用于多种情境的临界知识点
1、复利效应
(1)复利的本质是:做事情A,会导致结果B,而结果B又会加强A,不断循环,数学应是一个思考工具,表达工具,而不是计算工具。从这点来看,数学可以称之为底层学科Top1
(2)自己才该是最大的投资!什么时候你才应该把钱投资到理财产品上呢?当你的收入扣除生活成本和自我成长之外,还有闲置资金的时候。这些钱,才是应该拿去理财投资的。这才是真正地理解了复利模型。
2、概率论
人们常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将成功或者不成功归结为运气。但是生活就是一个各项条件随机发生的概率分布,小概率时间必然发生。在不确定的世界里,我们可以选择不断地投入成功概率最大的事情当中,并且避免小概率事件给我们带来的致命打击。要做擅长的事,要对重要的事情、文件备份。比如说:做报告时、画图时要时不时按下Ctrl+S
3、黄金思维圈
黄金思维圈的本质是改掉从What的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而要刻意练习从Why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比如领导安排一件事,要问自己:为什么安排我,他想达到什么目标,我要怎么做才能实现这个目标,询问自己一个又一个“为什么”,保持这样以结果为导向,以终为始的开展工作的习惯。并且在实际的工作中,多角度的去思考协调,认识到自己的岗位关联性。
我在岗位关联性这个问题上,最近这一年感受最深的是意识到了总监和经理的区别:并不只是权利、管理人数的不同,最本质的区别是:一件事情发生,总监会从整个公司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在处理问题上也会更好的与其他部门协作。而经理,更多的是从本部门的角度思考、处理。
4、进化论
进化论属于生物学的知识点,当外部环境发生改变时,人们却仍然延续过去的认识和行为,这是极其危险的。世界变化莫测,切记不能时刻挂在嘴边的是:以前xxx……
作者举了一个大学生报考的例子,他认为:城市>学校> 专业,大城市让你有更多的机会,因为在北上广这样的城市,人才、信息高度密集,新的方法、新的理念在信息交流中快速演化,对各种可能性的试错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在大城市中看到未来趋势的概率要比在小乡村里高得多。
前面时间我疯狂的迷上奇葩说,一个月的时间里连续看了3季。里面有一期辩题是伴侣要去大城市发展,我要不要放弃一切跟着去。薛教授的分析让人印象深刻,时时回味。
对于报考这个例子来说,我也是深有感触的,我的大学是在福建一个小城市读的,相隔不远就是有望升级为直辖市的厦门。每一次,院里面请到厦门大学的教授来开讲座,我都争取坐在前排,恨不得竖起耳朵听。毕业之后,也毅然的选择了厦门作为我第一个工作的城市,那里不仅处处皆景,更有向上的思想,有眼睛有光的领导。所以,位置比努力重要。确实有一定的道理,用我前领导的话就是:屁股决定脑袋。
5、系统思考
系统中的每件事情都相互影响,因就是果,果就是因。如何要跳出简单的因果关系,进行更深入的系统思考?关键突破口是:从事物的互动“关系”入手,而非从“事物”本身入手!并且要认识到时滞这个必然存在的缺陷、乐于接受反馈、努力形成闭环。
生活中,每次孩儿他爸出差回来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儿子只找你。儿子只找我是结果也是原因,因为他只找我,所以我带的时间更多,也因为我带的时间多,所以在爸爸带和妈妈带之间他更愿意选择妈妈带。例子很生活化,但是道理不谋而合!
6、二八法则
这个说法大家应该不陌生,比如80%的财富掌握在20%的人手中,比如80%的业绩是由排名前20%的员工创造的。而这本书是从学习和人脉的角度来阐释这个概念。
(1)学习28原则:花更多的精力在20%的关键问题上,而不是把时间平均花在80%的知识上,比如多学习临界知识。
(2)我们要尽可能地增加“非重复关系人”,大多数人的人脉都是基于自己的生活圈子、工作圈子。我更是几乎做到了100%,哈哈!这样的关系很稳定,但是也会间接的导致不能快速的接受其他领域的思想。也许你苦思冥想无法解决的一个问题,别人用医生的思维、用律师的思维能够轻松的解开。当然,能够做到将自己的人脉拓宽而不仅仅是拓长,也需要本身具有闪光点,而不是单纯的交换名片、互相点赞。这里送上我很喜欢的一句话: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7、安全空间
安全空间,就是人类在无数次犯错之后总结出来的对小概率事件的应对之道。比如要有planA,planB、甚至planC、D……,以此来提升系统的反脆弱性,增强系统对极端事件的应对能力。
一个按照商业计划书来创业的团队,一旦遇到未预料的事件,便满盘皆输;而一个快速试错、精益创业的团队,遇到未预料的事件,不仅有能力应对,还可能将其发展为新机会。 这里推荐一本书《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获益》,也是我这个月的阅读计划之一,呵呵~
五、纸上得来终觉浅
以上,基本上整理了对我来说有深刻冲击的想法。通过2次的阅读,1次的文字梳理。对这本书的喜欢愈发增多。也认识到了学习、参加培训是输入,只有在理解底层规律并且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之后,才能够不断的生长和创造,增强自己的认知,进而更好的强化其他输入,形成良性循环。未来学习之路依旧路漫漫。特别是深度的认知和学习,更加要耐得住寂寞,下得去苦功夫。没有刻意学习的痛苦,就没有一针见血的清楚。
学习,重要的不是你知道多少,而是你能采取行动,改变多少,把知道变为行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以此共勉!
愿我们都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乌托邦的风景
2020年3月8日凌晨2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