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村子里的阿辰,通过亲人的安排,赶着牛车去相亲,认识了一百多里外的阿霞。
他们在相亲后没多久,就匆匆结婚,生儿育女,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婚后日子里,儿子女儿相继出生,阿辰每天去地里劳动挣工分,阿霞把孩子交给年迈的公婆,也去挣工分。
这样的日子,每天反反复复地重复,跟同时代其他百姓一样。
然而,他们最终却因为“一根火柴”,压垮了这个表面风平浪静的家庭。阿霞悄悄地跑了,丢下了阿辰跟一对儿女,他们的事,也瞬间被闹的满城风雨。
原来,他们在家庭上面,有许多分歧。阿辰对于一切花销比较抠,每一分钱都去划算,就连一盒火柴都是限制的;阿霞则认为一个家庭,一些生活刚需,没必要总是向乡亲们借来借去,还不完的人情。
就是这样的矛盾,压抑在他们婚后的生活里,经常吵嘴,但很快就平复了。
所谓“夫妻床头打架,床尾和”有一定道理,所以在村子里没闹出多大动静,保持着表面的风平浪静。
阿霞在这种生活里,压抑了三年。这段时间里,每个月只买一盒火柴用来生活,不够用时,总是让她去跟邻里乡亲们借火柴用。
对于连一盒火柴都买不起的男人,她实在忍受不了,经常硬着头皮跟乡亲们借火柴的尴尬,准备找个机会逃跑,一了百了。
在一个清晨,阿辰一如往常去田里劳动,让她负责在家做饭。她觉得这是一个机会,看着床上还未醒来的孩子,她简单地收拾了几件衣服,带上了家里的一点积蓄,狠心地来到了二十多里外的县城,坐上火车回到了百里外的娘家。
回来把自己的遭遇跟亲人说了,得知女儿过的如此惨,就准备重新找个媒人再介绍个对象。
床上的儿女们醒来,没有看到他们的妈妈,哭闹声不断地传出,惊动了邻里乡亲,后来才得知阿霞出走的事。
阿辰紧急地去找,没找到,就去了丈母娘家,被丈母娘瞧不起地说道。
“你还有脸过来找啊!让我闺女跟你吃了多大的苦,连一盒火柴都买不起,有啥资格给我女儿幸福!!”
说完话,阿辰就被拒之门外,他们的婚姻也算走到尽头了。
从此,阿辰一个人即当爹又当娘,把儿女抚养成人,并让他们成家立业。自己依然改不掉抠门的习惯,吃着粗茶淡饭,穿着朴素的中山装,养着一头黄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过了许多年。
如今,患了气管炎的阿辰,还是每年拼命地在那一亩三分地里忙碌。嫁出去的闺女每年春节总会回来看看他,给他买了新的棉袄,送来好几斤羊肉,让他过个好年。
他看到后总是埋怨闺女。
“你看看,花那钱干啥!!粗茶淡饭更香,衣服不管新旧,穿着暖和都行,我一个老头子没必要瞎糟蹋钱!!”
不过他还是心里暖暖的,不断地跟邻里乡亲夸闺女的孝顺,乐呵呵地忍受着气管炎的咳嗽,生活在乡村的土地上,度过不多的余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