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营销界有一条黄金法则,叫做爆款法则。
说的是将某一两个单品打造成爆款,尖刀突破,纵向杀入市场,继而以爆品带动利润产品(爆款的利润一般都是很低的),最后占领市场。
一谈到爆款法则,我们首先想到的大多是明星的崛起。每一个明星,都会有一个成名作,没有成名作也就意味着你没有红过,至于那些高产而又多精的明星,变成了娱乐圈的常青树。
随之而来的便是娱乐圈的机遇论,因为一炮而红是我们所看到的大多数事实,所以我们更愿意相信娱乐圈是个运气大于努力的圈子,从而几乎否定了明星走红背后所付出的艰辛。
打住,我今天想聊的不是娱乐圈的话题,回到主题,我想说的是“爆款”背后多的是我们所没看到的事实,还有爆款理论本身并不是什么好理论。
2.
回顾一下,那些家喻户晓的人和事,都是怎样传到你的耳边的。
三国,水浒,西游,红楼是得益于官方的巨大舆论话语权,真正细心读过原著的在坐的有几位,反正我是没读过。
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是得益于万有引力定律,相对论,适者生存这三条理论,而他们的生平可不是光有这三条理论的。
霍金让我们记住的应该是他的黑洞理论,而不是他的身残志坚,这可不是他老人家希望被我们所记住的形象。
比尔盖茨,有谁不知道他是世界首富,又有多少人知道他是依靠什么起家的,他的世界巅峰之路可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无数岁月的洗礼得来的。
我们所熟知的大部分事件都是被冠以爆款事件而被传播开来的,也因此我们便极力的想去成为一个爆款,或者制造一个爆款,认为这才是成功或者这才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所以如今但凡谈及营销,必谈爆款,论做产品,必要研究爆款的诞生因素。
3.
记得前段时间有个APP特别火,叫做足记。功能很简单,就是把个人的照片通过APP特有的滤镜功能生成一张带有电影字幕的图片,很有文艺范。
一时间火爆程度甚至让服务器宕机,无数风投找上门来,这一现象也让创业圈子里竞相模仿。
![](https://img.haomeiwen.com/i1651102/06f3857541b91122.jpeg)
但是没过多久,这个APP就销声匿迹了。
像这样的产品还很多很多,每年都会出现一两个,但都逃不过另一法则:火烧的越快,熄灭得也越快。
相比而言,我很钦佩两个公司。一个是大众点评,一个是知乎。
大众点评创立于2003年,那时候还没有团购的概念,直到他创立的7年后,中国的团购才出现井喷,瞬间千团大战开始。而最后活下来的只有那么几家,如美团,糯米,也包括大众点评。
相比于其他活下来的团购,点评所持的战略不同,独有的商家点评服务俨然已成了用户选择消费的一道屏障。但它就是这样一直都不温不火,没有爆款的特质呈现,也有人曾说过点评可能会倒在这一批乱战之下。
然而,他一直活着,且用户的质量是最高的,相较于其他仅仅是依靠价格优势而占领市场的平台,他有着更高的壁垒,一条通向未来之路(消费升级)的壁垒。
在看知乎,这家创立于2011年的问答平台,立志要给用户提供专业,可靠的知识服务,誓要捅破百度一家独大却又给不到用户优质信息的围墙。
几年下来,知乎没有轰动的舆论事件,也没有像那些爆款一样一飞冲天,只是静静的积累着用户,积累着UGC,连广告也做得很少,但却凝聚了许多的忠实粉丝,星星之火终于燎原。
最可贵的是,时至今日,坐拥几千万粉丝,却依旧没有大刀阔斧的向钱看齐,仍在一丝不苟的净化内容,提升体验,好似一个无欲无为的得道者一般。(现在有少量广告了,但是我相信仅限于此了)
知乎与点评,不过是诺大的市场中的沧海一粟,这样的企业在中国还有很多,只是我们的视线都被热点,爆款所遮盖了。
若非顺丰的上市,你也许永远不知道王卫的身价以及他二十年的坚持;而老干妈几十年来市场遍及全世界,世界各地都在吃着老干妈,而又有多少人直到陶华碧突然成了新闻头条才知道这一切。
![](https://img.haomeiwen.com/i1651102/960dcc6a2070c50d.jpeg)
4.
有个记者曾在机场追问马云:你能不能推荐一本快速赚钱的书?
马云说:没有。因为快速赚钱意味着快速破产。
也许很多人当这是笑言,但是事实却正是如此。曾经有个作者写了本书,叫做《富爸爸穷爸爸》,传授很多人快速致富的秘诀,一时间这本书得到很多人追捧,可是没过几年,这位作者向法院申请了破产。
除此以外,美国还曾报道过不止一起的关于巨额彩票得主后半生的悲凉处境,大部分人因为一夜暴富,让自己失去生活重心,最终穷困潦倒甚至于得到彩票前。
到了山顶,四面都是下坡路。而大多数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久久不能释怀。
跟所有的爆款一样的,迅速的崛起背后一定是迅速的陨落,只有很少人能够在陨落之前抓住另一个山腰,快速抵达另一座山峰。
我们穷其一生想要一朝成名,一夜暴富,而其实,你所知道世界上大多数伟大的人生前都不是那么耀眼的。
孔子生前在鲁国不过一个教书先生罢了,远不如纵横捭阖的苏秦张仪名气大;王阳明在朝虽有卓著功勋,但他的心学的影响力却微乎其微。梵高生前没有卖出过一幅画,耶稣钉上十字架之前教众也不过几十人罢了……
正是因为他们生前的平平无奇,所以能将更多心思用于所做的事情上,以致于对后世能有那么大的影响。而今天所爆红的事件中又有多少是出于偶然?
就像写出《肖申克的救赎》的大师级人物斯蒂芬-金曾在回忆录中说道自己曾因为早期的作品大获成功而影响了之后的写作初心,变得不再是写出想写的作品,而是观众期待的作品。
幸好他及时止住这一念想,我们才能看到他的那么多了不起的作品。
保留初心,远比追逐速度要重要得多,无欲则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