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书中原文。
请求与命令
一旦人们认为不答应我们就会受到责罚,他们就会把我们的请求看作是命令。听到命令时,一个人只能看到两种选择:服从或反抗。不论如何,只要人们认为我们是在强迫他们,他们就不会乐于满足我们的需要。如果我们在过去常常指责他人,那么我们的请求很可能就会被看作是命令。而一个经常受到指责的人也会倾向于将请求解读为命令。
如何区分命令和请求: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和指责,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也是命令。
I:用自己的话来描述。
在我们表达自己的需求时,会有两种方式,请求和命令。听到命令时,一个人会有两种选择:服从或反抗。听到请求时,一个人会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答应请求或提出别的可行办法。很多时候说话的人认为说出的是请求,但是听话人却认为是命令,那是因为说话人在表达自己意思的时候,就带着自己强烈的意识,“你必须按照我说的去做,如果我做出了请求,而你没有按照我的愿望去做,那你就是有问题,你应该受到责罚或内疚。”在任何时候,如果一个人认为你在强迫他,他就不会乐于满足你的需要,即使他做出了你愿意的回应,他内心也是抵触的。
A1:过去的相关经验
在跟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常常会将请求与命令混淆。很多时候,我都是在要求孩子做事情,而忽视了孩子的感受与需求,虽然采用的语句是柔和的,但是如果孩子没有根据我的请求作出回应,我就会批评或指责她,威胁或是她感到内疚,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我们总是认为成人需要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必须纠正他们的行为,我告诉他们的都是正确的,他们必须按照我说的做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孩子与父母之间并不是真正的平等,她弱小,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只能屈服或采取报复行为,并不会理解真正理解良好行为习惯背后的意义。
例如女儿在玩完玩具后,把玩具留在地上,没有收起来,我会跟她说:“请你把地上的玩具收起来。”如果她没有按照我说的去做,那我就会告诉她:“玩具玩完了必须收起来,你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果她继续不收,我就开始指责她:“你怎么能这么不负责任呢,你玩的玩具就必须自己收起来”或开始威胁她:“赶快去收玩具,不然我就把玩具都扔掉。”这事实是完全没有顾及到孩子的感受。我不允许她没按照我的要求作出反应。
A2:以后要怎么应用。
能够真诚的了解对方的需求,允许对方做出自己的选择,即使与我们的初衷想违背也要接受,我想这也是真正尊重别人的表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