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新读第5章-1

作者: 格致教练蒋海涛 | 来源:发表于2019-06-24 06:12 被阅读0次

    《老子》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刍,喂牲畜的草料,从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可以清楚地看到嫩草尖的样子。

    图片来自“象形字典”网

    刍狗是草扎的狗,祭祀时用的。《庄子·天运》说:

    “夫芻chú狗之未陳也,盛以篋qiè衍yǎn,巾以文繡xiù,尸祝齊戒以將之;及其已陳也,行者踐其首脊,蘇sū者取而爨cuàn之而已。”

    大意是,刍狗在摆上祭台前,很尊贵,用竹框盛着,系着丝带,祭祀的人斋戒以后用手捧着,小心呵护,恭敬谨慎。祭祀之后就扔掉了,随便人踩来踩去,或者拣去当柴火。

    我们听到了刍狗的命运,总会感觉到一丝悲凉,这是人之为人的本性。

    天地不知情为何物,视万物如刍狗,还可以理解。圣人怎么也这样没心没肺呢?圣人对待老百姓,真的可以象对待“刍狗”那样,用得着朝前,用不着朝后吗?圣人不是人伦之至吗?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这是因为我们不了解老子的表达方式,误解了老子的意思。《老子》第四十一章说: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類lèi;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把两个相反的极端整合在一起,这是老子惯用的表达方法。因此“不仁”就是“大仁”。我们用“大仁”来替换“不仁”,这样句子就变成了:

    天地大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大仁,以百姓为刍狗。

    听起来是不是舒服了些?其实是一回事。

    然而我们还是要追问,为什么”以万物为刍狗“反而是大仁呢?

    我们先来举个例子。

    在《论语》里有好几段关于管仲的评述,我们全部列举在下面。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

    「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sè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diàn,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rèn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於沟渎,而莫之知也!」

    在春秋那个时代,管仲是被放在放大镜下观察的人物,格局小、奢侈、僭越、贪生怕死,就是当时及后世人们给到他的众多标签之一。对于管仲的私德,孔子也没有什么好话。但是孔子许给了管仲一个“仁”字,这可真是难得。要知道孔子除了给“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这些理想人格贴过“仁”的标签外,对于具体的政治人物,孔子只颁过两次奖,一次是给子产,另一次就是管仲。

    管仲“仁”在哪里?我们还要回到当时那个时代。公元前770年西周灭亡,平王东迁,公元前651年齐桓公称霸,这一百多年间,旧的治理结构崩塌,新的治理结构还没有形成,你可以想象天下有多乱,而结束这个乱局的人就是管仲,你说管仲的贡献有多大。所以孔子说”如其仁!如其仁!“

    仁爱有大小,小仁小爱唏嘘个体的命运;大仁大爱关注整个系统的命运。处在管仲的位置,拘泥于小仁小爱就是失职,因此我们也不能用小仁小爱来评价他。

    一个反面的例子是项羽。项羽喑噁叱咤,千人皆废,但是不能任属贤将。待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但是封爵行赏的时候,印章都刻好了,攥在手里舍不得给。所以韩信说他是匹夫之勇、妇人之仁。

    从一堆干草,逆袭为神坛上的祭品,再回归到柴火发挥余热,这是刍狗的生命历程,也是刍狗的life purpose,天地不会在它高光的时候感到欣喜,也不会在它卑微的时候感到悲伤。天地只是搭了一个舞台,让万物自由生长,自行演化。天地护持的是整个系统,照看的是宏大的秩序,至于天地间的个体,它无为无造,不喜不悲,无所谓仁不仁,爱不爱。

    圣人效法天地,所以圣人对待百姓个体,也像对待刍狗一样。

    如果你是一名领导者,对你的团队,你的公司,你的社群负有责任,是不是也要思考一下,你眼里看着的是个体还是系统?是不是被小仁小爱捆住了手脚,而忘掉了你本应担当的、激活与护持整个系统的领导责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子》新读第5章-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kne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