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几乎是每一个孩子都会遇到的问题,在幼儿园里老师强调小朋友应该要学会分享;在公园里或是小区里,当看到有其它小朋友的时候,父母也总是会和自家宝贝说,宝贝我们和小朋友一起分享玩具好吗?
我们都希望孩子喜欢分享,爱分享,因为喜欢分享的孩子更受大家的欢迎,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亚当·格兰特教授写过一本书,叫《giveand take》,中文名叫《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成功课》。
在这本书里,他说企业里面会有三种人:
乐于分享的付出者;
追求利益的获取者
斤斤计较的互利者。
你猜这三种人里哪一种人最成功?
你一定会想是乐于分享的付出者吧。
结果正如你所想的,然而,他还有一个新的发现,那些表现最不好的,也是付出者。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他们仔细分析后,发现那些最不成功的,是只会利人不会利已的付出者,他们往往为了帮助别人而耽误自己的工作。
最容易成功的,是既会利人又会利已的付出者,他们不但爱分享,而且善于分享,他们知道如何更好的在付出与回报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他们知道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能得到更多的机会,在今天共享经济的大背景下,这种能力尤其重要。
所以,从上面这个研究来看,孩子不仅要学会分享,而且要学会正确的分享方式。
那么什么是正确的分享方式呢?
正确的分享方式即要利人也要利已,而不是让自己一无所有,而是与同伴公平地分配资源。
接下来,请大家回答一个问题,尤其是家里有两个孩子的,你一定会碰到以下情景。
哥哥手里有一个玩具,弟弟也想玩,可是哥哥正玩的高兴。
这个时候你怎么办?
你是否是这样跟哥哥说,你是哥哥,你应该让弟弟,把玩具让给弟弟玩。
此哥哥显然是不愿意的,而弟弟在一旁哭闹,于是你很不耐烦的用很严厉的语气跟哥哥说,快点,把玩具给弟弟。
这种情景也会发生在小区里或是公园里,你可以试着回忆一下自己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你的解决方法是注重分享还是更注重”给予“呢?
再让我给您分享一个有关分享的科学研究吧,看完之后,我相信您一定知道如何智慧的解决这类问题了。
康奈尔大学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分享实验,实验共分两轮。
实验对象是3-5岁的孩子。
在第一轮实验中,研究人员先发给孩子们每人一个贴纸,然后问孩子:是否愿意把贴纸分享给玩具朵拉,让她开心起来?
接着将孩子分成3组,让他们进行选择:
分组1:孩子可以选择给自己或者朵拉;
分组2:孩子可以选择给朵拉或者还给老师;
分组3:强迫孩子送给朵拉。
最后,第一组孩子作抉择的时间最长,但最后大部分孩子都选择把贴纸给朵拉。
紧接着他们做了第二轮实验,这次每个孩子都能得到10个贴纸,让他们自己决定分享的数量。
这次实验结果差距挺大:第一组的孩子分享了8-9个贴纸,第二组和第三组的孩子只愿意分享3个贴纸。
从这组实验里可以看出,如果你强迫孩子分享,孩子可能就越不愿意分享,相反,你让孩子自己选择是否分享,反而孩子更愿意分享。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因为只有让孩子理解这件物品是属于他的,他才更愿意分享,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物权意识。
也许你会问,孩子物权意识很强,这东西既然是他的,是不是就越来越不喜欢分享了。
然而,事实刚好相公,孩子的物权意识越强,就越是愿意分享,从上面这个研究我们就可以看出,虽然第一组实验中,孩子花的时间长些,但是最后大部分的孩子都是把贴纸送给了朵拉,要知道,小孩子看到贴纸眼里是会发光的。
所以,从这个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天生是爱分享的。
那你可能还会问了,像哥哥玩得正高兴的时候,如何才能让他分享呢?
这里可以提供两个思路供大家参考;
一、共情,公平;
首先,你得理解哥哥的情绪,理解孩子此时也是玩得正高兴,让孩子知道你是理解他的,然后对哥哥说:”我知道你正玩得高兴,这里让你把玩具给弟弟你也不高兴。可是你看弟弟这会在闹,妈妈还有些事情要做,你觉得怎么做才好呢?。“
可能哥哥会犹豫一会,就像上面实验中的孩子一样,要花更多的时间做出抉择,然而只要做做出的抉择那么以后再让哥哥分享就会变得容易。
接着,如果孩子答应了分享,并且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后,做为家长我们一定要记住要遵守与孩子之间的承诺。
这种是让孩子感受到公平,你不是在给予,而是在和弟弟分享玩具,弟弟高兴,爸妈也高兴,哥哥看到这种结局也会高兴。
二、学会说“不“;
说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有一本书叫《成功人士的15个时间管理秘密》,其中说“不”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时间管理秘密。
对孩子来说,说“不”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弟弟的要求不合理,并且此时哥哥真的不愿意,你还是强迫哥哥把玩具给弟弟 ,那就是不尊重孩子的物权,这个时候你还强迫哥哥给弟弟玩具,这其实是在侵犯孩子物权。
怎么办,你需要捍卫哥哥的权利,转移弟弟注意力,如果你只是想着弟弟,而忘记哥哥也是个孩子,那哥哥可能会感到委屈,这个玩具是我的,为什么我不能自已做主?
所以,真正的分享,不是一味的付出,不是不顾自己,做个老好人。而是在培养孩子的物权意识,尊重孩子的物权,让孩子自由的选择是否分享,当孩子分享的时候要给予表杨,如果孩子实在不愿意分享,也要注重捍卫孩子的权利。因为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学会如何平衡回报与付出,才能成为一个利已的分享者,才会拥有更自由的未来。
最后,你不必担心孩子不喜欢分享,因为孩子是天生爱分享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