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我还在想节后怎么投入工作。一个月之后的今天,我竟然在简书上发表了21619个文字的文章了。这对大神们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但对于我这样一个几乎不写东西的懒人,也许意义重大。因为,如果把生活比作一个复杂系统,“写作”这个简单的动作也许会引起整个生活的巨变。
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呢?接下来,我想讲讲在过去一段时间对我影响最大的几个“认知节点”以及他们如何改变了我。
得到APP
成为罗辑思维粉丝是2014年左右的事,遗憾在之后两年多时间内忙于工作和感情,荒废了一段提升认知的大好时光。这两年多的时间,工作、女朋友、房贷这三样东西占据了我几乎所有的带宽,压根没想过“认知升级”的意义。
转折点是得到APP的推出,具体点是《李翔商业内参》专栏在得到的推出。因为有马云的背书,我立马订阅了它。紧接着是王煜全的《前哨》和李笑来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订阅时间集中在2016年7、8月份。
于是,得到APP成为了继罗胖之后,我生活中重要的认知节点。了解商业热点、科技前沿和“接受洗脑”成为了接下来几个月的“重点工作”。
成甲
没错,我把成甲也当成了一个“认知节点”,这个节点叫反思。
知道成甲这个神是从得到APP的“成甲说书”开始的,他那一期《刻意练习》颠覆了我以前对学习的认知。罗胖的2016跨年演讲《春茧》我在家看了直播,当时微信上很偶然的看到一条消息说成甲也在那天参加了北京卫视的一场直播,这场直播名字叫《个人崛起》。于是第二天开始,元旦,把《个人崛起》的视频录像看了N遍。
在这个话剧式的跨年演讲节目中,我第一次知道了生活在互联网上的几个大牛:黄有璨,戚泽明,袁春楠,彭小六,还有就是成甲。
当然,他们登上这个舞台,一定是要卖点什么的,成甲的《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就成为了我2017年购书清单里的第一本(因为种种“原因”,直到2月11日才拿到手)。因为当时我已经关注成甲的公众号有一段时间了,在我的字典里面几乎形成了一种认知:“成甲=反思”。反思渐渐地带给我越来越多的思考,我决定把书买下来好好研读。
新书到手立马做了一次检视阅读。随后又在简书上建立一个“成甲《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笔记分享”专题,收集各路人马对此书的学习心得。建专题本身并不是多大的事,让人兴奋的是成甲老师居然关注了它,还经常阅读专题里的文章给评论给点赞!
在持续几个礼拜的学习与思考中,我对“反思”有了新的认识,虽然不深刻,但它是我的就永远是我的了。
春楠整理
在《个人崛起》跨年演讲中,袁春楠是引起我注意的另一位牛人。起初我浅表地理解,不就是家庭物件收纳整理吗?关注她的公众号之后傻了眼,“可整理的东西”实在太多了,看得见的不多说,看不见的包括目标、价值观、能力...你说这叫“断舍离”吧,我真遗憾没有早几年知道它。
于是践行之,从知乎收藏夹开始,完了还写了一篇记录《学习整理,从整理知乎收藏夹开始》。其实在这之后,因为又接触了易仁永澄大牛,学习了他对文件系统的架构之后,我对自己的有道云笔记的架构重新做了梳理:
有道云笔记目录结构有了几次整理之后,自己的云笔记本用起来更清爽了。其中“新生”是直接copy李笑来老师的。
不仅如此,刚才也说了,整理的范围实际上非常广。结合“反思”,我开始不断整理自己的记忆。这个过程,就像成甲老师说的那样,像搬运金子一样,不断提升着对“人”和“事”的认知。
易仁永澄
知道易仁永澄老师,还是因为成甲。确切的说,是因为成甲老师的《好好学习》。一方面是因为易仁永澄老师在《好好学习》封面有做推荐,另一方面也因为易仁永澄老师在组织一场《好好学习》的领读活动,学员的笔记不断更新到简书。我在收集这些笔记到专题的时候,链接到了易仁永澄老师。
那易仁永澄老师教给了我哪方面的东西呢?易仁永澄在个人管理方面颇有建树,如果打开他的网站“知行,在路上”就会发现原来可以这样来管理自己,比如价值、能力、情绪、习惯等。这也能通过自己管理?!坦白讲,没有一段长时间的学习,这些内容我难以消化。
不过从易仁永澄老师那学到的已经用在自己身上的,除了前面讲的知识管理(云笔记目录架构),还有“思考框架”和“世界观”。
思考是可以有框架的,这个道理在以前比较模糊。在给自己树立“框架”观念后,我开始给自己的思考搭建框架,比如情人节那天作为单身狗的我就整理了一个自我迭代框架初步设想。另外,自己整理的一套多维度解构思考框架也在一点点积累之中。
最近易仁永澄老师在公号上写到,他调整了他的世界观,新的世界观是“高纬度投射”,核心观点包括系统观念、因上努力、概率修正。这个世界观对我有所触动,我们不可能在生活中寻找到最优解,除非自己身在更高维度(比如上帝啥的),我们只是在概率化生存。但又不能随机生存,我们需要在“因”上努力,寻找更高概率的生存解。
写作和反思,相比于消遣娱乐,就是一个更高概率的生存解啊。
李笑来
得到APP上最火的专栏李笑来《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给我最大的收获是对“注意力”的重新思考。因为关注这个专栏已经有半年时间,在不断检查自己的注意力分配过程中,注意力的集中度慢慢变高了。
可以说,注意力在哪,得失就在哪。
由于李笑来老师专栏的互动性非常强,就有笑友在春节前后开始组建各种写作反思打卡社群。我也有幸加入了一个名为“每日反思精进”的微信群,群宗旨是坚持每天反思,写反思日记。
因此,我才注册了简书。并在群里坚持每天写反思日记,不论形式内容,到今天已经完成了30篇“文章”的“创作”。打引号是因为,那真不是文章也不是创作啊...
同样,在群里面,也认识了一班有趣的伙伴,大家在一起讨论投资,讨论哲学,非常有趣。
彭小六
最后,是六哥。
他曾经是程序员啊,同行,差距怎么辣么大,我的天。
在《个人崛起》跨年演讲中第一次知道彭小六,“简书一哥”,当时没觉得有什么,因为那时是冲着成甲老师去的...随着加入“每日反思精进”微信群,每天在简书写反思日记打卡,就渐渐地开始关注这个“一哥”了。
“输出”是彭小六给我最大的一个感触。因为他的速读能力,他的输出能力也随之越变越强。而且是在白天做完程序员工作之后的晚上完成这些“赚钱之举”。
李笑来老师强调过“只字不差地阅读”,成甲老师提倡过“结硬寨,打呆战”,也就是以慢为快的“精读”。我有一段时间的精读训练也确实感受到收获满满,还特意买来了《如何阅读一本书》钻研阅读技巧。可是小六的速读也是可行的一种方式,一种能力,只要能把读到的“信息”变成可以“改变行为的知识”,本质上就没有区别了。于是我尝试了速读刷书,第一本通过速读刷完的书叫《非暴力沟通》,其中核心的“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和过程对照自己和同事朋友的行为,有所思有所获。
最让人惊喜的是,加入小六的私密群 之后。不仅每天六点半有小六的早读,还能有机会在群里面接触到各路神仙,小六本人就不用说啦,还有像Better Me训练营的创始人敏妈,剽悍一只猫等等等等,太多啦。
赚到了。
赚大了。
总结
今天这篇文章,本意是对自己从二月份开始的生活做一次月度总结。这个月内,从不写东西到还能持续每天写点东西,从几乎不做反思到每天反思,从简单的朋友圈到朋友圈里越来越多的大牛(这是在倒逼自己要发高质量的朋友圈)。
这一切,都是从“链接”到“某个认知节点”开始的。以上提到的,不管是罗辑思维、得到APP,还是其他每一位牛人,本质上我认为都是一个认知节点。好好思考怎么让这种“链接”改变自己吧。
加油吧,骚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