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和学生是有区别的。
当学生,每一门课不要求都考一百分,可以有不会做的题目。一道题,只要用一种方法做对就得满分了。考试也很少出这样的题目,试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证明下列命题。
当教师则不然,每一个题都要会做,不仅如此,有时还要研究一题多解,最好能给出最简单的解法。有时候觉得这种一题多解没有什么实用性,像孔乙己研究回字的各种写法。
但是没有实用性不等于没有学术性。在数学上有些重要定理,数学家们先后发展出了各种不同的证明方法。例如代数学基本定理,据说已经有200多种方法证明。
当学生,做好自己就可以了。其他同学的事情没有责任去管。教师就不一样了,他必须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例如,当地震发生时,如果一个学生,从教室里夺路而跑,无可指责。可是如果教师这样跑在最前面,是要受到社会舆论谴责的。
青少年学生,由于处于青春期或者没有社会生活经验的缘故,有时候非常敏感,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教师必须谨言慎行,一不小心,就可能摧毁学生的自信心,往严重地说,有可能影响到学生的人生道路。
有一位辅导员老师,在楼道里遇见一个学生,他问学生干啥去了?学生回答,到书店买考研资料去了。这位老师说话不太注意,直接对学生说,我劝你还是别考了。你如果能考上研究生,咱们全班同学都能考上研究生。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位学生回到宿舍,决定放弃考研,将买来的复习资料也转让了。
三年以后,这位同学费了很大的劲,终于争取到了考研的机会,而且考上了研究生。他说,参加工作以后,才知道考研机会的珍贵。当年,辅导员的一句话使他轻易放弃了一次考研机会,太可惜了!
曾经有人说,学生二字指的是以学习为生。我觉得他的解释不对,因为学生学习并没有得到薪资。我理解学生二字,学当然指的是学习,生指的是陌生(即新知)。
教师或者有些家长在知识方面是先行者,许多题目对他们来说,没有难度,打眼一看就知道该怎么求解。
可是学生的学习包含消化和吸收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遗憾的是,有些教师或家长往往会忽视这一点。
有的家长辅导孩子作业时,当孩子不能马上回答正确时,家长就会气不打一处来。网上报道有家长气的将孩子作业本从高楼窗户扔了出来。
最近在抖音上看到一个孩子的哭诉,说你们都是成人,你们多么岁,我多少岁。你们总说题目简单,可是对我来说,一点都不简单。看着孩子哭的稀里哗啦,实在令人心疼。
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体谅一下学生的苦衷,多鼓励,少打击。要引导他们去学习、去探索,允许他们犯错。这样才能培养出有自信,勇于探索的学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