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8读书报告

作者: 我的笔名叫乘凉 | 来源:发表于2019-01-02 19:55 被阅读135次

    今天看见豆瓣生成的书影音报告感觉挺有意思的,原来我2018年一共看了35本书,平均下来每月2.9本。不过,自己第一反应是觉得不太真实,因为没有那种每个月读了三本书的充实感。

    有这种感觉也全然不是意外的,我看书的时间非常的波动,各种类型都有。

    一月里看了《摆渡人》、《岛》,是两部外国小说。《摆渡人》我看了之后没有特别感觉,“灵魂”的摆渡人还真的是灵魂的摆渡人,一个童话故事还夹着一个爱情故事;《岛》的阅读就要好了许多,欧洲麻风病人的心路历程,让我觉得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一个不好故事汇成的岛,也许许多年后回来看自己的经历,会欣然发现所有不幸都是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月里,我读了《西方世界的兴起》、《四世同堂》、《如何阅读一本书》,一本是欧州经济发展史、一本是老舍的小说、一本是介绍阅读方法论的著作。老舍的小说,让我感受到了老北平的魅力,同时感受到了时代的残痕,以至于心里常希望北方的天气快起风,因为我浪漫又固执地想,风来了之后就可以刮走战争的阴霾。《如何阅读一本》是我在看了很多书单推荐的帖子之后,自己特意拿来看的。因为上了大学以来真的非常疑惑,特别是涉及读一些涉及专业的书籍时,我真的不知道怎么读这本书。一方面我就想和以前一样不求甚解,单纯地把阅读当一种爱好;可是另一方面,读这些书时,我觉得确实应该要去有目的的读,有更多想法的读。看完这本书之后,我照着书里介绍的方法,读了《西方世界的兴起》。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花费了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反复揣摩、认真地做笔记、认真地写读后感,我记得当时父亲还说你怎么天天就捧着这本书读啊,很遗憾,就是这样来读,我都觉得自己没有读懂整本书的四分之一。不过,二月里的寒假,虽然心里一直萦绕着直至现在也解不开的疑惑,但是充实也确实是假期的主题曲。

    三月里读的书是林语堂的《吾国吾民》,林语堂是真的厉害,用英文介绍华夏的民族特征、文化特征。关于上一部,也就是林语堂对华夏民族特征,我认真读了,下一部文化特征,我就是挑着读了的。经由翻译,读起来总感觉怪怪的。

    四月里,读了五本书,分别是聂鲁达的《二十首情诗与绝望的歌》、沈复的《浮生六记》、贾平凹的《废都》、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以及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关于聂鲁达的二十首诗,我只记得《喜欢你是寂静的》;沈复的浮生“四记”还挺有意思,有的人羡慕其生活的平淡有趣,公子说得一芸娘足矣,佳人曰沈复却何在?《改造传统农业》是图书馆的活动,我最大的读后感受就是支持舒尔茨说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之一是加强对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吧;贾平凹的《废都》看的电子版,这本所谓的现代“金瓶梅”怕是没有古代金瓶梅艺术造诣高,可以认为是性幻想,也可以说是充斥着人情世故的文艺圈真实写照,反正读完我还真有点又颓又废的感觉,遗憾的是庄之蝶有颓废的资本,而大多数人没有;《明朝那些事儿》就是刷刷的一口气读完了,在不拘一格地拆解历史的鲜活叙述下,没有几个人能够不叹服的。

    五月里,没有读书。现在我也想不起来,五月里自己做了什么了。应该是五月里的书没有读完,所以是在六月里读完的。所以五月里读了五本书也不是很突兀了,科幻小说《基地续集1》、故事经营性质专讲读和写的《文心》、有点教育启蒙性质的《爱的教育》、贾平凹的《怀念狼》、还有本华东师大的教材《诗与文化心灵》。看这些阅读日志,我真的觉得挺不可思议的,简直是大杂烩。

    到了七月份,在期末考试的前一段时间里读了林达的《扫起落叶好过冬》、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一本介绍美国法律政治制度演变历程,一本是介绍封建王朝机构运转的内核,读起来非常的爽。后来,去东莞做工,还读了刀尔登的《中国好人》,打发时间还是饶有趣味的。

    八月份,是赶产期,每天差不多12个小时的工作时间,确实没有闲余时间来读书。不过那个时候,也还是拿着手机再看蒋勋的《说解红楼梦》,也算是单调的生活中的一丝亮色吧。这本书一定程度上,帮我理解了《红楼梦》的深刻含义,除了是一部封建家族史,更多地是关于人与人之间应该如何去相处,是怎样去看待自己的一生。“我们知道,成熟在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逐渐放弃了梦想,开始进入现实的世界,也意味着你已经接受了现实中的人应该有的生活方式”。

    九月份,趁着当当开学大放价,我买了一些想看的书,不过直到现在也没有看完。那段时间还在图书馆借了金庸的《雪山飞狐》和《连城诀》,说来惭愧,这个时候才体会到武侠文字的魅力。马小平的《叩响命运的门》也终于在九月读完了,断断续续读了一年多。不过合上书的那一刻,也没能够通向一个又一个人类的思想高地。接着读了王力的《诗词格律》,这本书还真是诗词入门的基础书,读来受益良多。只是诗歌的美,无论是欣赏还是创造,都需要更丰富的经历和学识,很明显我还在路上。再后,就读了朱生豪的情书集《醒来觉得甚是爱你》,作为文艺伪青年,最是羡慕两个灵魂之间的恋爱的。

    十月,特意去图书馆借了古龙的《英雄无泪》。金庸和古龙的风格果然是迥然不同的,打个比方,就是金庸是扎实的武学家,古龙是飘逸的侠客。那段时间,发展经济学布置了一个阅读作业,还读了《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吗》,没想到我是豆瓣这本书第一个标记读过的人。其实这也是时代的一个特征吧,畅销书往往很多人去读、去评论,热潮一过,就全然没有这种感觉了。其实这本书的名字看起来挺高大上的,其实里面的内容是浅入深出的。

    转眼到了十一月,十月底发生了一件让人难过的事情,文学泰斗金庸先生逝世了。很多人感慨,这也宣告着一个时代的离开,和青春的再见。的确如此,所以我又阅读了金庸的《飞狐外传》、《侠客行》,以此来缅怀逝去的时光。那段时间还夹着看了《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说实话就是这本很多帖子都推荐的神作,我看的一知半解的,哲学类的书向来让人头大。自己没有活明白,就不会对生活看得通透的。然后,躺在床上读完了肉唐僧的《私人生活》。性、爱情与婚姻三位是否一体,我哪里有资格来评价啊,全当猎奇了。

    最后的十二月了,读了两本小说,一本是黑塞的《荒原狼》、一本是,在一个交流群里,一个人推荐的陈染的《私人生活》。这段时间,加了挺多交流群。发现生活中,还是有一部分人喜欢阅读,可是交流群里隔着屏幕交流起来又能有多少温度呢?大多数的交流群,到了最后都成了链接分享群。我现在更加觉得阅读是私人化的东西,它是小众的爱好。我从来不把阅读看成是一个很高雅的事情,只是很多人都把读书这种东西看成是你和生活格格不入的标志之一罢了。

    有这种感觉也全然不是意外的,我看书的时间非常的波动,各种类型都有。不充实,或者说迷茫、疑惑,是2018年的关键词吧。我在阅读中有许多许多收获,但是还是缺少一种方向感,我好像发了疯再问自己到底什么是生命的意义?什么是生命的意义?我企图借着阅读带来的经历,去解答我的问题,可是还不够。

    让我忧郁吧,体会孤独,这样我就脆弱敏感;让我经历吧,尝遍绝望,这样我才能具备思想;让生活的爱与恨,得与失,来与去,错与对,不停地向我发问,因为欢愉让人沉沦,痛苦让人反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2018读书报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kst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