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正能量燕儿,每天分享正能量。
编辑群里流传着一个段子:“无论是大作家,还是小写手,如果你看到他或她正在狂发朋友圈,狂给别人点赞,疯狂转发时间规划的文章,那么他或她一定又到了交稿的‘死期’!”
拖延症是很多人的通病。早上打开电子文档,敲下一行字,看看手机,半小时过去了第一段还没写完;一直想要整理的办公桌,直到被杂物堆满也没来得及收拾;出差前,不拖到最后一刻绝不收拾行李,差点儿赶不上飞机……这些情形我们都不陌生。
人类真正反思“拖延症”,不过是近20年的事。若不是1991年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通过一篇论文痛斥“拖延之罪行”,只怕大多数人还沉浸在拖延的快感中而不知其缘由。
查阅多篇有关拖延的论文和其他专业书籍后,我才明白拖延的快感从何而来。举个简单的例子,写一篇专业论文和看一部连续剧,哪件事更开心,更容易执行?答案不言而喻。用娱乐性活动代替一件乏味的工作,当下得到的是来自身体与心理上的双重愉悦感。
拖延,还意味着在“玩火”。很多人总是拖到截止日期的最后节点才开始行动,尽管每次都将自己搞得疲倦不已,却始终乐此不疲。每一次拖延,都是一次冒险,能在截止日期前赶完工作,仿佛战胜了“死亡”,这里蕴藏着奇妙的快感。
拖延的快感,也与自我意志的体现息息相关。有个作者说,她不喜欢被逼着写稿,当编辑花样百出地逼她按时完成工作量时,她却不由自主地想要拖下去。
这样的体验其实并不新鲜。小时候,父母催着我们写作业,收拾房间,我们一定会找到各种借口去拖延。这时候,“被催”“被逼着”相当于无条件接纳旁人强加的意志,弱化自我意志。潜意识里,我们都不愿意这样做。拖延变成了对抗旁人意志的法宝。
拖延,其实是在挽回自己的节奏,隐藏着勇敢做自己的渴求。我们隐隐传达着“我能自己做主安排,我说了算”的信息,可是这样的快乐一定是有代价的。
偷懒带来的愉悦是一时的,焦虑却会如影随形,步步加剧。哪怕已经决定放下工作,痛快玩一场游戏,心里却不停回荡着一个声音“你完蛋了”“你知道你是错的”……害怕搞砸工作,担心让别人失望,种种自责、难过的感觉综合起来,往往又会让拖延和焦虑升级。
有一次看TED演讲,演讲者Tim(蒂姆)曾经如我一般深陷拖延症的泥沼。Tim说,自己的大学时光大部分都在查找资料、写论文中度过。他习惯于在截止日期前一天的晚上开始疯狂写论文。后来,他又将赶论文的时间集中到了截止日期当天的早上。
Tim很享受挑战自己的快感,可他最终在超过90页要求的毕业论文上栽了跟头。他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迟迟不肯动笔。直到截止日期前72小时,Tim逃无可逃,疯狂地赶写起论文。一周后,他接到了学校老师的电话,对方称这是他读过的最差的论文。
Tim依据亲身经历分析道,相比自律者而言,拖延症患者的大脑内多了一只及时行乐的“猴子”,它深深影响了人们的选择与决定。
“猴子”经常抢过理智的“方向盘”,使我们做出与真实意愿相违背的事情。做完它想做的事情后,它也不愿意松手,于是时间在不知不觉间溜走。我们要做的,就是在“猴子”占领“方向盘”的时候,搬出它最害怕的东西来震慑它,Tim称之为“守护天使”。
如果截止日期不起作用,那就寻找别的“守护天使”。想想,如果一件工作完成不了,你最害怕什么?竞争对手的鄙视?亲人的失望?唯一的事业机遇白白流失?找到内心最渴望、最害怕的东西,便能制服“猴子”。拿Tim来说,有人邀请他做一场TED演讲。当他再次犯了拖延瘾时,一张TED网址上自己的照片令他惊出一身冷汗,于是“猴子”成功被吓跑了。
Tim的方法令我受益良多,后来又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个观点:想要击溃拖延症,先确定自己的“拖延风格”,再对症击破。书中这样描述,有心理学家将拖延者的活动分为六大块:家务、学业、工作、个人呵护、社交、财务。每个人的拖延风格不一样,有的人热衷于社交,但遇到家务事就头疼;有的人喜欢收纳,但面对一篇简单的工作日志却一拖再拖。
先找到自己的拖延风格,然后专门抽出一周来做实验。实验开始前,确定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目标;将目标分成一些小步骤,保证第一步能在极短时间内完成;随时记录完成状态,取得进步时奖励自己。无论卡在哪一步,都及时停下来再次细分步骤。
英国诗人塞缪尔·约翰逊曾说过一句令我醍醐灌顶的话:“我们一直推迟我们知道最终无法逃避的事情,这样的蠢行是一个普遍的人性弱点,它或多或少都盘踞在每个人的心灵之中。”拖延带来的快感都是假象,让我们一起喊出:“滚蛋吧,拖延症!”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