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3-07-04读《优秀老师都是能站在学生角度思考教学问题的

2023-07-04读《优秀老师都是能站在学生角度思考教学问题的

作者: 众志成城_d5f4 | 来源:发表于2023-07-04 14:27 被阅读0次

杨绛先生曾经写过一句话:“当你身居高位时,看到的都是浮华春梦;当你身处卑微,才有机缘看到世态真相。”

这让我一下子联想到教师教学,我忽然觉得,课教得好的老师都是能够站在学生角度思考教学问题的人,反之,课堂教学有问题的多半都是没有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

教师的教学永远是为学生服务的,为学生服务,你就应该思考学生的感受,想想当初你当学生时,你希望老师怎么上课,怎么教学。事实上在现实教学中,我们一些教师常常忘记了自己当初做学生时的感受。

我听过一节世界史课,这堂课有三个环节,三个环节都是属于信息筛选类型的。第一个环节,关于组成文明的五大特征,教师边问边答。

第二个环节,关于文明社会的基本要素,教师也是边问边答。第三个环节,让学生就希腊文明填写相关文明社会基本要素的表格。

第一,站在学生的角度,学生得知道这堂课“主要目标是什么,让我们干什么,让我们达成什么”。

整堂课教师都没有明确地告诉学生目标,学生目标不明,糊里糊涂跟着老师走,其实即使让学生填表,教师也应该告诉学生为什么要填这个表,这个表的意义何在,并明确告知让学生在多少时间完成填表的工作,计时计分,提前完成的,给予奖励。

第二,站在学生的角度,学生还要知道老师的指令到底是什么意思。现在有许多教师的课堂教学指令含义不明,比如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但并不要求学生回答,而是自己边问边答。

老师一边提出问题,一边自己解答问题,完全属于自问自答,学生不明白老师的指令到底何意,老师到底“要不要我思考、要不要我回答”。

教师这样一种话语方式,似问似答,非问非答,说是问题,但又不要学生思考,甚至无需学生回答;说不是问题,它常常以问话的方式出现。

而且教师的问题常常是细碎化的问题,甚至于教师常常是把一句话拆开来说,拆成问题来说,一堂课下来,教师这样的问题多达几十个,全是碎片化的,学生无法明确教师课堂里这么多的问题到底指向什么核心问题,无法建立整体概念。

课堂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行为,互动方式之一就是对话,对话就是要有来有往,清晰明确,糊里糊涂的话语方式,也就导致学生糊里糊涂的学习结果。

need-to-insert-img

第三,站在学生的角度,学生要知道这堂课的逻辑关系、逻辑脉络到底是怎样的。也就是说教学内容要结构化。

为什么要结构化?结构化的目的在于方便学生理解,方便学生掌握。结构化的方式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把一堆的内容条理化,理清楚,把它们之间的关系梳理清楚。

第四,站在学生的角度,整堂课教师没有提出让学生深度思考的问题,学生完全停留在浅表层面上的信息筛选,缺乏有质量的问题,对学生而言就缺乏挑战, 学生情绪容易疲乏,容易瞌睡。

浅层次的信息筛选和深层次的问题应该交互进行,张弛有度,难易有度,节奏感明快,学生学习积极性会比较高。

第五,站在学生的角度,学生想知道教师的评价、好恶原因何在。我听过一节语文课,教师让学生就《沁园春·雪》提出一个问题,学生逐一提出问题。

其中一个问题老师连连夸奖“太棒了”,用语极度夸张,但问题是学生根本没有明白为什么这个问题非常好,好在哪里。其实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猜猜教师为什么高度肯定这个问题,卖个关子,让学生产生兴趣,从而实现对学生的教育。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就课文提问。

第六,站在学生的角度,教师给出的信息一定要具体、明确,否则学生就云里雾里。当学生提出问题之后, 许多教师好为人师的毛病又出现了,开始讲解起来,什么目的论,什么机械论,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说,不给学生讲逻辑定义,只给学生举例子。

但我们知道所有的例子都是有缺陷的,常常是以偏概全的。在《沁园春·雪》这堂课上,这位老师用打桌球来解释机械论, 但这个例子的弹性是很大的,可以从多方面去理解,比如可能会被理解为“事情发生的整个过程”,是否正确, 让人不得而知。

而最后教师把“这首词在后世有多大影响”这个问题归为机械论,就让人无法理解到底是什么含义。教师必须扣住机械论的特征来解释这个例子, 让例子与原本含义相一致。面对初中学生,教师讲的内容还是必须要明确,学生似懂非懂,云里雾里,教学效率大打折扣。

其实这个时候,让学生评说问题,学生说不出所以然来,可以让学生给问题归类,教师可以做出相关的提示,比如问话的着眼点、问话的方向等,最后教师出场再来讲解目的论、机械论、文学本体论、历史本体论等,给学生高屋建瓴的启示。

教师永远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的教学永远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既然如此,教师就应该想想学生的感受,想想学生的希望,想想学生对教师的期盼。

相关文章

  • 读书分享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和感受问题,特别重要。首先的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把学生当成我们的老师,通过改变自身去不断...

  • 如果我是你,可我不是你

    如果我是学生我希望有人能够带领我前行,如果我是学生我希望我的老师能站在我的角度思考问题,如果我是学生,我希望我能得...

  • 汉教|再次成为学生,才知道怎么做老师

    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需要什么,怎么做老师; 又站在老师的位置上,总结优秀学生的特质。 前两天写了一篇文章,说自己...

  • 线上示范课

    站在学生的角度,更容易发现教学存在的问题。 昨天下午,学校组织了一节线上教学示范课。执教老师是业务骨干,单从教学设...

  • 学科素养与课堂教学——韩村河中心校曹章小学开展教师大讲堂活动。

    每一个学科的教学都要站在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要考虑学科的特殊性,更多的思考培养人的问题。因此,各学...

  • 新媒体运营需要具备什么能力?

    我现在说的能力都是针对个人来讲的。 换位思考能力:主要是培养你能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如果你能做到换位思考...

  • 2022-08-27

    看待问题的角度 每个人,可能都是站在自己的位置角度想着解决自己的问题。却不会换位思考思考他人的问题。甚至嘲笑你听不...

  • 四年级上册语文新教材培训

    关于阅读教学学习思考: 1.提问策略单元教学 重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问题,能够借助提出的问...

  • 一周总结

    站在别人角度思考问题

  • 欣喜学生的同步

    在课堂上,假如有学生能快速参与老师的思考,及时应答老师的问题,与老师教学同步该是一件多么令人欣喜的事儿。我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3-07-04读《优秀老师都是能站在学生角度思考教学问题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ktc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