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性思考,血篇
黄岐之
[原文]
二、 血门
穴有血门,亦当牢记。一切血病膈俞饶,大便脓血腹哀治。原夫委中清血中之毒,行间行淤可破血结之证。天枢足三里破淤理血有治吐血咳血行血之效,太冲三阴交通经行淤尤有清血凉血固血之功。咳血咯血肺俞太渊宜审,呕血咳血心俞肝俞同攻。月经不调自有地机血海,漏血不止无不交信合阳。鼻衄二间极效,牙衄合谷最良。月事不行照海灸,吐血不止尺泽攻。迎香气户能治鼻衄不止,十二井十宣能使气血通流。血崩漏血求大敦,调经行淤曲池针。吐血咳血有鱼际,齿衄鼻衄求内庭。中极关元妇人血症为主,气海阴交施功效亦同。若能因症配合而施治,针到病除显奇功。
[注释]
1.膈俞穴(膀胱经),理气宽胸,活血通脉。主治呕吐,呃逆,气喘,咳嗽,吐血,潮热,盗汗。
2.腹哀穴(脾经),健脾和胃,理气调肠。主治消化不良,腹痛,便秘,痢疾。
3.委中穴(膀胱经),“舒筋活络,泄热清暑,凉血解毒。”主治腰痛,下肢痿痹,腹痛,吐泻,小便不利,遗尿,丹毒。
4.行间穴(肝经),清泄肝火,疏肝理气,熄风潜阳。主治月经过多,闭经,痛经,白带,阴中痛,遗尿,淋疾,疝气,胸胁满痛,呃逆,咳嗽,洞泻,头痛,眩晕,目赤痛,青盲,中风,癫痫,瘛疭,失眠,口喎,膝肿,下肢内侧痛,足跗肿痛。
5.天枢穴(胃经),理气止痛,活血散瘀,清利湿热。主治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泄泻,痢疾,月经不调。
6.足三里穴(胃经),参见“气篇”。
7.太冲穴(肝经),“平肝息风,清热利湿,通络止痛。”主治头痛,眩晕,疝气,月经不调,癃闭,遗尿,小儿惊风,癫狂,痫证,胁痛,腹胀,黄疸,呕逆,咽痛嗌干,目赤肿痛,膝股内侧痛,足跗肿,下肢痿痹。
8.三阴交穴(脾经),健脾和胃,调补肝肾,行气活血,疏经通络。主治肠鸣腹胀,泄泻,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遗精,阳萎,遗尿,疝气,失眠,下肢痿痹,脚气。
9.肺俞穴(膀胱经),参见“气篇”。
10.太渊穴(肺经),理血通脉,宣肺平喘,清泄胃热。主治咳嗽 ,气喘 ,咳血 ,胸痛 ,咽喉肿痛,腕臂痛,无脉症。
11.心俞穴(膀胱经),宽胸理气、通络安神。(“散发心室之热。”)主治心痛,惊悸,咳嗽,吐血,失眠,健忘,盗汗,梦遗,癫痫。
12.肝俞穴(膀胱经),参见“气篇”。
13.地机穴(脾经),健脾渗湿,调经止带。主治腹痛,泄泻,小便不利,水肿,月经不调,痛经,遗精。
14.血海穴(脾经),化血为气,运化脾血。主治月经不调,崩漏,经闭,瘾疹,湿疹,丹毒。
15.交信穴(肾经),益肾调经,调理二便。主治月经不调,崩漏,阴挺,泄泻,大便难,睾丸肿痛,五淋,疝气,阴痒,泻痢赤白,膝、股.内廉痛。
16.合阳穴(膀胱经),舒筋通络,调经止带,强健腰膝。主治腰脊强痛,下肢痿痹,疝气,崩漏。
17.二间穴(大肠经),解表,清热,利咽。主治目昏,鼻衄,齿痛,口歪,咽喉肿痛,热病。
18.合谷穴(大肠经),参见“气篇”。
19.照海穴(肾经),参见“气篇”。
20.尺泽穴(肺经),清宣肺气,泻火降逆。主治咳嗽,气喘,咳血,潮热,胸部胀满, 咽喉肿痛,小儿惊风,吐泻,肘臂挛痛。
21.迎香穴(大肠经),通利鼻窍、疏风解表、祛风通络、宣通鼻窍、通便止痛。主治鼻塞,鼽衄,口歪,面痒,胆道蛔虫症。迎香穴是治疗鼻炎第一要穴。
22.气户穴(胃经),调肺气、止喘咳。主治咳嗽,气喘,呃逆,胸胁支满,胸痛。
23.大敦穴(肝经),苏厥醒神,清利湿热,理气调肝。主治疝气,缩阴,阴中痛,月经不调,血崩,尿血,癃闭,遗尿,淋疾,癫狂,痫证,少腹痛。
24.曲池穴(大肠经),参见“气篇”。
25.鱼际穴(肺经),清肺泄热,利咽止痛。主治咳嗽 ,咳血 ,咽喉肿痛 ,失音,发热。
26.内庭穴(胃经),参见“气篇”。
27.中极穴(任脉),补肾气、利膀胱、清湿热。主治小便不利,遗溺不禁,阳痿,早泄,遗精,白浊,疝气偏坠,积聚疼痛,月经不调,阴痛,阴痒,痛经,带下,崩漏,阴挺,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水肿。
28.关元穴(任脉),补肾培元、温阳固脱。主治中风脱证,虚劳冷惫,羸瘦无力,少腹疼痛,霍乱吐泻,痢疾,脱肛,疝气,便血,溺血,小便不利,尿频,尿闭,遗精,白浊,阳萎,早泄,月经不调,经闭,经痛,赤白带下,阴挺,崩漏,阴门瘙痒,恶露不止,胞衣不下,消渴,眩晕。
29.气海穴(任脉),参见“气篇”。
30.阴交穴(任脉),调经固带、利水消肿。主治绕脐冷痛,腹满水肿,泄泻,疝气,阴痒,小便不利,奔豚,血崩,带下,产后恶露不止,小儿陷囟,腰膝拘挛。
31.十二井穴,由十二经的“井穴”组成。井穴,五俞穴的一种,穴位均位于手指或足趾的末端处。全身十二经脉各有一个井穴,故又称“十二井穴”。肺,少商;大肠,商阳;心包,中冲;三焦,关冲;心,少冲;小肠,少泽;脾,隐白;胃,厉兑;肝,大敦;胆 ,(足)窍阴;肾,涌泉;膀胱,至阴;
32.十宣穴(奇穴),清热开窍醒神。位于手指部位的经外奇穴(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
[思考]
血液是循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的红色的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血主于心,藏于肝,统于脾,布于肺,根于肾,有规律地循行脉管之中,在脉内营运不息,充分发挥灌溉一身的生理效应。
水谷精微、营气、津液、精髓均为生成血液的物质基础。其中,水谷精微和精髓是血液生成的主要物质基础。
气与血,一阴一阳,互相维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一身气血,不能相离,气中有血,血中有气,气血相依,循环不已”。若血气不和,则百病丛生。
血门为诊治见血之病症或因血致病之腧穴。血的病证表现很多,因病因不同而有寒热虚实之别,其临床表现可概括为血虚、血瘀、血热、血寒四种证候。
血行失常不外出血和血瘀两端。血液正常地循行需要两种力量:推动力和固摄力。推动力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具体地体现在心主血脉,肺助心行血及肝的疏泄功能方面。另一方面是固摄的力量,它是保障血液不致外溢的因素,具体地体现在脾的统血和肝藏血的功能方面。这两种力量的协调平衡维持着血液的正常循行。若推动力量不足,则可出现血液流速缓慢、滞涩,甚者血瘀等改变;若固摄力量不足,则可导致血液外溢,出现出血症。综上所述,血液循行是在心、肺、肝、脾等脏腑相互配合下进行的。因此,其中任何一个脏腑生理功能失调,都会引起血行失常。临床上治疗血液疾患也是从整体人手的。
“血门”主要有三十穴,涉及足少阴肾经(2穴)与足太阳膀胱经(6穴)、足太阴脾经(4穴)与足阳明胃经(4穴)、手太阴肺经(3穴)与手阳明大肠经(4穴)、任脉(4穴)、足厥阴肝经(3穴)。
肾与膀胱互为表里,肾藏精,精生髓,肾对血液的生成有调节作用。肾司开合,主津液,膀胱的气化功能,取决于肾气的盛衰,肾气促进膀胱气化津液。肾与膀胱密切合作,共同维持体内水液代谢。“水中有血,血中有水”,血能病水,水能病血。
脾与胃互为表里,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是血液生成的最基本物质。脾气健旺,气血旺盛,则气之固摄作用也就健全,而血液就不会逸出脉外,以致引起各种出血。
肺与大肠互为表里,肺主一身之气,气能生血,气旺则生血功能亦强,气虚不能生血。肺通过主一身之气的作用,使脏腑之功能旺盛,从而促进了血液的生成。
肝主疏泄而藏血。精血同源,肝血充足,精充则血足。肝的疏泄功能能调畅气机,对血液通畅地循行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任脉为“阴脉之海”,任脉对一身阴经脉气具有总揽、总任的作用。足三阴经在小腹与任脉相交,手三阴经借足三阴经与任脉相通,因此任脉对阴经气血有调节作用。
十井穴泄诸经之热,主要用于热性病的急救。
十宣穴为经外奇穴,清热开窍醒神,用于急救和各种热证。
[针炙处方]
1.处方一:膈俞、血海、三阴交、行间。
功能:逐瘀降逆。
适应症:瘀血内闭会直接影响气机的通畅而化热,如外伤会发高热(内感梁),或见人发狂,治疗在于逐瘀泄热。逐瘀是直接把瘀滞物排出身体外。
2.处方二:膈俞、血海、委中、大椎。
功能:消瘀宣散。
适应症:见脉有涩象,舌面上有瘀斑,嘴唇青瘀等明显的瘀血表现。瘀血是身体局部血不畅通,或血流变慢都是瘀血。化瘀不同瘀,是在体内慢慢地消。
3.处方三:膈俞、委中、血海、三阴交。
功能:活血通络。
适应症:经络阻闭,以疼痛为主,称为痛痹。游走性疼痛因血行不畅而成痹,有行痹(主风)、痛痹(主寒)、着痹(主湿)。
4.处方四:脾俞、血海、三阴交、委中。
功能:养血通络。
适应症:活血通络太过,往往会造成血虚,治疗要疏通气血,又要补益气血。
(主要参考资料:1.《针灸学》。2.《中医诊断学》)
(声明:本文是原创系列《经络漫谈》文集之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