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性思考,寒篇
黄岐之
[原文]
五、 寒门
寒则温之,须了于心。中脘神阙气海足三里,中焦寒冷灸即温。心俞温而振阳气,温肝之寒灸大效。然谷温下助肾火,命门肾俞再同针。章门温脏寒积聚,理心腹寒以公孙。温中理脾阴陵灸,一切血寒三阴交。中下焦寒隐白理,灸后壮阳脾亦温。一切表寒大椎除,后溪陶道可清。关元暖宫阳气振,腹寒血冷曲泉温。治寒以温,施灸或针。
[注释]
1.中脘(任脉),参见“气篇”。
2.神阙(任脉),参见“虚篇”。
3.气海(任脉),参见“气篇”。
4.足三里(胃经),参见“气篇”。
5.心俞(膀胱经),参见“血篇”。
6.大杼(膀胱经),强筋骨,清邪热。主治咳嗽,发热,项强,肩背痛。
7.然谷(肾经),参见“实篇”。
8.命门(督脉),参见“虚篇”。
9.肾俞(膀胱经),参见“虚篇”。
10.章门(肝经),此穴为脏会穴,统治五脏疾病。本穴具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消痞散结、健脾燥湿之功效。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泻,呕吐,神疲肢倦,胸胁痛,黄疸,痞块,小儿疳积,腰脊痛。
11.公孙(脾经),参见“气篇”。
12.阴陵(泉)(脾经),参见“实篇”。
13.三阴交(脾经),参见“血篇”。
14.隐白(脾经),参见“气篇”。
15.大椎(督脉),参见“气篇”。
16.后溪(小肠经),清心安神, 通经活络。(强化督脉阳气)主治头项强痛,目赤,耳聋,咽喉肿痛,腰背痛,癫狂痫,疟疾,手指及肘臂挛痛。
17.陶道(督脉),清热解表,宁神截疟。(补益肺气)主治头痛项强,恶寒发热,咳嗽,气喘,骨蒸潮热,胸痛,脊背酸痛,疟疾,癫狂,角弓反张。
18.关元(任脉),参见“血篇”。
19.曲泉(肝经),参见“虚篇”。
[思考]
寒门为诊治见病之寒症或因寒致病之腧穴。
寒证,是疾病的本质属于寒性的证候。可以由感受寒邪而致,也可以由机体自身阳虚阴盛而致。寒证有表寒、里寒之别,有实寒、虚寒之分。
“寒门”主要有十九穴,涉及足太阴脾经(4穴)与足阳明胃经(1穴)、足少阴肾经(1穴)与足太阳膀胱经(4穴)、足厥阴肝经(2穴)、手太明小肠经(1穴)、任脉(3穴)、督脉(3穴)。
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互络属,两者为表里。脾阳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的脾阳虚证;寒湿内侵,中阳受困,脾气被遏,运化失司,脾见寒湿困脾证;寒邪在胃,胃阳被困,胃见胃寒证。
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互络属,两者为表里。肾多虚证,有肾阳虚证,本证一般以全身机能低下伴见寒象。
寒凝肝脉证,多因感受寒邪而发病,寒邪凝滞肝脉所表现的证候。
任脉总任一身之阴。任脉主阴,易感寒邪,寒凝于脉,血行不畅,则脐下,少腹阴中疼痛;任脉固主血前之阴,阴凝寒滞,气血瘀阻,则见男子疝气,女子带下症瘕积聚。
督脉总督一身之阳,循行人体背部,入内联络脑,感受寒邪。
热者寒之,寒者热之。针炙需辨寒热虚实,炙为火攻,体内有热有湿不炙,否则加重病情或湿与火热相合变成他疾。
[针炙配穴]
1.配穴一:脾俞、气海、中脘、足三里。
功能:温脾运中。
适应症:脾阳虚则升华不力,是由于胃之不运。治疗脾阳虚一定要治胃,使中焦畅运,气机升降得宜。
2.配穴二:肾俞、关元、三阴交、行间。
功能:温肝散寒。
适应症:肝寒不足则升发不力,寒不能外祛,见气血凝滞,不通则痛,于是见少腹胀痛、睾丸坠胀或冷缩疼痛,治疗要温肝散寒、行气通血。
(主要参考资料:1.《针灸学》。2.《中医诊断学》)
(声明:本文是原创系列《经络漫谈》文集之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