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性思考,湿篇
黄岐之
[原文]
八、 湿门
大凡湿症,艾灸最良。利湿委中太溪好,行湿昆仑阴陵泉。承中天枢化脾胃之湿而助消化,脾俞胃俞化脾胃之寒以快饮食。燥湿行湿足三里,化湿行湿三阴交。内关利湿有开胃祛痰之功,水分渗泄为利小便治水肿之穴。治湿大要,肺脾肾三经。
[注释]
1.委中(膀胱经),参见“血篇”。
2.太溪(肾经),参见“虚篇”。
3.昆仑(膀胱经),清热安神、舒经活络。主治头痛,项强,目眩,癫痫,难产,腰骶疼痛,脚跟肿痛。
4.阴陵泉(脾经),参见“实篇”。
5.承山“中”(膀胱经),运化水湿,固化脾土。主治痔疾,脚气,便秘,腰腿拘急疼痛。
6.天枢(胃经),参见“血篇”。
7.脾俞(膀胱经),参见“虚篇”。
8.胃俞(膀胱经),参见“虚篇”。
9.足三里(胃经),参见“气篇”。
10.三阴交(脾经),参见“血篇”。
11.内关(心包经),参见“气篇”。
12.水分(任脉),健脾化湿、利水消肿。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泻,翻胃,水肿,小儿陷囟,腰脊强急。
[思考]
湿性类水,水属于阴,湿为阴邪。湿邪阻碍气机,易伤阳气,其性重浊粘滞、趋下。湿邪为病,表现为人体气机阻滞,脾阳不振,水湿停聚而胸闷脘痞、肢体困重、呕恶泄泻等,以及分泌物和排泄物如泪、涕、痰、带下、二便等秽浊不清。湿有外湿与内湿之分,
湿门为诊治见湿之病症或因湿致病之腧穴。
“湿门”主要有十二穴,涉及足少阴肾经(1穴)与足太阳膀胱经(5穴)、足太阴脾经(2穴)与足阳明胃经(2穴)、手厥阴心包经(1穴)、任脉(1穴)。
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互络属,两者为表里。(1)肾有阳虚证,肾阳不足,膀胱气化功能障碍,水液内停,溢于肌肤而为水肿;水湿下趋,肾处下焦,故腰以下肿甚,按之没指;水势泛滥,阻滞气机,则腹部胀满,水气上逆凌心射肺,故见心悸咳喘。(2)膀胱有湿热证,有湿热蕴结膀胱、湿热内蕴、湿热伤及阴络则尿血、湿热久郁不解、湿蕴郁蒸等病症。
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互络属,两者为表里。脾有阳虚证、湿困脾证、湿热蕴脾证等,胃有寒证等。脾阳虚证,脾阳虚衰,运化失健。中阳不足,寒凝气滞,水湿不化,水湿内停,膀胱气化失司;寒湿困脾证,寒湿内侵,中阳受困,脾气被遏,运化失司,寒湿滞于经脉,其症皆寒湿内盛的表现;湿热蕴脾证,湿热蕴结脾胃,受纳运化失职,升降失常。脾为湿困,湿热蕴脾。其病症皆湿热内盛之象;胃有寒证,寒邪在胃,胃阳被困。胃气虚寒,不能温化精微,致水液内停而为水饮,其病症为内有寒饮的表现。
内关疏导水湿,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功效。水分分流水湿,有健脾化湿、利水消肿功效。
[针炙配穴]
1.配穴一:脾俞、阴陵泉、中脘、足三里。
功能:健脾燥湿。
适应症:脾主运化水湿,喜燥而恶湿,湿邪内蕴,脘腹胀满,身体困重,大便黏滞(或溏泻)。燥湿是消法。
2.配穴二:脾俞、肾俞、水分、阴陵泉。
功能:利水渗湿。
适应症:渗湿是驱逐水湿直接排出体外,以挫病势。渗湿是逐法。
(主要参考资料:1.《针灸学》。2.《中医诊断学》)
(声明:本文是原创系列《经络漫谈》文集之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