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堂寺----三论宗
草堂寺位于南秦岭圭峰北麓,今户县草堂营村。是中国佛教史上著名高僧、四大翻译家之一的鸠摩罗什在长安的居留译经之处。 即“三论宗”的祖庭。
鸠摩罗什祖籍印度,出生于中国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他生来聪明异常,人称“圣童”。7岁随母出家。他博通经典,精通经藏、律藏、论藏,被尊为“三藏法师”。公元401年,鸠摩罗什几经周折,被后秦王姚兴以国师之礼,迎请到长安的逍遥园中。由于当年的译经场地是一座构造简单的堂屋,是以草苫盖顶,所以起名“草堂寺”。
“中论”、“百论”、“十二门论”,这“三论”由印度龙树及其弟子提婆所著,鸠摩罗什译成汉语,故成为“三论宗”的开山鼻祖。他在这里还曾译“成实论”,在当时也普遍弘扬,后称“成实宗”。鸠摩罗什所译的经论涉及中国佛教十宗说的八宗,所以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印文化交流贡献很大。“三论宗”在唐时又传入日本,因此鸠摩罗什在日本佛教界也享有盛名。
“三论宗”以般若空来看待万事万物,也就是以八不中道和四重二谛来分析万事万物,即中观见。其八不: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异、不来、不出。“三论宗”把世界归纳为这八个根本现象。儒、道、佛三家的理论有同有异,三家圆融。
鸠摩罗什于公元413年圆寂后葬于草堂寺。据历史记载,他火化时舌头不坏。现草堂手中存有珍贵的“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舍利塔”; 寺内的地上有一口明铸大铁钟,由于击之声音凄厉,所以无人撞击,俗称 “挂不起来”;还有奇特的烟雾井,这股缭绕于省城西南的烟雾,借助西风的力量,向帝都长安飘去,并与其相连,形成长安八景之一的 “草堂烟雾”。草堂寺的老主持让大家观看了大小不同的舍利和照片,并主要介绍了舌头舍利。
神奇的终南山,在这样的环境下,古往今来有多少个历代成就者?踏着先辈的足迹,下一站大家准备去嘉五台寻找民国大成就者虚云和尚的狮子茅棚。
嘉五台破山寺住持悟明
为寻找虚云老和尚的闭关处狮子茅棚,大家来到嘉五台大峪口山上的破山寺。寺中有一肉身成就的比丘尼,真身敷金。住持悟明,他告诉说山上没水没电,可他在山上已经两年了,水是收集的雨水,粮菜都是山下背上的,烧火要砍柴,冬天封山以后几个月不下山,生活很艰苦,可是在这里前几年成就了一个比丘尼,84岁了,在这样的环境中成就了,很了不起。走下茅棚,如刚刚穿越过时光隧道,终南山的幽静神秘中,更觉有一种不可思议的神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