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9275570/ae4f42e509ec1ccc.jpg)
为什么要给自己留一些好奇时间?
你好!我是精读君,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概念是【好奇】。
好奇指的是,对不熟悉事物运行机理感到惊奇,有浓厚兴趣偏好探究。
一个好奇的人,会思考云彩的千变万化,会在日落时体味瞬间之美,会感叹蜘蛛网精密的几何形状,会着迷于蚁群错落有致的分工合作。
每个成年人都曾经是孩子,天然具有好奇心,但随着年龄增长,有不少成年人失去好奇心,见怪不怪,对于那些看似平凡事物更加熟视无睹。
之所以不再好奇,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少成年人越来越习惯以“有没有用?”,作为自己选择判断标准。
“我正在读《追忆似水年华》。”“这有什么用?”“我学会弹尤克里里了。”“这有什么用?”“我会辨认桑树了。”“这有什么用?”
的确,我们要学以致用,把主要时间花在解决当下问题的有用之处上。但我们也要暂时抛开功利心,像孩子那样只关注“有不有趣”、“美不美”。
功利性学习就像主食蔬果,非功利性学习就像美食甜点,两者缺一不可,需要统筹兼顾。
更重要的是,当下无用,未必代表未来无用。拉长时间、拉大空间来看,当下此处无用,可能成为未来彼处大用。
乔布斯17岁休学后,把时间全部投入到感兴趣的课堂上。当时他深深痴迷于书写,认为书写有着不同于科学的历史感和艺术感。
于是他常常跑去上课,学习各种字体以及排版技巧。由于纯粹是好奇使然,当时乔布斯并没有想到这些东西,有什么实际作用。
但10年后乔布斯设计第一台麦金塔电脑时,他发现自己曾经所学字体派上用场。他把这些东西设计进麦金塔,第1台能印刷出漂亮东西的电脑问世了。
世间万物之间具有普遍联系,好奇心推动我们探索一个陌生事物的运行机理。由此举一反三,我们更有条件触类旁通。
遵循二八法则,用不到20%时间去好奇地探索无用之用,其实是为人生预留各种可能性。就像乔布斯10年前学习各种书写字体,为10年后电脑设计预留可能性一样。
每天一个概念,每年一个台阶。我是精读君,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了第63个概念【好奇】。谢谢你的陪伴!下期再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