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我意识到生活的一个秘密——“没有人可以夺走你的快乐”时,我发现我的生活完全发生了变化,我消极的情绪依然会出现,只是每次出现时我都会把它及时扼杀在摇篮当中。现在,忧虑、恐惧、自卑、怀疑、嘲笑、欺骗这些词语早已离开了我的世界,我是自己精神世界的国王,任何事物都无法让我不开心。
我们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追求财务自由、人格自由,以为从那些方面得到了解放便会得到真正的自由。可是一直有一道看不见的枷锁将我们囚禁:我们的心灵没有得到自由。我们得了自我强迫症——过于在乎周遭带给我们的感觉、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在乎别人对我们的所言所行,却独未在乎过自己真实的感受,从未活出真实的自己,不懂得帮助自己得到身心自由。
我们所追求的一切比我们想象得简单得多,它就潜藏在我们的心里,人生的意义只能由内寻找,而不是向外寻求,依靠外在事物使自己得到的快乐和满足只能是短暂的。
当你遇到影响心情的人或事时,你觉得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你尽力改变,虽然言行不再如以往那样苛刻粗暴,看起来似乎进步了,可你的内心带着隐隐的难过和愤慨,这说明你感觉自己在忍受,依然没能主宰自己的情绪,这个时候,你要在内心不断对自己重复:“没有人可以带走我的快乐,我爱自己!”一番咬牙切齿的自我心灵暗示后,你会发现你的伤害正在变小并慢慢逝去。
不要让一个毫不相干的陌生人带走你的快乐,那不值得,只有自虐狂才那么做。当然,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祈祷有更多的爱去原谅、去接纳,渐渐地,你就不会再轻易陷入情绪和欲望的陷阱,并会领悟更多的人生智慧,你的生活将朝着更好的方向去发展!
我的一个朋友,多年前他穿越铁轨时不小心被疾驰的火车轧断了腿。他的家人为了给他治病变卖了所有家产,他不得不早早辍学,过着穷困漂泊的日子。但是我每次见到他,他总是带着一脸快乐的微笑,似乎那次事故没有对他造成任何改变。我问他:“难道你不恨那次事故吗?不对目前的生活感到绝望吗?”他平静地说:“事情已经这样,恨或者难过都不能对我有任何帮助。生命太短暂了,能快乐地过一天就快乐地过一天,我能捡回这条命就很知足了。”
多么睿智的回答!他的话时常响彻在我耳边,使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是啊,单单活着的理由就足以让我们欢欣满足了,还有什么值得我们失落沮丧的呢?我们该时刻警醒自己:没有任何的事情可以带走我们的快乐,我们的快乐由自己做主。
我每天的目标栏中有一项从来不会变动,那就是:“今天我的内心要完全地快乐平静。”我们一直追逐的幸福不是在明天,而是在当下,成功也不是在未来,就是在这一刻!这一刻,你是否成功地掌控了你的情绪?这一刻,请你默默许下一个愿望:我要每天都完全快乐、无憾地度过。
在我认识的人里,奥普拉是把“朝着目标稳步前进”这件事情做得最好的人。不管周围发生了什么,不管人们怎么说她,奥普拉都对自己的目标保持着激光般的专注,有条不紊地前进。
当几年前奥普拉在第一次冥想后说出下面这番话时,我一点儿也不感到惊讶——她说:“冥想结束后,我感觉自己比开始冥想时充实了许多。充满希望,充满满足感和深深的喜悦。我坚信,即使疯狂的生活从四面八方朝着我们开火,我们也总有一个安静的地方可去。只有在这个地方,你才能创造出最好的工作和生活。”
以前的我就像坐在过山车上。如果股票上涨,我就欢天喜地;如果股票下跌,我就垂头丧气。现在的我能以一种更加冷静的眼光看待一切。无论股票是涨是跌,我都能淡定自若。
老实说,这种淡定常常会让我的生意伙伴感到困惑。他们习惯看到处在我这样位置上的人因为某个项目赚钱而大肆庆祝,或是因为某个项目赔钱而拍桌子摔凳子。而我是怎样做的呢?如果我相信某个点子有价值,我就会一直施行,不管它在开始的时候能不能回本。就算在我生意一直亏钱的那些年里,要是工作本身让我感到满意,我就会很高兴。
记得有一天,会计师把我拉到一边,用一种非常严肃的口气告诉我:“老板,要是你继续把钱投到这些风险很大的项目上,你过不了几年就会破产了。”
我知道这无疑是个不容小觑的消息,甚至有点吓人,但如果说它让我感到了任何不安,那也只是在我心头一闪而过。因为当我将不安从心上拂去后,我便想到把钱都花在有益、有趣的事情上,像建立瑜伽工作室、推广佛教文化、通过我自己的影视公司传播艺术、促进不同种族间的互相理解。我怎么会因为这些事情而感到不安呢?要是这些事情真的让我破产了,再想办法赚钱就好了。说不定干脆不赚钱了,去印度当个瑜伽教练也不错啊。要是我真的破产了,我自会处理好的。
我的内心已经被我训练成了这样——不再纠结于烦忧之中——虽然会计师可能更希望看到我忧心忡忡的样子。 为了培养这种冷静的心态,我鼓励手下的所有员工修习冥想。我的首席运营官立即响应了我的号召,并且很快从中有所收获。当他刚开始与我共事时,是个很容易焦虑的人。不管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什么问题,他总是忧心不已——从某个产品是否值得再追加几百万美元的投资,到用什么颜色的油漆粉刷墙壁,都会让他坐立不安。 现在他每天都进行冥想,变得冷静了许多。他不再左支右绌地追逐每一个掠过头脑的想法,而是在冥想中让自己的想法沉淀下来,再详加考虑。
对于他这样具有创造天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技能。当你天生拥有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时,你的头脑中会挤满各种各样的点子。老实说,其中一些点子可以成为天才的设想,但更多的点子只是没用的垃圾。问题在于,你要如何分辨出哪些点子没用、把它们过滤掉,然后瞄准那些真正有价值的点子呢? 答案当然是冥想。这就是我鼓励员工每天都要花一些时间修习冥想的原因。
设想一下:有这样两个工作团队,一个团队的人情绪大起大伏,一有好事就忙不迭地开香槟庆祝,事情一不对劲就歇斯底里;另一个团队的人情绪平稳,做起事来深思熟虑满心想的只是把工作做好——我希望同哪个团队的人共事呢?
答案非常明显吧。 除了我之外,还有一位企业家出于同样的理由鼓励自己的员工修习冥想,那就是雷伊·达里奥(Ray Dalio)——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公司的创始人。雷伊鼓励员工在面对问题时畅所欲言,而不必担心自己说的是否“正确”。雷伊相信,对企业领导来说,能够真正表达想法、交流信息的员工,比那些害怕说出真实想法、只会唯唯诺诺的员工——甚至更糟糕,只会说你想听的话的员工——有价值得多。我同意他的看法。
在一次采访中,雷伊说他之所以看重那些修习冥想的员工,原因在于冥想“能够培养不为情绪左右判断事物的能力;能够让人同时看清事物的优点和缺点;能够让人客观地看待自己的缺点,并将其转变为前进的力量”。 雷伊还说,尽管在他的公司里有数以百计的人修习冥想,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这么做。不过他说:“你能看到两者之间巨大的差别。”
雷伊看到的正是人们通过冥想摆脱焦虑困扰后表现出的那种强大的能力。这样的员工不再战战兢兢、因为担心出错而惶惶不可终日,而是“能够进行开放的、思虑周详的谈话,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真正方法”。就像雷伊指出的那样,这种冷静并非只适用于职业生涯,“对整个人类都是大有裨益的”。
感恩您给我服务的机会。感恩您的布施!感谢您与我共享美好的生活品质,吉祥如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