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做巧言令色之人

作者: 简言joyce | 来源:发表于2022-04-01 10:40 被阅读0次

今天是参加30天共修论语正式打卡的第一天。但出师不利,本来计划每天早上早点到公司,先用半个小时听完一天的课,然后写心得,早点完成当天打卡的,但没成想,今天一到公司就发现忘了带耳机,只得临时找个僻静的地方,听课,打卡。

不过,万事开头难,虽然有点小插曲,但还是希望能顺利完成30天的打卡。

下面就来说说今天共修论语的内容。

01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这话此前听过很多次,但也经常会错读成“巧言令色,鲜仁矣”,这次听课算是扭转了一个认识误区。不过,在听完课后,我专门查了“矣”字的意思,大致解释有以下几种:

(1)助词,表示肯定语气,说明事情已经实现。比如《聊斋志异狼三则》中,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助词,用于感叹,可以译为“啊,了”。比如《愚公移山》中的,“甚矣,汝之不惠!”

(3)助词,表示请求、命令语气,可译为“吧”。《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

(4)助词,与其他疑问词结合,表示疑问语气。《齐桓晋文之事》:“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5)通假字,通“也”

综上,“矣”在这里也是个语气助词,表示感叹或者肯定。而读法上考虑到文言文经常会用到倒装句式,这句话会不会也是倒装句,我不敢肯定,但肯定是尊重《论语》的原文读法比较好。

这句话的意思是:花言巧语,一副讨好取悦别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仁德的。

学完从中的体会是:

1.从做人的角度来说,孔孟之道,就是不喜花言巧语之人,因为这种人是一种阿谀、奉承、谄媚的姿态,非常虚假,不真诚。与之相比,孔孟之道喜欢的是那种刚毅木讷之人,所以才有“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的说法。

这句话本质上是提醒我们做人要真诚,因为这世上没有一条道路通往真诚,真诚本身就是道路。

2.从识人的角度来说,如果一个人特别喜欢花言巧语,时时关注领导动向,会根据领导的动向做出各种及时的附和反应,总是喜欢夸领导,让领导开心,那这种人多半不是个能干事实的人,人品堪忧,尽量不要信任。

而职场多年,我也见过这种人,在领导和下属面前完全两幅面孔,在领导面前各种恭维、巴结、取悦、阿谀奉承,唯命是从;而在下属面前,则是各种趾高气昂,动辄批评、嘲笑,想来,用这句话来识人就再恰当不过了。

0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这是著名的曾子三问,也是提醒我们每日要反思的灵魂三问。

曾子,是孔子晚年的弟子,也是一个儒学大师,本身也是老师。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每天三次(也可指多次)反省问自己:替人做事有没有尽心尽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诚信?传授的知识有没有复习?

第一句可以理解成工作关系,就是每天要反思,工作是不是尽心竭力?这里的尽心竭力不是说老板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而是说你有没有带着思想、带着思考去工作?有没有站在老板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有没有真正将工作做到极致?

第二句可以理解成人际关系,就是每日要反思,和朋友交往我有没有诚信?很多人可能觉得诚信很容易做到,但其实未必。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很多时候,碍于面子等各种原因,我们太容易轻易许下承诺了。

比如碍于情面,答应了,但是事后却不想做,再推掉;比如一冲动答应了,但是后来发现自己力所不及,做不到,超出了自己能力范围;再比如,有一些事情我们高估了自己,以为自己可以做到,但事实上却做的别人不满意,等等。

凡此种种,都告诉我们,诚信是不容易做到的,这也提醒我们,不要轻易承诺。

第三句可以理解成个人修养,这句话有两种理解:

一种理解是从自己是老师的角度来说(因为曾子本身就是老师),这句话是问自己:我传授的知识我自己有没有身体力行,有没有温习?因为现实中,确实有一些老师嘴上教的是一套,但现实中做的是另外一套;

另一种理解是从自己是学生的角度来说,提醒我们反思自己:老师教授的知识我们每日有没有复习,有没有精进和提升?

学完从中的体会是:

1.反思是一项重要的品质。每个人都要养成反思的习惯,反思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人际关系,自己的为人处世,自己的品德,从而发现自己还有待提升的方面,不断进步,因为进步首先始于我们要有基本的反思能力。

2.要将学到的道理,真正的身体力行,化为自己的行动,方不枉认真学一回。

相关文章

  • 不要做巧言令色之人

    今天是参加30天共修论语正式打卡的第一天。但出师不利,本来计划每天早上早点到公司,先用半个小时听完一天的课,然后写...

  • 2020-03-28

    巧言令色 孔子说,巧言令色,鲜仁矣! 不过,巧言令色之人,确实情商超过一般人,然后,你会发现,世人都好这一口。 巧...

  • 柴解《论语》——巧言令色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孔子在这里表达了对巧言令色之人的鄙视。 巧言就是会说话 说别人爱听的话,...

  • 学而篇之巧言令色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孔子说,花言巧语,伪装出一副和善的面孔,这种人很少是仁德的! 悟:那些巧言令色之人...

  • 沟通的最好方式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樊登老师在讲论语中提到这句时讲到,孔子不喜欢巧言令色之人,他喜欢的是诚恳朴实、刚毅木...

  • 巧言令色,鲜矣仁。春风社《论语》第28集笔记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1、明君选人的判断标准,首选大孝之人 ①大孝之人,不会做伤天害理的事情,不会做违背自己...

  • 为什么巧言令色的人往往不地道

    为什么巧言令色的人往往不地道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喜欢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的人往往不地道。...

  • 一味坊.读书会.国学篇.论语.第三期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辜讲:孔子说:满嘴花言巧语而举止优雅的人,绝不是德高望重之人。” 个人总结直译:孔子...

  • 慎言与聊天

    孔子说:慎言。孔子不鼓励巧言令色的人,鼓励积极做事的人。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不说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 要做胜者,更要做无私之人

    要做胜者,更要做无私之人 在职场中,我们很多人都有可能遇到过这种人,他们做的很少,但却要将所有功劳都揽到自己身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要做巧言令色之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lfaj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