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每日1000字 坚持100天每天写1000字
​理趣情趣,相映成趣 ——《爱上语文》第四集观看记

​理趣情趣,相映成趣 ——《爱上语文》第四集观看记

作者: 一切来得及 | 来源:发表于2019-09-19 22:41 被阅读0次

    这一集开头,王崧舟老师抛出了两首宋诗:苏轼的《题西林壁》和陆游的《游山西村》。

    表面看,这两首诗都是记录游览的诗。王老师却品出了它们背后的大不相同。

    王老师首先假设:假如苏轼到了庐山,可能会看到些什么?

    自然会看到庐山的水、庐山的峰和庐山的云雾,可是这些诗仙李白早已写过《望庐山瀑布》《登庐山五老峰》等诗歌。

    苏轼是一个喜欢“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的人,他自然不会重复前人。

    他该怎么写呢?

    他选择了“以境显理”,即用意境、意象显示哲理。

    诗的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表面写看山,实际是在写心。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则是用自问自答的方式:

    为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因为身在此山中。

    接下来,王崧舟老师探究了苏轼写《题西林壁》的种种因缘,分别是:庐山、西林寺、特殊的经历和特殊的政治,还有更重要的是苏轼这个“人”。

    此前,苏轼好好地当着湖州知府,却因“乌台诗案”,被贬官黄州,失去了权力和自由,接着又被贬到汝州,途中经过九江,游了庐山。这就是写《题西林壁》时的特殊经历。

    当时正值王安石变法,苏轼看到新法扰民害民,名言反对之外,还写了此诗,诉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苏轼儒释道三教学养都很高深,比如下面这首《观潮》就体现了他的佛家修为:

    庐山烟雨浙江潮,

    未到千般很不消。

    到的还来别无事,

    庐山烟雨浙江潮。

    这首诗很容易就让人想到佛偈的“山水三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那个山,看水还是那个水。所以全诗表面“观潮”,实际还是“观心”,与《题西林壁》有异曲同工之妙。

    苏轼是个怎样的人呢?有一个笑话很能说明问题。

    苏轼又一次上朝归来,拍着自己的大肚子问大家:里面装的是什么?

    两个丫鬟说,满腹智慧和文章。侍妾王朝云却说:

    满肚子不合时宜。

    苏轼哈哈大笑。他的“不合时宜”,实际是“野性”的外在表现,有诗为证:

    尘容已是服辕驹,野性犹同纵壑鱼。(《游庐山次韵章传道》)

    最后,王老师把话题转到陆游的《游山西村》。我们眼中的陆游写了不少爱国的诗歌,比如《示儿》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实他还有闲适的一面。比如《游山西村》这首诗,就以戏剧笔法,以俗写俗。

    后人因为诗中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句,以为陆游也是在写哲理。王崧舟老师却认为,这两句就是字面意思,就是在写农村的景色。而整首诗则充满了农村生活的“情趣”。

    回到节目开头,原来王老师把这两首诗并提,是为了让“理趣”与“情趣”相映成趣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理趣情趣,相映成趣 ——《爱上语文》第四集观看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lkdu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