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时差党
文化逆旅| 寻迹伦敦的 ”中国塔“

文化逆旅| 寻迹伦敦的 ”中国塔“

作者: _若瑜_ | 来源:发表于2018-12-24 12:35 被阅读2次
纽霍夫画下的报恩寺

“现在第四个孩子回来了!”
这是东风,他穿一套中国人的衣服。
“哦!你从哪个地区来的?”妈妈说。“我相信你到天国花园里去过。”
“我明天才飞到那儿去,”东风说。“自从我上次去过以后,明天恰恰是100年。我现在是从中国来的—我在瓷塔周围跳了一阵舞,把所有的塔铃都弄得叮当叮当地响起来!官员们在街上挨打;竹条子在他们肩上打裂了,而他们却都是一品到九品的官啦。他们都说:‘多谢恩主!’不过这不是他们心里的话。于是我摇着铃,唱:‘丁,当,锵!’”
“你太顽皮了!”老女人说。“你明天到天国花园去走走也好;这可以教育你,对你有好处。好好地在智慧泉里喝几口水吧,还请你带一小瓶给我。”
-节选 《安徒生童话·天国花园》

安徒生笔下那个有铃铛的瓷塔便是 ”大报恩寺“。第一次知道大报恩寺还是看了《国家宝藏》南京博物馆那一期,讲述的关于大报恩寺前世与今生的故事。“大报恩寺” 建于明朝,明成祖朱棣是总设计师。他建这座塔的初衷是为了报父母恩,报天下恩。但是,这座塔建到后期,明成祖没有经费了,于是他把郑和调到了南京,郑和调用了下西洋贸易的最后一百万银两,把塔建好了。

大报恩寺,塔高九层,通体琉璃,每个角都挂了一个铃铛,风一吹,悦耳的铃铛声数里可闻。这座塔被认为是琉璃技术的集大成者。

这座塔还在建时,便与西方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它建成后,这样的缘分更加深厚了。约翰·纽霍夫,是荷兰东印度公司聘请的画师,他跟随商船来到中国,到了南京后,便被这个塔深深的吸引了,于是把它画了下来,并极尽华丽的词藻来赞美这个琉璃塔。

回国后,他的画以及关于大报恩寺的描述,掀起了西方人对东方琉璃塔的极度狂热。

比较有意思的是,中国的塔的层数一般为单数,但是纽霍夫画的大报恩寺是十层,也不知是他数错了,还是他故意为之。后来西方建的塔,大多参照纽霍夫笔下的琉璃塔为模型建造,所以很多建在西方的塔都是十层的。

就在纽霍夫掀起琉璃塔热后的三百年,又有一群人把琉璃塔热带入了西方。1762年(乾隆年间),英国皇家建筑师钱伯斯,非常仰慕中国这个大报恩寺,于是他在伦敦郊区的邱园(英国皇家植物园)里建造了一座八角十层的中国塔,专门用来献给当时的英国国王乔治三世。

从此,一东一西,两座塔,遥相望。直到九十四年后,中国的大报恩寺,在战乱中被摧毁,留下伦敦的邱园宝塔孤独伫立。

当时我在伦敦,看到《国家宝藏》这一期,兴奋的跳了起来,我就在伦敦啊,意味着我可以去邱园一睹宝塔的圣影,看到它,或许就能联想到当年的大报恩寺有多么的雄伟壮观。

来到邱园,很遗憾,邱园宝塔被包裹的严严实实,只能看到顶上几层,因为还在修缮中。这座塔其实也已经荒废了好久了。好在中国专家看到后,向英国提议可以帮助他们一起修缮这座宝塔,不然,再荒废下去,怕是会成为一座废塔,然后悄无声息的倒塌。

邱园宝塔

邱园是英国的皇家园林,特别的大,邱园宝塔位于邱园的东方园区里,从邱园正门进来,还要走很久才能到。一路上,我兴奋的和我的法国同学讲诉着大报恩寺和邱园宝塔的故事,还告诉她中国的宝塔都是九层,或者层数是单数,但是邱园宝塔却有十层,因为那位荷兰画家当年画错了。

她听的津津有味,说到:“那等下我们去数一数邱园宝塔,看看是不是真的是十层。” 走到东方园区,看到这样的邱园宝塔,有些失落,但是我们还是没有放弃,很执着的走近跟前,透过缝隙,数了数,的确是十层。

令人欣慰的消息是,宝塔旁边有个消息告示,告诉人们塔将在今年年底完成修缮,修缮完后,将会和中国一起举办一个关于宝塔的展览。如果你在伦敦,对东方古建筑比较感兴趣,那么就不要错过了。

虽说我的目的就是来看邱园宝塔的,但是邱园本身,的确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园林,是一个集合多元文化特色,融古结今的园林。这个园林包罗万象,有东方园区、西方园区、室外植物园、室内植物园、水族馆、还有硕大的草坪、森林徒步区、还有不少现代装置艺术...... 这很符合英国人的特征,恨不能把全世界的宝贝都搬到自己家里来,就像大英博物馆一样,陈列着世界各地的珍宝。

拿这个东方园区来说,这里不仅有中国样式的宝塔,还有日本的风格的亭台,你要一晃神,还真以为自己到了日本某个公园呢。 在日本区不远处,他们把孔雀也请来了。

日本园区 日本园区

在植物园区,适合伦敦气候的植物就种在外面,不适合这边气候的,没有关系,他们创造条件来适合这些植物。所以邱园里有各种各样的室内植物园。在室内植物园里,你能看到竹子,仙人掌等等非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植物。


仙人掌
睡莲 竹子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个叫HIVE 的现代装置艺术,外观像鸟巢,走进里面能听到很奇特的声音。

在HIVE 里 与友人在Hive

如果你来伦敦了,有时间,不妨来邱园走一走。

相关文章

  • 文化逆旅| 寻迹伦敦的 ”中国塔“

    “现在第四个孩子回来了!”这是东风,他穿一套中国人的衣服。“哦!你从哪个地区来的?”妈妈说。“我相信你到天国花园里...

  • 文化逆旅|伦敦的中国年

    你们的家乡过年都有什么传统呢?你现在还和小时候一样期待过年吗? 越长大,可能对于过年的期待也就越来越低了。小时候,...

  • 文化逆旅|伦敦的秋天

    要说我最喜欢的季节,那肯定是秋天。或许因为我是秋天出生的,或许因为我出生的地方四季分明,而秋天格外美。记忆里小学三...

  • 文化逆旅|伦敦初印象

    余秋雨在其海外讲学和考察的途中写下了《文化苦旅》这本颇为成功的书籍,名为苦旅,其实自有乐趣在其中。而来伦敦求学的我...

  • 文化逆旅 | 在伦敦的复古市集“撒欢”

    记得到达伦敦的第一天,学校便安排导游带我们逛了一天伦敦,旨在让我们快速熟悉伦敦。那一天,伦敦市中心历史与现代的完美...

  • 有一种逻辑叫毁灭

    在英国伦敦,必定去伦敦塔桥参观,伦敦塔是早期守卫王宫的建筑,现在成为标志性的建筑,伦敦塔桥与最早的王宫连在...

  • 英国 Day5 伦敦 2017.06.28

    D5 行程 Day 5: London Pass 伦敦敞篷双层观光巴士 - 圣保罗大教堂 - 伦敦塔 - 伦敦塔桥...

  • 2019-11-03

    行走伦敦 对于每一个学习英语的中国人来说,伦敦都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所在。大本钟¸伦敦塔桥¸泰晤士河是我们英语课本中...

  • 伦敦塔

    这个地方 ,在伦敦桥附近,上课时,阅读理解提到了,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地方,没有给他们确切的答案,请他们放学后回家...

  • 英国游之-伦敦街景和交通博物馆

    伦敦的标志性建筑就是伦敦塔桥(Tower Bridge),它是一座上开悬索桥,横跨泰晤士河,因在伦敦塔(To...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化逆旅| 寻迹伦敦的 ”中国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loa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