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 | 大脑用进废退

作者: 坐看云起时818 | 来源:发表于2023-07-23 16:25 被阅读0次

作为老师,我们经常告诫学生:“大脑就像一台机器,越用越灵光,你不用,它就会生锈,慢慢地就转不起来了。”可是,如何让这台机器不停歇,一直运转呢?

魏书生老师说,他经常引导学生用《大脑用进废退》作为题目写文章,为的是让学生意识到:人的大脑也跟肌肉一样,越用,能力才能越强。每天坚持强记一些知识的人,记忆力一定比一般人强。

强记一些知识?对啊,班上许多后进生一学期下来,总是连一首古诗也背不会,何不也把锻炼孩子们的记忆力纳入每天的课堂之中?魏书生老师提到了“一分钟记忆力比赛”,我看这个方法就很适合每天在课堂上实施。

魏老师给出的竞赛方法:让同学们准备好纸笔,但暂时不用。请同学们坐直,等着老师宣布记忆内容,这时同学们全身心调整到紧张的参赛状态。老师拿一张大图表(现在可以直接用多媒体展示),上面写着互不相关的词汇,大家用60秒时间尽可能多地记忆,60秒过后,老师收起大图表,同学们开始默写。

一分钟记忆力比赛,时间很短,更能够让孩子们全身心投入其中,即便连平时调皮捣蛋的孩子也可以做到,说不定还能发现自己原来记忆力这么厉害?从而品尝到成功的欢愉。

当然,一分钟记忆力比赛,除了可以用互不相干的词汇,还可以是一段记叙文,或是100字以内的景物描写,亦或是一些毫无章法的数字。这样的比赛,可以做横向比较(同学与同学比),也可以做纵向比较(自我比较),其中自我比较更为重要。比如,有同学一分钟记住了8个词汇,下一次又记住了9个,甚至10个词汇,这就是进步。后进生在自我比较中,也可以慢慢品尝到成功的进步。

研究表明,许多有超常记忆力的人,都有持之以恒地强记知识的习惯。

例如,马克思喜欢背诵诗歌。他从少年时代起,就听从黑格尔的劝告,坚持用一种自己不太熟悉的外语去背诵诗歌,日久天长,他的记忆力越来越强。

再比如,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经常与丈夫赵明诚比赛猜出某一个典故出自哪本书。每天饭后,夫妻俩来到客厅,沏一壶茶,然后指着堆在那里的经史子集,随便说一桩史事,谁先说出这个典故出自哪本书,哪一卷,哪一页,哪一行,谁就先品茶一杯,答不出的,只能闻闻茶香,用这种方法锻炼自己的记忆力。

我总以为自己记忆力极差,难道是自己没有强记知识的缘故?记得去年暑假,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我还专门准备了一个本子,把在书上或是视频中看到的读起来沁人心脾的句子段落摘抄下来,并决定要一天一段地背诵下来。结果只是背诵了两三段,便半路夭折,而后背诵的那两三段也渐渐忘却。想来,还是自己缺乏持之以恒的态度。以后,还是要每天强迫自己背记一些东西,但一次不能贪多,关键在“坚持”二字。

等开学后,我也要在我的班上把“一分钟记忆力比赛”开展起来,希望通过这个比赛,能帮助同学们发现一个强大的、有良好记忆力的自我!

相关文章

  • 成圣之路(685)魏书生:用进废退

    好的想法用进废退; 坏的念头用进废退; 身体锻炼用进废退; 好的习惯用进废退。

  • 《父母课堂》学习笔记——大脑的原则

    承接上一篇“父母课堂”的笔记内容:我们大脑的原则是:用进废退,什么叫【用进废退】呢?其实宝宝出生时,是带着充足丰富...

  • 用进废退

    在长沙的士上,师傅吹牛说他基本上能猜中乘客是哪个地方的人。 当然是对方说话的前提下,听对方的口音。 各个地方的方言...

  • 用进废退

    共享单车为老百姓的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可遗憾的是跟我没多大关系。当年还骑自行车去旅游过的我,现在已经有十几年没...

  • 用进废退

    用进废退这个词从小就知道,或许也明白这个道理。 后来每天读笑来老师的文章,多次提到自己已有的技能应该每天练习,每天...

  • 用进废退

    在黑客帝国|这部电影中,有段这样的情节:主人公尼尔进去到一个白色的空间中,问了摩菲斯一个问题,我到底存在一个真实的...

  • 用进废退

    1、斧头的故事 一个农夫买了两把斧头,一把斧头被农夫拿去砍柴,一把被农夫放在角落忘记使用。 有一天,农夫无意中瞄到...

  • 用进废退

    在这个标题之前,已经换了三个标题,起了四个开头,敲了十个句子,没完成一个段落。本该能组成文章的字词句在眼前、在脑子...

  • 用进废退

    多年的自我负责终于带来了问题,当我努力改变时也只能从很低的层级开始。昨天反思了表现欲望和表现能力的问题,由于多年来...

  • 用进废退

    我们都知道如果坐久了,大腿,小腿的肌肉,都会没那么发达,不经常锻炼的人看起来也没有什么肌肉。 我们的大脑也是一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反思 | 大脑用进废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lof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