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596043/bc89e0c19f94f6d0.jpg)
很幸运,自己在2012年孕育女儿的时候就读了正面管教这本书,同时在女儿出生之前上了家长基础班的课程,这成了我育儿路上摸着石头过河的那些坚挺的石头,给了我的不仅仅是有据可依的信心,还有一个个落地的工具。
正面管教的创始人,简尼尔森博士,81岁高龄,来到深圳开办讲座,这一次,我没有错过,整个讲座的内容非常丰富,最大的收获有以下几点:
-传承的力量和美好;如果能有东西代代相传的话,那最美好的应该就是爱了,爱孩子貌似是每个父母的天性,但是,如何爱,如何能将这份爱具像化的传达并传承下去呢?玛丽简尼尔森是简尼尔森的小女儿,也是标准的正二代,也就是用正面管教的理念和方法养大的孩子,目前玛丽也在用同样的方法来养育自己的孩子们,作为一名正二代的女儿和正三代的妈妈,她用个人的体验很真实的反馈了需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并不是特别喜欢的一些工具,比如自然结果,比如训练家务活,但是长大后她很感激,所以有些工具势必只能是非常长远后才能看到结果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7596043/a8b943e11c56980f.jpg)
-职场家长们的育儿论坛;印象非常深刻的是现场嘉宾中有一位三位孩子的爸爸,他是新加坡妈妈烤包的深圳创始人,事业应该会很忙,他认为高质量的陪伴和特殊时光还是可以尝试去达到平衡的。他说起给孩子剪指甲时,每天送孩子上学时,那份作为父亲的笑容和幸福感油然而生。同时还说了孩子对家长的心理依恋期不会太长,也就是小学阶段,所以要且陪且珍惜,陪一天少一天。我们终将要一次次目送孩子们的背影中,和他们最终分离。
![](https://img.haomeiwen.com/i7596043/24d2d9a1ef04ec2c.jpg)
-正面管教在学校的发展的状况;很惊喜的看到正面管教在行知小学和盐港小学的落地情况,这里面虽然有各种机缘巧合的最终促成,但起码看到了在意识形态层面的可能性,刚好是作为德育工作的抓手切入的,是个很好的趋势;配合这个大需求,随之来的是在原本体系上课程多样化的需求;
![](https://img.haomeiwen.com/i7596043/76457e3733b3e81b.jpg)
最后,对自己最大的反思是:
正面管教52个工具,一年有52周,刚好每周一个工具,刻意练习,记录,梳理,落地。
对的,就这么做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