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年,陆逊病逝。58年后,晋军捉拿陆逊的孙子陆机、陆云,夷灭三族。
陆逊,东吴大都督,足智多谋。
220年,陆逊联手吕蒙,白衣渡江,夺取荆州,擒拿关羽,将其斩首。
关羽败亡,荆州丢失,刘备怒不可遏,当即发兵东征,亲率6万兵马讨伐东吴。
此时,吕蒙病逝,陆逊督师,在夷陵之战击败刘备,火烧连营七百里。
刘备兵败,退守白帝城,郁郁而终。
三分天下,东吴有其一,陆逊的夷陵之战功不可没。
245年,陆逊在“储君之争”中策略不对。孙权很恼火,写信去斥责他,陆逊忧愤而死。
陆逊死后,儿子陆抗崛起,督师荆州,压着西晋首席名将羊祜吊打。
陆逊、陆抗都是名将,还同时位列武庙六十四将,可谓想当了得。
陆机,陆抗的儿子,多才多艺。
280年,西晋灭亡东吴,陆机、陆云北上洛阳,为西晋效力。
陆机有点能力,却非常自负,而且立场不坚定,不知道低调做人,终究自食其果。
290年,晋武帝病逝,杨骏辅政。贾南风想专权,陆机支持贾后,加入他们阵营。
贾南风掌权期间,侄子贾谧无恶不作,在京城横行霸道,组成“金谷园二十四友”,令人厌恶。
陆机、陆云兄弟,“金谷园二十四友”中的扛把子,散文写得不错,充当贾谧喉舌。
300年,贾南风处死太子司马遹,八王之乱进入下半场,中原一片沸腾。
贾南风杀司马遹,陆机、陆云并未阻止,还跟着贾谧当帮手,堵住舆论。
赵王司马伦不服,起兵攻杀贾南风、贾谧。陆机兄弟立刻改换门庭,跟着赵王。
司马伦也想借助陆机兄弟的文笔,帮自己在加九锡、篡位的路上粉饰场面,对他们重用有加。
陆机作为参军,司马伦的许多计划、方案,都是他拟订。
301年,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起兵,讨伐篡位的司马伦。
司马伦兵败被杀,司马冏派人去擒拿陆机兄弟,想斩首示众,以示惩罚。
司马颖欣赏陆机兄弟,为他求情,方才躲过一劫。
八王之乱,险象环生,朋友顾荣、戴渊劝说陆机,让他跟着自己南下,躲避战乱。
陆机自负,认为自己能拯救时局,更想在乱世中出人头地,便拒绝朋友的美意。
陆机选择司马颖,认为他才是王者。为此,陆机写文章抨击司马冏,指出齐王政策的弊端。
司马冏很讨厌陆机,只是司马颖保护他,没能动手而已。
303年,司马乂专断政务,挟持惠帝司马衷,司马颖决定率兵讨伐。
司马颖认为,陆逊、陆抗都特别能打,陆机应该也不错,便给他二十万大军。
强者不过三代,司马颖不懂得这个道理,况且陆机从未单独带兵,军事能力一般。
陆机也不想去,他知道自己的斤两,但司马颖不同意,陆机只能硬着头皮上阵。
七里涧之战,陆机兵败如山倒,晋军尸横遍野,悍将贾棱阵亡沙场。
陆机兵败后,宦官孟玖乘机进谗言,说陆机兄弟想阵前倒戈。王阐、郝昌、公师藩、牵秀也出来作证。
司马颖大怒,下令处死陆机、陆云,以及陆机的儿子陆蔚、陆夏,并夷灭三族。
陆逊、陆抗都是猛人,足智多谋,无奈后裔陆机不给力。
陆机不能正确认识自己,非要卷入八王之乱,还立场不坚定,终究自食恶果。
如果陆机足够明智,他应该跟顾荣、戴渊等好朋友南下,回到自己的家乡,待机而起。
317年,司马睿在江南立足,建立东晋。如果陆机还活着,凭借吴郡陆氏的声望,他也能得到某州刺史,坐镇一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