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题目叫《黑匣子思维》,英文副标题是The Surprising Truth about Success,关于成功的一些让你惊讶的真相。
这本书的核心词并不是成功,而是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主要是针对比较大的事、有点难度的事,小事也许不用失败,你就直接成功了。
反败为胜:黑匣子思维如果你把失败当成是成功的充分条件,那你就不能解释一个很简单的现象了。很多人他一天到晚失败,就是成功不了。但有一些人,为什么就能从失败中找到成功之道呢?这就说明失败只是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还需要其他的必要条件和它相互配合,相互配合以后,失败才能变成你的正面资产。
关键的原因就是怎么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有些人的经验总结方式是有效的,他真正找到了之所以失败的那个点,他就可以不去重复失败,然后慢慢走向成功。有些人就没有这个本事,他要么就是拒绝总结失败的经验,说,“我就是运气不好”;要么就是找错了点,明明不是因为这个点失败了,他去找到另外一个点,结果他们就走不出死循环。
那么通过反思我们以前的失败记录,以正确的方式找到失败的原因,然后慢慢吸取教训走向成功的这种思维方式,就是这本书所说的黑匣子思维。
这本书的作者,他的名字叫马修·菲利浦·萨伊德,他是一位体育运动员,同时还在英国著名的《泰晤士报》做记者。
因为这位作者他本身是体育行当出身的,他要不断地经历各种各样的比赛,这比赛里有很多失败和成功的经验。所以对于成功和失败之间的转换,体育运动员是有很多很多的心得的。同时他还有着非常丰富的新闻采访经历,他不但会采访像贝克汉姆这样的体育明星,也会采访英国前首相布莱尔这样的政界人物。
所以他可以把自己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和别人的成功和失败的案例相互比照,这样就能形成更加宽广的对于成功学的看法了。
反败为胜:黑匣子思维一、什么是黑匣子思维
就是飞机里面的一些数据的记录仪器。它一般有两套,一套是记录飞机硬体的数据,就是飞机的高度、速度、航向、爬升率、下降率、加速情况、耗油量、起落架的收放等等;另外就是座舱语音记录仪,它实际上就可以记录飞机上的很多重要的通话,比如记录飞行员与地面指挥机构的通话,正副驾驶之间的通话,机长、空中乘务员对乘客的讲话,也可以记录很多威胁、爆炸,发动机的声音异常等等。
两方面的信息综合在一起,如果发生了一起不幸的空难,这个黑匣子如果能够被顺利找到的话,那么通过对于这些信息的复原,我们就有希望把这个空难的原因找到。顺便说一句,一般来说黑匣子都是用特殊材料做成的,能够承受撞击和高温,所以在很大的概率下,这些黑匣子是能够幸存下来的。
黑匣子就是记录一场失败发生以前发生的所有关键事件的信息盒。从某种意义上说,黑匣子就是这样的一条通道,你沿着这条通道走,就可以从失败走向成功。
黑匣子思维和黑匣子不一样,黑匣子仅仅是对于航空业是有特定的意义的,黑匣子思维是适用于所有行业的。你如果在你的行业里面,能够预先制作出这样一个黑匣子,那么你找错就方便了。你可以沿着这样一个黑匣子所提供的路径,看看你哪一个步骤出问题了,以后就能够避免失败了。
二 、为什么医学界更难纠错?
医学界所面对的纠错的环境,要比航空界恶劣,它好像纠错是很难的。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我把它总结一下:
01 航空业有更强的纠错动力
第一条,飞行员和乘客是命运共同体,对纠错有更强的精神动力。整个航空业从上到下都有很强的精神动力,在事故发生以后,对这件事进行彻查。
02 医生社会地位高
在手术台上,主刀医生是有很大的权力的,很多在旁边做他的副手的人,十有八九是他的学生。而且很多国家的医生同时是有教授、副教授的职称。
有一部电视剧叫《外科风云》,它的核心也是讲一个医学事故。一个护士因为给病人注射错了药物,导致病患死亡,然后导致一个很优秀的护士被赶出医学界了。但是实际的责任应该由医生来承担,是医生自己写错了,护士是跟着医生写错的药单子再拿错的,所以责任不怪护士。但是护士地位低,要保护医生,所以这个事情就被压下去了。
当然航空界的内部也有这样的等级,但是这个等级性没有医生那么强。飞机上正驾驶和副驾驶彼此之间,是要轮流干的,因为飞机如果十几个小时飞个国际航班,正驾驶要眯一会儿的时候,副驾驶就控制了整架飞机了。这时候,他暂时就是机长了。正因为正驾驶和副驾驶之间,有这样的一个交换的过程,所以他们之间的关系要平等一些。
03 医学事故的调查报告晦涩难懂
医学事故的调查报告极为晦涩冗长,往往是厚厚一叠,你根本就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要有极大的耐心才能看完。但航空的调查报告它虽然也会很冗长,但它会有一个总结,这个总结是很短的,告诉你接下来要在A、B、C三个方向上改善工作。
04 医疗解剖昂贵
空难事故的调查,实际上要比尸体解剖更为常见,甚至在发达国家有很多的人死了以后,都没有进行非常彻底的医疗解剖。
在空难的时候,大家就愿意花很多的钱进行调查?因为一般而言空难有两个特点:第一,一般来说空难会造成大量的人死亡,这种大量的人的死亡会引起巨大的社会震动,所以你肯定会调动很多资源去调查的,而医疗事故一般就牵涉到一个人。
很多航空事故很可能和某一个机型的某种问题是有关的,牵涉到天下所有使用这种型号飞机的人了,所以大家有更强的兴趣去调查。当然也有一个客观上的原因,就是航空公司的财力往往是远远超过医院的,它背后有极大的财力来做这事情。
05 医疗器械追责难
如果我们所出现的这个事故是和器械有关的话,那么航空方面要对器械的生产商进行追责,是比较容易的。全球生产巨型客机的只有两家公司,一家就是波音;一家就是空客。但是手术很麻烦,有可能一个医院所使用的各种器械的供应商有两三百家,这就使得追责的线索非常混乱,人们看到这么复杂的追责线索有可能就会放弃。
三 、什么阻止黑匣子思维的启动
我们心理世界中的一些小魔鬼,会阻止我们进行追责,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失败了以后,没法走向成功,而是走向失败的一个重要心理原因。
01 傲慢与自尊
人类拒绝纠正错误的心理根源,就是傲慢与自尊,这本书里面用了一个更专业的词叫认知失调。
现在就问了:“下一次台风会不会袭击我省?”你这个问题没预测对,然后跟我说:“那是因为台风错了,大气层错了。”拜托,你自己错了,你的理论有问题你就得修正自己的理论。
为什么他们不愿意否定自己的理论呢?这是因为这牵涉到他们的学术生命的走向,如果否定自己就否定自己的理论,否定自己的理论就否定自己的社会地位,否定自己的社会地位就会导致学术自杀。
这里有个重要的心理学术语,叫“沉没成本”。就你做一件事,为什么你在这件事情的思维模式里面跳不出来?就是因为你在这个思维模式里面,你投入了太多的成本。
就像你追一个女孩子,求婚85次,我就偷偷跟他说:“其实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看,你和那女生不配的。”他就说:“不行。兄台你讲的或许有道理,但是我在她身上已经花了五年时间了,我前面的五年不就浪费了吗?”这就叫沉没成本。
因为我不愿意放弃我前面的五年,所以我要不停地投资,包括时间、精力、生命的投资,但问题是如果你第一个方向就错了,你早点跳出来不就止损了吗?学术道路也是这样,很多人在一条学术道路上花了很长时间,他就不愿意跳出来。
所以要打破傲慢与自尊,显然也是有一个方便的法门,就是多看看一个专家怼另外一个专家时候的那种场面,你才知道原来专家也不过如此。这也是一种心理诊疗的方法。
02 自我欺骗
人类拒绝纠正错误的另外一个心理根源,叫自我欺骗。
赵本山的小品叫《卖拐》,把一个不值钱的拐卖给范伟,赵本山是知道他的拐,没有这么大的功效,也不值那么多钱。所以欺骗的特点是什么呢?骗的人知道自己在胡说八道,但是被骗的人,他有可能会陷入某种自我欺骗的状态。
范伟演的那个哥们,他知道不知道自己被骗了呢?你说他知道吧,他好像又不知道,你如果说他不知道吧,他好像多少应该是知道了,他是介于知道和不知道之间。他好像要自己欺骗自己,自己已经花了这么多钱买了这个拐,弄不好是有用的。弄不好真的是有用的这种状态叫什么呢?这就叫自我欺骗。就是自己给自己打了一针,停止自己大脑的理性的运作,然后自己对自己催眠,然后让自己顺着别人的道就这么走了。
在失败与成功的案例里面,自我欺骗机制的启动会导致黑匣子思维的失效,因为黑匣子思维是种理性思维,让你去找原因。如果自我欺骗的机制启动以后,你就不找原因了,你就会找出一大堆的托词。
当然这里所说的自我欺骗也是和沉没成本是有关的,因为在现在的情况中,我们所说的这个当事人,他多多少少是知道自己可能是错了,然后他通过一种有意识的自己编造理由,再把前面那个念头给压掉。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中,黑匣子的思维方式,在他脑子里已经运行了第一步了,然后他又执行了另外一个程序,把它压过去了。
03 记忆错误
记忆错误谁都有,按照现在心理学家对于记忆机制的了解,人如果要对过去比较久的事情,进行信息再加工的时候,你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在编故事,你是拿各种各样的材料来编,编到后来你觉得这个故事和别的故事,看上去没有大的一个逻辑的冲突,你就能接受下来了,这和你的道德没关系。
请注意这不是自我欺骗,自我欺骗是你隐隐知道这件事这样做是错的,但是你不敢承认错误,但是我这里所说的记忆错误不是有意为之,是无意为之,你是真心是没有意识到你错了。
这本书里面也提到了一些例子,就是如果警察暗示目击证人说:“那个人就是嫌疑人。”然后说:“你看是不是就是那天的犯案的时候,你看到的那个人呢?”“是!长得一模一样!”为什么呢?警察的暗示对他产生了心理诱导,因为你当着他说他是嫌疑人的时候,即使这个人是善良的人,也会觉得那个嫌疑人越看越像坏人,这叫疑邻偷斧。
心理机制在处理信息的时候,有时候会抄捷径。它并不是正面证据、反面证据综合起来看,它有时候就抄捷径了。
有一种很重要的心理谬误,可能会加强这里所说的记忆错误,这种心理谬误在书上被称为叙述谬误,我个人喜欢把它翻译成“事后诸葛亮”。这种事后诸葛亮思维,是没有办法使得我们启动黑匣子思维模式,找到失败的真正的原因的。
04 “心魔”的哲学动因
这些心魔背后,有一个哲学上的原因,就是所有的人都不愿意在哲学上,真心诚意地接受卡尔·波普的证伪理论。什么叫证伪理论呢?就这本书里面他所提出的一个讲法,叫开放回路与闭合回路之间的差别。
什么叫闭合回路呢?
这本来是从工程学里面引来的一个术语。在这个语境里,就说在你的信息处理的循环当中,你如果是闭合的话,你将永远没有机会得到外界的信息,你就是自我循环。
比如我举个例子,如果有一个单位的领导,他身边的所有的副手,他们用同样一种思维方式,面对一个外部的信息的挑战,是同样一个回应模式,而且互相吹捧。就没有人跳出来说:“领导你这样思维方式不对,你们的所有得到的信息都是在自我欺骗。”
如果是一个开放回路,比如说我要去了解一下在某个地方,要实行某种环保工程的可行性,我要看看哪些材料更加好用,我脑子里想到是A、B、C这样几个材料。但是我的团队中很多人上了网说:“老板,你搞错了。这些材料早过时了,市场上有更好的材料,它的防污、排污的性能比你更好,而且价格也不贵。”
开放的回路能够让你接受到负面信息,你的开放的程度越高,你的对于负面信息的加工和采纳的水平就越高,你通过负面信息的加工和采纳,你就可能推翻自己的假设,然后提出新的假设。如果你是闭合回路的话,你的闭合程度越高,你接受负面信息的能力就越差,这样你修正自己假设的这种可能性就越差。
那么这为什么是个哲学问题呢?这里面就讲到了就哲学它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思辨哲学阶段;第二个阶段叫证实主义阶段;第三个阶段叫证伪主义阶段。
思辨哲学阶段
就哲学家他给你扯一个理论,然后扯完这个理论以后,反正它总是对的你怎么辩都辩不倒它,黑格尔哲学就是典型的这种哲学,因为黑格尔有一句名言,就是“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
但理论不是派这个用处的,理论是帮助我们反过来去推未来会发生什么,这是我们才感兴趣的。
证实主义哲学阶段
证实主义,比如像孔德、卡尔纳普,都是典型的证实主义的哲学家。他们的观点是什么呢?就是别扯这些没用的,你说的任何一个命题要有意义,你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至少要找到一个证实它的方法。现在不能证实不要紧,你要告诉我怎么证实。
比如我们宇航用的火箭还没有发明之前,月球背面的情况我们是不清楚的。然后你跟我说:“月球背面有个环形山。”这个命题还是有意义的,因为我可以设想,未来的人们发射一个航空器,跑到月球的背面去看一看。我们哲学家要做的这种工作,就是把有意义的命题给梳理出来。
证伪主义哲学阶段
一个理论它要有价值,并不在于它可被证实,而是它可被证伪。你说的这些想法,有没有证据,这是大家的惯常思路。波普的思路就是,你说的想法在什么时候是不成功的呢?这也就是把失败看成是我们的思维的一个聚焦的核心了,这是非常有意思的。
那么有人说,我们能不能举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证明这种证伪对于黑匣子思维能力的提高有作用。
假设我研发了一种药能够对付某种肺炎,那么按照证实主义的观点,我说你看有这么多人都治好了,那就可以是一个很好的证据,来证明我这个药有效。但波普会说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你要反过来想,假设没有这些药的话,那这些人是不是会好,他是不是会自愈或者有其他的情况?
那么波普会按照波普主义的想法,设计实验来寻找反面的这种证据。你就要搞一个对比组,正组和反组彼此构成对方的对比组。
在正组里面,所有的病患都吃了这个药;反组的那些人,他们吃的是一种貌似和这种药很像的药,但是实际上是其他的根本就没有药效的东西,但是他们是不知道自己吃的是没有用的东西的,他们得到的信息是我们吃的就是这个药。所以两组的人都以为自己吃的是真药,然后来看看正组和反组谁的治愈率高。
如果反组和正组的治愈率都一样高,那实际上就证明这个药没有太大的效果。为什么呢?因为十有八九有可能是心理学上的“安慰剂效应”,就是如果我告诉你这个药就是真药,实际上什么也不是,你会自我欺骗,然后倒有可能会引起免疫系统的正向激励,你病好得快了这么一点点。
那么通过正面证据和反面证据的积累,那么我们就可以对一件事情,有一个更加全面的看法。如果你只重视积累正面证据,并且忽视反面证据的话,你就有可能会过高估计假设的可信度。
但是为什么特别要强调证伪的作用呢?那是因为在实际的工作当中,我们心里的倾向,会导致对于各种负面证据的无视,因为很多人都不希望,看到自己辛苦想出来的一个假设,遭到推翻。
反败为胜:黑匣子思维四 、怎么顺利启动黑匣子思维
01 细分问题
细分问题,积小胜为大胜,或者说要通过避免小的失败来避免大的失败。
那么这种积少成多的做法,它的一个要点是什么?它的要点是有时候你的这个问题非常复杂,你一眼看不过去,所以你要把它分成很多份,然后在每一个很小的维度里面,再进行判断应该怎么做,这是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
大胃王的例子,一个日本小伙子要参加当地的一个吃热狗比赛。他采用的就是切分问题的方法,整个热狗一口吃下去是很难的,他把热狗先咬一半再吃,这样能吃得快一点。
但是他自己就发现了,还可以进一步切分。热狗是由什么组成的?面包加香肠。他可以把热狗当中的面包和香肠分开来吃。为什么?香肠吃得快,然后吃所有面包,但是问题是面包蛮难一口下咽的。他发现了面包沾水吃是可以,就用这个水用沾着这面包吃。但是怎么样能够使面包,能够得到适度的软化呢?他就考虑了用不同温度的水,或者是兑了植物油的水,各种方法来做下来,用来试验自己吃面包的速度。他还把所有的情况用Video拍下来复盘。
这个优化方案导致他在最后的比赛中,在短短12分钟之内吃掉了50个热狗,而在此之前的世界纪录,仅仅是25.125个热狗,他几乎是超过世界纪录一倍,当然是毫无悬念地拿到了冠军。
不过我也必须要指出,对于这种不断修正小错误积累大进步的思维,我们也要提供一些证伪的案例,也就是说这种思维有时候也会出问题。
在有DVD的那个时代,在美国有一个行当就叫DVD出租行业。当时就有一个公司叫百事达公司,就是出租录像带和DVD的。这个公司在20年时间里面,它的运营情况都非常好,它用的是什么呢?它就是用我前面所说的积小胜为大胜,避免小败然后避免大败这样一个思路。
任何一件小事情都要做细微的调整,调整公司的商标、改进店内货架的设计、测试不同的折扣方式,比如租二送一、租三送一,哪种方式对公司更有利?每项测试都要给出反馈意见。
但是它有一件事情没有算到,就是DVD这个行业会被取代。不断积小胜为大胜是一个思路,但这个思路不能帮助我们,从骨子里面修正我们的框架,它能避免小错误,但是它不能够避免框架上的大错误。
02 小错误激发大创新
无论在科学史上还是在技术史上,很多了不起的创新,都是和重大的理论失败是有关的。比如为什么会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呢?那就是对于那种接近光速的那种运动,牛顿的物理学是不能够解释的。也就是说在这个问题上,牛顿力学体系可能是面临着大失败。所以有大失败就有大创新,所以有爱因斯坦了。
当然就有一些创新有可能它在科学史上的意义,没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那么大,但是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比如在ATM机发明之前,你要到银行取钱,一定要等着银行上班的时候才行。这种不爽就引发了一个叫约翰·谢泼德·巴伦的人,发明了自动取款机。在折叠式婴儿车发明之前,婴儿车非常的笨重,而且也很难收纳。有一个人叫欧文·麦克拉伦,他在看到女儿费力地用婴儿车,推着自己的外孙女的时候,他就想到了,我能不能把这个婴儿车做得更加的轻巧一点,结果他就发明了折叠式婴儿车。
所以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负面的情况,都有可能会导致我们提出创新,这些创新可小可大,总而言之会在各个方面改变我们的生活。从这个角度来讲,创新在很大程度上,的确是由失败和挫折所带来的。
三种创意产生的方式
第一种方式就找一帮人,对这个问题都感兴趣,咱们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就是一帮人咱们就是海阔天空地想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你提出一个假设,我提出一个假设。但是有一个游戏规则,即大家都不许彼此怼,我提出一个假设,你就不许说:“你这假设太不靠谱了吧!太扯了吧!”不许说这话,让所有的人都有勇气把他心里所想的说出来。
那么第二种方法是反过来的,就是别人提出的所有建议,你都要想一想,他建议靠谱不靠谱,如果你但凡发现有个不靠谱的,你就立即指出他哪里不靠谱。
那么第三种方案就是不做任何限制了,你想批评人家也可以,不批评人家也可以,就是种混杂型的状态。
这三组人,假设他们都对同样一个问题提出建议。哪一个组最后给出的不重复的建议数量最多,然后大家猜一猜哪一组的成绩最高?
结果竟然不是头脑风暴组。我们认为头脑风暴组应该给出的成绩最高,因为你给出的每一个建议没人和你怼,没想到恰恰是有非常严厉的批评机制的那一组,他给出的正面建议的数量最多。
!这个道理在于什么?就在于批评引发了创新。比如你听到了一个批评意见以后,你要去修改,当你修改你本来的假设的时候,你会产生新的联想,这个新的联想本身就是新的建议的催生剂。
这也就是说别人的批评意见,能够让你的假设更加的精致化,这就是批评提高你本身的研发效率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03 让发现失败本身成为乐趣
在这样一个由挫败和失败引发灵感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一点,就是我们要在心理上,让发现失败本身变成乐趣,甚至要形成失败要尽早的这种想法。你如果失败要尽早,这就意味着你更早的就可以发现自己的问题了。
你要抱着欣喜的态度,有时总算被人嘲笑了,一天到晚要给自己这样的暗示,这样你就可以虚心对待别人对你的批评了。
如果能够早点发现失败,显然对你来说是一件好事,能够让你早点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路径。但为什么这种想法现在没有被传播开来呢?只是少数一部分人在这么想呢?归根结底是个文化的作用。因为我们周遭所处的文化,还是鼓励成功者,鄙视失败者,所以这样的一种文化氛围,就使得失败者在大概率上还是要被嘲笑的。
所以如何能够让发现失败本身成为乐趣呢?就需要改变我们的文化,使我们的文化成为一个对错误保持赞赏和宽容态度的文化。
反败为胜:黑匣子思维五 、宽容错误的社会文化
一旦出了事儿以后,人都有一个特点,就喜欢找替罪羊。替罪羊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没有人负责,要找个人负责,然后我们心里才能安全。
这书里面举个例子,叫十一月奥斯卡事件,这是一次未遂空难。就是英国有一架客机,它在降落的时候,遭遇到了非常非常复杂的气象条件,什么都看不清楚,只能盲降,就是你只看仪表盘上的数据,把飞机安全的降落下去。
但是在盲降的时候,它出现了一些问题,就是这个机长从塔台那里得到的信号非常混乱,所以他没有注意到有些数据没对上。所以飞机降落的角度和尺寸不对,结果就导致了飞机降落的时候高度掉得很严重,差一点就撞到了旁边一个旅馆上。
实际上最后机轮是擦着这个旅馆的头顶飞过去的,就差一点就是机毁人亡。当然没死人,一切都安好,但是这件事没把大家给吓死。然后这个机长就受到了严重的指控,他被禁飞了,从此以后他离开了自己心爱的航空事业,郁闷自杀了。
但是如果我们对这件事情进行复演,就会发现整个机组其实是个很优秀的机组,他们在执行这次任务的时候,全部机组成员都得了肠胃炎,所以他们在生理上极为痛苦。
同时他们执行的这个航班是临时加塞的,前面觉没睡好,人又困,肚子又疼,然后外面的天气又很差。更糟糕的是他们本来是有充足的时间来调整飞机的姿态的,但是等到塔台告诉他们可以降落的时候,这个时间间隔非常短,因此产生了小疏忽。
就这样的事情多多少少是情有可原的,但是大家就不容忍。为什么呢?大家觉得要有替罪羊了。
那大家可能会有些小疑问,因为我前面讲过了,航空业是贯彻黑匣子思维相对来说是比较好的一个领域,但是“11月奥斯卡”这个事件,好像在航空业当中,我们也有一种喜欢胡乱归错的这种倾向,这是不是该和我前面讲的那个事情,它有些矛盾呢?
这是没有矛盾的,因为黑匣子思维它就是让你找到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实际上我们如果对于整个11月奥斯卡事件的前后原因,进行一个很认真的梳理以后,就发现这是由一系列的灾难所累积出来的原因。
飞行航班的这个调度员有问题,不应该让飞行航班员,在如此疲劳的情况下连续飞行。另外,给他们提供食物的人怎么能让航班上的重要的机长,全部都肚子疼了呢?同时我觉得塔台上的人也有错误,允许降落的情报给的太晚了。
实际上黑匣子已经把所有的问题都揭露出来了,但是我们日常是有一种追责责任,就是要找到一个特定的替罪羊,为所有的事来纠错,这样大众的气才能够消解,那么机长貌似是最好的一个替罪羊。
我由此想证明,就是这种粗鄙的替罪羊思维的想法,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以至于在黑匣子思维,应该说是比较健康的航空业,也很难不受到这种错误思维方式的影响。
01 无责任汽车保险制度
美国就有一个制度叫无责任汽车保险。什么意思呢?就是撞车了以后,由无责任汽车保险的这个赔偿公司来出钱,责任不问。这样做法是为什么?是鼓励大家买车。
否则的话买车之前很多人就会说:“你别买车,万一你这车撞了别人或者别人撞了你,莫名其妙都会有很多很多的麻烦的。”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买车就会变成一件非常非常不合算的事情,但是有了无责任汽车保险,大家买车的胆子就大了。这样一个制度,实际上是也反过来促进了汽车业的繁荣。
那么无责任汽车保险背后的哲学思想是什么?就是不要在每件事情上,都把规则的问题看得那么清楚。你如果每件事情都把规则看得那么清楚,你是在压抑创新、压抑大家的消费行为,有可能是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是不利的。
02 美国与日本的容错度对比
美国有很多重要的创业人士,他是历经失败以后才成功的。比如汽车大王亨利·福特,他创办的第一家公司是底特律汽车公司,最后就倒闭了。然后他又建立了自己第二家公司,就是亨利福特公司,非常富有讽刺意味的是,他又被自己创立的公司逐出家门了。然后他又建立了第三个公司,就是福特汽车公司,结果第三个公司成功了,他做出的福特牌汽车,的确是成为世界汽车史上的重要的产品,改变了美国人的出行方式。
日本就有点不一样了,这本书也给出了一些数据,比如按照2008年的数据,在各个主要的工业国里,日本的风险投资的金额是比较低的,就风投比较少。因为日本人做事比较稳健,他不喜欢搞风投。而且一旦公司破产以后,你这惨得就不得了了,日本不是自杀率很高吗?他的自杀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和企业经营失败有关。
日本有流浪汉现象,在东京的很多桥下,有一些人都睡在那儿了。这流浪汉到底是哪些人呢?他们并不是穷人,本来的富人。就是你本来是个老板,经营失败破产了,背了一屁股债,都是负资产,然后银行一辈子都不会借给你钱,然后你会变成乞丐。
在日本很多父母就对孩子说好好读书,高考要考上东京大学,东京大学出来以后,做个公务员,怎么裁也不会裁到你头上。
这样怎么搞创新?搞不了创新。就会导致现在经常被谈到的一种现象,就叫“内卷化”,像卷心菜内部卷起来的那个意思。它是什么意思呢?它就是指一个农业上的现象,就是你在一块地里面拼命地投入人力、施化肥,你投到一定的程度,其实产量也不能提高,但是大家又想不出别的辙,想不出别的办法来赚钱,结果人力物力全耗在这了。
:所谓的美式的社会经济制度,和日式的经济社会制度,背后还有个差别。这个差别是,在两种不同的经济社会制度模式下,不同类型的大脑工作模式的人,是占据领导地位的。比如你的领导如果像乔布斯这样的人,乔布斯脾气不太好,但问题是他是个开放性思维,只要你说的有道理,他是会听的。
当我们发现自己做错的时候,我们大脑当中会产生两种波,一种是错误相关负波,又叫ERN波;一种叫错误正波,叫PE波。
什么叫负波呢?
负波就是咯噔一下,我错了,我怎么又错了?这其实不太开心吧,不太开心的那种情绪我们就叫负波。
什么是正波呢?
就是我刚才说的那个态度叫欢迎错误,我又有一个错误现在主动暴露出来了,好开心,这就是个正波。
那么这里所说的错误相关负波和错误正波,这两种波的讲法听上去有点学术性,实际上它所对应的两种思维方式,大家应该是听说过的,一种就是固定式的思维方式;另外一种就是成长式的思维方式。
固定式思维方式就是看到错误了,但是他把错误视为某种让人讨厌的东西,他反过来为了把这种讨厌的这个东西排除出去,他还要编造一些瞎话来维护自己,自我欺骗了,然后你的思维就没办法得到进步了。
但是如果是错误正波的那种思维呢?你看到了一个错误,你还挺开心的,觉得这是改进自己的契机,那么你就十有八九就有机会改变你现在的工作方式,你就能进步了,这就和成长式思维挂上钩了。
那么我们做了大脑电波的搜集,就发现有些人他天然的就会产生对于正波的抑制,或者他正波就不是很强,而有些人就会产生正波。负波谁都有,出了错以后心里都会咯噔一下,但是咯噔完以后会不会产生喜悦的心理呢?则是因人而异的。
你就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你的领导他脑子里有很多正波,你向领导提出些建议,领导咯噔一下,先是不开心我有错误,他一想好事,以后能避免更大的错误,有可能你和领导的关系就处理得比较好。
但反过来你的领导如果处在那种仅仅只有相关负波,他心里只是想咯噔了。“领导你这不对我们要改进一下。”“你给我一边玩去!”他要听的是溜须拍马的话。
!应该说在每个国家、每个种族里面,这两种人都有。那么文化起的是什么作用呢?就是把哪种大脑模式的人推到领导的位置上去。有可能在一个开放性的文化里面,容易闻过则喜的人,他有可能就会成为领导,这就会导致社会组织的类似行为的改变了。
科学界有一个观点,就我们大脑是有很强的可塑性的。通过一些后天的锻炼,能够使得我们大脑的电波的生成方式,产生一些改变。就是我们知道有一种仪器叫测谎仪,就是当你撒谎的时候,你的这个大脑的电波会发生剧烈波动,但是通过后天的训练,有一些特工可以使得自己的大脑的电波,非常的平稳,以至于可以骗过测谎仪。
总结
《黑匣子思维》这本书的核心思想,就是我们要有一个像黑匣子这样的机制,详细地记录各行各业的工作情况,一旦出了事,就可以通过打开黑匣子,来找到问题出现的这种地方。同时我们也要动用各种各样的方法,使得失败本身能够成为创新的原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