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河影像馆,不是卖光碟的,也不是放映厅,而是一个小卖部。之所以叫祥河,是随了男主人的名。
小卖部从来都是村庄最热闹的所在。主人家如果不好热闹,也不会开小卖部。村庄公共空间少,小卖部是少有的文化休闲地加信息集散所。经常是太阳刚刚升起,还不足一人高,就有人咚咚地敲门了。女主人睡个懒觉也不行,一边抱怨着一边开门。他们的一双儿女则完全不顾,依然躺在被窝里酣睡。
小卖部吸引人靠着三件法宝。一是商品。这是最基本的手段。村里谁家来客了,来不及赶集,就去小卖部买点果蔬、啤酒、花生米,简单招待一下。小卖部虽然商品种类不多,但日常所需基本够用;二是棋牌。买东西只是把人拉过来,但还不足以使人留下。店家就铺开桌子,摆上麻将和扑克,好这口的人便如百川入海般汇聚于斯,从早到晚,乐此不疲;三是VCD。这可是村里孩子的一大福音。那时虽然电视在村里普及了,但苦于频道少,节目固定,能看到的东西十分有限。而VCD放映机就像一个神奇的魔盒,从里面喷涌出无数奇妙的影像,为我们的童年增添许多欢乐。不过,这东西当时在村里还是个新鲜玩意儿,家里有VCD的一只手数得过来,而祥河家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就像求贤若渴的藩王、问道心切的僧侣,怀着一种近乎朝圣的心态来到祥河小卖部。那里俨然是一个影像的乐园。
祥河小卖部放映最多的当属港片。那个时候,是港片的黄金时代。影片洋溢着丰盈的生命力,老少咸宜,雅俗共赏。还记得从那里看了周星驰的《大话西游》《百变星君》,成龙的《红番区》《我是谁》,李连杰的黄飞鸿、方世玉系列。还有很多不出名的,因为年纪小,看过也就忘了。
后来,读了大学、研究生,阅片量增加,看的类型大大拓展(豆瓣top250☞日韩文艺片☞大师经典☞小众纪录片☞民国老电影),审美趣味也发生变化,对当年看的这些打打杀杀、嘻嘻哈哈的电影还生出些许“鄙夷”态度。
再后来,对电影的趣味日趋平和兼容。不论何种类型,只要有打动的点,都能看得津津有味。目前来说,尽管文艺片艺术片仍是心头好,但难得有完整独立的时间静下心观赏(每年都会找机会去电影资料馆、北影节等,沉浸式看几部艺术片)。而每天上下班地铁上的一两个小时,又回归了童年这些单纯给你快乐的老港片。近两年来,基本上把周星驰的电影下到手机里全部看了遍;此外,重点看了狄龙姜大卫、胡金铨、杜琪峰、许氏兄弟等人的电影(《新独臂刀》《空山灵雨》《黑社会》《鸡同鸭讲》等),还重温了“古惑仔”“倩女幽魂”“赌圣”等系列。
近些年,最大爱好就是看电影,像吃货熟悉特色餐馆一样熟悉北京各大艺术影院。体验不错的,有电影资料馆、百老汇(当代MOMA)、中间影院、传奇时代影城(蓝色港湾)、深影国际(学院南路)、天幕新彩云(云投大厦)等;曾经及现在常去的有美嘉(中关村)、耀莱(慈云寺)、大地(隆华)、卢米埃(长楹天街)等。在这些影院里收获了很多美好的体验。
中国电影资料馆不过回想起看电影那种原初的快乐,还是要感谢“祥河影像馆”,哦不,是祥河小卖部。随着村庄集市和超市的建立,祥河小卖部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它的主人转型成了一名乡村厨师,操持着四里八乡红事白事的流水席。而它也告别了往日荣光,成了一座破旧的、大门紧锁的杂货仓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