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
《狗十三》:是谁「杀死」了李玩?

《狗十三》:是谁「杀死」了李玩?

作者: SarahYuan | 来源:发表于2018-12-08 14:50 被阅读0次

    01

    12月1日下午,有幸在南京看了「狗十三」点映场,比公映早了一个星期。

    这部影片也算命运多舛,13年就在柏林国际电影节拿了奖,18年才公映,导演曹保平对「延迟五年上映」的回答很官方,坊间传言最多的是「被禁」。

    「狗十三」编剧焦华静是80后,也是导演曹保平的学生,影片是她根据自己成长历程写成的毕业作品。大概是近几年青春题材拍得最平淡、也是最真实、最压抑的一部。

    青春成长类题材特别考验市场的「共情能力」,「共情指数高」意味着会有不错的口碑反馈和票房成绩。反之,与自身成长经历不符的便会叫嚣着骂「拍得啥玩意儿?」,弹指一挥,打个低分。

    此片的拍摄手法有点考验观众,风格介于文艺片与商业片之间,不太戏剧化,也不算太闷。它以十三岁小女孩的成长为视角,展开一幅中国式的家庭关系全图。

    (下文会有部分剧透)

    02

    13岁的少女李玩,父母离异,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家里人重男轻女,李玩是女孩,名字「玩」是随便取的,等到爸爸再婚,生了弟弟,男孩子待遇就不一样了,得认认真真取个名「昭昭」。

    平日里不住在一起的爸爸,总会在关键时候出现,给她定夺人生方向。比如不耐烦地扯住李玩的衣领,拽出去老远,非常强硬地划掉女儿喜欢的「物理」,在「学科选项」里填上老师提醒的「英语」。

    「选学科」大概是青春里最重要的「反叛」了,如果「反叛」成功,后来的人生将会掌握很大的话语权;如果「反叛」失败,预示着父母会干扰你未来一个又一个决定,上哪所大学,选怎样的伴侣,以及在哪所城市生活。

    和李玩朝夕相处的狗,「爱因斯坦」,被爷爷弄丢了,李玩失心疯地寻找,不依不饶,把家里弄得鸡飞狗跳,愤怒至极的爸爸将她暴打了一顿。

    这是影片的高潮,也是李玩的内心世界第一次进行重构。

    我们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会经历几次「挨揍」。

    「暴力」是强者让弱者迅速服从最有效的方式,用起来太简单了,不用学,效果好,一旦用上瘾了,还不容易戒掉。

    如果你觉得「打孩子」是以前教育孩子的方式,那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家长。有一次,一位妈妈在心疼孩子爸爸打女儿的事情,就问其他几位家长「打不打小孩」,五位家长异口同声的说,「打,怎么可能不打?」,之后变成集体痛诉打孩子的不得已。

    这几位家长都是80后,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体面的工作,公众场合和子女沟通的方式也很有讲究,自然不是随意就朝小孩呼一巴掌的那一类型。

    「打小孩」,与时代,男女,文化素养,皆无关。

    必要时,「暴力」似乎从未被更好的方式代替。

    皮实的男孩子打多少次结果都一样,心思敏感的女孩子被打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被打之后的李玩彻底变了个人,她接受了那只替代的狗,并向全家人道歉。

    李玩渐渐学会了摸索爸爸的「晴雨表」,她学会像小狗一样察言观色。

    03

    影片的前半部分都在为第一次「暴力」做铺垫。你会发现,从成年人角度,每个人都情有可原,这场对小孩暴打成为了必然。

    「为了一条狗,李玩把家里弄的乌烟瘴气,真不懂事。」这是大人们内心的os。

    所有人的行为动机都看似合理,爸爸爷爷奶奶继母,他们只是在自己的位置上做了符合身份的事。

    没有人在意那条丢失的狗,只有李玩在意,其余人都只希望李玩息事宁人。她奶奶嘴里重复了几次,「人怎么能和畜生在一起啊?」「为了只狗,至于吗?」

    把狗当畜生,自然理解不了一个小孩子哭天喊地要回那只朝夕相处的狗的动机。

    小孩子和成年人在意的点从来不一样,成年人只觉得是小孩子作,不理解大人世界麻烦够多。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更何况成年人与小孩子。

    但,成年人也是从小孩子过来的呀!大人们在十三岁的时候,一样也会觉得狗和人类的生命是平等的。

    你期待一个十三岁的小孩子,理解大人的难处,这对小孩子不公平。

    我们的文化里,小孩子从未被当作独立的个体得到尊重,自然心思也不被大人理解。「你跟一孩子计较啥?」「毕竟还是个孩子」,看吧,这是「大人」对「小孩」的歧视。

    其实小孩子比成年人更希望被当作「大人」来看待,尽管他们的心智不可能和大人相提并论。

    所有好的家庭关系里,父母和子女的关系都相对平等。

    同样讲女生的成长,美国影片「伯德小姐」也面临众多青春的困惑,和妈妈矛盾重重,一言不合就吵架,但人物始终处于平等的位置在对话。影片开始于伯德母女在车里的争吵,结束于女儿在电话留言里与母亲的和解。

    而李玩,只能说服自己,跟自己和解。

    04

    片中李玩的爸爸代表了中国很多强权的父亲抑或母亲:他们从不关系子女内心真正的想法,也不愿以平等的姿态去和子女交流。

    他们把孩子当「所有物」,用来实践他们认为对的理念,完成他们尚未完成的梦想。

    然后很多孩子就变成了「成为提线木偶的一生」。

    十三岁的李玩,开始好奇胸部的发育,知道酒精可以消愁,有了喜欢的人,然而她那周旋于事业和新婚生活的爸爸根本无暇顾及她,他只关注女儿的成绩。

    李玩只能自己摸索着成长。

    她努力学习英文,努力学会迎合大人的喜怒哀乐,努力配合成人世界的表演。

    在父权的规训下,她接受了那只替换的狗,承认它就是爱因斯坦。

    在全家沉浸在弟弟生日的欢乐氛围里,她学会了假模假样地笑。

    以至,在父亲重要的酒局上,一位「好心」的伯伯端了一盘狗肉给她,她沉默了一下夹起狗肉送到嘴里。

    这些「懂事」行为,终于换来了父亲泪流满目的笑容和夸奖。

    李玩一步步迈入了成年人的世界,以血肉模糊的姿态,最后变得无坚不摧,甚至麻木。

    当有好感的男生对她告白时,她冷漠地拒绝,「以后这种事还多着呢……」

    05

    《狗十三》的海报有句话:每一场成长都是凶杀案。

    这部影片只讲述了「家庭」这一「凶手」,那些免糟于家庭「毒手的」,都躲不过更大的凶手,「社会」。

    这依然值得庆幸,18岁的「阉割」和13岁的「阉割」对成年后的影响完全不一样。

    豆瓣上有一个帖子,「如果18岁的你,见到现在的你会失望吗?」

    最高票回答——「看都不想看一眼」,3151个人点赞。

    18岁会幻想28岁的自己是个了不起的人,最后发现过成普通人都要狠狠挣扎。

    失望有时不是因为自己不努力,而是努力之后的真相配不上当初的幻想。

    「伯德小姐」中有一段妈妈和高三女儿在试衣间的对话。

    妈妈:「我只是希望你成为最好的你。」

    女儿:「如果这就已经是最好的我呢?」

    18岁真的有可能就是最好的我们。

    对于学霸,在以成绩为单一指标的体系里,18岁的他们的确是最好的自己。

    对于学渣,18岁的他们的确也是最好的自己,至少未来还有梦可做。

    之后,都会变成「只不过众生中的一个」。

    13岁的李玩,应该会预料到,坐在酒桌上「左右逢源」的继母就是她未来的模样。李玩早在13岁那年就死了。

    影片的最后一幕,李玩的小弟弟在练习滑冰,弟弟摔倒,哭着要放弃,教练就是不扶他,不让他休息,无论摔倒多少次,都只是让他站起来继续练习。

    场外的李玩冷漠地俯视着这这一切。

    这个镜头意味着弟弟将延续姐姐残酷的成长历程。

    更远一点想,在如此环境中成长的李玩,她的下一代极大可能将重复这一切,周而复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狗十三》:是谁「杀死」了李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meq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