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孟母三迁,今有父母买学区房,但又有另一种影响力非常大的声音,“学区房不如自家的书房”。那到底学区房重不重要?会有多大影响?
看……孩子。这似乎是不负责任的回答。我同事家孩子,据他说在所在区最差的小学读的书,考上了市里最好的初中,后来上了中等偏上的985,保送北大研究生。前面的小升初是小概率事件,他们小学老师说,他女儿开创了他们学校的历史。但后面的路虽说概率也不高,但似乎在大家正常接受的认知范围内。
但我们今天不讨论升学问题,唯分数论对孩子全人的发展也是不利的。每个家庭对孩子的未来都有不同的期待,再结合家庭实际情况,选择对应的学校。
有注重孩子学习成绩的、有的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希望孩子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的、有希望孩子有良好的同伴环境。
身边的朋友孩子去了不同的学校,有对学校失望的,有很满意的。评价标准当然是依据孩子的行为表现和态度。
那什么影响了孩子的行为表现呢?
最近看了社会心理学和脑科学相关的书籍,里面提到一个观点是:所有的学习,一开始都是被社交驱动的,大脑的很多功能都是用来社交的。孩子学习的动力最早也是来源于社交。能力发展的几个方面(社会的、情绪的、认知的、语言的、身体的)都是彼此关联并且同时存在的。每个方面都同样重要,也没有哪个方面可以单独存在。
社交环境就显着至关重要。好的社交环境能促进孩子各方面能力积极发展,不好的社交环境对孩子各方面能力发展起到消极作用。
上周末,根据学校要求,几个孩子组成小组外出研学,走了四五个小时,几个孩子们累坏了。上了地铁之后,看了一个空座位,有位爸爸就让两个孩子一起去坐。一个孩子先坐下后,座位空间就很小了,另一个孩子就不太好坐。这时,旁边座位有位背包书包的中学生模样的小姑娘站起来,笑着说对其中一个孩子说,你坐吧。几个家长都说不用,小姑娘坚持,说,我站着就行。
两个孩子坐在一起聊他们研学途中见闻,小姑娘一直微笑着听俩孩子聊天,孩子们聊到入侵植物,聊到天敌,其中一个孩子问“什么是天敌”,小姑娘弯下身子低着头靠近两孩子跟他们解释。这样她的说话声不是很大,也没影响到旁边的人。
小姑娘到站了,回过头微笑着跟我打了个招呼:“阿姨,我到站了,我先下了,再见。”跟我拜拜手,带着一抹阳光下了地铁。
后来听另一位家长说,那个小姑娘是南外的。原来如此,难怪看起来这么阳光、大方、自信、从容。
南外在南京是特别的存在,民间有种说法,有两类学校,一类是南外,一类是其他学校。
同事孩子上的南外仙林校区,她对这个学校特别满意,她说原本内向的女儿上这个学校后变得自信大方。她还跟我说过,不同学校的孩子们在一起,可以一眼看出哪些孩子是南外的。这种话我不知听她一个人说过。之前听他们说没啥感觉,上周末所见,还是让我挺感慨的。
那到底是什么让南外的孩子们在外有相对一致的积极行为表现呢?
在《儿童社会性发展》这本书里提到,对孩子影响尤为重要的社会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同伴群体、看护人和教师,以及这三个方面所具有的文化背景。
南外的校园文化自不必说。另外,南外不是学区房,摇号后择优录取,需要运气与实力并存才有机会上。能上南外的孩子,家庭一定是重视教育,孩子全面发展的。所以这几个方面对孩子的行为表现都起到积极作用。
在《人与情境》这本书里,提到:社会压力和其他情境因素对行为的影响比我们通常意识到的更强。
这就意味着当社会上人们对南外孩子有更高的期待在,孩子们自身也希望符合社会上的期待,这就会表现出与期待相一致的行为。
去南外这样的学校概率太低,但我们也不要绝望。学校环境只是占一部分。从中我们可以学到普遍适用的方法,比如,从家庭环境、看护人的影响、文化背景、选择小范围的同伴影响、还有给孩子积极的期待等方面入手,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