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长长和我说了一个发现。他因为在赣州租房子长住,加上就住在火车站附近,然后,他也经常外出什么的。于是,在某一天中,或许是很多天下来,有了这样一个发现:
他说,在车上(乘公交车或地铁)的时候,就发现很多人都是被动选择座位。
我问,怎么讲?
他解释道:很多人一上车都喜欢往没人的座位上坐,而不是先观察一周看有没有自己感观好的乘客,这就出现一个问题,选择没人的座位当然能够一时间获得清闲,但你却不知道下一个乘客是否是让你舒服的,而如果你能够一开始就选择让你舒服的乘客,那么,接下来的时间就都是舒服的。这就是一个主动意识和被动意识的差别;一个是上来就主动选择坐谁旁边,一个是被动的等待其它乘客的到来,而没得选。
我提出疑议:你并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下车,下车后又将是新的一轮选择。何况,如果新来的恰恰是你更欣赏的呢?相反,短暂的自在和舒服这是可选的,至于之后,有可能是不喜欢的,也有可能是喜欢的,且都可能陪你一直到站。
其实,说完这些,我已经大概明白了:说主动和被动,更多的是一开始是否有这样的观念,是深入人心的习性。简单的说,就是在可以选择的时候是有觉察的,是能够觉察到自己可以选择的,是抓住当下机会进行的一次博弈,是临在的本能反应,是一种始终保持觉知的状态。
就像我提出的疑议看似合理,实际上我真正考虑的是整体的效益,是我自以为这个是可以把握的,是一种更宏观的高屋建瓴的见识,但这本身就是站不住脚的。我是说,依赖可能性的地方太多了。
之后,我又提到:如果当前没有自己想要的“同伴”呢?是该继续选择还是随便选择呢?
实际上,“随便选择”是个陷阱,纯粹是为了说选择而说的,说随便本身就什么都没选。我这时介入的判断依据是选择是“对比”的结果。 其实是,有主动选择意识的人这早已不是问题。在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这就犯了一个很常见的问题。它有点像是《天幕红尘》中“见路不走”的概念,故事中罗家明就是因为犯了这个“错”继而将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说白了是,太过于注重表面的形式了,私以为见路不走就是不走寻常路,实际上,恰恰不必不走寻常路。“见路不走”真正讲的也就两个字:“不唯”。
也就是说,你是自由的,你从始至终都是自由的,而这份自由就在限制和非限制中得以体现。也就是说,有限的选择和无限的可能性之间,你都可以自主选择,关键是你的第一个念头出来(选择),然后对于这个第一念头是否满意(判断),如果不满意,则自动跳过第一个念头,进入到无限的可能性中(再选)。从而,你比一般人就要多出了更多选择的余地,也就让选择更加游刃有余,或者叫名副其实。
也就是和长长的谈话,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在生命中有那么多那么多的“错失”。当然,后知后觉的“失去”并不作数。
我是说,就像“机会”的存在,如果你无法把握,它也就算不得什么机会。这自然指的是对你而言。也就是说,只有你能把握的,你去做了,才算是你的。换言之,你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放弃了选择,然后你以为你在选择,实际上,这已经是处于被动状态了。从座位的角度讲,就是由一开始的可挑选座位和“同座人”进入到只能被他人挑选的境地。直接就是从一开始的两个选择变成了没得选。且还是毫无意识的。
我是说,在你有所把握的时候,能够去选择的时候,竟然你放弃了自己的选择权还不自知。如此,你陷入短暂的片刻的快乐,继而将最主要的自主意识给忽略了。说“给忽略了”意思是指,自主意识是需要培养和进行训练的。如果你没能早早地抓住这一点,那么,你将很难从根本上去深入和深化它,至于说将它化作自己的习性和第二性,那就更别说了。
是的,一开始我也没多想,只想着说,长长确实说的有道理。甚至,我还延伸出一个点,那就是农名伯伯也并非没有“机会”的。最简单的例子,我爸就是个失败的例子:
我爸早年间气力很足,干活也卖力,然后总有人叫他去干活。且这种活很多时候还是挑人的,还非得是气力足才能干的。也就是早年的煤矿工,还有就是砍竹子、砍树。如果单从收益或者说效率的角度而言,无论是其中哪个都要比种地划算得多,甚至只要好好干用不了几年就能“上岸”(实现“脱贫”)。而且,赏识,关系,人脉,资源,管理学习等等这些都是不缺的。这也是后来我才知道,原来他的朋友大有来头,早早就实现了名利双收、财务自由,靠的就是这些,且他朋友的手下也大多混得不差。
而且,就我所知道的,除了这些需要特殊条件的,就普通的机会而言。比如学技术,比如做搬运工,还比如挑砖,打零工什么的,还是有很多机会在的。且早年间,大多数人都很愿意相互扶持,尤其是地域间的“老乡”关系。毕竟,知根知底更放心,且亲上加亲何乐不为呢?拉自己人一把和重新培养,究竟是重新培养风险更大更不可控且成本更高,不是吗?这同样是一个自主意识选择的体现,第一时间就把风险可控,把有限资源考虑在内。说白了是先把第一桶金赚到手,拿到手的才更实在。当然,你可能会说,这不是毫无远见吗?实际上,仔细盘算下来,还真不好说。
我是说,究竟有多少人能够拥有真知灼见、远见卓识呢?这是“高端局”玩的游戏啊!如果自己认不清自己的位置,当然可以,只是自以为是、好高骛远,以及带着这样的思维,我想,是很难对自己有更深的了解,且并不怎么利于自己的成长和发展。
不过,在和长长聊天过程中,我还进行过一次补充,这次补充更多的是关于个人的经验:就我自己而言,通常我都是看眼缘的。我指的是在没有单独两个空位的时候,往往会瞅一眼空位旁边坐着的人,如果旁边那人令我不舒服的话我就直接站着;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当我自己占了一个位置的时候,我打量那个一个坐我旁边的人,我发现,通常情况下,排除大妈大爷,以及真的累了的或者是压根不多想的那类人之外,多的也是和我一样看眼缘的。而除了以上这些情况之外,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对方很大程度上就是和我一样的人,像是某种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还可以说是某种安全感,或者说是能量的相互吸引或契合,且我经历的大多数都属于这种情况。比如当我打扮得稍微正式些,坐在我旁边的也不会太邋遢;当我打扮得邋遢的时候,坐在旁边的也往往不咋在意形象;乃至于年龄,性格,个性,气质等等都相差不大,切无论男女,诸如此类的情况是较为常见的。
是的,就是这一点,让我一下子好像明白了某种所谓“保护层”的存在。诚然,主动选择就像是强者思维,而被动选择就像是弱者思维,其根本支撑都是足够庞大的。就真实情况而言是,无论是强者思维还是弱者思维,都需要彼此互助共进才可能更进一步。也就是说,诚然强者吸引强者,然而也需要弱者的支持;同理,弱者虽然弱者却也可能抱团,继而拧成一股绳,成为一股不可低估的力量。但就真实情况而言,自然是需要有强者思维的引领,以及对弱者思维的洞察,继而才可能更加坚定自己的方向。是的,这里指的是方向而不是目的,包括是选座这个事儿,本身也不是目的去论,更多的依旧是方向。
就像目的更多的更像是一个全盘或全面的审视,而方向则是以一种发展的眼光去审视当下的决策。说白了是,如果只是一味的追求最高效率,这本身就不切实际。我是说,如果理想的最大如果不是建立在实际的最大上面,那么也不见得能大到哪里去。同理,你总考虑的是外在的那些如何最有利于自己,其实真正该考虑的难道不是自己的承受力吗?就像如果你自卑,你说我就要挑战一下,去追求那个最漂亮的;就像如果你本身就对自己有所认识,你却指望别人的指导,哪怕这个指导并不适合你,然后你还要继续……我是说,如果最基本的都无法满足条件的话,这玩意儿就像既要又要,想要又要不到,那就去抓住自己能把握得住的呗,最起码还能抓到手里。我是说,如果想就有用,你咋不变身呢?但是,你能做到不就不用多想了吗?而且,所谓文明不就是能够不假思索地决策更多的事儿吗!
是故,我有了这样一个想法:
不敢公平竞争又想破格录取?
其实,但凡公平竞争输了是很正常的,甚至都不会想歪或想太多,而若是心里想着破格录取无论输赢都总归是弊大于利。
输了你会觉得理所当然继而掉以轻心,把一切规责为自己的过错;赢了同样你会觉得理所当然从而自以为是,把一切归功于自身的优秀。
但实际如何呢?无论是输赢,都不见得是聪明全然能解决的。诚然聪明有其魅力,但如果谁说靠聪明就能一直稳操胜券,那就未免天真。
毕竟,若真有这般捷径,不是不存在更聪明的人。我是说,本就是歧路难。
如此,我是说靠着聪明这条路真正决定你能走多远的,恰恰是多少不因聪明而动摇的,是普通人能够胜任,是需要足够时间积累,是需要超凡品质和修养,耐性,韧性,和坚定。
这并非是捷径可简单闯关的游戏。
人生的戏,什么都是真的,只有观众是假的。若要自欺,也还是假的。
这大概是规律,也可能是聪明人真正该有所重视的。对的,恰恰是聪明人所不具备的扼住了聪明人的瓶颈。当然,也可能全是废话。
我是说,别放弃你的天赋,也别放弃你的优势,如果你有聪明,那就把聪明劲儿用出来,如果暂时无法发挥自己聪明的,更应该聪明地意识到这是必须要经历的,就别再耍小聪明了。唯有这样,肌肉和精神才都能得到供养,来自于实践的被检验过的,就是独属于你的一套学习方法。
是的,就像《玫瑰的故事》中“玫瑰”所说的那样:“学习就是为了自由啊。当你学会了怎么学习,想学什么就学什么,需要学什么就学什么,就自由了。”
木心说:“要一点清醒,要一点才能,要一点钱。”
我还能说什么呢?去行动呗,准备什么的什么不算准备呢,心情的,心力的,精神的,感受的……但行动不是啊,行动可以及时纠错,及时修正,也能更好的完善。所以,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我是说,“等问题出现我再告诉大家”!
而在此之前,当然是去行动啊!去把自己能做到的先做到啊!
讲真的是,社会本质不就是有限资源的分配吗?不能只盯着资源二字去思考吧?更多的不应该想到的是有限,有限继而才有竞争,竞争继而才有良性竞争,才可能建立起良性循环机制,继而形成秩序。而在之外当然还有诸多广阔的空间,我是说,不必只在竞争之中去体现,更重要的始终还是成全自己啊!如果忽略了这一点,那就真说不好自己是什么了。
所以,就这个有限而言,如此去谈主动选择和被动选择,才是更接近的。否则,都推向了无解,无限可能,以及各种极端例子,这就相当于说连基本的常识、常理、常情等都一无所知,然后你还说自己是公知,我只会觉得这是愚蠢,而不是什么强者思维。实际上,强者思维对应的也压根不是什么弱者思维,强者思维是包容弱者的思维的存在,它真正所需要对抗或警惕的恰恰是破格录取的“强盗思维”,也就是强盗逻辑的那一套。说白了就是全然不顾规则、秩序、破坏,毫无底线,原则,更没有什么可持续性的规划和丝毫没有未来的前景可言,全然“毒”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每次都增加筹码,且把风险全部抛开,比如最简单的比大小,每次都翻倍将损失不上。实际上,赢的未必就真的多。毕竟,凡是还是逃不了“有限”二字。
是故,主动选择是对的,公平竞争是需要的,破格录取是不长久的,可持续发展是必然的,然后是日常训练的必要和方向的必须等等这些都是成长的一块又一块的稳固基石。
所以,我主动选择让我为自己创造一种孤独。也就是我接下来的行动了,朋友圈将不再更新,手机白天醒来后开启静音模式,睡觉前开启飞行模式,然后将有限的时间进行方向性的规划,因缺有需的进行补充。至于回话什么的,也都给自己一个期限,期限范围内及时回复,超过时间则进行下一件事儿。包括说我的朋友其实也一直是这样筛选的,我从来没有对他们进行过分类是因为都是经过了筛选和一再确定的选择,并不需要吹毛求疵。毕竟,不要求别人完美是一种修养,就像道德是律己的。乃至于给别人的机会同样是有次数的,我是说,受伤或者是损失,及时止损是一种策略。包括从沉没成本的角度而言也是如此,沉没成本并不参与重大决策。还比如做生意之市场教育的必须。
我是说,总归是要付出的,总归是要热爱的,但都不是无限范围、无限付出、无限热爱的,因其有限所以更要求自己有所回本,否则后继无力,那就是废了。如此一来,何不堂堂正正,坦坦荡荡,真诚且用心地成长呢?我是说,不要将平台的赋能当成是自己的才华,往往是自己的才华被低估甚至是让它价值缩水再缩水。
“多想想你原本的价值有没有提升”,也就是你到底是谁:你的决定是替谁在决定,你的立场是不是真的是自己,你的利益是否是指的实际利益,以及更诚实的身体的健康,心态的平和,情绪的平静,情感的温和,以及你的爱,你的原则,你的底线……我是说,多想想你的一切的一切的有限。
当你这么去想的时候,我觉得也没有什么好困扰的了。
“我尽量隐姓埋名,尽量不抛头露面,尽量默默无闻地生活——这是我唯一的目标(个人认为这里用“方向”会更加准确些)。重返隐居生活!让我为自己创造一种孤独,让我用尚存的抱负和高傲在心灵中建起一座修道院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