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来老师在上一周的得到专栏里说,
“不能改变你的知识,某种程度上就是无用的。”
永澄老大也做过类似的分享,
“所有付费背后的本质就一个:改变!”
对于认知边界正在飞速扩张的人来说,这些话简直是一记重拳和一管鸡血——自己虽然学的很多,但做的不够,行动完全跟不上,需要再调整计划,提高效率,挤出更多时间,要更快地成长。
事实果真如此?
还记得一年前,在罗胖的诱惑鼓动下,开始使用刚推出的得到App,接触到成甲等众多大牛,以及加入了李善友老师的混沌研习社,从那时起,自己的认知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刷新,那种不断开脑洞的快感让人停不下来。
五月底,得到推出了首个付费订阅专栏,相见恨晚,每天都认真阅读做笔记,乐在其中。
后来一连串出了十多个专栏,初尝付费甜头的我稍作判断就觉得都很好,都非常值,丧心病狂地几乎全部拿下,生怕没有订阅就会错失大量新知和独特视角,会被别人拉开差距。那几个月不间断自虐,认知和心智飞速扩张,整个人也濒临炸裂,随之而来的是严重的消化不良和焦虑不安。
即便总结反思时多次劝说自己贪多嚼不烂,仍然刹不住车,什么“不可错过”的都得要。靠着成甲老师最后一夜的给力加塞,又义无反顾地投入永澄老大的怀抱。整个十二月份到现在,时间被挤得水泄不通,制定17年度目标时,挑了又挑、删了又删,焦虑又兴奋地塞满三大目标。
有朋友提醒我,“你走火入魔了”,当时只觉得有些可笑,自己在飞速成长,从来没有比现在更清醒过呢,怎么可能跑偏。
在这种心态下,昨天上午克制不住膨胀的欲望,报名了最近一期“做自己的CEO”,给自己的理由是“投资自己毫不手软,砸锅卖铁也要加速成长,将一年度目标升级为加入并践行‘做自己的CEO’”。
试图拉好友入伙时,“你学这些的目的是什么?”把我惊醒,是呀,自己打着“加速成长”的幌子,其实根本都没有想清楚超负荷的情况下再推自己一把的结果,这样做真的能“加速成长”?
当你为一件事情狂热、觉得它什么都好时,务必警醒,背后一定藏着你没看到的风险,有坑正等你跳进去呢。
每个人情况不一样,道理无论多么正确,都需要注意其适用范围和阶段。对我来说,更需要警惕文章开头这些鼓舞人心的话语的另一面——能改变你的知识有很多,你愿意/已经为之付费的也有很多,确实都很有用,但未必都适合现在的你。
能够落地生根的改变需要分阶段行动、需要花时间积累,对自己真正重要的改变其实也只有那么一两个。与其期望同时发生多个重大改变,期望不切实际的跨阶段改变,以及不断地更换期望的改变,不如选择最合适当前自己的、最重要的改变,并在这个阶段持续专注行动,到下个阶段再调整。一次只解决一个问题,一次只做好一件事情。
“我简直是个残疾人,以前白活了,我要学编程,我要学英语,我要学理财,我要学写作,我要学讲话,我要学时间管理,我要学情绪管理,我要每年读100本书……”这就是自己之前的状态,美其名曰上进心、行动力,实则被贪念和欲望吞噬,什么都想要,什么都去做,什么都得不到。
与其以后掉坑,不如先挥起斧头向自己开刀,断舍离,砍掉3个年度目标中最不重要的,把最重要的拆解为2个。焦虑感瞬间释放,可以从容不迫地集中注意力做事,这感觉真好。
也许是人只能看见自己想看到的东西,今天有三件事特别巧,仿佛就特意为我准备的还摆到了我面前:
一是今天补上永澄老大“心智定位:进化路上的迷失与定位”课程时,专门讲到我这种情况,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原来心智成长分为六个状态:零、A启蒙、B有意识、C冲突、D专注和圆融,我正处于冲突状态,
“好奇心强,精力却不够用,认知特别多,行动却跟不上,情绪焦虑就对了,这是最坏也是最重要的点,突破了它,人生就会平坦许多”。
怎么达到下个状态呢?
“把好奇心汇聚在一个点上,放掉其他的点,通过这个点来寻求突破。”
有导师指路就是幸福,自己焦虑痛苦了好几个月的问题,分分钟豁然开朗。
![](https://img.haomeiwen.com/i2435194/673fd368758e9fe7.jpg)
心智成长的6种状态和5个阶段
二是永澄老大今天日更主题是“慢慢来,持续做”,企者不立,跨者不行,成长太快反倒可能阻碍持续成长及质量。
三是李笑来老师在本周专栏中再次强调,
不断问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主动思考,主动修正,一旦找到最重要的那个东西,就开始拼命琢磨它……并不断重复以上过程。
保持耐心,专注地在最要害处持续学习、思考和行动,这是我今后的奋斗方向。
链接1:《进化路上的迷失与定位》强力笔记
感谢 @李笑来 @易仁永澄
![](https://img.haomeiwen.com/i3971994/acc3a89b149a8f27.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3971994/9a26a6a57d628afc.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