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标和成果之间,有一个重要的转换器是行动。任何好的想法,只有通过行动,才能够转为现实。
与付出这种心态相对应的领导技巧是贯彻执行,也就是人们的行动力。付出让人在心态上愿意去行动,贯彻执行则是在行动上的真正落实。
好的想法并不一定带来好的结果。
人们往往在策略和现实、目标和成果之间搭上了直通车。现实不如意就反思策略,成果不理想就检讨目标,忽略了两者之间的关键过程执行。
当决策没有切实执行,但目标没有被达到,领导者习惯。不同组织结构、流程管理和企业文化方面寻找答案,很少有人解剖执行的情况。
真正的问题不是策略和目标,而是执行不力造成的距离。
人本教练模式的精髓不是懂得概念,而是通过行动将概念发挥出来,以行动来展示执行力,从而创造出成果。
教练型领导者实践行计划是将目标转换成成果的一个工具和过程。整个架构不断被教练行动,行动,再行动,通过实践提升领导素质和能力,以成果来见证进步。
教练交叉运用激励和挑战两种方法来促进对方的行动。
激励的目的是协助对方发掘自己的优点,激发对方完成任务的意愿,肯定他创造的成果,增强他去完成任务的自信和动力。
挑战的目的是激励对方突破自己的限制,发掘更多的可能性,挑战对方比预期做得更好。
当对方执行力下降或者犹豫不决的时候,挑战的作用比较大。
贯彻执行中有一个重要的区分,区分""不想做"和"不能做"。"不为"和"不能为"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情况。
当人们"不想做",那是调试性的问题,如果不能洞察"不想做"的真正原因,解决不了这个内在问题,就谈不上执行力;
当人们的执行力受不能做的影响,就增强他们的技术水平,从技术上突破,同时在调试上也不松懈,必定"不能做"会让人们产生"不想做"的念头。
执行力一书认为,执行力是一种纪律,是。策略的根本。
执行力是企业领导人的首要工作,执行力必须做成组织文化的核心部分。
领导者做正确的事,管理者把事情做好。策略可以商榷,目标也可以探讨,但是一旦要决定执行,执行就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彻底而坚定的过程。就像古人所说,“军中无戏言,令出如山倒”。
明天早上读《人本教练》第五章 第六节 有效授权
对应实践课程:
9.9元内在成长
私
![](https://img.haomeiwen.com/i25008196/a055d1893249df5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