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013350/4166af0aeb3223c5.jpg)
这是一本教授写作方法的书,但并不详细讲授写作技巧,更多的是对自己写作体悟的说明,尤其是对写作随笔的说明。
这里所谓的写作,指写文章、而不是写文件,因为文件写的是工作,文章写的才是欲望。在作者看来,一篇文章,首先要能够取悦自己,与自己产生共鸣,然后才能打动别人。
作者把随笔定义为:在事象和意象交织之处产生的文章。
所谓事象,就是我们耳闻目睹以及所了解的事情,包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人。当我们与事象接触,心灵为之触动,便会产生想要把所见所想记录下来的念头,此之谓“意象”。
人类在看见、听见事象之后,对其展开思考,不仅想把它写下来,还想读一读。因此,只有事象和意象齐备,我们才能写出随笔。
换句话说,随笔产生于事象与意象的交织之处”,若在写影评时偏离了这一定义,可能导致两种结果:一味地侧重事象,陷入只复述影片剧情的状态;一味地侧重意象,只表达自己的感想。
事象通常存在于我们的外部世界,假如我们对外部的存在失去了敬意,那么外部世界也不会给予我们敬意。
调查意味着热爱,调查的目的是发掘自己内心的情感,找出情感的来源,让爱意与敬意生根发芽。只有爱意与敬意成为文章的核心,写作才有意义。
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或许写作便是我们用来排解孤独的方式。孤独的本质是孤身一人,没有人能回答为什么必须孤身一人出生、孤身一人死亡,但有一些东西只能在孤独中才能了解。只有当我们离开某个人,自己独处,而非和他面对面时,我们才会回想起、感受到他的纯粹、他的美好、他的正确、他的温柔和他的寂寞。
人生无法重来,岁月不可回首,通过写作和阅读,我们了解了自己的孤独、他人的孤独,在相互的孤独之中,将爱情、共鸣以及对世界、对人类的尊敬铭记于心,把它们变成属于自己的东西。
为了自己而去做调查,把自己想读的文字记录下来,这不仅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还能把我们从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没有什么事能比学习、领悟更幸福了。
另外,当别人读了我们为自己写的文章后,我们就和他人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孤独的人生中,没有什么事能比与他人的邂逅更幸福了。
写作关乎生活方式。为了自己而写作,写下自己想读的文字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