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食物过敏怎么办?儿科医生来支招
有一天,妞妞妈在急诊上中班。(对,这些事情,一般都在急诊碰到)
突然,诊室里出现了一个全身发红的宝宝。
我看了看,宝宝大概4、5个月大的样子,摸了摸额头:今天给宝宝开荤了吧?
估计是宝宝奶奶或者外婆的人尴尬地小声回答:其实,也就是喝了口汤......虾汤……
温州地区一直有一个习俗,宝宝满4个月的时候,要摆酒庆祝,然后,给宝宝尝一尝荤食,美名其约:开荤!
这可能是过去卫生条件不好时一种庆祝方式:宝宝终于安然度过了免疫力差,危险的头三个月。
也可能是一种朴素的医学观念:宝宝满4月以后,可以不用只吃母乳,慢慢添加辅食了。
不知道最初是一种什么样的形式。发展到今天,宝宝入口的东西往往都是虾、螃蟹、鱼之类高蛋白的食物。
于是变成了,宝宝第一次跑急诊的原因。
别的人不知道,妞妞妈肯定碰到过好多了。以至一见到宝宝的样子,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也有了结论,这宝宝是过敏了。
所以,今天的话题就是,宝宝食物过敏了,怎么办?
什么是食物过敏:
吃了某一种食物以后,由于其中所含的蛋白引起体内免疫系统异常的过度反应,就是食物过敏。
食物过敏可以是全身反应,也可以是某一部位或者某一系统的反应。
通常如果再次进食这种食物,过敏现象会再次发生。
儿童过敏的患病率不同国家和地区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以问卷调查形式来判断食物过敏的结论其百分比较高,可以达到14.9~35%。
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和食物激发试验来确定是否存在食物过敏,我国2岁以下儿童食物过敏的检出率为5.6%~7.3%。
宝宝出现哪些症状需要怀疑食物过敏
(1)皮肤表现:宝宝食物过敏的最主要表现。宝宝可以出现皮疹、口周皮肤发红、湿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
(2)胃肠道表现:第二主要表现。可以出现呕吐、腹泻、腹痛、吐奶、拒奶、便秘等现象。
(3)呼吸系统表现:鼻塞、流鼻涕、喘息、咳嗽。但是由食物过敏引起的呼吸道症状比较少见。
食物过敏的症状与人体免疫系统反应的强弱,食物的抗原(致敏物质)不同以及累积的器官有关。轻微的食物过敏只有皮肤、胃肠道症状,严重的过敏可以出现呼吸、循环系统的改变,甚至出现休克,危及生命。
哪些食物容易引起宝宝过敏
主要是以下八大类:
(1)奶类,特别是牛奶
(2)蛋类
(3)鱼类(包括海水鱼、淡水鱼)
(4)甲壳类水生动物,如虾、螃蟹、蛤蜊等
(5)花生
(6)大豆
(7)坚果
(8)小麦
研究发现,我国儿童过敏第一位食物为鸡蛋,其次为牛奶,此外还有鱼和虾。
宝宝食物过敏怎么办
(1)回避明确过敏的食物。
如果宝宝对这一类食物过敏,暂时不要吃。所有引起过敏的食物都要从饮食中完全剔除,同时选用可以保证婴幼儿正常省长发育的其他食物进行替代。
(2)定期评估,调整饮食回避时间。
为了避免长期回避造成儿童营养不良或过早接触致敏食物,建议每3-6个月重新评估,以调整回避饮食治疗时间。
(3)某些宝宝饮食回避时间可能需要延长。
对于家族中有严重过敏发作(过敏性休克家族史)、坚果或海产品过敏、曾发生严重过敏症状的宝宝,饮食回避的时间应适当延长。
(4)如果为牛奶过敏,可以选用氨基酸配方或深度水解奶粉。
牛奶是婴儿的营养必需品,对于患有牛奶过敏的婴幼儿,采用恰当的食物替代非常重要。可以选用氨基酸配方或深度水解蛋白配方。
更换奶粉以后,别忘了定期评估哦!
(5)母乳喂养的牛奶过敏宝宝,可以继续喂养。
母乳喂养的牛奶过敏婴儿,建议继续母乳喂养,但母亲应该回避含牛奶蛋白的食物。由于牛奶回避可能影响母亲的营养素摄入,故哺乳期母亲也应定期进行营养评估。
(6)多种食物过敏,选用低过敏源饮食。
对于有多种食物过敏的儿童,可以选用低过敏原饮食配方,如谷类、羊肉、黄瓜、菜花、梨、香蕉、菜籽油等,仅以盐及糖作为调味品,同时应密切观察摄食后的反应,以减少罕见食物过敏的发生。
(7)严重过敏短期进行抗过敏治疗。
除了饮食回避以外,严重过敏的儿童还需要短期进行抗过敏药物治疗,使原来已经出现的症状得以缓解。
重要提醒
发现或者怀疑宝宝食物过敏,建议至专业的儿科医师处就诊。儿童变态反应科(儿童过敏专科)、儿科呼吸科、儿童皮肤科、儿童消化科都可以协助儿童过敏的诊治。
一大部分食物过敏会随着儿童成长而逐渐出现耐受。因此即使发现宝宝存在食物过敏,也不代表他永远都不能吃这种食物。
80~85%的牛奶、鸡蛋过敏在儿童3岁时可以出现免疫耐受;如果是花生、鱼、大豆、坚果之类的过敏,持续时间比较长。
而对多种食物过敏的宝宝则不容易出现免疫耐受,或者需要更多时间,因此爸爸妈妈可以定期带宝宝到儿童过敏专科就诊,评估宝宝的饮食情况。
参考文献
婴幼儿食物过敏诊治建议,中华儿科杂志(2011)
三城市两岁一下儿童食物过敏现状调查,中华儿科杂志(2012)
中国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诊治循证建议,中华儿科杂志(2013)
大家好!我是儿科医生妞妞妈,一名儿科医生,一个女孩的妈妈。工作让我接触很多宝宝,掌握许多知识,带娃让我知道每一个孩子都有独特的地方,从而更加用心耐心。希望能把这一切都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如果你有什么关于儿童健康和养育的故事及疑惑,欢迎你给我留言。
转载请获授权并注明作者及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