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梢雁
1
十几年前的一个“三八”妇女节,单位组织女职工外出旅游。
一个年轻的小同事逢庙必进,逢进必拜,每次都是花大价钱请香祭拜,十分虔诚。
我当时很不理解,内心觉得她小小年纪,怎么竟也如此迷信。
时隔不久,她的母亲因为肺癌去世,我才明白,我们集体出游的那一次,她的母亲已经是晚期癌症患者,时日不多了。
人在脆弱的时候,特别容易相信超自然的力量。
我忽然就理解了这个小同事。
就像最近,随着高考临近,好多寺庙禅院的香火忽然旺盛起来。
一些学生和家长为了祈求神灵保佑考个好成绩,冒高温,出高价,烧高香,抱“佛脚”。
有一些心更诚一点的家长,为了胜算更大一点,不惜把工作搁置一边,长途跋涉赶赴五台山、泰山等知名庙宇祭拜。
人在年轻时会对很多事看不惯,看不惯便容不下,继而义愤填膺,恨不能拔刀相向。
随着阅历渐长,很多事情都已参透,顿觉人生在世有太多无可奈何。
无可奈何积累太多,于是乎便练就了平和。
正如我,放在以前,我会对这种迷信的思想嗤之以鼻。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报之以宽容慈悲的态度。
2
一次吃饭时,我的两个朋友不时凑在一起嘀嘀咕咕。
仔细听是为孩子高考,商量一起去外地求佛的事情。
声音很小,当然是不想让别人听见,因为担心别人笑话。
作为一个已经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人,我对她俩说:
信仰就是为了让人感到心安的,如果你信仰这个东西,自己的心灵得以安宁,心里感觉比较踏实,只要不危害社会,不危害他人,你只管去信好了,没有什么大不了,也不用担心别人怎么看。
如此一说,两人释然,不再嘀嘀咕咕,大家因为烧香拜佛这件事找到了新话题。
可不是吗?过春节的时候,好多家庭总是在正桌上摆上牌位,写上祖辈的名字,桌上摆满了上供的年货。
你能说这是迷信吗?
这其实是对先人的一种纪念,是为了表达一种思念之情,是告诉先人我并没有忘记你们,后人的心里得以安宁。
这些事情的道理是一样的。
所以说,就像渔民出海之前先祭天一样,祈求文殊菩萨保佑考生能够正常发挥,或者是超常发挥,是可以理解,可以被原谅的。
因为,他不过是想求得一个心安而已。
正所谓“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意思是说,人在困苦穷尽时就会追念本原,到了极度劳苦困倦时,没有不喊天叫地的;遇到病痛或者忧伤时,都思念呼喊至亲父母。
人在犹疑不决时,便会寻求精神支撑。
所以,只要人类一刻不能摆脱对死亡的恐惧,对未知的担忧,宗教就会一直存在下去。
能让自己感到心安,既不危害社会,又不危害他人,这种信仰,这种精神寄托,这种信佛的模式,当然可以有啊。
3
但高考考的是平时的功夫,是经年累月刻苦学习的再现。
如果相信不需努力,只要求佛就能得到好成绩,那确实是害人不浅的迷信。
所以说到底,求佛只是一种心灵的寄托,只是一个释放压力的窗口,只是一个宣泄情绪的通道。
该怎么拼还得怎么拼。
放眼望去,人生路上有太多磨难和坎坷,我们可以寻求精神安慰,但总不能全靠求神拜佛解决问题。
作为孩子人生中首席导师的家长,寻找一种科学的心理疏导方式才是正解。
你以为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