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小家伙终于克服了入园分离焦虑症能高高兴兴的去上学了。当爸妈的顿时感觉吃饭香了,上班有劲了,走路都带风了。岁月静好,静待花开,生活真美好啊!当你还沉醉在战斗的喜悦里不能自拔时,全然不知入园后会有一大堆的问题将你打得溃不成军。
大概是儿子入园的第3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叫我去他书包里取个小袋子。去书包一看,原来是包磨好的咖啡豆。他捧着咖啡豆,很快就甜甜的入睡了。心想肯定是幼儿园老师或者哪个小朋友送给他的礼物,也没有多心。第二周的某天,整理书包时发现了一个不属于家里的小玩具。因为搞不清楚具体是什么情况,不好瞎猜,就跟他说好第二天早上要还给老师。第三周某天,突然发现书包里多了两把赫然写着女孩名字的梳子。瞬间把之前的事情联系起来,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天呐,原来我儿子在”偷“东西!
错误对策:于是每天放学后到车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检查书包 问他有没有拿东西 。胆战心惊地生怕书包里多出一根针。 如果发现没有多出东西,零食和玩具齐齐上阵。过了一阵子后,发现他每天上车前就会自己主动说”妈妈,我今天没有拿东西回家哦。“ 然后投以期待的眼神,希望车里变出个什么吃的玩的。细细想想,觉得这样下去实在不是办法。于是,找班主任求救。
深层原因:通过跟老师的深入沟通发现这是孩子缺乏物权意识的表现,分不清物品的属性。特别是刚刚入园的小朋友容易出现这样的现象。他们觉得在幼儿园和在家里一样,喜欢的东西拿着便是。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件再正常、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正确对策: 通过与老师的沟通、实际操作、事后反思得出几条较为行之有效的措施供大家一起分享:
1、及时跟老师沟通,发现问题。白天在幼儿园发生的事情老师肯定比家长了解得清楚,所以孩子有什么异常情况一定要及时得跟老师沟通。我大概在发现孩子第二次拿东西才跟老师反应,要老师注意观察。第三次比较严重了,才跟老师正式详谈这个问题。现在回想起来,其实如果刚刚发现的时候就及时与老师沟通,兴许就不会发生后面的事情。这样处理起来也肯定相对简单,对孩子也是一种保护。
2、 询问孩子,引导孩子说出真实情况。有些家长发现孩子拿了东西后,不分青红皂白就开始训斥,有的甚者打、骂。这样极大的伤害了孩子的自尊,也不利于解决问题。其实小朋友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拿在手上,多数情况是因为对东西本身的一种喜爱。当儿子拿了两把女生用的梳子回来时我特别纳闷,就问他为什么。然后他告诉我因为他喜欢梳子上画的兔子。了解真实原因,对下一步解决问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对症下药。
3、产生共情,归还物品。把已经“拿到手”的东西还回去是件特别不容易的事情。一方面,因为孩子喜欢所以一般不会情愿;另一方面孩子虽然小但是心里其实也知道可能是不好的事情,有些抹不开面子。班主任教给我一招共情很有效,而且也可以让孩子心甘情愿。关键词:可惜、难过。你可以告诉他,宝贝妈妈看出你真的好喜欢这件玩具哦,对不对?家长能说出他的心声,孩子会看着你的眼睛拼命地点头。然后诱敌深入,但是好可惜哦这把梳子不是我们的,真是太可惜啦。明天同学发现自己心爱的梳子不见了肯定会难过的。假如别人没有经过你的同意把你的东西带回家去,你会不会也难过呢?这样一来,孩子就会自发的去归还物品。
4、教会孩子物权的概念。把东西归还以后,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弄清楚物权的概念,哪些东西是我的、我们家的,哪些东西是你的、你们家的。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物权敏感期,或早、或晚。物权意识是自我意识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自我意识是所有敏感期中最重要的一个敏感期,因为我们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未来是不是很强大,这样一个强大的能力,首先就来自自我意识的形成的敏感期。
5、不责备、不表扬。在开始的阶段,很多家长也许会像我一样,制定一些奖惩措施来帮孩子纠正错误。其实这样只是从外力作用,而不能让孩子从心里自觉地产生规则意识。孩子不拿东西,也不应该得到奖励。而应和平常保持一致,让孩子觉得这和吃饭、睡觉一样自然。如果情况不是特别恶劣,惩罚能不用就不用。以暴制暴,教不出好孩子。
6、多余且无益的羞愧感。当我意识到孩子拿了幼儿园的东西的时候,清楚的记得那一刻,儿子正在沙发上入迷的玩着乐高。看着他天真无暇的脸庞,真不敢相信我的儿子是个“贼”,他还是我熟悉的儿子吗?他的脸今天没有平时白净,似乎有点脏脏的。心里有种难以言状的羞愧感。反观孩子,好像并没有其他异样。 其实这么小的孩子还是一张白纸,可塑性不言而喻,任何标签也许都是家长强加的。所以家长的羞愧情绪,只是徒增烦恼,而且有可能把事情带入更坏的境遇。因为如果你内心是羞愧的,在帮助孩子处理这个事情的时候就容易用力过猛,超出合理的度。
也许你经常看育儿书籍、听育儿课,天天跟孩子说你爱他。可是如果你发现你的孩子在“偷”东西时,还能像往常那样看着他的眼睛说出那句我爱你吗?你内心真的无条件的爱他吗?真的充分尊重他吗?真的了解他吗?
幼儿园是小朋友离开家进入的第一个集体,真正意义上的体验社会生活。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自然在所难免。小小的苗头如果不及时扑灭,那么就有可能发展成严重的行为偏差。不同于义务教育,在幼儿园习惯的养成和学习的启蒙是重中之重。只有在幼儿园阶段将孩子的各种习惯和各项素质都培养起来,孩子上小学,乃至将来的人生才会轻松一些。所谓少壮不引导,老大徒伤悲。
后记:写这篇文章之前纠结了挺长一段时间,因为毕竟这是基于真实的生活,揭自家孩子的短。后考虑再三还是准备把一些东西分享出来。想到如果我在孩子入园以前或者入园以后接触到过此类文章,抑或有那么一个过来人能念叨念叨一些幼儿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那么当困难来临时,就不会那样惊慌失措。也许我的分享不够科学、不够全面,但如果能对您有那么一点点启发或者帮助,那便是值得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