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芒罢,收完麦子,玉米也种上了。玉米长的快,转眼就长到一尺多高,因天旱村民们已开始准备浇灌玉米了。
这天吃完早饭,村长张贵喜将二楞叫到家里,商量浇地收费的事。
村长坐在正堂的桌边,一边抽烟,一边与二楞说话:“二楞,浇地的人多,咱要按地块顺序排队,装表收费也不现实,咱还是按往年的办法,浇一亩地收费8元”。
“不行,村长”二楞从凳子上站起来,弹了一下烟灰,又说:“浇地,电损耗太大,一亩地得收12元”。“啥?12元!村民一亩地浇三次水就得36元,太贵了!一亩地才能打多少粮食呀!”村长高声否决。
“一亩地最少收10元,要不就连电费也包不住,更不要说工资了!”二楞不高兴地反驳。
“行,行,行!就10元,明天就给村民公示一下,让大家心里清楚。”村长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
“你们家浇地一亩地任然按8元收”二楞走进村长悄悄地说。“不用,我和其他村民一样”村长贵喜站起来送客。
第二天村委会公布了浇地的收费标准,虽然大家有意见,但干旱严重,玉米急需灌水,大家也只好接受。
第三天早晨,红艳的老公张涛第一个浇地,他把水管放在地头,一垄一垄的进行浇水,这种浇地的方式是最常见的,叫“漫灌”,优点是省事,缺点浪费严重,并且水分不均匀,地头水分过多,另外一边,越靠近地头,水分越少。
![](https://img.haomeiwen.com/i4503003/9f217908fb757b5f.jpeg)
张涛是个急性子,想浇完地就出去打零工,所以从早上一直到下午三点,将二亩半地全浇完,累的精疲力尽,中午饭还是红艳送到地头吃的。
实际他中午不休息而浇水,效果一点儿都不好,30多度的高温天气,太阳正当午,温度特别高,给玉米浇水,冷热反差较大,导致玉米根系吸收水分的能力会打折扣,另外,浇水过后,水分蒸发过快, 一方面玉米还没有吸收到足够的水分,另一方面,土壤很容易形成板结,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同时,正午时分,人也很容易中暑。
红艳家浇完地,到李伯家浇地,李伯是个细活人,他没有在三点急着浇水,而是到了傍晚时候才去浇水,有人催他快点开始,他慢条斯理地说我准备一下,实际上他是等太阳快落山,气温低了再开始浇水。
傍晚浇水,温度相比不太阳高时,水分蒸发不会那么快,而又经过了一个夜晚,玉米已吸收到了足够的水分来供应其生长,同时,土壤板结情况也得到了大大的改善,最重要的是,这时在地里面干农活,还不易中暑。
一组的村民都采用漫灌的方法浇地,而二组的村民则采用喷灌的方法浇地,桂芬家就是用喷灌的方法。
![](https://img.haomeiwen.com/i4503003/b90fb7ba1de4d37e.jpg)
喷灌能有效节约水分,并且利用率相对也好。喷灌是利用一定的压力将水经过田间的管道和喷头喷向空中,使水经拔打后散成细小的水珠,像降雨一样均匀地喷洒在植株和地面上的灌溉方法。
喷灌的优点,首先是节约用水,喷灌基本上不产生深层渗漏和地面径流,而且灌水比较均匀。一般可节水30%~50%。在透水性强、保水力差的沙质土壤地区,可节水70%~80%。
其次,喷灌可以改善玉米生长发育的条件。喷灌每次灌水量较小,不易破坏土壤的结构,使玉米根系生长有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
喷灌可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气温,能有效防止“晒花”现象的发生。另外,在水温低于气温时,喷灌还可将水在空气中加温,从而增加地温,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发育。
玉米总共需要浇三次水,第一次是大喇叭口期,第二次是抽穗开花期,第三次是结粒期。
秋后大家都在算收成情况,结果李伯家的玉米产量最高,红艳家的产量是李伯家的七成。
红艳就骂张涛浇水不行,张涛挠着头说冤枉,我每次浇水土壤都湿了呀?
李伯说我最后一次观察了你的浇水,你浇的是半截水。
“啥是半截水?”张涛不解地问。
“半截水就是土壤上面湿、下面干 ,看着是浇水了,但玉米根系吸收不到水分或者说吸收到的水分很少,没有起到浇水的作用”,李伯悠悠地说。
“唉,本来想着是省点钱,玉米浇一次水,就得几十块钱,少浇一会儿,结果钱是稍微省了一些,但等于白费力气了,还是亏了”张涛懊丧地说。
“省你个头”红艳在张涛背上狠狠地打了一巴掌。
从七月到九月,李伯辛辛苦苦干了三个月,十月的一天,李伯一大早就出去了,拉了一架子车玉米,去收粮点卖玉米去了,人又多,队排的好长,回家都下午四点了。
一进门,李妈就迎上去,一边接过李伯手中的口袋,一边问:“卖的多钱一斤?”
李伯坐到凳子上说:“别提了,一斤8毛,不过还好,对于干净度没有特别要求。”
李妈给李伯端来一杯茶水,抬头对李伯说:“咱一共5亩地,产量大概有4500斤,除去种子钱、化肥钱、电费钱等,差不多能挣1500元左右,唉,种地真划不来。”
“不种地,咱又没本事干别的”李伯喝了一口茶水答道。
红艳家的张涛也正在家和红艳吵吵,说明年不种地了,对红艳说:“说句玩笑话,咱这一季下来,还没有咱俩口子出去打工一月挣的多啊?”
二楞家,翠翠和二楞正兴高采烈地算账,翠翠神秘地说:“二楞,你猜这几个月能挣多少?”
二楞瞪了一眼翠翠,斥责道:“你个瓜怂,不要声张!”
但翠翠还是忍不住伸出了三个指头。
这几个月,二楞往电房子跑的次数勤,尤其是电力局抄完表以后。
二楞的胃口是越来越大,三个月就挣了三千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