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会带来什么?】
所有人都知道“坚持”是个好东西,它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
其一:坚持长出高涨的热情。
本周是“数学故事汇”活动周,自2018年4月在中学部举办了第一届,如今已历六届,发展到第七届。
随着次数的增多,孩子们参与的热情也愈加高涨。
从第六届开始,“数学故事汇”活动周增加趣味打卡项目。这一项目甫一推出,就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欢迎!因心里记挂着打卡,所以,间便见到孩子们课间的时候从不同的地方向石抱树广场纷至沓来……
到了第七届,这种热情则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昨天是“数学故事汇”活动周的第一天。早晨7:20,便见早到的孩子围在了题板前面。有的站在那里苦苦思考,有的转身从书包里拿出文具以及草稿本,蹲下身来演算……此时,其实第七届“数学故事汇”活动周还没有正式开幕!
凭着对数学故事汇的热情,孩子们沿着对往届“数学故事汇”活动周的美好记忆,迅速找到与数学故事汇融洽相处的方式与状态。
早晨送孩子到校的家长,以及正在校园里进行园林式校园环境提档升级的园丁们,也被孩子们感染,感受着第七届“数学故事汇”活动周节日般的氛围。
其二:坚持推动能力的提升。
今天,已是第七届“数学故事汇”活动周的第二天,启动仪式、解决问题竞赛、讲故事比赛以及素养大赛,都相继展开和完成。但是,我却都未能现场参与……
昨天上午一节课后,请专家指导修改后的课题研究报告;中午召集体育老师开会,与张纯、徐月等交流和落实春季运动会开幕式细节;下午2:00与陈健副校长一起到区教师发展中心参加思政与师德师风动员会的视频学习……
今天上午第一节课,召集游泳教练开会,然后,直到中午,都在参加集团校长例会,下午,反馈游泳教练会议内容,为六年级家长会作准备以及召开六年级家长会……
如此密集的工作安排,挤占了原来准备留给“数学故事汇”的时间。因为没能直接参与,所以恰有机会以旁观者的视角看老师和学生能力的提升。
启动仪式,往届都是我致辞,本届致辞人改为数学教研组长张祎宁。起初,不仅张祎宁自己没信心,就连我也有隐隐的担忧。直到昨天早晨,张祎宁把发言稿发给我看,我心里的大石头才落了下来。
这份发言稿,写得活泼有趣,充满与学生的互动,虽然读到发言稿时,张祎宁还未面向全体学生致辞,但是仿佛已能透过发言稿的字里行间,看到现场学生的热情被点燃……
此为活动组织者能力和格局的提升。再来看看更多数学团队的成员。
昨天下午举行了解决问题竞赛,阅卷结束,晚上成绩便在群里公布出来。
今天下午画故事比赛以及讲故事比赛的比赛结果也都公布在了工作群里。特别是讲故事比赛,当天下午举行,当天下午稍晚的时候便已经公示结果。
今天下午,解决问题竞赛和二年级数学素养大赛的活动报道也都在金小仙林湖的微信公众号推出。
虽然已是第七届,但是从第一届起就严格要求,彰显效率的做法仍然继续保持着。
从他律到自律,正见证着金小仙林湖数学团队集体的素养提升。
其三:坚持铸就共同的品牌。
随着项目的持续实践与研究,学生、老师都受益良多。热情的高涨、兴趣的浓厚,以及老师素养的提升、专业的发展,都是其中的重要方面。此外,还有家长的知晓与认可。
谈起,家长与数学故事汇的感情,基本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不知道,二是知晓,三是认可。
2017年,“数学故事汇”申报区特色项目。实地考察、现场考核时,有一个民主测评环节,随机抽取到了数位家长,其中有多位家长都还不知道“数学故事汇”。此为第一阶段,基本不知晓。
2018年4月起,我们就实行每学期一次的“数学故事汇”活动周,面向全体同学先班级海选,再校级决赛,以此扩大项目的普及率,提升对这项工作的知晓率。
此后,随着活动周历届的成功举办,家长们也都知道了金小仙林湖有“数学故事汇”。此为从“不知道”到“知道”的过程。
最后,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环节,那就是认可。早晨一早就来打卡的同学,以及一早就在家长群里为此点赞的家长,都是“数学故事汇”的忠实追随者。
学生、老师,家长三位一体,共同构建成一个家校共同体。再籍着坚持,便看到了这个共同体中,学生的成长,老师的成长,以及家长的认可。
坚持能带来什么?应该有很多,其中一定有兴趣,有能力,最终再指向品牌。
网友评论